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宦海纵横-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位这是去哪里呀?”司机上车后,转头问道。
  “我们去辽西区。”
  “辽西区这么大,总归有个地址吧?”司机听了有些疑惑的问道。
  “哦。就拉我们去辽西工人村吧。”徐洁在一旁说了个地址。
  “去辽西工人村呀,好咧。”司机麻利地发动了汽车,掉了个头往阳城丰的西南方驶去。
  “二位是来我们阳城走亲戚的吧?”司机显得很健谈,从后视镜中看了看陈宁和徐洁笑着问道。
  “你怎么就知道我们是来走亲戚的?”陈宁也饶有兴趣地问道。
  “您看,二位是从大宾馆出来的,又不是本地人。再说,二位去的又是我们辽西工人村,如果不是走亲戚,谁愿意去那个地方呀。”司机显得很有经验的笑着分析道。
  陈宁怔了怔,旁边的徐洁连忙低声说道:“辽西工人村是辽西区工人主要聚居的地方。”
  陈宁这才点了点头,不过听那名司机的意思,现在好像没人愿意去那个地方。
  “二位一看就是好心人呀。我今天在阳城饭店排队排了大半天了,好不容易排到了前头。结果有两拨客人嫌我的车破,坐别的车走了。二位倒是没有嫌弃我的车。其实,我的车外面看是旧了点,但是里面我媳妇每天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司机又笑着说道。
  “那你干嘛外面不也弄弄好呢,整车喷漆一下,生意不就会好点嘛?”坐在陈宁旁边的徐洁忍不住问了一句。
  “唉。”司机不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也不怕二位笑话。还不是因为没钱嘛。象您说的整车喷漆一下,少说也得千儿八百的。像我这样开出租的,每天交了份子,也就能剩下二三十块,就算不错了。家里就指望着这点钱过日子。哪弃钱修车呀。”说着司机不由的摇了
  。
  “师傅也是平岗工人吧?”陈宁问道。
  “这位先生倒是好眼力,一看就能看出我的身份来。没错,我就是个下岗工人,以前是阳城重型机械厂的。前年厂子到闭后,就下岗了,没多久媳妇也下岗了。夫妻俩买断工龄,拿了四万多块钱,又问亲戚朋友借了一点钱,盘下了这辆车,这不就开起了出租。”司机师傅显得有些无奈地说道。
  看来,阳城下岗工人的日子的确难过。听了司机的话,陈宁的心里默默地想道。
  说话间,车子渐渐地驶离了阳城的市中心,车窗外面的景象也渐渐地变得破败。放眼望去,马路的两边都是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厂房。但是放眼望去偌大的工业区成了一座空城,仅两、三家工厂的烟白还在冒烟,其他的都关门、荒废了。一座座厂房空无一人,不但建筑残破不堪,巨大的吊臂、锅炉生了,连围墙也倒了不少,随着车子的颠簸,马路也变得坑坑洼洼。
  “这就是辽西区。”司机叹了一口气介绍道。
  “这些厂都关门了吗?”徐洁看着车窗外的景象,问了一句。
~  炫 ~
~  书 ~
~  网 ~
  “关门的关门,倒闭的倒闭,这些厂子,除了有几个看门的以外,没有其他人了。就那两三家还在开工的厂子,也不过是三资企业。”
  “三资企业?”徐洁不由的一愣。
  “是啊,三资企业,一年就发三个月的工资。”司机显得自嘲的摇了摇头,说道:“这些厂虽然还在生产,但也是勉强维持着,工人轮流上班,一年最多能领上三个月的工资,也就两千来块钱。辽西现在可是全国有名的下岗之城。”
  “那这些工人下岗以后,政府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徐洁又问了一句。
  “措施?什么措施也没有,就连原先说好的每月有二百多块的下岗生活费,一年能领上半个月就不错了。刚开始的时候,有人还站马路去闹,但是一站公安就抓你,一抓就关上四天、五天。现在,也没人站马路了,就是站了马路,政府除了抓人也不给解决,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大家伙找找嚼谷。”司机的话语里充满着对政府的失望。


陈宁看着车窗外偌大的工业区,心里不由的喘嘘不已。辽河阳城的辽西区,五十年代初,是全国最大工业区,集中了全国最先进设备、最好人才,生产了全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部自动机等,**城楼上巨大的国徽也是辽西人的杰作。东北以前被称为全国的老大,而辽西更被称为“共和国的长门长子”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岗面面观
  “先生。工人村还没到呢?。司机下意识的减慢了车速,回头诧异的问道。
  陈宁笑了笑。说道:“就在这儿停吧,我们想下来看看
  司机疑惑的看了陈宁一眼,把车在路边卑了下来。坐在陈宁身边的徐洁,虽然也有些不解,但还是麻利地掏出一张五十的递了上去。
  陈宁打开车门。慢慢地走下了车,站在路边静静的看着冷冷清清的厂区。
  “先生。辽西工人村其实也不远了,就在前头拐个弯就到。”司机在徐洁下车后。在准备掉头的时候,还不忘向陈宁喊了一声。
  陈宁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感谢。司扣也伸出手,朝着站在路边的陈宁和徐洁扬了扬手,脚踩油门,驾驶着他那辆破破烂烂的夏利往阳城市中心驶去。虽然不远处就是辽西区最大的工人聚集区,但是他清楚,在哪里是根本没有作出租车的客人的。
  “走走吧。”陈宁转过身子,同时向身旁的徐洁招呼了一声,沿着厂区外面的道路往刚才司机指的辽西工人村的方向走去。
  万人空巷的厂区就是在白天也非常冷清,两人默默地走了好一段都没看到一个人影。在旁边一些建筑物的墙壁的斑驳录落的字体上,还依稀可辨认出阳拖阳城拖拉机厂一厂俱乐部、阳冶阳城治炼厂文化宫的字样。这些破败的建筑同样也见证了这些工厂在当年的繁华。
  “五东前。我曾经来过这里,想不到现在的变化居然这么大。”徐洁忍不住皱着眉头感叹了一声。
  徐洁看了一眼正默默走着的陈宁,继续说道:“五年前,我还在经贸委的时候。跟张司长来过这里考察。那时,刚刚开始大力推行国企改革。不过。我记得这里的形势还是很不错的。想不到五年以后居然成了这幅样子
  陈宁并没有接徐洁的话茬,而是继续默默的往前走。眼前的情景对于陈宁来说是震惊的。早就听说东北的国企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中举步维艰,而此次调研正是为了解决目前的情况,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依据。没想到,五十年代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区如今已经成了这幅景象。调研组来到阳城已经好几天了,陪同调研组调研的辽河省和阳城市的省市两级国资委带着调研组走访的都是些改制后的企业或者是正在改制的企业。处处显示出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在这里呢?作为国企最为聚集的地方确是从来没有人提起过。
  走到道路的尽头一个拐弯,就是著名的辽西工人村,为什么说著名?因为在这里。跟辽西工业区一样,五十年代同样是全国最现代化的住宅区。两三层的苏式楼房,五六十年代全国大力宣传的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典型口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指辽西的工人村。?!但是如今,辽西工业村有一次文明全国的并不是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了,而是闻名全国的下岗工人聚集区。
  走进工人村让陈宁和徐洁感到惊讶的则是另一幅景象,住宅区的街上到处熙熙攘攘。马路边摆满了地摊,满街都是叫卖声。街上随处可见嘴里叼着香烟。手插在口袋里,漫无目的闲逛的人群。不过,从他们身上那些陈旧的工作服上,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住在这里的下岗工人。
  在走过一个水果摊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的摊主吆喝着:“香蕉,正宗广西香蕉。一块钱一斤。师傅,香蕉要买吗。我这儿便宜,一块钱一斤,来两斤吧?。可能是看到陈宁和徐洁两人身上的衣着和周边有明显的区别。中年妇女朝着陈宁和徐洁大声吆喝道。
  产于南方的香蕉对于北方来讲可是高档水果,一块钱一斤让陈宁这个不太懂行情的人都感到便宜。不由的在这个摊点前停下了脚步。
  “一块钱一斤,大妓,你这价钱没错吧?这香蕉好不好呀?”徐洁也感到惊奇的问道。翻了翻摊上排得整整齐齐的金黄色的香蕉,虽说这些香蕉看上去放的时间有些长,不少香蕉的皮上已经泛,但是俗话讲“歪瓜烂香蕉。”这西瓜长的歪的甜,这香蕉要放的皮快烂的时候,吃起来香。
  这个摊上的香蕉正是好吃的时候,居然卖一块钱一斤。但是在这熙熙攘攘的街上,就是一块钱一斤也鲜有人问津,这让徐洁破感到惊讶,要知道在燕京的大超市里,就是再差的香蕉也要三四块钱一斤。
  “好,好着呢,不信您尝尝,正宗广西香蕉。不好不要钱中年妇女看到陈宁和徐洁停下来,连忙说道。说着拿起旁边一个零碎的香蕉,录开皮让徐洁尝味道。
  徐洁哪有买香蕉的心思,只不过卑到这个价格便宜随口问一声罢了,看到摊主录开一根香蕉让自己尝味道,连忙推辞。
  “哎,尝尝味道就尝尝味道嘛。”一旁的陈宁此时却接过了中年妇女递过来的香蕉,咬了一口。
  “味道还真的不错,好吃吃了一口之后。陈宁忍不住赞道。
  “来,来。这位大姐,你也尝尝。”看到陈宁赞好,中年妇女也挺高兴,连忙又拿出一根递给了徐洁。
  徐洁看了一眼陈宁,陈宁一边吃着手中的香蕉,一边朝徐洁微笑着点了点头。徐洁有些犹豫的接过了香蕉,吃了一口,香甜酥滑,味道确实不错。
  两三下。吃完手中的香蕉,把香蕉皮扔到摊边当垃圾箱的水果箱子,陈宁笑着对中年妇女说道:“大嫂,这些好的香蕉卖一块钱一斤,你们这里怎么这么便宜呀?”
  “是便宜。我可是亏本大甩卖,师傅,您来两斤吧?”中年妇女眉宇间闪现一丝愁容,不过,看到陈宁有兴趣,连忙推销自己的香蕉。?!
  “亏本你还卖呀?。陈宁有些惊讶的问道。
  “不瞒你们说,我这摊也是新摆不久,没经验,进的这香蕉在这里根本卖不出去。您吧。我这香鲨批发价都要三块二了,块钱斤便宵么 年妇女在愁眉苦脸地回答陈宁的同时,也不忘继续推销自己的香蕉。泪书吧甩凹咖厂告少,夏斩由,夏多
  “香蕉不错,大妓来五斤吧一旁刚刚吃完香蕉的徐洁说道。
  五斤,对于这个中年妇女来说,可是一桩大生意,连忙笑着应道:“好,好,我尽量给您挑好的
  趁着中年妇女在称水果的功夫,扫视了一圈,发现旁边放在斑驳的搪瓷碗,碗里还有一半的剩饭,上面还有几根已经发干的萝卜辣咸菜。显然这是这位中年妇女没有吃完的午饭。看到这些,联想到路上听司机讲述的这里下岗工人生活的艰苦。陈宁的心里有一丝的发酸。陈宁注意到这个搪瓷碗的外面却印着“阳城市拖拉机厂。的字样。陈宁知道这家阳城拖拉机厂是全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忍不住问了一句:“大嫂,你是这里工厂的家属吧?”
  中年妇女刚刚装好一袋香蕉,抬起头看到陈宁注意到自己刚才还没有吃完的那个搪瓷碗,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下岗了。我和我家老头子原来都是阳城拖拉机厂的职工,现在都下岗了,这不摆个摊卖点水果,补贴补贴家用
  陈宁点了点头。徐洁这时有些纳闷的插了一句道:“大嫂,我看你这儿的香蕉挺好的。怎行卖一块钱一斤都没人买呢?”
  中年妇女听到徐洁的话,脸上重新又闪现出愁容,道:“我这摊不是网摆吗,没经验。进的这些香蕉什么的,根本就卖不出去。水果这东西又放不起。卖不掉就得烂,没办法只能便宜着卖,可是就是卖一块钱一斤,也卖不出去说着。中年妇女不由地叹了一口气:“唉,住在这里的人都没钱。舍不得卖呀?说来也是,原先进货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如果换了我自己,这香蕉就是再便宜也吃不起呀
  “大嫂,你们就是下岗了,不是还有下岗工资吗,不至于连一集钱一斤的香蕉都吃不起吧?”徐洁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听徐洁问到下岗工资,中年妇女的脸上顿时闪现出忿忿之色,“当初下岗的时候都说说好好的,每月都有两百元的生活补助。可是发了两月就再也没发过。就是去年过年的时候,也是一分钱都没有。现在的人呀,有的连饭都快要吃不上了
  听到这位中年妇女的话,徐洁和陈宁对望了一眼,两人都没有说话。中年妇女看到徐洁和陈宁不说话了,想起来自己拿的香蕉还没有称呢,连忙把香蕉放到托盘秤上,一边秤一边说道:“我也是没办法,就摆了这么一个水果摊。你们看这条街上摆摊的都是住在这里的下岗工人。?!如今这年头呀。有本事、有门路都出去打工了,剩下我们这些没用的,也只能摆摆小摊。说起来,我们还算是运气好的,平时身体也没什么大毛病,不然就得在家等死咯
  “噢,五斤二两。就算五斤吧,一共五块钱虽然说起以前的事,中年妇女嘴里的牢骚不断,但是中年妇女毕竟卖掉了五斤香蕉,称完后,笑呵呵地把袋子递给了徐洁。
  “我来吧。正好我这里也有零钱。”说着,陈宁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十块的递了上去。看到中年妇女接过钱之后,拿起一个放钱的饼干桶,在里面翻腾着准备找钱。陈宁忍不住说道:“大姓,你这香蕉卖的这么便宜,就别找了。”说完就准备和徐洁转身走人。
  “不找哪行呀。”中年妇女连忙放下手中的饼干桶,叫住了陈宁,“如今挣钱都不容易。要不您就再拿五斤香蕉吧说着麻利的又拿起一个袋子跟刚才一样装了两板也没称,赶紧递给了陈宁,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您这也算帮我再买五斤。”
  陈宁点了点,接过中年妇女手中的袋子,勉强笑笑。这些人虽然都下岗了,但是还保持着工人的憨厚淳朴,也正是这些人承担着改革的
  。
  “还是我来吧。”两人一人拎着一个袋子离开了水果摊。五斤的袋子拎在手里还是有点份量的。陈宁停下脚步。手向徐洁伸过去。
  “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