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能运动员-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咦?”侯局长目光扫过男子百米短跑项目,却发现有两个名字,后面标注的都是奥运A标。
  “两个人!”侯局长仔细看了看,确认自己没有看错,随后眼神中透出兴奋的光芒。
  “男子百米短跑,平时进个奥运B标都那么勉强,这次竟然有两个人达到A标,说不定能跑进第二轮。陈健?这个名字我听过,上届亚运会好像拿了奖牌,是个很优秀的小伙子;张冠?这是谁?”侯局长仔细想了想发现完全没有印象,于是让秘书进来,指着名单上说道:“去把男子百米这两个运动员的资料拿来。”
  秘书立即去通知田协,不到二十分钟,陈健与张冠两人的资料就传到了秘书的电子邮箱中。
  “陈健,2001年东亚运动会百米亚军;2002年釜山亚运会百米季军,4乘100米季军;2002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百米冠军……”侯局长看着陈健资料上一排荣誉,一直看到才刚刚取得的“全国田径锦标赛黄浦站百米冠军”。
  侯局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自言自语地说道:“全国田径锦标赛黄浦站,10秒17的个人最好成绩。这个赛事好像是前天才比完的,也就是说这个陈健现在的状态正佳,派去参加奥运会说不定能取得突破,很不错。”
  侯局长又翻开张冠的资料。
  “张冠,才十七岁,这么年轻!”侯局长接着朝下看去,荣誉栏里孤零零的只有一条“亚洲田径锦标赛选拔赛冠军”的荣誉。
  侯局长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他唤来秘书,指着张冠那少的可怜的资料,开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只有这一行?”
  秘书知道,侯局长是觉得张冠的资料太少了,以为是自己办事不力。他马上开口辩解道:“我正想跟您汇报,对于这个张冠,田协方面就给了这些资料,我刚收到这份资料的时候也以为是田协弄漏了,所以我打电话专门跟田协确认过,田协方面说张冠只有十七岁,在此之前并没有参加过任何的赛事,亚洲田径锦标赛预选赛是张冠参加的第一个正式比赛,所以只有这一条记录。”
  侯局长表情缓和了不少,接着问道:“既然没有比赛的记录资料,那训练情况也总该有吧!比如他在哪个体校训练的,哪个体校选拔的,之前跟的是哪个教练。这里却只有户籍和所在的队籍。”
  “根据田联的消息,这个张冠参加亚洲田径锦标赛的时候只进行了两个月的正规训练,而且他也不是体校训练选拔出来的,是普通高中生,没有经历过体育训练。”秘书话音一顿,小声说道:“据说这个张冠是陈老无意间挖掘出来的。”
  “是老陈挖掘的?”侯局长点了点头,对于陈老的本事,侯局长还是非常认可的。
  “这么说这名运动员不是体系中选拔出来的。”侯局长轻轻敲打着桌子,脑海中不断闪烁起“天才”两个字。
  国内运动员的培养有着整套体系,各级的体育队和体校占用了大量的人员编制和财政拨款,同时也担负着运动员选拔和培养的重任。那些成名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把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都用在了训练上,诸如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甚至从三四岁就开始训练。而这种情况下,一个非体系内出身的运动员能够取得这种成绩,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天才!
  只见侯局长突然摇了摇头,开口说道:“不行,我们不能派这样一个没有比赛经验的人参赛。这个张冠没上过国际赛场,直接去参加奥运会肯定不行,这样太不负责任了。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运动会,还是国家形象的表现,哪怕只是出场一次,哪怕只是亮个相,也是代表了国家!我们可以输了比赛,但我们决不能给国家丢了面子。”
  侯局长这一代体育人经历了太多,幼年时候的国家的战乱、少年时代建设的激情、中年后国家日益强大以及老年后大国重新崛起,当教练时,他曾多次带队出国征战,从最开始遭遇到西方世界的敌视和冷漠,到后来西方的尊敬和吹捧,所以没有人比他们这一代体育人更能体会到,国家形象的重要性。而且雅典奥运是他任内最后一次大型赛事,他希望每一位队员都能够取得好成绩。
  只见侯局长掏出钢笔,在张冠的资料下面写下了批示:确保其在雅典奥运会前参加一次国际赛事,努力积累国际比赛的经验!争取在奥运会时不紧张、不怯场。
  ……
  田管中心。
  马主任再次将大家召集到了会议室。
  “体总侯局长亲自批示,大家都已经传阅过了吧!咱们中心领导亲自嘱咐过我,一定要将侯局长的批示严格的执行,贯彻落实到实处。今天开会,主要就是商讨这件事情。”马主任说着望向于指导,开口说道:“于指导,短跑项目主要由你负责,所以你先讲讲你的意见吧。”
  于指导干咳一声,清了清嗓子,开口说:“我先说说国内的赛事,今年的比赛只剩下11月份全国田径锦标赛的年终大奖赛,这项赛事需要在之前几站比赛中积累到足够的积分才能参加,所以张冠没有参赛资格。至于明年的赛事计划,春节过后会有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另外大概四月份开始是全国田径大奖赛的循环赛开始,但全国田径大奖赛里面应该有一站是雅典奥运会的选拔赛,张冠成绩达到了奥运A标,已经获得雅典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可以不参赛。再除去奥运会准备时间,我估计全国田径大奖赛张冠顶多能参加一到两站。”
  “这么少?”马主任皱了皱眉头,接着问道:“那国际赛事呢?”
  “国际方面,这个月下旬有第九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世界田径大奖赛张冠没有参赛资格,除此之外今年就没有什么赛事了。明年的黄金联赛赛事级别太高,而且主要在欧洲举行,我们国家的运动员的水平不可能取得赛事组委会的邀请;明年的世界田径大奖赛的系列赛需要满十八周岁才能够参赛,张冠明年下半年才到十八周岁,年龄不符合报名要求。再之后就到了奥运会了。”于指导开口说。
  “那岂不是只剩下这个月下旬的第九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了?”马主任想了想,接着问:“那青年赛方面呢?”
  “青年赛本来就比较少,明年倒是有个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比赛时间是在明年的7月底至8月初,地点就在意大利,距离雅典倒是很近。”于指导开口说。
  马主任有些失望的叹了一口气:“时间上不允许,雅典奥运会8月13日就开幕了,在此之前参赛运动员还需要参加培训,特别是初次参赛的运动员,培训课程会更多一些。另外雅典奥运会的报名截止时间是7月上旬。”
  在座众人马上明白过来,雅典奥运会运动员的报名资料肯定是需要国体总局审核的,那时候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还没有开始,所以张冠的报名资料上依然没有国际比赛的经历,这显然会说明中心没有去执行总局的命令,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看来只剩下下旬的第九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了。准备发函吧,让张冠参加亚洲田径锦标赛。”马主任无奈的说。
  “那是增加一个参赛名额还是顶替原有的参赛人员?”于指导马上开口问道。
  马主任想了想,说:“替换原有参赛人员吧!都到了这时候,参赛名额早已经定了下来,财政的拨款已经到位,都是按人头算的,突然增加一个人的话资金方面就没法解决,整个衣食住行全都是麻烦。审计那边也不好交代。”
  于指导接着问道:“那4乘100米项目该怎么办?张冠根本没有跑过接力!”


第15章 接力特训
  马主任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田径项目在国际上拿块奖牌不容易,而且4乘100米的也算是团队项目,代表了一个国家队短跑整体水平,奖牌的含金量很高,所以马主任并不想放弃亚洲田径锦标赛的4乘100米项目。
  张冠连百米起跑都不利索,4乘100米更是完全没跑过,在高水平对抗中,一个张冠肯定会拖累整支队伍,所以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的4乘100米基本上是不用指望了。
  沉思了片刻,马主任开口问对面:“汤主任,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汤主任不是体育相关专业,能够坐在这里自然是因为他个人能力了得,与周围其他运动员出身的比起来,汤主任可是正经的清华统计专业出身,思维比其他人灵活的多。
  汤主任也不卖关子,马上回到道:“马主任,我认为应该立即把张冠召到国家队,安排专人负责对他进行4乘100米项目的特训训练。”
  “运动员的训练可不是一天两天的,距离亚洲田径锦标赛只有十天的时间,把一个新人训练成4乘100米运动员恐怕来不及了吧。”旁边一人开口说。
  “所以要进行特训。”汤主任说着把手中的白纸举起来,在上面画成跑道的样子,指着说:“张冠是新人选手,目前也只进行过百米的训练,也就是说他肯定不会跑弯道,在4乘100米项目中,第一棒和第三棒都是弯道,张冠肯定跑不了;剩下的第二棒和第四棒,可以让他跑其中一棒。第二棒运动员要接第一棒及传第三棒,需要接棒技术和传棒技术,而第四棒运动员只需要接第三棒,不需要传棒技术,第四棒接棒时候短暂的弯道之后,剩下的就是正常的直线跑,和跑一百米一样。所以我们只需要训练张冠接棒技巧,让他跑第四棒就可以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于指导点了点头:“这么算来我们的四名运动员中,让陈健跑第一棒;沈暴来跑第二棒;杨耀本来就是200米短跑的,比赛经验丰富,技术全面,跑第三棒应该没有问题;张冠跑第四棒倒是可以将他的速度发挥出来,十天的时间,只练习一个接棒是能做到的。运气好的话,这块4乘100米的奖牌,还得回到咱们手里。”
  马主任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虽然临阵换将,但咱们也不能轻易的放弃这块奖牌。为了国家荣誉,怎么也得拼一次!”
  ……
  一个小时后,张冠就接到了参加亚洲田径锦标赛的通知。
  张冠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出现这种转机,而陈老却隐约的猜出一些大概,却也没有说破。
  张冠城当天晚上的火车前往首都,第二天,张冠抵达了国家田径队训练中心。
  于指导亲自上阵训练张冠,同时国家队还为张冠配了一个专门的陪练。
  “小张,以前跑过4乘100米接力么?”于指导开口问。
  张冠摇了摇头:“看别人跑过,但自己没跑过。”
  “那我们就先从规则说起。”于指导有些无奈地说道。他是国家田径队的副总教练,更是直接负责训练的教头,在他手下都是国内最顶级的田径运动员。但万万没有想到作为国家队的教头,竟然会给一名运动员讲解最基本的比赛规则。
  于指导指着实现准备好的画板说:“这里是预跑区,预跑区内是不能接棒的,接棒要等到前面的接棒区才可以。接棒区有二十米长,足够运动员完成接棒。你跑的第四棒的任务就是在预跑区起跑,在接棒区接棒,然后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
  “我明白了。”张冠开口说道。
  于指导接着说:“4乘100米当中,接棒是最关键的,接棒的节奏主要由交棒人掌握,所以你只需听第三棒的指令就可以,他让你伸手,你就伸手,他让你接棒,你就攥紧了接力棒往前冲。懂了吗?”
  “懂了。”张冠再次点了点头。
  “我给你找了个陪练专门练习接棒,等过两天,跑第三棒的杨耀会来,到时候再和你进行磨合训练。我们的时间很紧张,只有十天,所以这几天的训练强度会非常的大,你得有个心理准备。”于指导开口说。
  “于指导放心,我一定认真练习。”
  ……
  “起跑!”
  “伸手!”
  “停!停下!”于指导高声喊道。此时赛道上,张冠已经出过了接棒区,但接力棒却仍在陪练的那名运动员手上。
  于指导皱着眉头看着两人,开口说道:“从来都是接棒的跑的慢了影响接棒,头一次遇到接棒的起步太快后面传棒的反而追不上!”
  陪练员老脸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红,这陪练员曾经也是一名职业运动员,后来因伤退役,本来报名了国家队的教练助理,说是助理,但平时也要做一些陪练的活,工作辛苦工资不高待遇不好还没有正式编制,但国家队助教的经历却能够让他的简历增加不少成色,未来去一些市级的体育队或一些大学的体育队应聘教练也能容易许多。
  这陪练员即便是在他最巅峰的时候也没有达到国家队的标准,如今面对张冠这个怪胎,结果接棒的时候,他根本没追上张冠的速度,造成了接棒的失败。
  于指导也知道陪练员的水平也就这样了,除非是找国家队的正式运动员来给张冠当陪练,否则很难有人能追上张冠的速度。而国家队的正式运动员都在黄浦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于指导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于指导只好对张冠说:“小张,这是练习,主要是让你找一找4乘100米的感觉,熟悉一下接棒的操作,没必要把速度拼那么快。等你的接棒比较比较熟练了,杨耀也该归队了,到时候再进行正式的训练。好,我们再来一次!”
  于是张冠再没有使用冲刺技能,终于开始了接棒的训练。
  “起跑!”
  “伸手!”
  “接棒!好,不错!停下来,咱们再来一次!”于指导示意张冠回到助跑区,进行又一次的训练。
  接力赛的接棒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推入式传接棒,这种接棒方法需要两名选手非常近距离才能完成交棒,但不能有效的减少跑动距离,基本的都是从未进行过专业训练的业余选手使用的。
  第二种是上传式传接棒,接棒人手向后伸,虎口向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手中。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不过缺点是第四棒队员接棒时,只能握住棒的前端,易掉棒或影响持棒跑进速度。
  第三种是下压式传接棒,接棒人手向后伸,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传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