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封神之逆天成圣-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鄂顺却没有走,而是来到了苏远的面前,说道:“淮夷王目光如炬,明察秋毫,真是令我佩服。更是与我认识的一人有些相似。”

  鄂顺的话音刚落,还没等到苏远回答,只听到崇城外传来了马蹄的奔腾之声,似乎有千军万马向着这边赶来一般。

  看到这儿,苏远不由得神色一变,说道:“不好,一定是姬昌率大军赶来了。南伯侯,你也快些离开吧,有缘我们再有相见的。”

  听到了大军赶来的声音,鄂顺也知道情形不妙,当下连忙向苏远告辞,转身离开。

  苏远看了一眼姬月,说道:“我带你离开此地。”

  虽然外面战马奔腾,情形甚至比刚才还要危险,但是身在苏远的身旁,姬月却是感觉到无比的踏实,当下向着苏远嫣然一笑,说道:“全听相公的。”

  这一句话说出,只令苏远感觉到鼻血都要喷了出来,急忙转回过头去,心中暗道:真是要人命啊。

  只是事情紧急,苏远急忙压了压跳动的心,带着五百巫族大军,纵马冲向了崇城门外。

  可是刚出了崇城门外,就见崇城外已然站满了数十万铁甲军,无数火把将整个崇城外照得亮如白昼。

  只见数十万铁甲军之中,姬昌面色冰冷地盯着苏远,说道:“太师苏全忠,你还想逃吗?”

第400章 我的主意

  被姬昌大军围住的,不仅有苏远,还有鄂顺、姜文焕和天下所有诸侯。

  刚才众诸侯刚刚逃出崇城,立即就被姬昌的大军包围。

  虽然众诸侯在崇外之外都有大军驻守,但是姬昌提前率领大军包围上来,将众诸侯与他们的大军分隔开来。

  因此,现在众诸侯身边,也只有数百、近千卫兵而已。

  这些卫兵加在一起,根本抵挡不住姬昌数十万铁甲大军。

  因此众诸侯一个个均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完全不知所措。

  到了此时,众诸侯都彻底相信了苏远刚才所说的话,姬昌果然是个伪君子,真小人,他心思阴沉,就是要将天下诸侯一网打尽。

  姬昌虽然围住了众诸侯,却没有动手,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一样。

  直到苏远出现之后,姬昌这才喊出“苏全忠太师”的名字。

  听到苏全忠这三个字后,众诸侯都不由得疑惑起来,均是向着苏远看去。

  在他们眼中,面前的明明就是淮夷王,为何姬昌会叫出苏全忠的名字。

  看到姬昌之后,苏远不由得冷笑了一声,果然与他猜测的没错,元始天尊真的不知羞耻地救下了姬昌。

  苏远抬头看了一眼黑暗的天空,虽然看不到任何人,但是苏远却能够肯定,元始天尊一定会看着这里。

  苏远双目一眯,心中暗道:“既然如此,我就让你亲眼看看,就算是圣人出手,也根本没有鸟用。你圣人也有无法办到之事。”

  想到这儿,苏远哈哈一笑,向着姬昌说道:“西伯侯,这么久了,你才知道我是谁啊!不错,我正是太师苏全忠!”

  虽然说淮夷王在崇城大展神威,震撼住了天下诸侯,但是如果将淮夷王与苏全忠相比,却是无法比过苏全忠的威名。

  在天下之间,谁不知道太师苏全忠的名字。

  苏全忠冀州大败西北两大诸侯,一战扬名;比武武成王,令黄飞虎心悦诚服;银殿论策,提治国四策,震服文臣。

  自冀州以来,苏全忠所办的每一件事,都是惊天震地、卓而不俗。

  因此,一听到苏远自认为苏全忠,所有诸侯都是惊喜交加,刚才的惊恐之色立即消失。

  不知道为什么,有了苏全忠在,即便面前有数十万铁甲军,众诸侯也感觉有了底气。

  袁福通等七十二镇诸侯更是激动不已,此时远远地看着苏远,恨不得立即冲到苏全忠的面前,倾诉衷肠。只是他们心中谨记苏远所说的不要暴露苏远七十二路诸侯盟主的身份,因此只有强行忍住了。

  鄂顺却是眉头一皱,向着苏远拱了拱手,说道:“如此紧急之时,还是谨慎为妙。阁下虽然自称太师苏全忠,但是这容貌却完全不像。”

  天下诸侯有很多没有见过苏全忠的,因此一听鄂顺这么说,也都疑惑地看向了苏远。

  苏远向着鄂顺点了点头,说道:“南伯侯所说不错。”

  说罢,苏远抬起手来,向着脸上揉搓了几下,只见苏远脸上的胡子、伤疤立即“簌簌”地脱落了下来,掉在了地上。

  随着这些东西的消失,露出的是一副面容俊朗、不怒自威的年轻面容。

  一看到这面容,姬月不由得双目光,这才是她心中的全忠哥哥,她朝思暮想的样子。

  众诸侯也立即被苏远俊朗威严的面容所震慑,同时看了一眼姬月,心中均是暗道:这才是郎才女貌,金童玉女啊!

  看到这儿,鄂顺脸上立即露出了狂喜之色,他急忙翻身下马,拜在了苏远的面前,高声说道:“太师在上,南伯侯拜见恩公。”

  鄂顺对苏远前称太师,后称恩公,自然是没有忘记当初在三山关时,苏远对自己手下留情,并告知了真正仇人的恩情。

  看到鄂顺拜倒,其他众诸侯也均是下马拜倒在地,向着苏远齐声呼道:“属下拜见太师。”

  而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诸侯早就想与苏远见礼,此时正好借机跪拜了下来。

  只见在苏远的周围,天下诸侯拜了一地。

  天下诸侯拜倒于苏远,完全是对强者的崇拜,自内心的臣服。

  看到自己的男人在天下诸侯面前有如此威严,一直跟在苏远身后的姬月不由得心花怒放,一张俏脸激动地满面绯红,两眼柔光将苏远完全笼罩在其中。

  就在天下诸侯都拜倒之时,只有姜文焕双目阴沉地盯着苏远,姬月看待苏远的目光越是柔和,姜文焕的目光越是阴冷。

  苏远向着天下诸侯一摆手,朗声说道:“诸位快快请起!”

  听到这儿,众诸侯均是站了起来,看向了苏远。

  看到天下诸侯竟然如此推崇苏远,姬昌不由得脸色阴沉下来。

  本来在他看来,苏远提出了治国四策,要剥夺天下诸侯的爵位,天下诸侯本应当最恨苏远才对,因此他才当众提出了苏远的名字。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众诸侯非但没有对攻击、反对苏远,反而对他如此敬重。

  其实,姬昌又哪里知道,众诸侯被姬昌的外表所骗,此时心中正是记恨伪善之人。

  而苏远虽然提出了治国四策,却是行事光明磊落。

  因此,众诸侯敬重的是苏远的为人。

  至于治国四策,只是双方见解不同,大可兵戎相见,在战场上厮杀一番再决出胜负,也总比姬昌背后来害人要强得多。

  看到自己一计不成,姬昌继续挑拨道:“苏太师,听说治国四策是你提出来的?是你想要将天下诸侯都没有立足之地吗?”

  这一句话,极为狠毒,立即将苏远推到了天下诸侯的对立面上。

  因此,听到这句话后,袁福通等人立即担忧起来,看向了四周。

  果然,四周众诸侯眼神均是生了变化,更是有诸侯开口说道:“太师,我们虽敬重你的为人,但是你的治国四策,却是把我们逼上了绝路啊。”

  “不错,因此我们现在也请太师给我们一个说法了。”

  见到众诸侯被自己一句话就挑拨了关系,姬昌乐得呆在远处,看着他们自相残杀。

  鄂顺急忙大叫道:“诸位,听我一言,治国四策是陛下颁布,未必与太师有关。而且朝歌还有相、亚相等人,苏太师一人也说的不算。太师为人豪爽,我觉得其中必有隐情啊。”

  听到了鄂顺的话,众诸侯激动的情绪这才对压制了下来,均是看向了苏远。

  若是苏远说一句治国四策与自己无关,那么自然可以化解这一场危机。

  而姬昌也紧张了起来,立即紧紧地盯着苏远。

  在场所有人的注视之下,只见苏远淡淡地说道:“治国四策就是我的主意。”

第401章 形势大变

  听到苏远竟然自己承认了是他提出的治国四策,鄂顺心中大为懊恼,暗道:恩公啊恩公,你果然是这诚实君子啊!可是现在诚实的也太不是时间了。? ? ??

  想到这儿,鄂顺急忙快步向前,走到了苏远的马下,低声说道:“恩公,我岂不是这治国四策是你提出。可是你只要不承认这件事,就可以化解危机啊。否则外有姬昌,内有天下诸侯,你身陷重围,根本无法逃脱的。”

  苏远低头向着鄂顺一笑,说道:“多谢,我自有主意。”

  看到苏远听进了自己的劝说,鄂顺这才松了一口气。

  只见苏远抬头向着四周诸侯说道:“当初陛下和相商容、亚相比干、上大夫杨任等人都不同意这治国四策,是我据理力据,才使得治国四策颁布下去的。”

  听到这句话,鄂顺差一点仰倒在地,心中暗道:恩公啊,你是真糊涂了吗?这不是托盐入火吗!

  而远处的姬昌却是笑得差一点从马上掉下来,心中已然压制不住狂喜之情,心中想到:苏全忠这是自己找死啊,我就坐在这里好好地看热闹吧。

  而看到这儿,天下诸侯均是怒了,苏远竟然如此大方的承认了此事,连掩饰也没有掩饰一下,看来是根本没有将天下诸侯放在眼中啊。

  毕竟众诸侯造反,正是因为这治国四策剥夺他们的诸侯之位。

  众诸侯虽然服气苏远,但是仅仅是对强者的崇拜。若说到治国四策,那么苏远就是他们的仇人。

  就在这时,只听到苏远继续说道:“诸位想保留爵位,生生世世传给自己的子嗣。可是你们认为,这是对你们子嗣最大的财富吗?”

  听到这儿,众诸侯都是一怔,有一个诸侯冷声反问道:“莫非太师以为什么才是留给子嗣的最大财富?莫非是家徒四壁、空无一钱吗?”

  苏远点了点头,说道:“家徒四壁、空无一钱,虽然不妙,但也不是最坏的结果。最坏的结果是,爬得很高,摔的越惨。”

  听到这儿,众诸侯的脸色更加阴沉了起来,又有一个诸侯冷冷地说道:“太师的意思是,我们失去了诸侯封地,成为了平民,就是爬得很高,摔得很惨吗?”

  看到苏远和众诸侯越说越僵,看样子马上就要动起手来,鄂顺心中大是焦急,只是他却不明白,苏远为什么要这么激化矛盾,因此急忙打圆场道:“我认为太师的意思是,大家最好能够保住诸侯之位,所以就不会摔的很惨了。”

  听到了鄂顺的话,众诸侯有脸色有些缓和下来。

  此时却听到苏远说道:“我并非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想要一直保住诸侯之位,那才是最惨的。”

  听到这儿,众诸侯终于忍不住,全部爆了起来,纷纷大叫道:“苏全忠,你为了一人的高位,如此谄媚纣王,而置我们于不顾。”

  “原来你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众诸侯大叫着,就要冲向苏远。

  看到这儿,黑胖子彭晏带领五百巫族立即举起了铁锤,护在了苏远的旁边。

  眼见一场所血腥之战就要上演,而姬昌在一旁却是乐得脸上开了花。

  可是这时,只见苏远脸色仍然平淡,说道:“不仅对你们,而且我也与陛下说过,皇位不可坐得太久,可以换作别人来坐坐。”

  听到这儿,众诸侯均是停住了,一个个怔在那儿,瞪大了眼睛盯着苏远,就像是看着一个疯子一般。

  苏远剥夺众诸侯的爵位,可以认为是苏远想奉承纣王,可是为何连纣王的王位他都想剥夺,难道是自己想作王?

  鄂顺也傻在了那儿,呆呆地向着苏远问道:“太师真的对陛下说过这番话?”

  “当然!”苏远点头道。

  “是当面说的?”鄂顺又问道。

  “当面说的。”

  “可是陛下怎么说?”

  鄂顺的这一句话,正是众诸侯想问的,敢与纣王说出这一句话,为什么苏远还没有被杀死?

  就算是姬昌都竖起了耳朵,认真地听着结果。

  就听到苏远说道:“纣王本也是盛怒,后来听我说了一句话,就立即认同了我的观点。”

  听到这儿,众诸侯均是大震,是什么样的一句话,竟然让纣王连王位都甘愿不要了。

  因此众诸侯立即安静了下来,认真地倾听了起来。

  只听苏远继续说道:“我对陛下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听到这一句话,天下诸侯眼中均是露出了震撼之色。

  这一句话可是千年之后的魏征向唐王李世民说的,也是数千年封建王朝统治的经典治世金语。

  商周之时的诸侯,怎么可能听到这么先进的治世理念。

  就在众诸侯震撼之时,苏远的声音字字传入到他们的耳朵之中:“如果一个权利,没有了监督,没有了约束,结果是什么?纣王和诸位都算是明辨是非之人,因此愿意勤勉治国。但是如果到了后世的子孙呢,你们能不能保证每一代子孙都会如此勤勉?都能明辨是非?子孙们在皇宫、侯府内长大,他们又怎么会知道民之疾苦,又怎么知道治国治民?到时候一旦肆意横行、随心所欲,又有谁能够管住他们。百姓是水,到时候官逼民反,天下当然就会大乱,到时候不仅王位、侯位保不住,只怕连自家的血脉都会断绝。因此这王位、侯位看似珍贵,实在是害人之物。我提出治国四策,有能者劳,有德者居,不仅会保证百姓安详,更是诸侯后代血脉的保护。”

  听到这儿,四周的诸侯均是陷入到了一片沉寂之中,所有人都愣愣地看着苏远。

  虽然众人一时间还无法完全理解,但是却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苏远说的完全有理。

  半晌之后,鄂顺迟疑地问道:“那——陛下怎么说?”

  “陛下同意了我的看法!因此这才推行了治国四策。此时在朝歌,权力最大的不是皇权,而是立法的相商容、执法的亚相比干,和执政的众位大夫。”

  听到这儿,众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