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差一点都被赶出成都城了。
  也幸好雷铜虎贲营和步兵营的战斗力充足。雷铜的确算是一员悍将,再加上陈到亲自率领,集合投降于他的各府邸府兵精锐,依靠着城门地势,勉强抵挡住东州兵的攻势。
  双方在东城门已经形成僵持的局势。
  如果要是真的到了被迫退出成都的那一步,刘备就只能重新的率兵攻城了。
  成都城本来就墙高城厚,而且城中粮食充足,他如果被迫退出成都,再想要进来,没有三五个月的攻打。恐怕做不到了。
  最重要的是,西部的张任,兵马即将回援。
  一旦张任率领大军回援,他恐怕只有兵败逃窜南去,割据蜀国南部立足的。
  毕竟他的主力在培城,凭着成都的兵马,根本不可能可张任相提并论。
  不过这是最坏的打算。
  如今,明显还没有到这一步,因为魏延的兵马已经抵达成都城了。
  魏延的兵马抵达之后,这一战。他亦然还有很大的胜算,但是如今他只能高竖自己的战旗,大张旗鼓的反蜀。
  “主公,这一次是亮疏忽了!”诸葛亮低声的道:“现在。不打也要打了,只能舒展速决了!”
  算计的很好,然而总会有意外的,本以为能毫无悬念的拿下成都,如今得到一个截然不同的成果,让他有些欲哭无泪。
  “文长。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三天,三天之内,一定要拿下王宫,拿下刘璋,而且要活的!”
  刘备闻言,对着身边的猛将,有些咬牙切齿,斩钉截铁的道。
  “主公放心!”
  魏延闻言,俯身而领命,果决的道:“区区东州兵,岂能和某麾下在汉中大地,从血战走出来的精锐将士相提并论,一天,某可破他之阵!”
  “好!”
  刘备闻言,对这一员猛将心中大喜,直接拔出腰间佩剑,递给他,大喝:“此剑便如某亲临,某把麾下的兵马交给你了,陈到和雷铜某都交于尔之手!”
  “儿郎们,杀!”
  魏延恭敬的接过刘备的配剑,走下城门,翻身上马,一手握大刀,一手握着刘备的配剑,犹如猛虎出击,率领麾下战斗力最强的骑兵,开始对着前面东州兵冲杀起来。
  “孔明,如今的局势,吾等如何是好?”刘备深呼吸了一口,平静了下来,想了想。
  “主公,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诸葛亮同样站在雨水之中,浑身已经湿透,他面容凝重,目光凝视着远处的战役,沉吟半响,道:“而如今,我们最重要的是时间,把握住时间,这一战越早结束,我们就保持多一分实力!”
  “主公,张任快回来了!”
  陈登站在后面的城沿上,坐在轮椅上,低声的道。
  “可有行踪?”
  “他的先锋军已经抵达蚕陵了,快则两日,慢着三日,便可返回成都!”陈登道。
  “时间不够,孔明,汝可有良策挡住他?”刘备面色严峻,看了一眼心腹谋士,目光有一抹希冀。
  “有一个人,可挡住他!”诸葛亮平静的道。
  “谁?”刘备目光微微一亮。
  “蜀郡太守,赵韪!”
  诸葛亮低沉的声音在城墙上荡然而来。
  “赵韪?”
  刘备闻言,微微有些皱眉,冷声的道:“此人也是当年刘焉给刘璋留下来的得力将士,他岂会助某也?”
  “非也!”
  诸葛亮听了此言,却摇摇头,冷冷一笑,淡淡的道:“赵氏和黄氏皆然是益州本土的世家豪门,当年拥簇刘焉割据巴蜀之地,功高劳苦,然而蜀国立国之后,刘璋偏宠于黄权,对于赵韪却是连番打压,赵氏甚至被黄氏逼退成都。他心中想必早已经满腔怒火!”
  “如此甚好!”
  刘备当下面容一喜,连忙的问道:“谁能去说服他?”
  “主公,赵韪如今手握蜀郡重兵,在蜀国位显庙堂之巅。为表示主公的诚意,亮当以亲行之!”诸葛亮躬身的道。
  “好,那就有劳孔明了!”刘备想了想,才点点头。
  赵韪毕竟不是普通人,赵家本身就是巴蜀世家。他本人不仅仅是蜀郡太守,手握蜀郡精兵,在蜀国,他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堪比丞相黄权。
  “主公,成都此战,某并不怀疑吾等会不会胜利,东州兵虽然有奇效只能,然而久不经沙场,非魏延之对手,但是主公要记住一点。刘璋此人绝对不能死,而主公也不能贸贸然登位!”
  诸葛亮嘱咐的道。
  “汝放心,某浮沉多年,这点耐心,某当能稳住!”
  刘备叹了一口气,道。
  如今蜀国的局势,清楚的很,他或许能改天换日,掌控蜀国朝政,然而却绝对不能公开弑君继位。毕竟他根本还掌控不了全部的局势。
  一旦激起反抗,整个蜀国都会大乱,虎视眈眈的吴国让他没有这么多时间来平乱。
  ……
  七月的雨水,下很大。在这滂沱的大雨之中,成都城已经成为了一片血色的战场,从主干道交战于小巷子,战事激烈无比。
  魏延麾下的毕竟是镇守汉中的精锐,曾经和张鲁血战剑阁的兵力,再联合雷铜陈到的兵力。本来就已经占据上风。
  而东州兵终究只是府兵程度的兵马,凭着一口气,一个承诺,能坚守这么长时间,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战争不仅仅是决心和意志的表现,巨大的战斗力差距也是他们无法弥补的一个鸿沟。
  节节败退的东州兵只能汇合越骑营的冷苞,退守于蜀王宫的宫门,守住蜀国最后一道关隘。
  东州兵的主将是南阳人,曾经还是的黄巾军三十六方小渠帅之一,韩忠。
  韩忠可不仅仅是一个黄巾军的小渠帅,他还是当年和大汉打的难分难舍的黄巾主将波才麾下的爱将之一。
  黄巾起义失败之后,他解甲归田,隐姓埋名,返回老家南阳,后来南阳动荡,他逃难进入益州,得刘焉所收留,分以田地,对刘焉很感激。
  曾经得刘焉拜托,关键的时候助刘璋一把,他没有食言,在最关键的时候,带着上万兵马,稳住了刘璋在成都的局势。
  “冷校尉,看此形势,最多三日,吾等必败!”韩忠手中大刀已经卷刃,使劲的抹去一把脸上的雨水,冷冷的道。
  “韩将军,还请坚守多时,大将军已经率兵返回,最多三日,必然可赶到成都城!”
  冷苞对着这个布衣汉子很恭敬,拱手道。
  东州兵,不过只是一群没有连皮甲都没有,而且拿着最破落的武器,却帮助他们颠覆了之前将要败落的局势,这是值得他尊敬的将士。
  “汝放心,韩某人言出必行,当初州牧大人愿意收留吾等,吾等当生死相报!”韩忠面无表情,淡淡的道:“吾等东州兵乃是当年州牧大人赐下来的名号,此战,必然战到最后一刻!”
  “谢谢!”
  冷苞心中满怀的感激,没有韩忠的东州兵,他早已经支持不住了。
  ……
  城中,一个安静的院落。
  “东州兵?”邓芝有些意外的笑了笑,道:“刘璋是犬子,但是刘焉可是虎父,倒是给他留下了不少家当!”
  “东州兵挡不住魏延的兵马!”杜毅道。
  “无所谓!”
  邓芝目光湛亮,道:“这个局势比我们之前预料的已经要好很多了,杜毅,传令蜀国锦衣卫下属所有探子,造声势,帮刘备登位!”
  “诺!”杜毅点头,阴阴嘴一笑,才道:“呵呵,刘玄德这个反贼之名,算是坐实了!”
  “这还要看高指挥使能不能把刘璋斩于剑下!”
  邓芝抬头,目光看着重重雨幕的远处:“如果刘璋不死,事情就不算成功,刘璋若是被他控制,只要他刘备不等位,他就还能把伪君子的形象保持下去。”
  “刘璋必死!”
  杜毅双眸划过一抹锐利的光芒,斩钉截铁道。
  
第七百六十五章 成都兵变 五
  天上的雨水依旧在沥沥而下,一点一滴的笼罩着整个成都城
  夜幕森冷。
  蜀国王城并不大,除了四周的城墙看来高大和宏阔一点之外,内部的修筑和一座普通的坞堡差不多。
  宫门前依旧在的激战的声音能在宫中的每一个角落响起。
  从白天打到夜晚,再从夜晚打到白天,冷苞和韩忠已经坚持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大雨混合着将士的血,已经把宫城刷出血红色。
  堆积如山的尸体之下,韩忠依旧在坚持,也许只是为了一个诺言,然而,身为蜀王的刘璋却始终没有出现过一次鼓舞士气。
  宫中。
  最中央雄伟的一座大殿。
  殿外,一个个蜀军宫城护卫军的守卫皆然的倒在了血泊之中,而大殿紧闭的大门,在这个时候,从里面轻轻的打开了。
  骤然之间,大殿里面仿佛一股血腥的气息冲天而起,即使大雨也冲刷不掉这股血腥味,一个黑衣刺客,一手握剑,一步踏血,宛如一个恶魔从大殿里面走出来。
  而大殿四周,一盏盏摇曳的灯光之下,大殿仿佛如同无间地狱,尸横遍野,有宦官,有大臣,有宫女。
  而蜀王刘璋,安坐在龙椅之上,双眸瞪大,喉咙一个血窟窿,血色在流淌,染红了全身。
  宫门外,激战如火,一个个将士奋不顾身,拼死的守护着最后的希望。
  宫殿内,刘璋却身死。
  这一切。仿佛就是这么的安然,这么的平静,在大雨的见证之下。更加的有些诡异。
  轰!
  夏雷轰然,电闪雷鸣。
  “指挥使大人,你受伤了!”
  长廊之外,两个黑衣刺客各自握着染血的长剑,匆匆的赶上来,他们一看见自己的首领居然受如此重伤,面容忍不住大变。
  要知道。高忘可是吴国第一刺客,他们这些刺客对于这个指挥使可是敬畏了不得了,他们几乎从来没有见过高忘受伤。
  “这里终究是蜀国王宫!”高忘握着腰间剑伤。剑伤贯通,伤口有三寸,血流不止,他只能握着伤口。咬着牙。道:“刘璋身边还有一个大高手,所以我吃了亏,不过着任务总算完成了!”
  昔日他冒险去刺杀天子刘协的时候也没有受这么重的伤。
  刘协毕竟只是一个落魄了天子,他身边也就只有小猫两三只,然而刘璋却是一个现成的诸侯,手握巴蜀大地,身边多少有些高手。
  拼了一个两败俱伤,他才干掉了刘璋身边的那个已经练气成罡的道士。但是也被他重伤。
  “其他儿郎呢!”
  高忘紧紧的握着伤口,艰难的抬头。目光看了两人一眼,心中有一丝的不安,问道。
  “任务完成了,但是他们都已经战死了!”
  一个黑衣刺客咬牙切齿的道:“这个深宫里面,高手不少,我们的兄弟,战死了七个,现在就剩下我们两人了!”
  “此地不宜久了,最多半刻钟就有人发现异常,我们立刻出宫!”高忘双眸有一丝的悲愤的火焰,然而却硬生生的压制住了。
  这时候,他必须要出宫,不然就走不了了。
  他们十个人来,却只有三个能走出去,他悲愤,却不能爆发,这就是做刺客的命运,见不得光之余,也不能暴怒,必须要冷静。
  ————————————————
  蜀郡。
  郫县城,城外,城墙上,气氛压抑,同样是蜀国的战旗,一面张字大旗,一面赵字大旗,两军明显在对垒之中。
  “赵韪,如这是何意?”
  张任骑着战马,策马走出来,站在城门不远处,抬头看上去,面容铁青,他一手勒住马缰,一手紧握着的长枪,对着城头,冷声长啸。
  他一开口,身后整整五万的精锐将士,肃然而动,踏步上前,动作一致,气势凛然,一下子摆开了对于城门的攻击阵型。
  “张大将军,某还要问汝这是什么意思!”
  城头上,守军有些紧张起来,为首的是蜀郡太守赵韪,赵韪已经年过四旬,高个子,有些消瘦,面容儒雅,一袭长袍。
  他平静的站在城头上,面对城下兵马的气势,神色不变,对着张任,淡淡的道:“汝突然之间兴兵数万突入蜀郡,某这个蜀郡太守事先居然没有任何消息,难道你是想要造反吗?”
  “赵韪,汝不要血口喷人,某家乃是受命而来,勤王成都!”
  张任心中有一丝不安,一双虎眸死死的瞪着城头上的那个男子,难道赵韪也投诚了刘备?
  “军令何在?”赵韪闻言,冷喝:“可有大王手书?”
  “此乃大王口令是也!”
  张任长枪竖起,指着城头,冷傲的道:“赵韪,某家劝汝,速速让开城门,让某大军返回成都,若是大王被贼子所害,某必杀汝!”
  郫县后面就是成都,他日夜赶路,只要月说过郫县,就能抵达成都。
  “张大将军,请恕在下难以从命!”
  赵韪嘴角划过一丝冷然的笑容,淡淡的道:“数万精锐兵马的调动,没有大王手令,某岂可放行,某既为朝堂所命的蜀郡太守,当以收复蜀郡!”
  “赵韪,如今成都已经危在旦夕,刘备造反,大王被围,汝却不思兴兵救君,而在此拦某之大军,到底何意?”
  张任浑身罡气爆发,气息如同长虹贯日,镇压全城。
  成都城的状况他远在西侧练兵都已经清楚,他不相信赵韪这个蜀郡的地头蛇会不知道。
  明知道刘备造反,他自己却没有领兵去救护大王。居然还在这里拦着自己的兵马返回成都,意图已经很明显。
  他也反了!
  一想到这里,张任浑身冰凉。神情之中一片的萧杀。
  “张大将军,汝可不要乱说,成都城好好的,培城侯何时造反了,不如这样,汝先在城下扎营休息,某立刻派人禀报大王。若是有大王手令,某当立刻放行!”
  赵韪虽然被诸葛亮说服了,但是他也不太想和张任闹翻。毕竟张任如今手握重兵,一旦他攻城,自己麾下的郡兵未必能抗住。
  所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