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龙腾-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明朝,到也是条好汉。
  他这边老实听命,城外的辽东军营中却已是吵翻了天,前来传旨抚慰的绵衣缇骑早被撵到一边,各营军士听说袁督师被逮,均是惊怒不已,且不说袁督师辛劳为国,千里奔波勤王,又是明朝在关外的镇守大将,幸赖有他,方令得后金不能越雷池半步,再加上他为人忠耿,爱兵如子,这些关外汉子都是直心肠的人,却如何能容忍这样的主将受到冤枉?当下各营鼓噪不已,急性子的便要攻打京师,救督师出来,亦有心灰意冷的,打点行装,准备自顾溜回辽东,更多的兵士按捺不住愤恨,围住了传旨的太监,喝骂不已,有那暴躁的,便要冲上去撕打。
  古人将不专兵,兵不识将,原本也是有些道理,明末以前,战时兵归派遣的总兵官率领,平时归卫所管制,兵部与都督府互相钳制,可保无人能够领兵造反。至明末时法纪败坏,又因四处狼烟,只得派了文官专制武将,饶是如此,到时末时各路总兵皆是尾大不掉,不听指挥。皇帝能杀督师的文官,却再也奈何不了掌兵的武将。袁崇焕经略辽东之前,这些将士就在宁远跟随于他,几年下来,大兵的眼里哪还有皇帝?自然是唯督师之命是从,现下督师被抓,将士们六神五主,那些有心的下级将佐,想到督师手下两名爱将,赵率教此时正守遵化,离的太远,祖大寿却正在营中,自然要去寻他拿个主意。
  祖大寿心里早便有了打算,却只是低头不语,待眼前汇集了大部军官,一个个急的跳脚,他方大声道:“你们来寻我要主意?我有什么主意!咱们千里奔回,为的是谁?还不是那皇帝小儿,我是个丘八,不懂得说话。各位弟兄都知道,袁督师为了抵御后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一听说敌兵入关,是怎样带着咱们回援的?说他造反,说他与后金勾结,你们信么?”
  众将大声喊道:“不信!督师大人若是与后金勾结,那咱们与他朝夕相伴,又怎会不知道?若真是勾结了,能这么拼命来救驾?皇帝莫不成是疯了吧!”
  “我看,皇帝就是忌恨咱们辽东人,生怕袁督师兵精将广,夺他的江山。”
  “呸,当真是无耻。”
  “没错,什么狗屁皇帝,反了他娘的!”
  祖大寿静静听众将吼了半天,知道这伙丘八越说越难听,忙喝止道:“都住嘴!当今皇帝是圣明天子,只不过一时受了蒙蔽,不可辱及今上!”
  见各人都是一脸的不以为然,他到也不继续纠缠,清咳一声,道:“既然大家都说督师大人冤枉,那么,咱们约束好弟兄,除了留下些人观察后金兵动静,全营开拔,到广渠门外为督师大人鸣冤!”
  众将听他说了,立时齐声暴诺,急性子的立时便起步回营,去整束部下,准备出发,但有那稳重保守的,一想起督师厚恩,又见大伙尽皆愿意,想一想法不责众,还有甚么好怕的?再说还有祖大寿顶在前面,各人自然均是忠字当头,奋勇之极。
  待各将散去,祖大寿却向身后吕唯风问道:“吕先生,张大人令我安排兵士闹事,我可是照做,这可是等同于造反的罪名,我敬重袁督师如师长,依我的见识,他定然会写信责骂,令我迅即带兵回营听命。这下一步,该当如何走法?”
  历史上袁崇焕被捕之后,祖大寿也曾勒兵犯门,为袁崇焕辩冤,朝廷惊惶之下,只得到狱中请了袁崇焕出面,写书信斥责,祖大寿接到书信后,便大哭而止。没过几日,袁崇焕被凌迟于市,祖大寿惊惧,引本部兵狂奔回辽东,袁部近两万属下,无人部勒,一时哭嚎星散。张伟料准让祖大寿为袁崇焕闹事不难,故而早便命吕唯风知会于他,再加上袁崇焕有意无意的引领满桂入城而去,北京城外整个关宁铁骑,当唯祖大寿之命是从。
  “我来时大人曾交待过,祖将军带兵于京城外为督师鸣冤,朝廷必然会令督师大人写信相劝,为了防止书信扰乱军心,祖将军到时不可拆信,原信退回!”
  “这是为何?”
  “将军可对来使言道,人已被执,安能书信?便是有,也是伪作,拒不受书!”
  祖大寿击掌道:“这说法妙极!督师大人都被关在狱中,还写什么鬼书信,便是真,也是假!”
  轻轻一点头,笑道:“将军说的好,就是这个意思。拒书之后,朝廷必然头疼之极,将军可向皇帝上奏,力陈督师之冤,奏章里一提要暗示皇帝,若是处死督师,必定当场领兵回辽,率全辽将士,投降后金。”
  “这样,大明辽东之土不保,山海关不保,就是畿辅也很危险,后金不攻城,是因为关宁绝了它的粮道,若是祖将军以整个关宁献纳后金,北京还能保吗?”
  他语气轻松,只是说来阴森之极,祖大寿打了一下寒战,断然道:“即便督师冤死,祖某也绝不投降后金!华夷大防,可比个人恩怨重要的多。况且,为督师辩冤,将士们尽皆同意,若是因一已之私降敌,就算祖某愿意,手下的儿郎们也决不会同意!”
  “嘿嘿,我家大人料祖将军也是如此说法,放心,这样只不过是危胁皇帝,令他有所顾忌,不会因为没有掣肘而下狠心坏了袁督师的性命。第一步围城鼓噪,第二步上表陈情,第三步约束部众,全军据蓟州、丘安,一则抗后金,二则静待消息,待皇帝保证不杀袁督师后,引军北还,静待时局变化。”
  见祖大寿还在沉吟,吕唯风郑重道:“我家大人说了,皇帝想杀袁督师是一时糊涂,只要你们勒兵危胁,而不是四散奔逃,再上奏辩冤,督师大人一时不会被处死。而将军你必须在京师附近缠斗八旗兵,不能让他们迅速回援辽东,我家大人这会子想必已在海上,攻击辽东之事,是他谋划了很久的事。这些年来,都是女真人打咱们,也该咱们汉人去他们的后方,狠狠给他们一击了!”
  “若是皇帝指斥我们反叛呢?”
  “放心,现下他拉拢你们还来不及,说你们反叛,不是把你们往后金那边推么。他就是再蠢,也不会蠢成这样!”
  祖大寿终于下定决心,向吕唯风道:“先生请放心,保得我家大人无事后,自当奋力与八旗交战,我关宁铁骑这么些年来对抗后金,总算是互有胜负,请先生放心,咱们绝不做孬种,也愿张将军旗开得胜,给皇太极的背后,狠狠捅上一刀!”
  恶狠狠地一点头,命亲兵将吕唯风保护好,纵身上马,齐集众将,点齐部众,又将心一横,将那几个传旨的缇骑尽数杀了,挥兵向身后的广渠门方向奔去。
  待行到城外,命几万士兵鼓噪起来,城头守卫的京营将军与士兵原本都是些市井无赖,纨绔子弟,后金兵虽然逼兵京师,却始终未曾近城攻击,是以这些辽东悍将带领的虎狼之师兵临城下,各人均是杀气腾腾,一副不交人便要攻城的模样,所有的京营兵将均吓的腿肚子转筋,不知道该当如何是好。还是路过的巡城御史听到动静,慌忙一级级禀报上去,半个时辰之后,崇祯皇帝便在御门听政中听到了这个可怕的消息。
  他又急又怒,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适才他还是忍不住在平台召见了袁崇焕,看着跪在眼前的这位重臣,心里却怎么也不肯相信此人的辩解,不待他说完,便令下绵衣卫狱,又因后金入寇,还附带将兵部尚书王洽拿下,下刑部狱……一时间恍惚出神,又想起了适才质问袁崇焕的情形。
  “你入关驰援,为何行军如此迅速,竟然比直隶兵马到的还快!”
  “臣在关外与后金接战多年,早便发觉敌方有异动,一直注意着对方的动向。一发现关内有警,便率领精锐骑兵回援,一路上不曾停歇,忧心圣上安危,全军将士拼死赶路,故而早早赶到。”
  “胡说,定是你与后金有了勾结!还有,你前几天一力要求兵马入城,是何用意?”
  “臣与后金的来往,圣上皆已知晓,兵马入城,是因将士疲敝,入城休整劳军,以便恢复体力。”
  他提起崇祯知道他与后金议和的事,虽未明言,却严重伤害了这位年青皇帝的自尊,后来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主持议和事,也是因为口风不严,被崇祯当替罪羊杀害,此时当着众臣被袁崇焕说出来,崇祯当真是气的咬牙。
  “大汉将军何在?”
  皇帝身边披甲佩剑的武士站了出来,等候皇帝的吩咐。崇祯威严喝道:“起去,下绵衣卫狱!”
  听了皇帝吩咐,武士便站到袁崇焕身边,袁崇焕心知皇帝心中已有定论,辩解亦是无益,默默站起,随那几个武士向诏狱而去。
  崇祯见他起身去了,心里一阵痛快,又见兵部尚书王洽侍立在旁,想起此番被后金逼迫京师,此人当时首恶,此时竟然还侍立在自已身侧,当真是可恶之极。便又喝道:“王洽何在?”
  王洽听皇帝语气不善,忙出列答道:“臣在。”
  “你身为本兵,竟使敌兵兵锋直薄京师,你有何话说?”
  “臣已下令四方镇抚官勤王,击破敌兵指日可待。”
  “胡说,甲兵不修,致使夷兵入境,罪在不赦!来人,将王洽拿去,午门外挞仗一百,投刑部狱!”
  他一声令下,身边诸太监便齐喝道:“拿去!”,因为要廷仗,便由慎刑司的人冲上将王洽拿住,提小鸡般往午门而去。其余诸臣因怕触及皇帝怒火,哪敢出来做仗马之鸣?一时间各人都是面无死灰,眼睁睁看着皇帝处置了两名重臣,竟无一人敢言者。
  他正在盘算如何处置这两人,谁知还不到中午,已然传来了辽东兵哗变的消息。此时袁崇焕被逮,乱兵无人安抚,惶急间,崇祯只得命道:“着人去抚慰城门处乱兵!”
  他只顾下旨,却没有明说派谁过去,众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去碰这个硬头钉子,迟疑了半响,方有大学士钱龙锡上前奏道:“辽东兵哗变鼓噪,不过是因为突然逮了他们的主帅,便请袁崇焕修书一封,投到城外,道明皇上拿他是罪有因得,令士兵不得吵闹,即刻回营等候朝廷处断,皇上,这样可好?”
  崇祯面无表情,深觉帝王尊严受到了挑战,可是京营战力不足,上次派御史清军,居然说近二十万京营士兵无一能战者,此时后金兵离京师不远,虽然昨日关宁铁骑将他们撵开,但后金实力未损,又怎可安心。若是此时激怒了辽东士卒,果真与后金勾结,只怕京师危急,那些勤王兵马,又怎是十几万精锐骑兵的对手。
  无奈之下,只得微微点首,以示同意。那钱龙锡得了旨意,忙命人前往绵衣卫狱,寻了袁崇焕写信,得了书信后,考虑到城内无人可与城外众将对话,只得寻了满桂,令他带信出城,交与祖大寿。又吩咐满桂道:“满将军,你在辽东多年,与城外诸将相熟,一定要晓谕他们知道,皇上圣德,不以军哗为意,只要他们安心回营,皇上必然不会诛连,待打退了女真骑兵,皇上必然会论功行赏。”
  见满桂频频点首,钱龙锡将他双手拉住,连声赞好:“好将军,好勇士!大明得满将军,如刘备得赵子龙也!好生去做,将来青史留名,不枉此生啊。”
  他是进士出身,原本也用不到刘备赵子龙的比喻,只是知道满桂是蒙人,肚里没有几两墨水,想来听过评书,知道三国人物,于是顺口扯了出来。那满桂果然知道,听到钱阁老如此赞誉,当下兴奋的脸都红了,一连声向钱龙锡逊谢,拜辞后又兴冲冲到得广渠门城楼之上,用箭将袁崇焕书信射下,又高声将钱龙锡交待的话喊将出去,只等下面答话。
  却听得有一粗豪汉子叫道:“满桂,我一向敬你是个直性子的好汉,你便是诸多无礼,我也忍了。现下你竟然甘作走狗,到跑来劝我们?我问你,你跟随督师大人多年,你相信督师大人会勾结女真人谋反吗?”
  满桂老脸微红,亢声答道:“袁督师是不是冤枉,我不管,那是朝廷的事。至于你们,拥兵挟持朝廷,形同谋反,皇上说不追究,我看你们趁早回营,等候处置,还得来及!”
  “呸!咱们既然来了,自然就把这一百多斤交待了,今日不给说法,休想我们退后!”
  “走狗!”
  “看那样子,轻飘飘的吃了屁一样,定是朝廷许了他好处!”
  因底下骂成一片,满桂听了越来越不成话,怒从心头起,便待提兵杀将出去,却被守城将官拦了,只在城内听着生闷气。城外骂了一阵,却是将早上吕唯风的所说的言辞写成书信,射进城来,守城将军不敢怠慢,立时派人送与皇帝御览。崇祯见了无奈,只得又派人去抚慰,城外却只是不听,一直闹到晚间,城外兵士闹的乏了,便在祖大寿等人的带领下,纵马离城,向那蓟州方向而去。原本的遵化守将赵率教早已被祖大寿伪托袁崇焕的名义撤到蓟州,遵化此时已陷入后金之手,待祖大寿等人到了蓟州,赵率教方知事情原委,他与祖大寿一样,同是袁崇焕心腹爱将,主官被冤,自然也是气闷不已。当即便与祖大寿联名上奏,陈说冤情,又极力请罪,只推说是兵士胡来,与主将无干,若是京师有警,关宁铁骑瞬息便到,可保京师无事。
  他们打定了主意要救袁崇焕出来,皇太极却是一心想陷袁崇焕于死地。因关宁兵退,便又故意派遣精兵绕城骚扰,引出那满桂出城邀战,一番激战之后,满桂战死,便是属下兵士亦死伤殆尽,崇祯闻报,更是坚定了袁崇焕通敌的想法。待收到祖大寿与赵率教的奏章,虽然言辞垦切,将袁崇焕不可能通敌的道理说的通透,无奈崇祯此时已断定了袁某实不可靠,带出来的兵将亦是额有反骨,他们的话又岂能相信?因赵祖二人手握大兵,虽没有下旨切责,却只是将二人奏章留中不发,置之不理。
  他装糊涂,赵祖二人却是连番奏章送上,言辞越来越犀利直白,到最后竟然直接指责起崇祯听信妄言,滥用刑罚,并暗示若是皇帝不放人,他们必率兵投降后金,将整个关宁送与敌人,到时候关宁不保,京师必会陷落云云。崇祯被逼无奈,只得又召集群臣会议,众臣都道当此国难关头,不宜寒了武将的心,还是将袁崇焕放出,令他去宣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