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战神-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十四镇诸侯之中,运气最好的当数乔瑁,只在东门处与城门司马崔烈闲聊了几句,忽然见势不妙,便趁乱逃出,未曾面对惨烈厮杀,便已安全逃到酸枣。其他诸侯,尽皆是九死一生!
  四镇诸侯率兵去诛杀封沙,被封沙用方天画戟刺死了刘岱、张邈,只逃出了张超、王匡;袁术与公孙瓒、孔佃、袁遗、张扬设下鸿门宴,要杀众将,却被众将反攻,杀了袁遗、张扬,只逃出了三镇诸侯;此外鲍信遭擒,韩馥投降,袁绍更是被太傅黄尚斩杀了部下两员亲信大将,又被他亲手劈断了左臂,现下昏迷在床,死活不知;而曹操曹孟德虽未受伤,却被封沙持戟杀了两名兄弟,那心中之痛苦,却远胜袁绍了!
  各镇诸侯相对长叹垂泪,想当初十八镇诸侯联盟讨董,聚于大帐之中,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现在却只剩不到一半,尚且伤的伤,残的残,曹操又是状若疯癫,见此凄凉情景,情何以堪!
  第九十二章 疯癫曹操(下)
  哭了多时,众诸侯见袁绍病势沉重,也都告辞,回去收拢旧部,整兵待战。心中各自恐惧,只怕那勇武盖世的大将军亲自率军前来,众将如何抵敌得过?
  十几日后,却不见封沙带兵前来厮杀,探马来报,洛阳大火过后,灾民无数,大将军只顾救灾,又道众诸侯必然有所防备,骤然出师,必然不能将叛党一举擒获,还不如不来。
  众诸侯松了一口气,聚到袁绍帐中,商议后计。
  此时,袁绍的伤已经好了许多,虽然面色仍旧苍白,却已经能够坐起来参加会议了。
  众人拥刘协居于上坐,拜倒在地,口称:“陛下!”
  只有袁绍因伤重,被刘协赐恩,可以不拜。韩猛搀着他,向刘协微一躬身,便见他摇摇晃晃,似要栽倒,忙将他扶好。
  曹操此时已是形销骨立,面如死灰,浑浑噩噩地跟随众人拜倒。众人起身时,他却仍跪在地上,仿似痴呆一般。
  乐进、李典忙上前将他扶起,众人见他惨状,都不觉泪下。
  刘协也是泪流满面,忙挥袖拭去,赐众诸侯坐下。刘备本是皇叔,现居左将军之职,也得了一个座位。
  众人坐定,看看天子在上,下坐九人,部下众将侍立身后,也勉强有个朝廷之意了。
  袁术率先开言,站起来拱手道:“陛下,那妖贼刘沙、黄尚竟敢谋刺皇帝,并令人假冒天子,此罪上通于天!请陛下下诏,令天下各州各镇,共讨国贼!”
  刘协目视各镇诸侯,众人都道:“袁公路所言甚是。吾等欲诛除国贼,必先得名正言顺。请陛下先即天子位,再下诏讨贼!”
  刘协准奏,道:“因身在军营,一切从简,且待日后再行登基大礼。”
  他看看了众人,道:“在座诸位,都是国之功臣。应当论功行赏,众卿可有什么意见么?”
  众人都是一喜。当下论功行赏,都有封赐,虽大都只是虚名,却也让各镇诸侯心中快慰。
  这次救天子离开洛阳,功劳最大的,当数袁绍、曹操、刘备三人。
  当下,袁绍被封为大司马,领冀州牧,接收了韩馥的领地,由他的外甥高干接任他的渤海太守之职;曹操被封为右将军,领陈留太守,接收了张邈的领地;刘备被封为左将军,领兖州刺史,去刘岱的旧辖区内上任。
  其他各诸侯也都有封赏,一时间,众人皆大欢喜,就连面色灰败的曹操脸上也有了几分喜色,呆滞的眼珠也渐渐灵活起来。
  至于刘协的去向,众人讨论许久,决定他还是到邺城去,以邺城为国都,处于大司马袁绍的保护之下。刘备虽然不太情愿,但看众人都是这个意思,也没道理让他迁都兖州,只得随声附和,此事也就定了下来。
  大计已定,刘备却皱眉道:“刘沙手握四十余万雄兵,虽大部前去屯田,但要召回洛阳,也只是易事。若他兵出关东,我军现在只有十余万人,如何抵挡?”
  言及此处,众诸侯都面有忧色,刘协也慌了手脚,不知该如何是好。
  曹操身后站出一人,年纪轻轻,相貌儒雅,拱手笑道:“天子勿忧。臣有一计,定教那刘沙不敢正眼觑我关东!”
  众诸侯一看,却是曹操帐下从事戏志才,虽蔑视他官卑职微,却都想听听他有什么计策。
  袁术喝道:“有话快说,不要吞吞吐吐!”
  戏志才毫不理睬他,向刘协微笑道:“陛下,臣之计,乃是想到河东一带,尚有白波贼作乱,天子若能派人前去宣诏,赦其罪,赐其官职,白波军必然感怀陛下恩德,再令其纵兵劫掠洛阳以西,那刘沙必不敢兵出关东,让白波贼抄其后路。况且洛阳、长安一带,饥荒未解,军粮溃乏,待得刘沙讨平白波,筹集够了军粮,我军必已在关东已占稳了脚跟,拥甲百万,何惧他数十万兵丁!”
  众诸侯大喜,都道:“好计!就按此行事便了!”
  于是刘协派了袁绍部下长史审配审正南前去河东宣诏,联络各处白波军,共图大计。此计一定,诸侯心下遂安,都想到了要趁刘沙未曾东征之时,先扩充军力,以备大战。
  接下来,便是要写声讨国贼的檄文,由袁绍帐下的从事许攸负责起草。
  檄文中,历数大建威大将军刘沙种种恶行,道他出身不明,诡称汉室宗亲,起于草莽之中,于宫中劫夺少帝、太后西行,却又杀害天子,以贱民假冒,此罪至大至极,人神共愤!而且此贼风流好色,天下美女人人俱危,既强逼卫将军董承之妹为侍妾,又私纳侍中蔡邕幼女为内宠,尚且不足,在洛阳城中强抢民女千余人,建立后宫,又奸宿宫女,秽乱宫禁,此贼不除,国无宁日!
  第九十三章 讨贼诏书(上)
  按袁绍之意,还要把刘沙与太后的奸情写出来,加以声讨。却被众人群起反对,道此事本是国之大丑,掩盖还来不及,怎么能写在檄文中布告天下,导致天下人对汉室心生不恭,让匈奴、羌、鲜卑等异族耻笑我大汉天朝?何况虽见刘沙夜宿宫禁,却不知那一夜是谁陪他,若他真的只是奸宿宫女,岂不是冤枉了太后、皇后?
  见众人说得有理,袁绍也只得罢了,心中却暗自想道:“也罢,我就先掩盖下这事,待得他日斩了刘沙首级,再把这事掀出来,再找些真的、假的宫女来作证!那时在我的宣扬之下,天下人都会知道这小皇帝的母亲被奸贼睡了,他还有什么脸面去做天子,还不得让位与我么?”
  想到此处,袁绍心中大乐,失臂之痛似乎也不那么严重了。
  沮授奋笔疾书,继续写道,亡故天子之弟陈留王,心怀天下,在邺登位为帝,以祁乡侯袁绍为大司马,号召天下,共讨国贼!
  在檄文最后段落中,写道:
  “诏书到日,各州各郡当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
  “如有得刘沙首级者,封八千户侯,赏钱八千万!得附逆妖人黄尚首级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
  “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
  “如律令!”
  洛阳城中这一场大火,焚了无数房屋,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幸有大将军仁慈,派官员下来救灾,又把董卓留下的无数别院都赐与百姓暂居,又发放粮食,这才免了百姓冻饿之苦,也不知救了多少条性命。
  无良智脑气得死去活来,他生平从未遭到过如此大的挫败,被人杀了自己手下两个将军,还夺了天子的弟弟去另立为帝,就连身上的电波发送器,竟也被敌人乱箭射坏了!虽然他已从少帝身上拆了两个零件,把自己身上的电波发送器修好,但这事若传了出去,自己一世英名都要丧尽了!
  其实按理说来,各镇诸侯此次也是损失惨重。十四镇诸侯一同起兵,却被当场诛杀四名诸侯,俘虏一名诸侯,又有一名诸侯投降,只余八镇诸侯仓皇逃出洛阳,盟主袁绍尚且被斩了一臂,半死不活。而他帐下两员大将,又被黄尚亲手斩颜良、诛文丑,主谋曹操也被封沙杀了两个手足兄弟,经此一役,关东诸侯与洛阳朝廷实是两败俱伤,倒让其他心怀不臣的州郡太守占了便宜。
  无良智脑初遭挫败,怒不可遏,愤然将鲍信推到市上处斩,若不是封沙不许他杀降将,韩馥的脑袋也保不住,却也被他派兵严密看管起来,连卧室门也不得迈出半步。
  以后数日,封沙与黄尚的职位便似颠倒过来。无良智脑每日带着部下诸将,挨门挨户捉拿乱党,把袁氏门生故吏统统下狱,若查出当日有率家丁出外放火掳掠的,便是抄家灭门,把房子都腾出来给那些被他们烧了房子的百姓居住。朝中官员惴惴不安,生怕牵连到自己,若遇上面有什么差遣,都兢兢业业地办好,不敢怠慢。
  而封沙却昂然立于朝堂之上,身穿朝服,面容沉静,手持各部官员的奏折,处置救灾事宜,分派调度救灾物资,办事井井有条,将一应事宜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分毫不差。朝中百官与黄尚部下那些谋士见他如此大才,都心悦诚服,始信大将军之才,不在太傅之下。
  不几日,洛阳城中忽又传出消息,安东将军、溧阳侯徐州牧陶谦逃出洛阳,不知所踪。
  当黄尚听到这个消息时,跌足长叹一声,摇摇头,却不说什么,只是接着干自己的工作,继续去抓那些附逆乱党,却不派人去追缉陶谦。
  此时,陶谦刚刚过了汜水关,回头西望,苍老的脸上又是仓皇,又是惭愧。
  太傅实是待他极好,封他做了安东将军,又封了溧阳侯,还有重用之意。只是陶谦见了一同起兵共讨董卓的各镇诸侯忽又反叛,被当场诛杀四人,鲍信又被斩首市上,兔死狐悲,生怕这惨剧落到自己头上。身处洛阳,便如置身火炉一般。在部下劝说之下,他终于化妆为商人,混出洛阳城门,一路向徐州逃去。
  第九十三章 讨贼诏书(下)
  孔融却是安之若素,被封了谏议大夫之职,每日上朝,帮着封沙处理救灾事宜,毫无惧怕之色。
  十几日后,一应救灾事宜大都处理完毕,灾民也都有了居住之地,各部官员才都松了一口气,安定下来。
  这一日,封沙正在朝堂上向太后、少帝汇报善后情况,黄尚也报告了洛阳城中的乱党已经清除,绝对没有冤枉一个好人,消息忽然传来,关东诸侯已在酸枣拥立陈留王为帝,发布檄文,声讨大将军与太傅。
  黄尚接过那诏书来看,直气得浑身发抖,三下两下,把伪诏撕得粉碎,颤声怒道:“这群狗贼,竟敢如此羞辱老夫!老夫这颗宝头,难道只值五千万钱吗?”
  众臣见他气得语无伦次,都不敢搭话。更有人幸灾乐祸,腹中暗笑不已。
  封沙面色冷峻,沉吟半晌,向上奏道:“太后,陛下,这群贼子反叛朝廷,罪在不赦。况且拥立伪帝,颁发伪诏,以恶言污蔑朝中大臣,混淆视听。若不应之,天下人当会心存疑虑。请陛下再次下诏,令天下各州郡共讨逆贼!”
  珠帘后,何后忙道:“大将军说的是。太傅,你说说看,这诏书该如何写才好?”
  无良智脑气呼呼地,半天才缓过神来,回奏道:“启奏太后,臣府中主簿陈琳文采出众,可令他起草诏书!”
  于是少帝命宣陈琳上殿。不多时,陈琳赶到殿上,叩拜太后、天子之后,被赐了座位,坐于案前,奋笔疾书,援笔立就。
  陈琳写诏书、檄文的本领本是天下一绝,骂人的功力也是深厚无比。此刻草诏,先把袁绍祖宗八代骂了个遍,又提到此贼哄骗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进京,本就是不怀好意,欲乱天下,结果导致董卓弄权,残害黎民。天下人共受其害,都是袁绍的阴谋所致!
  而建威大将军刘沙,英雄无比,奋起于蓬蒿之中,救太后、天子于虎穴之内,起兵西凉,收复长安,又奉天子还都,斩了逆贼董卓,功高盖世,天下无人可比。兼且仁德宽厚,爱民如子,尽力救治饥荒,洛阳、长安以西,无数百姓因他的仁德而得生。虎牢、汜水以东,百姓拖家契口,向洛阳一带迁徙,以承受大将军的恩德。天下百姓闻此情景,无不翘首以盼,希望大将军的恩泽能施于天下。
  谁知袁绍狼子野心,竟然结交狐群狗党,阴谋叛乱,以夺汉家权柄。此贼恶行,人神共愤!
  而陈留王刘协,本是皇室贵胄,却不思报效国家,一心流于下贱,先承顺董卓,被立为伪帝,每日朝政,尽皆交于董卓管理,尚且称董卓为相父,其不知廉耻,可见一斑。
  大将军还都之后,奉天子归位,刘协不知悔改附逆之罪,反倒心怀怨恨,常有不臣之心。遇狼心袁绍,二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刘协竟欲谋害亲生兄长,与袁绍合谋,起私兵造反作乱,谋刺天子、太后,并派各镇诸侯刺杀大将军、太傅,狼心兽行,此为极矣。
  陈琳继续写着,将各镇诸侯都骂了个狗血淋头,顺便提了提曹操的爷爷是太监,老爹是贪官,曹操本是赘阉遗丑,出身下贱。而刘备也是卖草鞋的穷鬼,竟敢冒充汉室宗亲,其实按宗谱查去,根本就没有他爹这一支,他所说的都是谎言。哪里及得上大将军的出身有案可籍,一清二楚,这才是真正的汉室宗亲,岂是刘备这冒牌货及得上的。
  二贼出身低贱,天子恩德,封他们为朝廷重臣,二贼不思回报皇恩,反倒联络群丑,欲夺权弑君,实乃猪狗之行。
  大将军神威盖世,轻松挫败反贼阴谋,一众反贼仓皇逃窜时,丧心病狂,竟然火焚洛阳,导致无数黎民丧身。黎民何辜,刚经了董卓之乱,又被逆贼残害至此!
  一众反贼逃出洛阳后,不思悔改,却拥立伪帝,乱我汉家天下。而陈留王刘协本系皇亲,竟然先拜董卓为父,再以帝胄之身侍奉袁绍,实是无耻至极!
  一众反贼异想天开,竟然蔑称天子本系他人假冒,此言极为可笑。太后、皇后俱在宫中,难道天子是不是假冒,她们还看不出么?反贼又诬蔑大将军非是汉室宗亲,而且强抢民女,这等谎言,又骗得了谁!
  大将军出身,都有宗谱可查,绝无虚妄;而强抢民女上千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