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7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转变了一下方式,以前用劳役驱使,现在用工钱驱使,更不用说还有奴隶。”刘邦也在感叹,带着崇拜说:“皇帝毕竟是皇帝,我敢肯定一点,要不是皇帝,没人能做出这么大的事情出来。”

废除了徭役,然后凡事都用雇佣来替代,估计这个是吕哲干过最正确的事情。会这么进行改革,那是有一个先决条件,拥有足够多的财富。还可以获得更加多的财富,不然绝对没有这样的底气去进行改革。

吕哲是白手起家来着,并且是带着一帮武力的白手起家,得到什么东西那都算是抢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成本问题。他一开始还不断使用战俘挖矿,除了提供伙食不需要多余财政投入,挖出多少金属就等于是拥有多少,起步的累积都是建立在血腥之上。

杀人放火金腰带,干什么最能发家致富?不就是带着军队进行扩张嘛!要不怎么人人都喜欢争天下?有一些人是在扩张中持续的抢和破坏,吕哲是在抢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转为建设。再有一帮廉价的劳力来驱使,不断的滚雪球就那么强大下来了。

“山川地利以前是属于君王,到了陛下这里成为属于国家,哪怕是陛下想要拥有也需要上缴费用。”李封笑着说:“这又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但是在封国之中山川地利是君王拥有。”

刘邦开始还有点不是那么理解李封在说什么,后面听着李封进行详细的解释才明白过来。他瞪大眼睛说:“从一开始陛下就已经在为国家计划未来的方向,走的是一种另类的家天下?”

“没错!”李封无比赞叹地说:“正是因为独一无二又掌握一切,渴望坐上那张宝座的人才会那么多,一旦坐在独一无二宝座上的人不再拥有没有限制的权力。又不能肆意地挥霍国家的财产,那张宝座依然被人垂涎,但吸引力并没有那么恐怖了。”

还有一些李封是没有说的,一旦将财产分为皇帝私库和国库。因为皇帝也在像普通人一样纳税,赚得多缴纳的税金就多,没人能够过多的指责什么。另外,那样一来也就不存在什么民脂民膏。没人能够再去指责皇帝花钱奢不奢侈,想花多少钱就成了私人的事情。

“秦封国不一样,山川地利依然属于君王。”刘邦诡异地笑了。他笑了有一小会才说:“陛下建议秦王去和执政府谈,实际上出发点就是为秦王好咯?”

刘邦那么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等于是帝国官方在为一些基础上给秦王扶苏背书,可以保证秦王扶苏地位的稳固,不然秦封国前期可不会与帝国本土有连接,中间可是隔着一个还没有被征服的西域,要是没有帝国的一再背书,不但扶苏会自己心虚,估计秦封国的一众人也会心里犯虚。

“所以咯,秦王还没有真正地将领地拿下,秦封国已经欠了中枢一大笔钱,数目上可能还不小。秦王和一众臣属,他们会相信帝国为了能够回收债务会进行某种保障。”李封脸色逐渐转为严肃:“从某一些方面来讲,陛下那么做可能就没有想过到底能从下属封国获取什么资源,为的是增加下属封国的开拓信心。”

刘邦突然想到了一些什么,呐呐地说:“想必魏封国也会是这样的吧。”

李封选择闭嘴,他们之前可以计划和心动了近两年,是要爬上魏封国这辆顺风车到南亚次大陆去干大事,但是随着刘邦成为出使的使节,不管是先前投入多少都泡汤了,想起来肯定不会有什么愉快的感觉。

“如果陛下……”李封想说什么又将后面的话吞回去,想了想直接建议:“或许我们可以将本来应该投资在魏封国上面的东西,放到秦封国这边来?”

实际上刘邦在蒙恬暗示之后,他就在思考投资秦封国的事情,认为魏封国投资不了投资秦封国将会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本来嘛,刘邦知道冯劫会到西域,他是想要和冯劫做一番探讨,毕竟是从一些渠道知晓皇帝非常支持秦封国。他与冯劫见面,还没有进行试探,冯劫就给他送了一件“大礼”,搞得他霎时就退缩了。

“冯劫不止代表秦王,还代表着陛下。”李封有充足的理由劝说刘邦,他说:“或许冯劫并没有其它的意思,只是知道您有这样的力量,出于某种时间紧迫才选择开门见山。”

“就是因为还代表着陛下,所以才让我害怕啊!”刘邦不断苦笑:“你应该是有发觉的,不知道为什么,陛下总是对我带着某种警惕。其实啊,不怕你笑话,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总觉得自己会被陛下弄死,到现在都没有被弄死心里还感到奇怪。”

李封当然知道这么一回事,但是他也搞不懂皇帝为什么会那么不待见自己的家主。不过吧,自从发生了上次的事,他已经算是明白一件事情了,皇帝不会轻易弄死哪个贵族,因为皇帝既然制定了游戏规则不可能自己去破坏,帝国的体系维持起来不易,皇帝不会在辛辛苦苦建立起一套规则之后再自己破坏。

“是啊,我也明白了。”刘邦认可自己第一智囊的判断,但是他依然留有疑虑,迟疑再迟疑,说道:“反正我们会和他他们一路向西,到时候有的是时间来进行观察。若是有投资的可能,我不会放过。”

李封能说什么呢?的确,谨慎一些很有必要,他们是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观察。他想到了什么似得,苦笑着说:“您刚才的行为比较不礼貌,估计也是把冯劫给搞糊涂了。”

刘邦摆着手无所谓地说:“现在能快速帮他们雇佣到一万武士的人只有我。他自己去干,有那么多时间吗?”

“最好还是弥补一下,比如请吃顿饭什么的。”李封笑着补充:“然后随便找个理由,将之前不礼貌的行为掩盖过去。”

“不,我不能再接触冯劫。”刘邦见李封一脸的不解,想了想还是决定解释,他说:“冯劫是以前秦国的关内侯,在帝国却什么爵位都没有。旧贵族,特别是在帝国没有得到什么爵位的那批人,他们……,咋么说呢,就是变得心眼特别小,得罪之后不去服软还罢了,一旦服软必然被轻视。如果冯劫真的着急,他会再次前来找我。如果他没有来找我,后面不是还有一个蒙毅会过来吗?我直接与蒙毅接触就好了。”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这XX是在搞笑!

“打起来了。”

“啥玩意?”

“乌孙人和呼揭人、丁零人,似乎还有一些乱七八糟叫不上名字的家伙,他们打起来了。”

“哦。”

冯劫对此表示很平淡,他来到西域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功课,清楚地知道西域是个什么状况。

乌孙人不是第一次和呼揭人较量了,长久的历史之中两个部族从来没有停止过征战,规模上有大有小,但是比较起来乌孙人还是占据着绝大的优势。

丁零人和乌孙人一直以来并不多么平和,不过以前丁零人很少搅和南边的事情,不像是呼揭人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南方的土地。

这一次丁零人和呼揭人联起手来有着一层与帝国离不开关系的原因,那是因为匈奴在帝国手上不断吃亏,并且帝国占据了中部草原的大部分土地,给丁零人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压力。

匈奴人在帝国手上不断吃亏,失去的土地至少有十三万平方公里,并且匈奴人还在持续不断地失去土地,中部草原一旦被帝国占领,草原上的局势必将面临难以想象的变化。

对于草原人来说,中部草原是在哪?大概就是后世的内蒙和外蒙局部。该区域实际上算不得是什么水草丰美的宝地,但几乎所有草原部族都是从该区域发展起来,因此中部草原对他们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若说只因为政治意义的话那就错了,中部草原对于所有草原人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体现,那是取决于地域性质上的“不能失去”,用军事术语就叫战略要地。

“匈奴守不住中部草原,帝国也无法独吞中部草原。”内史腾是在一天前抵达西域,他是在半路上得知乌孙人和呼揭人、丁零人打起来的消息,并觉得这是他们的一个机会。他告诉冯劫原本是兴冲冲地认为有可以操作的地方,得到的回应却是比较冷淡。不由郁闷问道:“发生了什么我需要知道的事情吗?”

冯劫看上去忧郁极了,他歪着脑袋看了一眼内史腾,几乎是半死不活的语气:“西域这个破地方肯定跟我反冲。”

后面又发生了什么?冯劫来到西域,先是满怀希望却得到蒙恬比较冷淡回应,本来十拿九稳去找刘邦帮忙又被利索地拒绝,这些都是过去一段时间的事情了,近期他想要从乌孙那里打开一个突破口,结果……

秦封国以后可能是要和乌孙做邻居的嘛,那预先建立起交情总是没有错的,冯劫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前去乌孙王庭。他到了乌孙王庭之后倒是受到了比较礼遇的接待。几乎是应该享受到的礼节乌孙人一样没少,但是在谈到他个人认为是正事的时候,乌孙人的热情瞬间就熄灭了,给予的回应就是冷淡。

冯劫当时就有点错乱了,要说蒙恬、刘邦乃至于是其它帝国方面的人冷淡,用他们担忧是惹到某些不该惹的麻烦才会那样,乌孙人的冷淡又是个什么情况?

按照冯劫的理解,乌孙是需要帝国的帮助,但帝国帮助乌孙却是有先决条件。首要的就是帝国不能吃亏。秦王国马上就要在乌孙西北边安家落户了,以后会当上很久的邻居,那么远亲不如近邻的思维贯通下,先恭后据是几个意思?

冯劫起先是恼怒的心态。他认为秦封国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看,与帝国的关系都要比乌孙亲近非常多,乌孙不应该这么对待一名来自秦王国的重臣,特别是这名秦王国的重臣还从某些方面代表着帝国皇帝!

后来冯劫搞清楚了。乌孙前面表现出来的恭敬恰恰就是因为他从某些方面代表着帝国皇帝,可是他后面谈的是秦王国的事情,身份角色又转到了秦王国重臣身上。然后乌孙那帮王公贵族认为对待秦王国的重臣没必要那么恭敬。

发觉这一现状的冯劫不是死脑筋,他从行动上面又再次进行了身份角色的改变,立场转为代表皇帝而不是秦王,结果令他无比郁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乌孙再一次转到恭敬态度上。

一个人不断转换身份获取恭敬和冷淡两种回应,看上去好像很好玩的样子,但是对于一个注定只能短暂代表帝国皇帝,终身只能成为秦王国重臣的人来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怎么都有点笑不出来。而之所以会搞成这样,那是因为他之前完全看错了情势,说难听点就叫有眼无珠,别人都在打酱油,他偏偏能搞多大就多大,搞得连自己都不好意思回头,如此这般就真的是悲剧了。

确实,要是代表帝国,乌孙人肯定是要给面子。那不止是因为帝国现在正在帮助乌孙抵御敌人的入侵,还因为帝国现在是当之无愧的绝世霸主国。代表秦王国?乌孙人就要很不好意思的问一句,秦王国在哪,然后秦王国现在又有多少实力?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秦王国只是帝国下属封国中的一个,乌孙哪怕是再怎么搞不清楚这层关系,他们也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来理解,认为秦王国并不是一个完全能够自行作主的国家。既然无法完全自主,那么乌孙只要讨好帝国就可以了,干么还要再讨好秦王国?

“我们的定位太尴尬了啊!”冯劫能不半死不活吗?不能!他发现现在秦王国什么都不是,对着内史腾说:“所以面临的问题并不复杂,做帝国认为我们应该做的,其余免谈。”

内史腾完全愣住了,他不知道冯劫得是受到多么大的刺激才会变成这样。

这一次内史腾又带了两千骑兵过来,等于是秦王国在西域的兵力达到了五千。他过来西域的目标比较清晰,那就是先带着人前往乌孙西北部,好好地亲自实地查看一下未来的领土。

被帝国皇帝划拨给秦王国的土地,它们现在是属于大月氏人所有,不过大月氏人之所以拥有那片土地是从萨迦人那里抢的。

瞧,事情就是那么的简单,土地从来都没有固定的主人,谁有实力就是谁的。所以土地也没有什么“自古以来属于谁谁谁”的道理,拳头硬哪怕不是自己的也能变成自己的。

秦王国既然是被皇帝分封在那里,那么他们只能是使用武力从大月氏人那里将土地抢下来。而说起来赵氏赢姓和大月氏人可是老对手了,双方早在几百年前就一直交手,后面大月至的主要敌人变成了匈奴,赵氏赢姓的秦国主要敌人变成了山东六国,才致使双方在后来能够相对地和平共处,不过可称不上是朋友。

“五千吗?”冯劫好像是来了点精神,抬头看了一眼内史腾,说道:“我们有五千骑兵。刘邦那里会让韩信带上一万,再加上蒙恬会出兵六千,合起来就是两万一千骑兵。”

两万一千骑兵已经不少了,那是装备精良的武力,按照乌孙人最近发明出来的一个新词,那叫铁骑。

乌孙人的铁骑是啥玩意?大概就是拥有铁质兵器,可是防具嘛……简陋得很。

帝国的铁骑就真的是铁骑了,从兵器到甲胄可全是铁质材料来着。两万一千的铁骑,要是在西域想玩点毁城灭国的游戏。大部分的西域国家根本就抗不住,已经能算是一支不错的力量了。

“情报上不是显示月氏人的兵力有将近八万吗?”内史腾听到合兵起来只有两万一千,哪怕全部都是铁骑都有些觉得不稳妥:“似乎还不止是八万,他们将俘虏到的北萨迦人和阿兰人……。是叫阿兰人吧?”

冯劫直接翻了个白眼,异族的名字都太奇怪了,西域这破地方的一些名字他还是死记硬背起来,哪有功夫去关注更远的。

得不到回应。内史腾皱了皱眉,心里对冯劫颇为不满,但没有用语言表述出来。他自顾自又往下说:“算上在乌孙境内筹集到的人手合起来大概是十四万?”

“战争早就不是依靠数量来定胜负了。”冯劫撇了撇嘴。说道:“告诉你一个新消息,那个叫韩信的家伙,他在半个月之前用七千人战胜了宛国和冒顿匈奴的四万人联军。”

“呃?”内史腾觉得冯劫在作死的道路上有点越走越远了,觉得韩信好歹是皇帝的唯一徒弟,口头尊重一下会死吗?他十分好奇战争过程,问:“可以说说吗?”

“没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