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倭-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残忍的冷酷无情的世界为什么这样?人活着的价值又是什么?
  也许只有无尽的黑暗才能知道答案。
  多少个无眠的夜晚,一个巨人,站在街头,擎着铁剑,等它开花。
  也许我的双肩就是弱者的庇护所,我承担一切人的错,一切罪。
  在大陈岛的海盗眼中,王婆留作为一个海盗头领具备圣勇义智仁等五方面的品德。无论真倭、假倭,都对王婆留的人格魅力表示由衷的敬佩。
  王婆留善于发掘开拓财源,这种有经济头脑的人是为圣;动手的时候,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冲在最前面,是为勇;得手后,自己落在后面掩护兄弟撤退,是为义;判断对某处财富不可以动手,何时动手才能成功,是为明智;东西到手后,能平均分配,是为仁。
  在礼坏乐崩的年代,如何才能将一盘散沙的老百姓团结起来,凝聚成一个整体?答案是凭个人魅力倾倒众生。当王婆留把那二百个妇孺带回大陈岛的时候,许多海贼窃窃私语,表示对王婆留这种行为无法理解。如果带回的妇孺大多数是年轻漂亮的女孩的话,倒还是可以理解。因为海贼中间有许多光棍,尚未成家,让这些海贼捡个女人,养个女儿,也不失是作为一个精明上司体恤部属应干的事。但王婆留带回大陈岛的妇孺是怎么样的?要么太老,象唐婉儿这样四五十岁的老妈子,打发到厨房烧火做饭也嫌她太老。海贼们谁也不会对这种老太婆感兴趣的;要么太少,还是三、四岁流着鼻涕虫的小丫头,谁晓得朝不保夕的海贼们有没有机会把这些小丫头养大成人?更要命的是王婆留带回大陈岛的老妇人,有许多老妇人的儿子参加官军死在战场的,这些老妇人的儿子为明朝政府送掉性命,她们应该找明朝政府去哭诉,寻求救助。为什么叫我们这些海贼替他们尽孝?替他们瞻养母亲呢?
  明朝政府都如些明目张胆地撕下虚伪的脸具,把为它卖命的老百姓当成随时可弃的棋子,为什么我们这些海贼替他们承担责任?
  “不错,这些老妇人本来可以进入明朝政府设立的孤老院里养老,但明朝政府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我必承担帮助她们的责任。”王婆留试图说服他的手下说:“我们凭什么要照顾这些无所依靠的人?”王婆留说这话的时候,众海贼也眼巴巴的看着他的脸,象不知何从何去的迷途羔羊,希望王婆留给他们指示和答案!
  王婆留按着自己胸口,对其他海贼说:“凭这个──良心!我施舍的不是钱,而是道义,良心!”于是,颇多微词的众海贼尽皆沉默下来,无话可说了。也许会有人暗地里骂一声王婆留是傻瓜,但没有海贼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众质疑有同情心和良心的人做得不对?
  王婆留以他自己的独有的方式对这世界施加影响,不管有效无效。
  王婆留把哪二百个妇孺安排在大陈村,并购进一批纺纱机让这些妇孺学习织布,掌握一门手艺生存下去。办成这件事之后,王婆留就发兵驰援台州,帮金尼共拒官兵。王婆留、金尼他们面对的敌人,不仅是卢镗、俞大猷、戚继光等两万多大明正规军的主力部队,还数千名协从官兵作战的客军,则广西来的狼兵和保靖、永顺的土兵,当然还有五百余名少林僧兵……无论从人马数量,器械优劣情况来看,王婆留、金尼这些海贼都处于劣势。这一战关系到海贼能否在浙江沿海一带地区立足的大事。死或生,这是一个问题!沉重的压力,让王婆留、金尼这些海贼都感到末日来临似的喘不过气来,考验着他们的承受力。
  说服少林寺主持少山大师,派出五百余名少林僧兵开赴江南前线抗倭,归功于一个人,他就是徐凤仪。
  士气低迷的大明官兵得到这少林寺这支生力精兵赶来支援,无疑是如嗑药一般兴奋起来,士气大振。少林寺派出五百余名僧兵到江南作战,人数确实是少了点,可谓杯水车薪,救不了大火。
  少林寺派兵助战意义不在人员数量的多少。在许多人怀疑国粹无用,中国武术是花拳绣腿的时候,少林寺派兵助战意义在于,重建中土武林人士对中国武术丧失的信心;在大明官兵被倭寇打得溃不成军并把倭刀法传得神乎其神的时候,需要代表中国功夫发源地的少林寺拿出真功夫来,给把倭寇武功传得神乎其神的人还以颜色,堵住这些人的嘴。少林僧兵开赴江南抗倭的象征意义是:证明中国功夫比倭寇的刀法厉害!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寺作为中国武术的武林泰斗,它的江湖地位谁也没法动摇。
  一千年来,少林寺都是天下英雄豪杰景仰的武术圣地。
  作为大明朝一代武学宗师程宗猷,年轻时曾经到过少林寺拜师学艺。他对少林寺棍僧匮遗为代表的少林棍术推崇备至。他对大明官兵在抗倭前线腐败无能和掘劣下作的表现感到羞辱痛恨。因此他对少林棍僧英勇抗击倭寇的行动曾给予极高的评价,他对在抗倭前线以木棍阻击倭寇前进的少林寺棍僧从不惜赞美之词,他曾对一班武林同道人慷慨激昂发表演说:“只有少林僧人的木棍,才能阻挡倭寇登陆上岸作乱……”
  少林寺的僧人对程宗猷这句溢美之词如获至宝,觉得程宗猷这话能对他们的颜面增荣益观,于是把这话稍作改动,变成“只有木棍才能阻挡倭寇前进。”并把这句名言刻在木板上,重彩鎏金,象招牌广告一样挂在少林寺门前,装饰门面。让无数前来少林寺学艺的俗家子弟受到鼓舞激励。并因此深深相信少林功夫天下第一,天下无敌。
  “你有本事打败少林寺那班大家伙,这样人家才会认同或接受你鼓吹的倭人武学比中土天朝武功更厉害的说法。”当徐凤仪推崇倭刀法时,有人这样对徐凤仪说。
  少林寺的高层多数是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出家人自诩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原本是不管这俗世中的是非争斗的,怎么样才能说服少林寺主持少山大师派出少林僧兵下江南抗倭呢?请将不如激将,徐凤仪到少林寺后到处宣扬倭刀法厉害。少林寺的武僧当然不服气,问徐凤仪会不会倭刀法?正好徐凤仪也会倭刀法,一言不合,双方就较量起来。
  这就是徐凤仪挑起少林寺主持少山大师的肝火而采用的激将法,他并不是想推倒少林寺这座神像说服众武僧,让武僧们接受他所推崇的倭寇刀法,倭寇那些高招的杀人技巧。而是让少林寺武僧忍受不了倭刀法比少林功夫更厉害的说法!如果少林寺武僧要证明少林功夫比倭刀法更厉害,那就到前线证明吧?
  徐凤仪也很争气,用他所知的倭刀法连过五关,把五个少林高手打败,让少林寺武僧丢尽颜面。
  少林寺首座武师大业对于徐凤仪连过五关,打到少林寺大雄宝殿的事非常恼火。如果徐凤仪是官方人士,象俞大猷一样级别的朝廷官员,闯到少林寺嚣张一下,他们还可以容忍,毕竟人家是官嘛,有权就有嚣张的资本。但徐凤仪是什么人呀?一个白丁,默默无闻的江湖小辈,竟然也象俞大猷一样嚣张,看不起少林寺,凭什么呀,你有资格吗?你是官吗?你有这样的特权吗?
  第七十七章 请将激将
  少林寺首座武师大业对于徐凤仪连过五关,打到少林寺大雄宝殿的事非常恼火。如果徐凤仪是官方人士,象俞大猷一样级别的朝廷官员,闯到少林寺嚣张一下,他们还可以容忍,毕竟人家是官嘛,有权就有嚣张的资本。但徐凤仪是什么人呀?一个白丁,默默无闻的江湖小辈,竟然也象俞大猷一样嚣张,看不起少林寺,凭什么呀,你有资格吗?你是官吗?你有这样的特权吗?
  俞大猷的武功在明朝嘉靖年间享有盛名,有“戚虎俞龙”之称。戚虎是指戚继光,倭寇因为佩服戚继光的武功了得,把他呼作戚老虎。而被视人中龙的俞大猷,师从荆楚长剑名家李良钦学习击剑,再把李良钦的剑法与他所学的少林武术融会贯通,编成一套供军人们修练的“少林”棍法,迅速提高军人的战斗力。
  据说当时少林棍法已失真传,而俞大猷自称他创造的“少林”棍法才是少林正宗。少林寺主持少山大师邀请俞大猷到少林寺回传棍法。俞大猷初到少林寺向僧人传授棍法时非常嚣张,说少林僧人练的功夫是花拳绣腿。少林僧人当然不服气,双方动起手来。俞大猷用他跟倭寇实战感悟出来的真本领,把少林僧人打得狼狈不堪,最终以真功夫让少林僧人心服口服。并让少林僧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他回传真正的少林棍法与拳法。
  对于少林寺武僧来说,他们也崇拜权势,打人不要紧,只要权柄高,这是他们容忍俞大猷把少林寺武僧打得东倒西歪的理由。但徐凤仪把少林寺武僧打得满地找牙,他们就无法容忍了,因为徐凤仪不是官,本领最高也不被他们待见。
  “小子,你代表谁?”大业对徐凤仪发出气急败坏的怒喝。不较量武功,先问政治立场?这一招大棒威力无比强大,能接下这招大棒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
  徐凤仪显然吃不消大业这一下大棒,他吃了一惊,心中不免滴咕:我代表谁?
  “你是不是代表倭寇。”大业盯着徐凤仪气势汹汹地质问。
  徐凤仪一时被大业大义凛然的质问搞得摸不着头脑,甚至说昏头转向,哑口无言。
  那末大业他们代表谁呢?对于少林寺来说,少林寺是“三个代表”。一、代表大明天朝权威;二、代表正义;三、代表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
  徐凤仪竟然用少林寺武僧认为不入流的倭寇那下三滥的天诛技术把少林寺武僧打得落花流水,太不象话了。你这小子太不给我面子了,少林寺败在中国武术那个流派手上都可以,但绝不能败在倭寇手中,特别是倭寇们推崇的技术标准。
  技术难道也有国别人种之分吗?只要倭寇用过的技术我们就绝对不用了,例如倭寇用了神机营火铳,我们就气得把火铳劈了当柴烧。这是什么道理,太情绪化了,我们究竟是恨倭寇还是恨他们手中的杀人武器?
  徐凤仪绝对不敢说倭寇的天诛技术和一刀流比少林功夫厉害,或者说代表倭寇。他只对大业说,我代表天诛,我代表天意。假如你死在我手上,是输给天意。
  大业看见徐凤仪这样说,也无可奈何。
  徐凤仪对这班生着一个浆糊脑袋的家伙也很无奈,师夷之技以制夷,难道说错得离谱吗?倭寇用刀杀了我们的亲人,我们就恨刀,我们死也不用刀了,我们要用木棍跟倭寇拼命?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少林寺恨倭寇,以致恨上倭寇的刀法和倭刀,以及倭寇的杀人技术。大业他们实际上彻底执行并贯彻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和精神。这就是他们执迷不悟并认为用木棍也可以把倭寇打败的理由。
  另一方面,是自大,或者说是狂妄,认为明朝是天朝大国,地大物博,随便拿出任何一种东西都比倭寇的好,所以拒绝接受倭寇的一些先进的武学理念,比如说天诛术,一刀流。少林寺武僧不承认倭寇其效如神的天诛技术有用。
  这种心理其实有点象阿Q的精神胜利法,我是爷爷你是孙,爷爷用得着跟孙子学习吗?
  少林寺的武僧就是一直固步自封,认为自己是大爷,倭寇是孙子。他们身上就是有一种这样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这种结果就导致大明天朝的国术无法跟倭寇的武道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升级进化。仅靠徐风仪等有限几个先行者觉悟这个弊端,根本无济于事,无法让大明天朝的国术得到什么补充或改观,更多的英雄豪杰依然在倭刀下吃亏。
  徐凤仪显然是无法中流砥柱,力挽狂澜,改变大明天朝武林同仁这种不思进取的陋习和偏见。
  但是,徐凤仪尽管无法让少林寺的武僧吸取什么教训,但是他绝对可是让少林武僧吃亏,就像这些人在倭寇刀下吃亏一样。
  可是,徐凤仪也很难受,甚至说很无奈,你把这些家伙打得落花流水有什么用呢?人家脑袋还是一根弦,跟你死拧,还是拒绝接受倭寇那一套卓有成效的杀人方法。
  不能说徐凤仪崇洋媚外,后来即使是民族英雄戚继光也很推崇倭刀以及倭刀法,他亲自组织人力物力仿制倭刀,装备他的军队。但由于倭刀工艺复杂和成本太高,戚继光也无法让他的军队大量装备倭刀。为了克制无坚不摧的倭刀,戚继光也费尽心机,穷精竭虑,研究破解倭刀的办法,于是乎就摧生了狼筅和鸳鸯阵,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不过少林武僧狂妄自大,对徐凤仪这个说客来说也是好一件好事,他就可以抓住少林武僧这个弱点循循善诱,忽悠少林寺主持少山大师上道,让他派出少林僧兵开赴江南前线抗倭──你不是说少林功夫比倭寇的刀法厉害吗?好,那就到前线证明吧!
  在到河南嵩山的路上,徐凤仪也见识过少林武僧跟倭寇较量,事实上少林功夫与倭寇的刀法较量时并不占优势。那是他在微山湖岸边碰巧见识到的一场少林武僧与倭寇窄路相逢的遭遇战。
  当时,一个身穿和服、手执倭刀的倭寇,正在路上对一个游方僧穷追不舍,并吆喝道:“秃驴,往那儿跑?有能耐就跑上西天去,没能耐就束手就擒。我们不杀和尚,只要你放下成见与敌视态度,我请你到九州去传经讲道。”不少倭寇一边杀人,一边拜佛。倭寇对僧人有这种拉拢态度徐凤仪也不觉得奇怪。
  那游方僧气喘吁吁回骂道:“蠢骡倭子,我才不与你们同流合污。你们为几文村钱,就杀人害命。天地也不容你,佛祖岂能保佑你们,你们去死吧,你们不得好死。”
  那追赶游方僧的倭寇笑道:“你是驴,我是骡,大家不正好是一家人嘛?吵什么吵,咱们一家人还是好好合作吧,你传经,我杀人,一齐对付那些愚民,有何不妥?别骂别人不干好事了,你这和尚干了些什么好事?你做了善事又怎样?我要你死,你还不是死得比猪还难看?看你的武功是少林一派,对我们倭人大大有用,到我们营里传经授艺吧。抗拒不从,我便杀了你。”倭寇倒也尊师重道,善于学习。就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