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贾宝玉新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打这一仗的风险也很大,一般情况下,临时改变这一作战计划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意见的一致性、士兵的士气、战斗力、后勤的补给等等都会给作战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况且这次要面对的是敌人野战作战能力最强的骑兵,这一仗又有时间限制,即必须在天亮以前展开。作战方式、作战时机、作战地点都需要慎重考虑,这实在不是仓促之间所能决定的事情…王燃不禁怀念起自己那个有计算机辅助决策的年代…
  在上述因素中,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作战地点的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部队展开、不利于敌方部队展开的地点对胜负相当有影响。
  现在由于时间匆忙,所以根本没有时间提前进行实地考察,只能依靠张汉的记忆力。如果王燃的作战需求与张汉的理解能够达成一致,自然就没有问题,但如果张汉没能充分理解王燃的作战意图或理解有误,那选择的作战地点就很可能不利于自己…那到时候主动权将不再掌握在自己一方的手里,到时不论是选择打还是选择不打都会给自己造成变动…
  看着王燃重未有过的凝重表情,张汉也收起了嬉闹的神态,认真地与王燃探讨起作战地点的问题。经过几轮提问与反提问,最终选择了一个地方,张汉叫它报应林。
  据张汉描述,它是一片山体树林,位于济宁与嘉详之间的必经之路。从名字上看这个报应林应该还有一段传奇故事,看张汉的意思很想说一说,不过此时王燃等人倒也没有心情去听。
  于是在草草结束战场的打扫后,王燃命令大队人马一万余人一同赶往嘉祥,将这座“空城”团团围住。在留下孙光宗带领一小部分人拉开架势围住城池后,王燃和宫秀儿等人悄悄率领大队人马随张汉赶往预定的埋伏地点,这是王燃提出的“围而不打、引蛇出洞、半路伏击”策略中的第一步。
  临行前,王燃向孙光宗交代了三件要注意的事情,一是一定要让嘉祥的守军认为满家洞的主力都在城下,并打算攻城。二是一定要不动声色地让守军把被困的消息传给济宁。只要这两点做的好,就可以把济宁的守军调出来,为实现预期的作战目标打下基础。
  在满家洞诸人看来,这个临时制订出的计划已经是相当完善的了,但一句老话说的好,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
  济宁在得知“嘉祥尚未被攻破、双方正在相持”的假消息后,虽然不太愿意仓促出援,但架不住嘉祥几次三番的求助,济宁的守将纵有千万理由,也不敢承担“见死不救”的责任,于是不顾天色已暗,调集那两千骑兵连夜增援嘉祥。从这一点上王燃实现了“引蛇出洞”这个第二步,但问题出现在了第三步,即半路伏击上,确切地说,应该是伏击地点出了问题。
  张汉所说的报应林确实在济宁与嘉祥之间,但显然距离济宁更近一些,加之王燃没有充分地考虑到清军的骑兵速度,因此在满家洞义军距离张汉所说地点还有一小段的时候,前方探马报知说济宁清军已经过了这个预定埋伏地点,而且很快就要与他们正面碰上。
  “什么?清军已经过了报应林?”王燃等人均是心里一惊,预定的埋伏地点自己还没有赶到,敌人倒是已经过去了,这还怎么伏击啊,现找地方也来不及啊…难道要打一次遭遇战?凭现在满家洞的实力…
  “告诉弟兄们,全部离开道路,隐藏起来,不许发出任何声音,放清兵过去…”,王燃沉思了一会,下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命令。
  “什么?就这么放他们过去?” 张汉有些着急地说。
  “不错,立刻执行命令。”时间紧迫,王燃顾不上解释和客气。
  “那光宗那里怎么办,他还不知道这个情况呢…”,宫秀儿看着孙义欲语又止的样子,替他问了出来,毕竟是父子情深。
  “立即派人通报孙兄弟作战计划已经改变,告诉他原则上等到清军骑兵出现后就可以撤退,不需要接战,避免无谓的伤亡…但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牵着他们转几圈…这样可以给我们多争取一些时间…具体的战术由他自己视情况而定…”王燃镇定地下着命令。
  其实就这场战役而言,孙光宗拖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利于后续行动的开展,但仅有一千人的步军对上两千骑兵,估计就是拼光了也拖不了多长时间,而跑的不快恐怕只有给人当点心的份,因此王燃下的命令是让孙光宗等人以保命为第一要务。
  ……
  齐整而又沉重的马蹄声近了又远去,有些喘不过气的王燃等人不约而同地舒了一口气。
  “妈的,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有这么一个骑兵队…肯定比这还威风…”,张汉抹了抹头上的冷汗,羡慕地看着远处融入夜色的黑点。
  说实话,两千骑兵带来的威慑力和震撼力远远高于白天的步兵,即使在数量上少了一些,但它严整的队形、有条不紊的布置、沉重的盔甲、锐利的兵器在黑暗中更让人感觉到其骁勇,如果是在野战对上…
  “全军开拔”,王燃甩开多余的想法,对付这样一支高机动的部队,时间就是一切。
  到了张汉所说的报应林,四顾一望,王燃的心跳不禁快了起来,这简直就是对付骑兵绝佳的地点。报应林位于一个山体上,狭窄道路的两边都是树林,黑暗中的阴森之气让人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压迫。
  “可惜我们晚了一步,否则这么好的地形,定叫清军有去无回…”张汉等人恨恨地说道。
  王燃没有理会这句话,转身向孙义说道:“二哥,你立刻带上本部人马,攻打济宁…”
  “这么说,你是打算趁清兵被调开,直接拿下济宁了…”宫秀儿等人都有些恍然,这应该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吧。济宁守军数目虽然不明,但应该不多,凭满家洞现在的实力拿下它虽然吃力,但并非不可能。现在唯一的担心就是,如何在清骑兵赶回济宁之前拿下这座城,否则必然会面临着前后夹击的灭顶之灾。
  小半个时辰后,作为前哨的孙义便赶到了济宁并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由于天黑,又出乎意料,济宁的守军根本没有准备,一开始居然差点让孙义攻上了城头。在清军的全力反攻下才被打退。驻守济宁的清军统领见情况不妙,一方面组织兵力固守,另一方面则立刻派人去通知那两千骑兵。
  而此时赶到嘉祥的清军骑兵统领也感觉到了不对劲。虽然天黑不能完全搞清楚满家洞土匪的实力,但凭借自己多年战场征战的经验,早就判断出了面前这股一触即溃、但又死缠烂打的土匪绝对不是主力,正在疑惑时,得到了济宁城传递的消息。
  “妈的,调虎离山!”,清军骑兵统领恼恨地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第一卷 强迫中奖 第九章 答记者问
  这两千骑兵是真正的八旗精锐,个个骁勇善战,接报不多时便已进入了嘉祥至济宁的必经之地——报应林。
  日后军事专家对“报应林伏击战”的评价,颇有些王燃原来时空中分析“四渡赤水战役”的意思,把这一战作为“声东击西、调动敌方部队”的经典案例。“两千骑兵为什么会在没有放出斥候的情况下进入报应林”,成为王燃成功把握敌军心理的重要佐证。
  根据这些军事专家的分析,在路过这样险要的地段时,清兵是应该首先派出探路的先头部队的。当时如果清军先放出探路部队,就很有可能触发而发现其中的陷井,那时整个“报应林伏击战”就不得不提前发动,结局会演变成什么样子谁也无法预料。最好的结果是王燃想办法将这股敌人引住林中,然后凭借林中骑兵不易展开及清军不熟悉地形这一点与之展开对抗,最坏的结果…
  而根据当年参加过这次战役的退伍老兵的回忆,在清军从济宁赶往嘉祥的时候就是先由探头部队打头的,可见这股清军的战斗经验是有比较丰富的。
  可是同样是这队清兵在从嘉祥赶回济宁时却没有放出斥候部队。这只能由“惯性思维”来解释,一方面是由于时间紧迫,另一方面则是认定了满家洞主力正在围攻济宁,加之刚刚已经走过一回,惯性让清军放松了警惕,两千人马在没有放出任何哨探的情况下进入了报应林。而王燃敏锐地把握到了清军的这一心理。
  但这只能说明大家对王燃的“神化”。真实的情况是,当事人王燃在此战后,当了解到这队骑兵在从济宁赶往嘉祥的时候曾经派出探头部队时大抹冷汗,因为他当时也受到了惯性思维的影响,认为这股清兵和嘉祥清军一样,也不会放出哨探部队。
  因此,就“报应林伏击战”而言,王燃一是胜在临机应变,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胜在了运气。对抗的双方都有失误,命运之神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清军的失误导致了自己全军覆没,王燃的失误反倒让自己这方抛开了许多顾忌,如陷井的位置、绊马索的设置、自己这方进入阵地的时机等等,使已方更加从容地取得了最大限度的胜利。
  在清军按预想的情况进入报应林之后,这一仗就再也没有任何悬念,陷井、绊马索、弓箭加上天黑加上地形的便利,使满家洞一方完全占据了战场的主动,而骑兵在这样地形中还不如一个普通的步兵更有力量,穿在身上的盔甲在以往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者少受伤害,现在却成了最大的累赘,原因无它,盔甲太重了…骑着马的清军在林中无法突围,失去马的清军更加无法逃生…
  战事比预想中更快地结束了,清军两千骑兵全军覆没,有个别弃马弃盔甲的清军逃窜也并不影响王燃对后续行动的策划。打扫战场时,王燃命令收拢剩余的马匹后,组成了一个近千人的骑兵队,让这些义军再次穿上清军的的盔甲,由张汉率领,先一步赶往济宁,自己和宫秀儿则率领其余人马随后赶到。对这个命令,张汉是激动地不行,他刚才还念念不忘的骑兵队,现在就已经归他领导了。
  不出王燃所料,济宁的守军在看见一队骑兵向正在攻城的满家洞土匪冲去的时候,马背上高高飘扬的“清”字和四散溃逃的土匪让他们兴奋不已。此时天已经有些放亮了,济宁守将下令大开城门,率领守城的清军冲出城来配合已方的骑兵作战。等到他们发现不对的时候,满家洞的一部分骑兵已经冲进济宁城,配合孙义的手下占领了城门,另一部分骑兵则对这些清军步兵展开了一面倒的屠杀…等王燃和宫秀儿赶到的时候,济宁城下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而天也已经完全亮了。
  “兄弟,我们现在去打哪?”与孙义一同前来迎接王燃和宫秀儿等人的张汉骑着马来到王燃面前,兴致高昂地问道。
  “还打呢,三哥,已经打了整整一天了…你不累啊…”王燃转头看看身边的战士,虽然士气高昂,但疲惫之色还是明显地透了出来。不过经过这短短一天的战斗,济宁已经被拿下,嘉祥、金乡也已经基本成为一座空城,以满家洞义军现在的实力,可以随时攻取。就是兖州,这座鲁西南最重要的城池,想要夺取它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有个疑问一直困扰着王燃,就是那三千骑兵究竟是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是否还有别的清军…在没有弄清楚这件事之前,任何军事行动都会冒有极大的风险…本来王燃想着在报应林一战中能够俘获几个俘虏,到时从他们的嘴里不难获得相关的资料…但满家洞义军显然未能领会这个意图,一战下来,根本就没有一个俘虏,不是清军骨头硬,而是义军的刀子快…
  “我精神好着呢,没问题…”张汉拍着胸口喊道,率领骑兵打仗的感觉让他过瘾不已,如果能马上再打一仗就…
  “三哥,你‘年轻气壮’当然没有问题了,可是其他的人比不上你呀…他们现在的战斗力恐怕还不到平常的一半呢…三哥…等打完仗你一定要把你保持体力的诀窍告诉大家…下次再遇到这种局面,我们就不用中间休息了…直接一路打到北京去…”王燃抓住了张汉的心里,哄得老头顾目自盼,高高兴兴地拔转马头离开,估计是去琢磨整理自己的心得,好在庆功会讲授一番。
  宫秀儿在一旁忍不住带着一丝笑意横了王燃一眼,似是在责怪他捉弄张汉。王燃笑着一摊手,解释说:“我说的全是真心话,象三哥这样时刻保持精力充沛的,你知道叫什么吗?这叫斗志!叫士气!…如果军队里人人都能保持这样的斗志和体力,你想,这支队伍的战斗力…清军哪是对手…”
  宫秀儿听的有些入神:“可是这也能学会吗…”
  “当然,体力可以通过平常的体能锻炼获得,斗志需要的是政治思想工作,所以军队里才会有业务主官和政治委员不同的分工吗…”王燃顺口回答道。
  体能锻练不难理解,政治思想工作…政委…宫秀儿正在疑惑,王燃已经醒悟了过来,岔开话题说到:“下一步你们有何打算?”
  王燃问的这句话倒也不完全是随便问问,目前,济宁的清军只余巴哈纳带走的一千人,金乡的大部兵力被消灭,只剩下不足两三百人,嘉祥守军则已经全军覆没,济宁更已被满家洞控制。而且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这几次作战的胜利,满家洞义军的装备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一大半的战士已经可以不再使用锄头、耙犁等农具了,缴获火枪可以组建起一支百人左右规模的火枪队了,缴获的战马则已经组建了一支千人上下规模的骑兵队。部队的整体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士气也很旺盛。
  可以说,目前清军已经暂时无力对满家洞形成威胁,满家洞只要掌握好时机,无论从哪一个方向突出清军原来的包围都不困难,因此满家洞下一步要采取的突围行动决定于它的以后的发展策略。
  宫秀儿也知道这个方针将决定满家洞的未来,于是进城后没顾得上休息,便在衙门后院召集了满家洞的主要首领开始商讨这件事。
  其实后续方案在决定围点打援方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些初步设想,不过意见并不统一,有提议固守满家洞的,有提议向突围投奔闯王李自成的,也有提议直接往北一路打到北京的,众说纷纭。王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