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本天皇投降内幕-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烟直扑向屋顶,屋顶上有为便于修理进出的木条隔墙,通风甚好。每当发出警戒警报,便有一百多名皇宫警察和警视厅消防队员守护着明治宫殿的天棚。在每个人的身边,分别备有木桶、小水桶、防火钩等,一旦燃烧弹炸穿屋顶,落到天棚里燃烧,便用这些工具灭火。木桶旁边,也有通向消火栓的水龙带。

时而听见“正殿起火、正殿起火”的喊声。

佐岛警士拿着水龙头要往水桶里放水,却没有水。他又经木条隔墙弯腰钻出爬下竹梯子,去开消火栓的总开关,但仍没有一滴水。

丰明殿是新年和纪元节、天长节等举行庆祝宴会和召见外国大使的宴会场,是内外显官和夫人身着大礼服及袒胸礼服在悦耳的室内乐曲声中聚会的大厅。

猛烈的大火已包围了整个正殿,这里正在进行拼死的灭火作业。皇宫警察、警视厅特别消防队员、近卫兵都十分勇敢。正殿自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以来,一直是举行皇室、国家大典和天皇亲授军旗的地点,是日本帝国的象征。

“往那儿喷水!”

“再往上,往上!”

“田中!”

“大薮!”

命令声掺杂着青年皇宫警察手持水龙头一边救火、一边呼喊同伴的叫喊声。

佐岛警士匆忙回到丰明殿屋顶。木桶里的水是准备刚起火时用的,火起来后则用水龙带灭火。拧动水龙头,只出了一点水。

与此同时,连结正殿的走廊冒火,玻璃窗受热“轰”的一声炸裂了。

“不好!火烧进来啦!快下来!”

佐岛向正在天栅处值勤的钉宫贤一警士大喊。钉宫是佐岛的老前辈。

“这是我的岗位,不能下去!”

“不出水,在那儿也没用,下来吧!快下!”

“现在正是报效天皇的时候,我不下去!”

在当时·皇宫警察以死于天皇马前为最大荣誉,以自己为皇宫的基石而自负。没办法,佐岛只好硬拉着钉宫走下来。

开始向丰明殿喷水。这里的树木干燥,极易点燃。虽然空袭中有无数火球随风飞过外壕扑向宫殿,但却没有向屋顶喷水。以往备置在屋顶上的木桶偶尔撒出点水,宫内省的官员就说弄脏了神殿,把责任者叫来叱责一顿,所以直到起火前这里没有喷过一次水。就是正殿起火后,也按建筑物的燃烧程度,没有全喷水。

在正殿前,站在火光前的森师团长正声嘶力竭地发出命令,但因木制建筑焚烧发出的劈啪声、水车的机器声、喷水声夹杂在一起,几米以外就听不见了。在旁边,听说宫殿失火而匆忙乘车从司令部赶来的东部军区司令官田中静壹,也在一旁频频振动着嘴边的小胡子叫喊着。

火焰从丰明殿向其他宫殿蔓延。

宫殿的屋顶覆盖着蓝绿色的铜瓦。山茶木的柱子和铜瓦被火一烧,冒出一种难以形容的妖艳的浅蓝色的火焰。

宫殿近旁的宫内省楼顶上,侍从在轮流察看宫殿的火势,然后回到值班室,用电话向御文库的值班侍从通报情况。大火发出的灼热烤得人都抬不起头来,手一触上大铁门就会烫伤。

在御文库的恃卫官办公室,来接电话的是侍从久松定孝。十五分钟以后,他将外面的火势报告给了天皇。

稍停,天皇走出大厅。天皇内穿睡衣,外着深红色长大衣。

大厅里,有好几根大柱子在支撑着沉重的水泥天棚,柱子周围被从明治宫殿搬来的东西堆得满满的。

到宫殿烧落架为止,久松几次向天皇报告。每次天皇都来到大厅,听完只点头说:“是吗,还在烧着哪!”然后走回住室。御文库这里与宫殿之间有树木和濠沟隔开,十分安静。天皇在这里一次也没要求出来看看宫殿,也没要求打开厚铁窗看看外面。

起火三十分钟后,宫殿正面全都燃烧起来。

皇宫周围的大楼和住宅都在炽烈地燃烧着。自空袭以来,警视厅消防队已把自有的消防车全部投入到宫中救火,扑救宫外的大火只好由神奈川县和千叶县来应援。飞来的火球直径有30多厘米,皇宫警察们都称它为“火种”。

大火烧向天皇和皇后起居的常用御殿和里宫殿。在这两殿和御学问所的中间,近卫工兵队安放炸药想把它炸断隔开。因为投放的炸药量少,没有成功。

同时,已对皇宫警察、警视厅特别消防队员、近卫兵下令:“进入宫殿,不论看见什么都要抢救出来。”警官和近卫兵钻进烟火中,碰到什么,就往外抢运什么。在皇太子宫,有人抱着皇太子小时候玩的军舰、布制动物等玩具往外跑;而在皇后宫殿里,则有人抱出空帽盒和衣裳,也有人从墙上往下摘木饰艺术品。佐岛警士撤出了地毯和玻璃窗。

这时,在永田町首相宫邸的铃木首相听说宫殿起火,立即登上房顶向着皇宫行最敬礼,并长时间注视着皇宫。首相官邸也挨了炸弹,卧室被烧,还在冒着烟。老首相在呜咽着。

在樱田门前,一个老人身穿海军军服平伏在地。此人是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米内得知皇宫起火,特跑来请罪。

凌晨5时,火熄灭了。除了皇后产期用的钢筋水泥的静养室以外,宫殿全都被烧落架了。

天亮的时候,各队响起了点名声。结果,发现了被烧死的皇宫警察、警视厅特别消防队员和近卫兵34人的尸体。田中、大薮两名警士也被烧死。

上午10时50分,天皇和皇后一同来看烧过的地方。正在打扫残迹的近卫兵立即停工敬礼。不到三十分钟,又响起空袭警报,丁是他们又回到御文库。午后1时45分到3时10分,天皇和皇后带领松平宫内大臣、小池少将、恃从、女官一直在火烧现场。

“这场大火使许多人牺牲了,真是可惜啊!”

天皇一边说,一边和皇后巡视烧过的残迹。

这时,在离天皇、皇后两三步远的女官看到一片焦土,便向另一名女官说:“敌机来袭,军部一点也对付不了。光说些男子汉的大话就算啦!这能打胜仗吗?”

说话的声音很大,在附近的近卫军官听到后,很不是滋味。也许天皇和皇后也听到了。

皇后走走停停,用手中的棍子翻动地上的瓦砾,不时地翻出烧焦了的布娃娃和装饰物。

两天以后,为承担宫殿起火的责任,阿南惟几陆相提出辞呈,但被挽留了。只有松平宫内大臣辞职了。

第09章 皇太后的忧虑

贞明皇太后是大正大皇的皇后,她刚才在正门前乘上御用汽车。车一起动,排着整齐队列的近卫军仪仗队使随着口令一同举枪敬礼。司号兵用军号奏起国歌,黑色的御用车两侧金色菊花的皇室徽章在闪闪发光,御用车两旁各有两辆摩托车护卫,出门后疾驰而去。

皇太后外出时,每次都是如此隆重。

皇太后住在赤坂的大宫御所。在大宫御所正门前,侍从和女官在排队等候。引导车先到,接着近卫摩托车护卫着御用车驶进院内。这是皇太后去皇宫看天皇刚刚回来。

车门开启,身材矮小的皇太后走下车来,众人施最敬礼。往常,皇太后总是向大家郑重地点头致意,而这回却不然,象是没有看见在正门排列的人们似的,匆匆登上台阶朝年室走夫。大宫御所是日本式建筑,走廊铺有地毯,在住室前需脱鞋入内。

侍从和女官看到皇太后的举止如此慌乱还是头一次。皇太后面色苍白。好像受到了什么冲击。侍从和女官在私下里交头接耳小声说,一定是从天皇那里听到战争前景不妙的消息。

实际上,皇太后对目前的状况十分清楚。她时常到皇宫去看望天皇,高松宫和三笠官也常到大宫御所来。并且首相、大臣、高级军官也常来请安,说明时局情况。

皇太后把以天皇为首的四个儿子深深地挂在心上。四个儿子对母亲也十分敬重。皇太后每天早晨起床用完早点后,都要在亡夫画像前叩拜一个半小时。如果无人来访,她就读书。研究些东西,或者写点什么。她特别喜欢读书,身边总是堆放着许多书,有时不仅读,还要抄上几段。

她还时常用毛笔给儿子们写信,信的末尾常写:“……望多自觉,以唤臣民众庶的忠诚。顾神灵加佑,以期万一。母字。”每次听到秩父宫、高松宫、三笠宫来访,她都十分高兴。

皇太后特别惦念集国难于一身的天皇,总是想方设法要给他些安慰。

4月,铃木首相刚组完阁,便按照惯例来到大宫御所拜谒。

在大宫御所的谒见室,皇太后赐座后说:“目前,年轻的陛下正立于国运兴衰的歧路,每时每刻都在忧心忡忡。这次战争并非陛下的本意,这一点你大概也清楚。如今连续战败,从祖宗手里继承下来的日本正濒于危机……”皇太后用小手帕在拭两颊的眼泪。“你是最了解陛下的,请用父母之心拂拭陛下胸中的苦恼吧!并救国民于涂炭之中皇太后从来没有以如此口气和臣下讲话。因为铃木长期担任过天皇的侍从长。皇太后十分了解他的人品。

每次发出警戒警报。皇太后都从宫殿撤出,到院里一百五十米处高岗斜面的防空洞里。这个防空洞在建造陆军筑城本部的时候就给起了个暗号,叫“御文库”,从那以后一直使用这个名称。它比皇宫吹上御苑的御文库小得多。地下为两层,上层的三间有谒见室和小厨房。下层也由三间组成,其中一间为九平方米的日本式住屋,另外两间为十六平方米的西式住屋和谒见室。原来没想到空袭这么严重,是作为临时避难所修建的。原来预定上层由皇太子使用,下层由皇太后使用。自前年皇太子被疏散到本县西北部的日光市以后,改为全由皇太后使用。

皇太后的寝室里有两个红色箱子,她把重要的东西都放在里面并用布苫上。警戒警报的笛声一响,女官便急忙把箱子抱到窗前,窗外由近卫兵接着。箱子很重,两侧各有两只把手,近卫兵一前一后将箱子抬走。

然后,皇太后在身穿礼眼大衣的侍从和女官的护卫下,沿着葱郁的林荫小道走下去。因为不许点灯,只能靠着道路上埋设的点点白瓷砖为记号前行。皇太后头戴钢盔,女官给她披上棉外衣。有时,警戒警报未及时拉响,途中遏上了空袭,探照灯在头顶照射,高射炮在耳边轰鸣。

皇太后一行出来后,为了宫殿落下炸弹时,皇宫警察和近卫兵能及时救火,剩下的女官要把纱窗全部打开。

皇太后在外边走一百五十米远是危险的。所以,进入3月,好容易修了地道。所谓地道,只是挖了个沟,上边盖上泥上,墙也是土的,地面铺着竹苇席。

每次遇有警戒警报,吹上御苑御文库的女官都给大官御所的侍从通电话,问皇太后是否已撤离。天皇每次下到地下二层避难室的时候,都将母亲的安危挂在心上。

5月25日深夜,皇宫的明治官殿起火全被烧毁的时候,大宫御所也中了燃烧弹。1930年为皇太后新建的房屋竣工时,还建有为拜祭大正天皇而建的拜殿和御影殿以及在高岗和草坪上新建的大和屋、茶室,这些也都被烧毁。

皇太后开始御文库生活以来,每天早晨都在大正天皇画像(叫做御影)前叩拜一个半小时。御影是大正天皇在世时衣冠束带、以大和风格画成的小挂轴。大和绘画是平安时代兴起的日本画的一个流派。御影挂在地下二层一端9平方米的日本式房间里,用矮屏风围着。

皇太后在前边的香案上供奉了水果、点心和鱼。御文库很小,从二层和一层的其他房间,都可以听到皇太后念观音经的声音。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低低诵经声,是在向亡夫报告国内外形势。每天早晨看报纸前,都是先上了供以后,再细心地阅读。

大正天皇在世的时候,比呈后大五岁的天皇和皇后非常和睦。大正天皇的身体和判断力都较弱,事事依靠皇后,皇后从天皇卧床到病死,一直尽力侍奉。宫廷里自大正天皇起取消了侧室制度。确立了一夫一妻制。

皇太后生于五世家之一的九条家,原名叫节子,生后七个月,被送到东京府东多摩郡高圆寺村豪农大河原金藏家寄养。皇太后开始念经是受当时公卿的影响。皇太后在大河原家呆到五岁。大河原家每天朝夕都要在佛坛点上供灯念观音经。

皇太后把地下一层居中的一间谒见室当作寝室和住屋使用。在地毯上放张矮桌,她坐在座垫上,读书、研究调查或写东西,一直到很晚。她小心地用剩下的很短的铅笔,在写和歌和书信。此外,她每天还在笔记本上用铅笔写细小的字记笔记。

搬到御文库以后,皇太后没有赐侍从和侍医一同用膳。有时由女官侍候,一个人用膳。每餐的饭菜是从皇宫的御膳房用小汽车运来,在御文库的厨房加热。再另做点家常菜。皇太后习惯于日本式的就座,在椅子上也是那么就座。

大宫御所还保留着官中古老的制度。女官的职位按高低分为典侍、权典侍、掌侍、权掌侍、命妇、权命妇、女嬬、权女嬬、杂工等。各级女官职位都由出身决定。典侍是女官的最高职位,权典侍次之,须是公卿华族、即公、侯、伯、子、男爵家出身的姑娘。掌侍、权掌侍服务于侧近,出身与典侍、权典侍同。命妇、权命妇任清扫、掌灯等,须是神社寺院出身的姑娘。女嬬也任清扫掌灯等,须是京都市左京区京都入濑出身的姑娘。女嬬权女嬬也任清扫掌灯等,须是京都下贺茂士族的姑娘。下贺茂士族是明治维新后授予武士阶层出身者的称号。宫殿被烧以后,大部分女官只好住在临时搭盖的木板房里。

在御文库里,对于“起床”、“菜”、“体温”等许多用语,都有宫中传下来与外边不同的说法,外人听来是不懂的。

皇太后的喜怒哀乐从不表现出来,和侍从、女官谈话也从来不提内外形势和战局情况。并且,在宫殿被烧以后也从不提一句有关宫殿的话。

地下一层很湿,走廊积水,得常用水桶往外掏。在谒见室设一张床,皇太后在这里休息;隔壁房间的侍从和侍医沉睡的鼾声和蚊咬常使她不得安眠。

入夜,设置在皇宫吹上御苑的御文库的侍卫官值班室里,侍从、侍医和恃从武官在闲谈。有时在不意之中天皇推门走进来。

侍卫官值班室房间很小。夜里,在一角放上折叠床,值班侍从在此休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