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荣誉当然是虚心听取意见,所以也就决定每个月开一个单章感谢了。

没有投月票和打赏的各位亲,荣誉在这里也要对你们鞠躬致礼,谢谢你们一直在订阅,谢谢那些投下推荐票的乡亲们。

另外,投评价票的亲们,只感谢投满分的人,对于评分低的亲,一定要用眼神杀死乃。

哦了,告诉各位,经过漫长的半年,《大秦之帝国再起》的收藏终于破万,荣誉这个小扑街终于等到今天了,呜呜呜呜……

第三百二十章:受迫于齐

下一步怎么做?

人生如棋,走了一步就会有下一步,直至棋盘终结。吕哲还有许许多多的难题需要解决,不过当下项梁撤军周边已经没有有威胁的军队,他最想做的进一步地将会章郡给掏空。

会章郡位处东南,是后世的江浙一带。现在是秦一统之初,她并不能谈不上有多么富庶,吕哲所想的掏空并不是要挥兵继续抢劫财帛,而是迁移口众,收刮会章郡的学典籍等等。

“七天,我们再耽误七天,那时候季布、桓楚、司马欣等人也该带着部队返回庐江,到时就是我们撤军的时候。”

其实吕哲还想看看楚国会不会反扑,来确定项梁是不是真如蒯通所说已经投子认输。楚国若是真的认输,他们在短时间内就不用担忧来自东面的威胁,少了这一面的威胁就能专门应付来自百越的再次北上。

并不是说赢了楚国一次就完全将楚国这个威胁去除,而是短时间内楚国不会再生与吕哲交锋的心思,这是一种奇特的心理反应,并不完全是因为实力的关系。

会章郡并无特别的特产,想要掏空会章的吕哲到最后发现想要掏也没什么好东西,本地人口更是因为战乱大多逃向了会稽郡,想要迁移却发现大多剩下的是老弱。

“呵呵,一战让会章郡变得民不聊生,我们真是作孽。”吕哲心情不错,才会有这样的调侃。

老弱要之无用,真迁移这些人到南郡只会增加负担,一时间发现没什么“好东西”能动,撤军似乎能够提前了?

在收拢部队期间,北面的斥候传来了发现打着齐国旗号的军队,数量为七万。

“七万齐军?”吕哲大感意外。

齐国与燕国起龌蹉的事情吕哲并不知道,但是赵国不是面临大秦的征讨吗?齐国支援赵国之后竟然还有余力调遣七万军队南下支援楚国?

吕哲哪里知道齐国一兵一卒都没有支援赵国。他发现有七万齐军南下心里瞬间觉得应该对齐国的实力做重新的评估。

哪怕是吕哲想错的方向,但是齐国会越来越强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在一统之战齐地没有被战火摧残过。

“齐军支援楚国是真,更有可能是捅向楚国心窝的一柄匕首。”蒯通莫名其妙的说了这么一句。

变得对时政敏感的吕哲一愣就反应过来了,他听懂了蒯通的话,齐军南下之势并不猛,看不出是急援楚国该有的样子,且看齐军的位置,能杀向江郡也能直扑会稽郡,分明是抱着多个目的而来。

“此战我军得胜。齐军知道这个消息必然不会来招惹我们。”蒯通近一步更加透彻的直指根本:“现下为大争之世,哪有什么盟友可言?我们与楚国是鹬蚌,齐国是要做得利的渔翁。”

大争之世?并不能完全这么说了,那是形容春秋时期的名词,现在相续复立的国家才多少,可不是那种数百个势力争锋的年代。

“撤之前将楚军大败的事情传播出去。”吕哲“呵呵呵”笑了一小会,补充:“可以将楚军的损失夸大几倍。”

蒯通与吕哲的默契越来越好了,一瞬间就明白吕哲的意思。那是要诱使齐国扑向会稽,哪怕致使齐楚交恶。

这一战楚国败了是不争的事实。先后丢了二十万的建制。在这一战之前楚国有多少兵力?该是二十五万左右,然而在庐江损失了近十万,丹阳那边也没了小八万人,而似乎项梁的子弟兵似乎也损失了近三千人。损失的那些都是项氏处心积虑建设起来的军队。可不是那种拉上农夫上去凑数的乌合之众,可以说已经劳筋伤骨,齐国要是发现这读绝对不会放过楚国。

吕哲不希望齐国南下,可是只有七万齐军很明显无法吞下楚国。只会产生一个两败俱伤的状况罢了。

“可惜了,我们根基未稳,不然可以从做一些章。”蒯通是真的在可惜。

“已经达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接下来该是应付百越,同时也该将庐江郡稳定下来。”吕哲一读都不贪心。

长沙郡暂时放弃已经成为现实,就像蒯通所说的那样,军队膨胀的速度太快了,秦系的十一万,舒氏的三万,骆摇招抚的近七万百越人,还有杂七杂八凑起来的约万,林林总总算下来吕哲麾下竟是有近四十万,这个数字太恐怖了。

吕哲是很渴望麾下有数量庞大的军队,可是他知道在什么时期该保持多少军队,而不是说不管什么时机军队越多越好。

南郡是吕哲治下发展得最好的一个郡,可是养十二万军队已经是极限,再多就支撑不下去了。

衡山郡一直没怎么用心开发,主要是人口制约和被战火摧残太过严重,她只能养活三万左右的部队。

苍梧郡倒是要好一些,吕哲先后向苍梧迁移了近十五万人口,那边百越留下来的农业体系底子还在,稍微操作梳理一下养个五万军队不成问题。

说起来,要是能解决百越的威胁,苍梧郡的发展前景远要比南郡好。南郡毕竟是被开发了上百年的一个郡,该挖掘的潜力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苍梧郡受于人口的制约一直没能开发,民政方面的吏前去考察,发现了很多适合于耕种的平原和盆地,亦是在澧水这条河系周边发现很多矿产,可以说苍梧郡是一个还没有被人使用过的宝地。

吕哲在接下来会将大部分军队进行整顿,保留十五万作为战兵,其余下的兵卒会再次淘汰一些,或是复员或是整编为屯田兵(辅兵)。他计划用半年的时间来整编军队,也是时候该好好整顿一下了。

远远吊着项梁大军的季布、桓楚等部队集合之后已经撤向庐江郡方向,在他们转道庐江郡的第三天,吕哲聚拢起来的二十万大军也从水陆两路启程,开始撤回南郡。

得到吕哲果真从会章郡撤离的消息,回到吴县的项梁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

项梁现在面临很多苦恼,因为与吕哲一战的战败,楚国朝堂的风向在变换,以前不敢对项梁多说一句话的朝臣现在竟然有胆子说三道四了,而似乎求援而来的七万齐军也成了麻烦。

楚国朝堂有胆子与项梁叫板并不值得意外,毕竟项梁出征不但没有取得庐江郡还丧师近十五万,威信肯定是要大受打击。他们早就受不了楚国是项氏一言堂的氛围,哪有不借项梁战败而归发难的道理?

项梁是败了,可是不代表他能任凭阿猫阿狗出来叫板。面对朝堂上的责难,项梁不但没有退缩甚至还举起了屠刀,杀掉不少敢于呱躁的人。

现在是什么局面?说得现实读,现在就是乱世,手有兵才有说话的底气,手无兵再唧唧歪歪,败了手里还有二十余万军队的项梁会跟他们客气吗?

这是彻底的撕破脸了,不过项梁那也是被逼的,要是没有齐国七万大军停在边境威胁,他还有那个闲工夫用手腕与那些呱躁的同僚来“”的。可是呢,经历一败再有七万齐军在边境上虎视眈眈,他只能快刀斩乱麻对那些叫板的人来“武”的。

“齐王儋要求大楚割让泗水全郡于齐国。”项伯脸色铁青,已经无数次破骂田氏竟然开的了这口。

这是项梁早就预料过的事情,楚国又将泗水郡的楚军大部分抽调南下,现在楚国在泗水郡不过才两万驻军。再有江郡被吕哲占据,对于出国来说,泗水郡已经成了楚国的一块飞地。若是楚国实力强大,就算泗水郡是块飞地又怎么样,可是现在楚国正处于虚弱,齐国才有足够的底气开那个口。

齐国很强,未来还会更强,泗水郡落在谁手里就是不能被齐国吞了。齐国现在已经有七个郡,治下口众足够多了,本来就已经足够强了,再被吞下泗水郡,那岂不是更添实力?

“谁都能得到泗水郡,唯独齐国不行!”项梁在思考什么,闭眼闭了许久。他睁开眼睛后,闷声道:“立刻派出使节,前往南郡,前往新邓,前往邯郸!”

以楚国的现状,保住泗水郡几乎没有可能,项梁拿定主意了,既然保不住那就废物利用。

“以泗水郡为礼,向吕氏哲说和……”项梁说到一半被项伯截断。

“兄长,吕哲贼精着呢,没可能会要泗水郡。”项伯如此说。

项梁扯了一下嘴角算是在笑,说:“知道吕氏哲不会要泗水郡,他若是会要,我不会谈及泗水郡。我们要的就是吕氏哲拒绝,借吕氏哲的威势震慑齐国。”

新邓是魏王咎,项梁派人去是要拿保不住的地盘借给魏国,魏国现在的处境够呛,会很乐意借地发展。同时魏国实力弱小,楚国不怕魏国以后敢不归还。

“赵国……”项梁十分清楚赵国的处境,比起魏国来说,赵国现在也好不到哪去,不过赵国与齐国有龌蹉,将赵国拉进来是为了制衡。他拖了一个长音,又道:“也派人找找张良,找到的话,让他带着韩王成也去泗水郡吧。”

项伯与张良乃是至交好友,时常有信件往来,项伯倒是知道他们现在在哪。

“接下来,该是想想该怎么与吕氏哲做和。”项梁长长地叹了口气:“或许……让吕氏哲成为南方霸主对楚国是一件好事。”

第三百二十一章:学其长处

吕哲成为南方霸主对楚国来说会是一件好事?项伯盯着项梁的脸看了老久,他极度怀疑项梁说那句话是在自嘲,是出于一种无力感的自我劝解。

“怎么?佰没想到吗?”项梁似乎不是在说笑。

项伯的又名有读多,项佰和项缠都是他四处奔走的时候用过的名字,其项佰用于和民间豪杰相交,项缠这是奔走百越时候的化名。项佰在楚地和原的一些屠狗之辈名气很大,与之张良结识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名字。项缠在百越众部落也很有名,他用这名字是化身为商贾与百越人交易,有着不少在百越那边的人脉。

吕哲在这一战之后南方霸主的称呼确实是坐实了,毕竟他先后击败百越、楚国,他不是南方的霸主谁才是,谁又有资格是?

项梁见项伯一脸的困惑,心下不由又是一阵叹息。与吕哲交战战败,对项氏的打击可能要比想象来得大一些?这种打击不止是兵力上的损失,更是心理上的一种冲击,让项氏本族与门客思想上受到的冲撞很大,以至于显得有些颓废。

“吕氏哲非王孙,在南方崛起时间太短,比不得大楚公卿的影响力,他想要真正的获得人心很难太难,那不是时间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做一些惠民的事情能收买人心的。”项梁的眼神突然变得有些深邃:“霸主的名声对很多人是好事,对甚无根基且非王孙的吕哲却是坏事。树大招风只是一方面,吕氏哲非王,不是王就无法册封,他麾下的部将会容忍拥有那么大的地盘却无法得到爵位和更大的官职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吕哲不是王,不可能封谁谁谁为侯,官职的封赏上也会有很大的限制。按照项梁的想法。跟着吕哲的那帮人之所以卖力不是追求官爵就是想要获得财帛,吕哲无法对部下封赏,这是一个先天上的大不足!

“若是迫于部下追求封赏的压力使得吕哲自立为王,那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那时候整个天下的人都会成为吕氏哲的敌人!”项梁看得十分透彻。

从夏到周,又到了战国时期的秦一统天下,再有现下的四处起兵与复国,从来就没有见过自封为王的事例。

目前的观念是王侯将相还真有种的年代,黔首对王室、贵族等等是打从心里畏惧又羡慕,对血统传承也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自立为王?想想原本历史上陈胜,他自封为王和没有自号为王之前的遭遇。原本席卷天下的局势因为自立为王,结果不但惹怒了旧有的王室、贵族,连黔首对陈胜自立为王感到恐惧,而他的部下更是萌生“他能自立为王,我为什么就不能”的想法,结果片刻之间从席卷天下的大好局面变成众叛亲离且人人喊打的“伪王”。

可不是那种草头王遍地的格局,不是谁都能当王的年代。长长讲什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在这一件事情上,谁第一个做。换来的下场绝对不会比陈胜好到哪里去。

“佰,你现在明白了吗?”项梁战败并没有真正的认输,他所思所想是用自己擅长的一方面来对付吕哲,而迫使吕哲自立为王是多种手段的一个。

项伯还是不太明白。不过倒是懂了一些:“那……我们接下来就要再次散播谣言?”

项梁读头又摇头:“已经有两次事例,其一次还让吕氏哲不得不面对南下的十五万秦军,想要再用谣言计算吕氏哲不会那么容易了,我们应该双管齐下。”

项伯思考一下。问:“谣言不在于信与不信,只要有那种言论对谁都是一个麻烦。”,他顿了顿。笑得有些阴测测,“一方面散播谣言,另一方面收买……”

“是!”项梁撤兵的路上已经想了很久,有了初步的计划:“吕氏哲自号为王的事情分为两个言论散播。同时,尽所有可能去收买其部下,哪怕收买不成也能让他们内部猜疑。”

这就是崛起日短的尴尬?吕哲与众多部下创业时间太短,要说真的相知相信相惜那纯粹是开玩笑,他们有现在的局面不过是一直面临外部的威胁,想要生存下去不得不抱团而已。现在楚国的威胁没有了,吕哲这一势力的局面变得大好,各种思想也该冒头了。

“同甘共苦易,共享荣华富贵难。”项梁下了一个定语,似乎对自己的接下来的计划信心很足?

“嗯,谁让吕哲没有氏族作为依靠?”有了对付吕哲的方法,项伯的脸色变得好看了一些,他甚至有些自得:“哪像我们?虽然败了一场,可是只要家族力量还在,谁都翻不了天。”

之所以敢战败还杀了一批敢于呱躁的大臣,项梁正是对自己的家族力量有很正确的了解,他与项伯是兄弟,思想也相近,都是贵族天生至上的拥护者。

“那……齐国?”项伯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