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运动专家-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家伙确实是个天才!”

    “我还希望那个中国人能做点什么,看来是不可能了。”

    听着同事们的话,罗瑞也有点愁,他叹了一口气,“谁让我们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果呢?最近几个课题都没有进展,到时候只能看情况了。”

    琼恩认真道,“罗瑞,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这次可是在我们的地盘上进行的交流会!有几家大型的医疗器械公司都来人了,他们希望看看,有没有能帮助制造医疗设备的研究成果,还有几个橄榄球队和篮球队的助教,他们也想引入一些先进的运动理念!”

    罗瑞揉着脑门,抬头看向琼恩,“我也知道是机会,但你准备什么了?就你那篇几乎是摘抄的肌肉协调运动理论?”

    琼恩顿时不说话了。

    其他几人也对视一眼,果断闭上了嘴。

    罗瑞看着几个同事,认真说道,“过去一年时间,我们的各个研究课题,都没有多大进展,这个情况你们也知道,我们就拿出自己的东西就行了,学术不是勾心斗角,研究没有进展,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这次不行,我们就下次再来,总归……”

    “总归不能让北方人,总是骑在我们头上!”

    罗瑞恨恨的说。

    作为佛罗里达大学运动科学研究所的领头人,没有人比他再想压制俄亥俄州立大学了。

    第二天早上,沈洋和王姐一起来到佛罗里达大学,进入了运动科学研究所。

    研究所门前人来人往,比昨天可热闹多了。

    学术交流会就在研究所内的小型会议室进行,当两人赶到的时候,已经来了不少人了。

    在门前的时候,他们看见到了奥布莱恩,随后奥布莱恩带着他们往会议室走,中途碰到了个削尖脸庞的中年人,他身后跟着好几个人,一副很气派的样子。

    “那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希尔顿!很讨厌的家伙,听说这次他要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奥布莱恩小声介绍道。

    希尔顿也看到了他们,本来相互都不认识,他却直接走了过来。

    到了沈洋面前,希尔顿伸出了手,“你就是来自中国的沈?你表的协调运动恢复理论,我看过了,另辟捷径,打开了新的思路!以前我错了,中国的研究员也不是一无是处,而且你还这么年轻。”

    “谢谢!”

    沈洋也伸出了手,希尔顿却直接放下了,然后转头离开,还留下一句,“但研究不是光靠想象的东西,你的理论正确与否,谁也不清楚,因为那根本不可能应用于实践,所以也没有任何意义。”

    沈洋微眯着眼睛,看着希尔顿的背影,他感受了这家伙的不友好。

    “他为什么这样?”王姐问道。

    奥布莱恩朝希尔顿比了个中…指,解释道,“他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直和我们关系不好,他们认为运动医学研究,只有俄亥俄州立大学最正统,也最先进。”

    “事实是这样吗?”

    奥布莱恩尴尬的说,“好像是这样。”

    “好吧。”

    沈洋明白自己被‘不友好’对待的原因了。

    按照奥布莱恩所说,佛罗里达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在运动科学研究领域,有着直接的竞争关系,俄亥俄州立大学一直是运动科学领域的领头人,佛罗里达大学是‘后起之秀’,但已经可以威胁到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地位。

    双方的直接竞争关系,肯定会导致相互不友好。

    中国有句古话说,“文人相轻,武人相重;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意思就是,武功虽然有很大的门派之争,但是到底谁第一,出来打一下就知道了。

    高手之间过招,一般点到即止,然后相互都非常佩服,成为了好朋友!

    文人之间的口舌之争却难分伯仲,因此由于各个门派各执一词,谁都不服谁,最后不欢而散了!

    沈洋是罗瑞教授邀请来的,自然被认为是“佛罗里达大学派系”,和佛罗里达大学站在同一阵营,自然会被俄亥俄州立大学针对。

    他等于躺着中枪!

    “看来美国这个所谓的‘民主’国家,也不是一片和谐啊,连两家分属于不同大学的运动科学研究机构,都会有如此复杂的对抗关系,更别说其他方面了。”

    沈洋心道。

 第四十四章 你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在进入会议室后,沈洋被安排在左侧前排,距离讲台非常近的位置。

    这个位置相当不错。

    沈洋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能坐的这么靠前,旁边还都是有点名气的老教授,真按照名气来说,他自认肯定比不上旁边人的。

    等人差不多到期之后,沈洋就全明白了,他是被归在了‘佛罗里达大学阵营’,两边以及后面的人,全都是佛罗里达大学的人。

    前几排的右侧则都是俄亥俄州里大学的人,希尔顿就在中间位置。

    沈洋后面就是奥布莱恩,倒是让他感觉舒服了点,至少不是一个不认识。

    王姐则被安排坐在第四排,第四排似乎还是很靠前,可实际上,整个会议室里,真正来参与学术讨论的都是在前三排,再往后就是前来旁听的代表和记者们了。

    这些高傲的教授们,根本没把王姐算在‘交流学术人员’范围内。

    沈洋问了下奥布莱恩,然后回头让王姐坐过来,王姐却摆手说道,“你就在那里吧,旁边都是老头子,我还不如坐后面。”

    沈洋想想也对。

    等人来的差不多了,学术交流会就正式开始,先上台的是个主持人,他上去简单说了一下,运动科学会议的历史,以及会议的展和促进作用之类的,其实完全就是通篇废话。

    主持人说完一堆废话后,台下连个掌声都没有,那意思就差点直接说,“赶紧下去吧!”

    接下来就是个宾州州立大学的教授上台,大体说了一下自己最近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他的讲话时间不长,大概只有十分钟。

    按照会议流程,紧接着就是讨论时间,但刚才那位上台的教授,研究内容实在没什么可讨论的,于是讨论时间就变成了休息时间。

    “就算是礼貌性的,也讨论上两句吧。”

    沈洋有点目瞪口呆。

    这些专家、教授们就是这样,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多说几句,不感兴趣的则连一句废话都懒得说,第二个教授的演讲最明显了,当他说到一半的时候,台下都响起了嘘声。

    沈洋对于这位教授先生的心里阴影面积很好奇,面对一众嘘声,他居然能坚持说下去,并且把稿子念完,也是脸皮足够厚了。

    第三个上台的,是个快退休的老教授,他的研究内容倒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奥布莱恩和沈洋小声说道,“他是普洛尔教授,专门研究人体运动恢复的,听说他十年前是在纽约尼克斯队工作,负责受伤运动员的康复训练。”

    这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吗!

    沈洋来了兴趣,“运动员的康复训练?难道他能以运动的方式,让运动员加快恢复度?”

    “别异想天开了!”奥布莱恩道,“那根本不可能,现在都不行,别说十年前了,他只是康复训练指导,让受伤的运动员,尽快能恢复状态。”

    沈洋了然。

    台下各个专家、教授们,对刚才上台的老教授的演讲内容很感兴趣,他们展开了不少讨论,还有个记者趁机过去采访。

    不过沈洋注意到,后排不少人已经提前离开了。

    “他们怎么走了?”

    “第一天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好研究采访的。”奥布莱恩到。

    “我们都是第二天?”

    “对,明天才是重点,上午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代表去演讲,下午就轮到我们,你的演讲好像也是下午,准备好了吗?”

    “来之前就有准备。”

    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等会议结束之后,一些没什么名气的就可以离开了。

    几个老教授则继续坐在位置上,他们周围都围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人员,有的是体育队的运动医疗人员,有的则是医学器械公司的代表,他们会抓紧时间询问一些问题,几个有名的教授,还被邀请共进午餐。

    “他们还能收到红包!”奥布莱恩有点羡慕的说。

    “为什么?”

    奥布莱恩理所当然的说,“解答疑问当然不是免费的,上一次会议,罗瑞教授就有了几千美元的收入。”

    “这不犯法吗?”

    奥布莱恩翻了个白眼,“为什么犯法?这是私人赠送,警察想管也管不了。”

    沈洋听的愣愣的。

    要是中国人的研究人员,被曝光收红包,肯定会引起麻烦,在美国居然不算个事,他也是长见识了。

    或许是因为对别人没危害?

    沈洋倒是很轻松。

    在这群专家、教授中,他几乎没有任何名气,也没有人来找他,于是他就和王姐、奥布莱恩一起去餐厅吃饭了。

    中午过去之后,到了下午会议继续进行。

    沈洋也体会到,为什么那些教授们,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连一句评论都懒得说,一个个上台的人,演讲的内容根本没多大意义,他本来还打算学点东西呢,甚至有用神通“灵慧”来记住教授们演讲的打算。

    结果他现,其中绝大部分研究比自己落后多了!

    还是系统里的知识更靠谱啊!

    终于熬过了一天时间。

    到第二天,沈洋来到有些迟,但感觉会场的气氛好多了,至少在上台人演讲的时候,下面没有嘈杂的闲话。

    第一个上去的就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老教授,他表了一片关于‘乳酸阈值对于人体影响’的研究内容。

    每个人都在认真听。

    这是运动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乳酸阈是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而转入由无氧代谢为主供能的转折点,能反映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没有激剧堆积时的最大吸氧量实际所利用的百分比,即最大吸氧量利用率。

    乳酸阈值愈高,有氧工作能力愈强;反之,有氧工作能力愈低。

    这只是基础的理论。

    俄亥俄州里大学的这位老教授名叫察尔森…邦德,他重点研究相关人体运动对于乳酸阈值的影响,近而分别分析各种类型的运动,乳酸阈值的高低会对运动人员产生什么样的促进或负荷。

    这种研究需要相当精密的测算,还要对很多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但研究结论无疑对于相关领域很有意义。

    在邦德教授表完演讲后,台下很多人鼓起了掌,趁着众人讨论的空隙,还有几个记者过去进行采访。

    这就是区别待遇了。

    对比昨天上台的人遭遇的冷淡,现在就要好太多了,这和邦德教授的研究内容有直接关系,这方面是所有专业人士都关心的领域。

    在邦德教授之后,终于轮到了希尔顿上台。

    希尔顿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王牌’,所有人都清楚,他肯定会公布一个非常重大的研究,具体是什么,很多人都有猜测,可等希尔顿真正说出来,还是引起了巨大的惊讶。

    希尔顿一脸高傲。

    他站在台上先是宣布自己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并且是“已经可以进入实践阶段”,之后才开始表起演说。

    希尔顿的演说开头,就引起了会场哗然,“我已经找到方法,来让瘫痪者重新站起来!”

    这真是个震惊全世界的消息!

    当希尔顿说完这个开头后,后排几乎所有的记者都用摄像机对准了讲台,在之前,他们可都是在怠工的。

    希尔顿开始了自己的演说。

    他所说的内容,涵盖的知识非常多,包括人体神经学、电击疗法、肌肉骨骼以及神经构造、瘫痪的病理内容,等等,一般的人员根本都听不明白,只觉得很高大上的样子,后排的外行们自然是非常专注,各种电子器具都用上,不想错过任何一点内容。

    前排的专业教授们,则都在认真的听,认真的分析。

    希尔顿所说的方法,简单概括还是电击疗法,重点在于,他是打算在人体中枢神经使用电击,并强调,唯一没有攻克的就是‘找到人体神经的固定频率,来用特定电压和电量,让瘫痪者感知神经重新活跃起来’,整个治疗过程非常复杂,其中牵扯到很多运动医学和传统医学理论。

    大部分人都听的频频点头,就连罗瑞都小声叹了一句,“看来我们这次想压制北方人是没希望了,希尔顿的研究肯定会轰动世界!”

    “那可不一定!”

    沈洋突然说了一句,周围人都看过来,他则直接站起来,大声说道,“希尔顿教授,你的研究确实很新颖、前,如果成功的话,会是传统医学和运动科学的巨大进步!但是……”

    “我认为你的研究不可能取得成功,而且没有任何意义!”

    顿时会场变得安静,所有人都看过来,当他们现是个年轻亚洲人,都感到很疑惑,“这个年轻人怎么坐在前排,甚至和罗瑞教授坐在一起?”紧接着他们反应过来,他居然在质疑希尔顿?

    他有什么资格!?

    希尔顿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可不觉得这个年轻中国人,有能力质疑自己,自己所说的内容,对方能否听懂都是个问题。

    面对直接对自己研究课题的质疑,希尔顿显得非常生气,“你是在否定我的研究?你有什么依据!这是运动科学交流会议,可不是年轻人娱乐的地方,如果你不说明白,就必须向我道歉!”

    “道歉就不必了!”

    沈洋单手拖着下巴,继续道,“希尔顿教授,我再强调一遍,我认为你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未来也不会取得任何进展,因为你忽略了一点……”

    “每一个人身体里,每一条神经线的频率都是不一样的!”

    沈洋从座位上走下来,转过身看向所有人,“大家或许忽略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体的神经频率,我敢肯定的说,一个人身体各部分的神经频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