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妖皇-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狼人族的隐患已经清除,晴朗在碧血城住了一晚,便告辞而去,赶往波斯国。
至于罗密欧和朱丽叶何时结婚,在哪里举行婚礼,那是狼人族和血族的事,晴朗不适宜插手。
况且,晴朗赶去波斯国,一是夺得明教的圣火令,二是必须帮小昭解开心结。
波斯国是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帝国。统治这个帝国的,是阿契美尼斯家族,因此波斯国亦称阿契美尼德帝国。
关于阿契美尼斯的传说,富有传奇色彩。他们称阿契美尼斯所在的部落,为帕萨尔加德,并且说阿契美尼斯是“由一只鹰抚养长大的”。
希腊神话中波斯人的祖先珀耳塞斯,是希腊英雄珀耳修斯和埃塞俄比亚公主安德洛墨达之子。据说,珀耳塞斯就是阿契美尼斯的祖先。
波斯国目前的统治者,是大流士大帝。据说,他先是杀死岳父居鲁士大帝的次子巴尔迪亚,后来成为了波斯皇帝,因此他需要证明自己的皇位合法。
大流士宣称自己是阿契美尼斯的子孙,而且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多人认为,阿契美尼斯其实是大流士大帝编造出来的。
不过,一篇帕萨尔加德的铭文显示,居鲁士大帝也宣称自己是阿契美尼斯的后代。
无论如何,阿契美尼德王朝,从大流士大帝开始,追尊阿契美尼斯,并把他塑造为王朝的创始人,尽管关于他的生平和事迹很少被提及。
波斯帝国中,有一个叫贝希斯敦的小村庄,在村旁的悬崖峭壁上,刻着大流士大帝的丰功伟绩,尤其是他镇压叛军的经过,以扬名后世。
贝希斯敦摩崖石刻铭文,是楔形文字。而石刻浮雕上的主角,自然是洋洋自得的大流士大帝。
只见他倚弓而立,身罩披肩,气势轩昂,圆睁双目,注视前方。他左脚踏着倒在地上的降王高墨达,右手指向波斯人崇拜的光明与幸福之神阿胡拉。
他的背后,是两名身背箭袋、手握长矛的贵族。八名降将被绳索绑缚着脖颈,俯伏在大流士的脚下。这些叛乱首领被雕刻得很矮小,与高大伟岸的大流士形成鲜明对比。
文字中提到,当年波斯皇帝冈比西斯二世,率大军远征埃及。有一个名叫高墨达的僧侣,乘机冒充被冈比西斯处死的皇弟巴尔迪亚,在波斯各地发动叛乱。
叛乱持续了半年之久,皇帝冈比西斯,在从埃及返回波斯的途中,突然病死。
高墨达便以巴尔迪亚的名义,名正言顺的当上皇帝,却从不召见大臣,每天深居简出。这可不像一个皇帝的所为,大臣们疑窦重重,一时之间,流言四起。
有人说,这个巴尔迪亚,其实是拜火教僧侣高墨达,但苦于拿不出确凿证据。
后来,冈比西斯的一位王妃,发现新皇帝没有耳朵,便将这事告诉了父亲欧塔涅斯。
欧塔涅斯马上断定,新皇帝不是巴尔迪亚,而是僧侣高墨达。因为在居鲁士当皇帝时,这个高墨达因为过失,而被居鲁士下令割去双耳。
欧塔涅斯马上把真相告诉了另外的六名波斯贵族,其中包括后来的皇帝大流士一世。
他们决定发动一次政变,杀死高墨达,夺回政权。后来他们成功了,却围绕着谁最有资格当皇帝这个问题,而争执不休。一时间,波斯贵族群龙无首。
稍后,欧塔涅斯退出,但剩下的六人依然互不相让。最后他们商定,在第二天早晨,六人骑马在郊外集合,谁的坐骑首先嘶叫,就由谁当皇帝。
大流士让他的马夫使了一个计策,让他的马先叫起来,当上了皇帝。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利用叛军之间缺乏联系的弱点,各个击破,最终平定叛乱。
不过,波斯国的明教,是专门反对大流士政权的组织,自称是冈比西斯和巴尔迪亚的追随者。
明教认为,是某些贵族发动政变,使得冈比西斯含恨身亡。其弟巴尔迪亚夺取王位,继承先兄未竟之业,继续走上加强王权之路,但结局同样悲惨。而大流士等人根本就是弑君篡位者!
小昭的父亲叫巴缔,是大流士大帝的堂弟,在波斯国极有地位。
在京都的城市中心,有一幢极其豪华的别墅,就是巴缔的老巢。
此时已是深夜,晴朗和小昭飘浮在别墅上空,观察里面的情形。
小昭的母亲叫梦萝,是华夏国的一个青楼女子,当年艳名四播。
巴缔是波斯国的贵族,到华夏国公干,认识了花魁梦萝。两人都是一见钟情,迅速堕入爱河。
巴缔在外面买了一套房子,将梦萝赎出来,一起度过三个多月的甜蜜生活。
后来,巴缔不得不返回波斯国,而梦萝也怀孕了。
梦萝生下小昭之后,只是偶尔去青楼探望一下以前的妈咪和姐妹,却不再从事那种皮肉生意。积蓄用光了,她便在坊市卖豆腐,独力养活小昭。
小昭长到十四岁,便跟着母亲梦萝,去波斯国找父亲巴缔。可没想到,千辛万苦才找到巴缔,却被泼辣的大婆赶了出来,不得不沿街乞讨,好赚点路费回国。
小昭的体质十分特殊,是天生的圣火体,能储藏一切火焰,并且可以将其提纯,炼化出精华。
不久,小昭的特殊体质,便引起某些有心人的注意,派人来追捕她。
因为,如果有人欺负她的母亲,她就会很气愤,竟然浑身冒出火焰。
如此一来,又怎么会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两人好不容易才逃到星辰雾海,梦萝为着不拖累小昭,竟然投海自尽了。
如果不是东方不败碰巧路过,恐怕小昭已经被捉回去,受尽非人的折磨。
第138章
小昭跟随晴朗这么多年,一直很乖巧,埋头修炼,也不怎么提以前的事。只不过,有些事憋在心里,只会更难受。因此,晴朗决定帮她解开这个心结。
晴朗微笑道:“你考虑得怎样了?要不要灭掉他们?”
小昭摇摇头,默然许久,轻声道:“他们……他们都老了……”
晴朗点点头,叹息一声,微笑道:“是啊,巴缔和那个大婆,都老了。就算你不杀死他们,这两个家伙也没几年好活了。”
小昭抬头望着天空,抹去眼角的泪痕,声音沙哑:“我们……我们走吧!”
晴朗淡声道:“就这么走了?你甘心么?他们确实快死了,你却有无尽的生命。如果你不解开自己的心结,日后的修真之路会很难走。”
掏出十颗长生丹,递给小昭,又道:“要么你就灭掉他们,要么你就把这些灵丹给巴缔,可以让他多活一百岁。去吧,你只能选一样。”
小昭攥着十颗长生丹,身子颤抖得越发厉害,仿佛风中的柳絮。许久,她才潜入别墅,遁入阴影中。约莫过去半个小时,她才飞出来,双眼通红。
晴朗轻拍她的左肩,微笑道:“我们走吧。”
小昭与他并肩齐飞,轻声道:“你就不问一下,我做了什么?”
晴朗淡然笑道:“你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的。如果你不想说,我也不会问。”
小昭轻叹一声:“我……我和那个人,以后再没任何瓜葛。我没现身见他,只是把长生丹放在他的床边,留了一张纸条。如果他肯信我,自然会服用;如果他不敢信,也无所谓。”
晴朗笑道:“既然这是你的选择,不管怎样,我都会支持你。”
小昭凝望着他,眼里有泪光,轻声道:“谢谢你,朗哥。”
晴朗紧搂着她,笑道:“你是我的女人,我对你好,这是天经地义的。”
瞧见四周的云彩,忽然心里一动,笑嘻嘻的道:“不如,我们现在就爽一下,如何?”
小昭脸上一红,瞧见他炽热的目光,不禁心里发毛,轻轻低下头,捏着衣角,甚是惹人怜爱。
晴朗越看越喜欢,立即祭出一面血玉蛛丝网,形成一个巨大的罩子,将自己和小昭包在里面,就在罩子中恩爱起来。那些云彩承托着罩子,也是一弹一弹的,仿佛在为两人欢喜……
明教的总坛,就设在小村庄贝希斯敦的附近,距离贝希斯敦摩崖石刻铭文并不远。
经常来这里参观的人,实在太多,明教便乘机招收教徒。
波斯国的高层竟然不知道,或者某些人假装不知道,以致明教日益壮大。
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有时也最安全,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只不过,明教的十二位宝树王,还有云风月三使,已被晴朗消灭,如今总坛只剩下一个空壳。
总坛虽然有上万人,却多数是筑基期以下;结丹期以上的,也只有教主。
而明教的教主,只能由圣女担任,可以学习圣火令中的神功。
所谓圣女,是神圣的,一生信奉着自己的信仰,天生就拥有一定的神通,譬如预知未来,或者具有与神灵交谈的能力,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脉。
然而,她注定只能独自一人,终生保持处子之身,不能生情,不能有欲。
但是,在某些地方,圣女的称号,却只是一块遮羞布。
譬如佛陀国,有一种与其历史一样古老的传统:来自穷人家庭的女孩,年纪轻轻便开始为寺院服务,成为那些高级僧侣和长老的床伴,居然也称为圣女。
这些地位低下的乡村女孩,十岁时就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婚姻模式,将自己一生的幸福,都献给当地的神,为本村的村民,进行宗教仪式和做祈祷。
她们刚刚进入青春期,便在仪式和庆典上嫁给寺院,然后伺候那些高级僧侣和长老。
圣女一般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在衰老之前,一直为寺院服务。然后就如同世界各地青楼老鸨的命运一样,年老的圣女开始退居幕后,为下一代圣女出谋划策。
在佛陀国,圣女可不是个体面的称呼。尽管人们对她们恭敬畏惧,磕头碰地;但是谁都清楚,那些高高在上的姑娘,究竟充当什么角色。
所谓的圣女,既不是女王,也不是女明星,反而是命运最凄惨的苦孩子。
如果家里有条件,谁肯把亲闺女送出去,受人凌辱呢?
这话听起来挺别扭,但说到底,还是佛陀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使然。
走进寺院,向神灵献身的少女,注定要出卖青春和身体,也注定要过一辈子没有婚姻的生活。
她们必须把青春献给冥冥之中的神,将身体投入那些僧侣们贪婪的怀抱。
这些圣女不穿僧袍,日常生活也在自己家里。但是寺院需要时,她们必须无条件的报到。除了免费的身体服务,其它的根本就用不着。
这些圣女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酷似庙里的‘应召女郎’。她们红颜尚在时,定然是长老们的香饽饽;可惜一旦年老色衰,便沦为榨干汁水的甘蔗渣子。
无论新老圣女如何算计,却也始终跳不出命运的轮回。
当然,明教的教主,是十分高贵的圣女,必须终生保持处子之身,是神的代言人,修为极高。
如果晴朗想灭掉波斯国的明教,就必须先控制住教主。
以晴朗目前的神通,如果要灭掉明教和那位圣女,并不如何困难。只不过,他不想做得太绝。留着明教,去牵制波斯国政府,会对华夏国比较有利。
晴朗曾经炼化云风月三使的神识,自然知道明教总坛和分坛的确切位置。他不必动用浩然宗的那些成员,就轻易的将明教总坛控制住。
他留在总坛十多天,这才离开。期间,他跟现任教主黛春丽,非常亲密。
因此,有教众认为,教主已不是处子之身,亵渎了神灵,以致怨声四起。
黛春丽为着表明清白,当众显示自己的守宫砂,并且让人检验,果然还是圣女之体。
那些教众打消了疑虑,便死心塌地的信奉明教,继续跟波斯国政府作对。
事实上,晴朗确实已破掉黛春丽的处子之身,再修补好那一层膜,做得天衣无缝。他知道黛春丽是一个颇有野心的女子,便没有带走她,只是种下一缕神识,使得她永远无法背叛自己。
这一段时间,晴朗解决了血族和狼人族的世仇,又将明教控制在手中,可以利用他们来牵制花旗国和波斯国,得以为华夏国消除了一些外患。
真正的圣火令,依然留在明教总坛。而铭刻在圣火令中的武功,已被晴朗复制了一份,先简单的修炼一下,日后再将适用的内容编进《浩然秘诀》。
暂时,也该放松一下了。波斯国是个美丽的旅游圣地,既然来了,应该好好的游玩一番。
晴朗飘落在郊外,将三千多个浩然宗成员放出来,十人一组,以纱巾遮面,先后入城,各玩各的,免得太张扬,引起某些有心人的注意。
虽然,很多人认为,大流士大帝,是个弑君篡位者,但波斯帝国在他的执政时期,趋向辉煌。
一方面,他大肆进行军事征服,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另一方面,他厉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大流士当上皇帝后,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树立权威。他不仅自称众王之王,宣扬君权神授,还追求形式上的威仪。
上朝时,他头戴闪闪发光的金皇冠,身穿绛红色的长袍,腰系金丝腰带,手握黄金权杖,端坐在金阶之上。他的身后站立着大群的随从和侍卫,高擎羽扇和大伞。
大臣要跪在地上朝见。为着避免大臣的呼吸亵渎皇帝,在皇帝和大臣之间,还要用帷幕隔开。
为着保卫身家性命,大流士建立了一支由一万波斯人组成的卫队,称为‘不死队’,人数永远不变,随时有预备队补缺。
为着防止出现叛乱,大流士把全国分成五大军区,军区长官只对他一人负责,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行政上以波斯贵族取代当地贵族,担任行省总督,实行军政分治,直属国王。
他还下令修筑了大量驿道,最长的一条全长二千四百公里,称为‘皇道’。沿途设有一百多个驿站,那些信差用接力的方法运送物资,十分快捷。
据说,大流士此举,是为着把爱琴海产的鲜鱼及时送到王宫。因为,这些鲜鱼,是他的最爱。
因此,希腊人羡慕的说:“波斯王住在巴比伦,爱琴海鲜鱼进宫廷。”
大流士还开通了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运河,据说这是埃及法老尼科未曾完成的工程。
驿道和运河,多数为军事目的而建,且不止一条,却促进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大流士还从法律上稳固自己的统治,编纂法典,修订各地原有法律,以适应帝国的统治。他即位后,就将各行省的贡赋固定下来,还统一度量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