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真仙试炼-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良恭敬地回答道:“还请上仙到宫中用茶,下官自然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求收藏!求推荐!求评价!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凡人世界,九州十国

    乐良走到高台一侧,朗声道:“恭迎上仙到迎仙殿。”

    伴着一阵整体的脚步声,台下走上来一排侍卫,正中几人合力抬着一张宽大的座椅,侍卫将座椅恭敬地放在程子铭面前。乐良轻声道:“请上仙入座,下官护送上仙去迎仙殿。”

    程子铭看了看这番排场,暗自摇摇头。他摆摆手,说道:“不用了,本道走路就可以了。”

    说话间,豹子忽然从他身后蹿了出来,几步跃上座椅,甩甩尾巴道:“有座干嘛不坐!”

    “啊!”几名抬座椅的侍卫一阵惊呼,手臂一松,座椅一斜,几乎将豹子摔了出去。

    好在乐良还算镇定,连忙走过来道:“莫慌!上仙的坐骑乃是灵兽,自然可以开口说话,不用大惊小怪。”

    豹子斜着身子抱着座椅的靠背,爪子死死扣在座背上,一脸的不高兴。此时听了这话更不爽了,这厮哼了一声道:“本大王什么时候变成坐骑啦?”

    “啊!”一名侍卫又是一声惊呼,手臂一松,座椅更加倾斜,豹子撕拉一声身子向下一坠,爪子在靠背上留下了三道白印。

    程子铭连忙走上前去,将豹子拎起来丢在地上,介绍说:“这是我的灵兽阿真,脾气不是太好,大家别理他,也不用害怕。”

    乐良点头笑道:“下官乃是第一次祭天祈仙,还是第一次得见上界仙兽。以前下官只在书中看过仙兽的介绍。据说上界仙兽聪颖灵慧,通晓人言,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程子铭并非从仙界中来,但这大世界小世界的说辞,恐怕这位太尉也听不明白,他索性也不解释了,挥挥手道:“贫道走路就可以了,这个灵兽更是腿脚灵便,不需要人抬的。”

    乐良微微一笑:“既然如此,便由下官带路,上仙请。”

    二人顺着扶梯下了高台,在侍女侍卫的簇拥之下缓缓而行。一路上红毯铺地,鲜花引路,侍女笑颜盈盈,怀抱花篮,挥动着纤纤玉手将花篮中的花瓣撒在空中,花瓣在空中盘旋飘荡,慢慢落在柔软的地毯之上。更有两名女童,手捧香炉,在队伍之前引路,香炉上香烟缭绕,环绕在道路两侧。

    一路走来,程子铭弄得满身都是清新的熏香之气,豹子也是沾了一脚的花瓣。

    一行人穿过亭台楼阁,很快便来到一处宫殿之前。只见此殿高大辉煌,青色的琉璃瓦闪着通透的光泽,红色的墙面上嵌着雅致的木窗,两扇殿门大开,其上挂有一块宽大匾额,上面庄严地写了“迎仙殿”三个大字。

    走入迎仙殿中,只见殿内明亮而宽敞,一应家具均是红木雕制,上带描金的花纹,气派之余带着一股优雅尊贵之感。主室内早已布置好桌几坐榻,已然做好了宴会的准备。乐良招待程子铭入座,同时侍女鱼贯而入,很快便奉上了一桌酒菜。

    乐良端起一杯酒,手捧酒杯递到了程子铭面前,说道:“上仙请饮酒。”

    程子铭抬手去接酒杯,视线忽然扫过一物,不由自主地“咦”了一声。他惊讶之下,也顾不上乐良,径直起身向着内室的方向走去。

    直到走到内室的入口处,程子铭才停下了脚步。他拉开入口的珠帘,露出了内室外侧的高大屏风。屏风是由锦缎织造而成,其上绘制的是一副详尽的地图。程子铭怔怔的看着地图,半响无语。

    地图所展示的,大概就是这处小界的凡人天地了。

    在这处世界的极北方,乃是用银色丝线勾勒出的冰原。其下乃是一片绿色的草原。草原向西延伸,与戈壁相连。戈壁南方,乃是绵绵的群山。其中一座银色丝线刺绣而成的大山格外醒目,其上用金丝绣着两字:“昆仑”。

    东方临海,靠近北方的地区,用银色丝线和墨绿丝线交错织造,描绘出山林冰原的样子。正东乃是波涛汹涌的海洋,几处岛屿孤零零的悬在海外,与陆地遥遥相望。海洋之上,有用金色丝线刺绣而成的两个小字:东海。

    而地图的南方,靠西的区域是深绿色的森林。靠东的区域,同样也是与东海相连的浩瀚海洋,之上其上标注的乃是“南海”两字。

    在草原、戈壁、山林、群山、海洋环绕之中,便是一处广袤的平原。这山川地形是如此熟悉,是如此亲切,程子铭第一眼看到这张地图,便不由得心潮澎湃、竟然有些难以自已。

    “九州山川诸国图。”程子铭看着地图的最上方,将图名读了出来。

    “不错。”乐良侧身来到程子铭身边。他伸手摸着屏风道:“上仙好眼力。此图名为九州山川诸国图,其上所显示的,就是我神州大地的地貌和各国范围。”

    乐良伸手指着图中一块区域说道:“此处便是豫国。当初天外仙者,以无上法力开辟此处天地。仿照天外之地的样子,将世界分为九州,并从天外之地迁来子民来此居住。于是便有了并州、豫州、淮州、幽州、凉州、雍州、益州、荆州和扬州这九州。”

    一边说着,乐良一边用手虚指地图,示意这九州所在的位置。他继续说道:“这九州所在,乃是仙人子民所居住的地区。九州之外,便是蛮夷之地,有不少番邦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九州之人,与番邦部落最大的不同,便是我们敬天地、尊仙人、归于天子管辖。”

    乐良再次一指图中位置,说道:“当今天子,便是本朝的皇帝,他的都城位于并州。就在豫州西北之处。”

    “当初创立本朝的太祖皇帝,亲自分封诸侯国。将九州分封给有功之人,我家主公的先祖被封到了豫州,便成了豫王。封号世袭罔替,子孙万代永世臣服天子,统治豫州之地。后来南方蛮人归降天子,天子嘉奖,加封了蛮国,将其土地并入益州。”乐良伸手在地图画了一个大圈,说道:“于是到了今天,便形成了九州十国的局面。”

    “九州十国。”程子铭口中喃喃自语道:“九州十国。”

    这山川布局是如此的熟悉,其上的地形早已牢牢印在了他的心里。纵然他两世为人,历经了两个遥远的大世界也从来不曾忘记,这正是他曾经魂牵梦绕的上一世的家国!

    程子铭静默良久,半响才开口问道:“太尉刚才所言,是有无上法力的仙者,仿照天外之地的样子,开辟创造了此间的山河?”

    “不错。这是古籍中记载得清清楚楚的。”乐良笑道:“据说这位仙者是仿照其故乡的样子创造了这方世界。而且,这位仙人还从自己的家乡各处,迁来了无数子民在此居住。这些人是九州居民的祖先,一直繁衍生息到了今天。现如今,九州也有亿万的仙人子民了。”

    “噢?”程子铭面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这位开创这方世界的仙者,毫无疑问是上古仙人中的一员了。圣殿小界都是上古仙人开创出来的,这点他早就深信不疑了。

    难得的是,这位仙者,竟然是以故乡为参照开辟了此处小界,还从家乡迁移子民到这里居住。

    如此一来便可以确信,这位开辟小界的仙者,乃是同程子铭一样,同样来自地球。

    九州的山川布局如此亲切熟悉,俨然就和中华大地的地理地图一模一样。就连昆仑这种山脉的名称都是一字不差的。

    可见这位仙者的故乡,就是程子铭上一世所生活的中华大地。而眼前这位太尉,以及九州的所有居民,都是程子铭的同乡之后。想到这里,他再看向这位太尉之时,忽然多了几分亲切之感。

    求收藏!求推荐!求评价!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战火,九州的局势

    九州的建筑古朴,九州之人的服饰带有汉代遗风,由此可以推断,开创此间小界的这位仙者大约是来自中华大地的古代汉朝。可是为何在地球之上,此人只比辛越早生了千年,而到了程子铭所在的大世界中,他便成为了比程子铭早生了不知多少万年的上古仙人了呢?

    程子铭略一思索,便想明白了其中的缘故。这大概是因为不同大世界中的时间流逝得快慢不同。其实,无论是大世界还是圣殿小世界,各个世界的时间都过得有快有慢,而每次穿过世界的边界,时间都会发生变化。也不知道这位仙者经历了什么,会由地球上的古人,直接变成了程子铭眼中的上古仙人。

    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位来自地球中华之地的仙者最终达成了非凡的成就。他居然可以独立开创一方小世界,还能穿越世界的边界,回到中华大地上,再带回来诸多凡人在小世界中繁衍生息。就凭这一点,便令程子铭无比敬佩,心生敬仰了。

    程子铭再一思索,忽然想到此方小世界中的文字服饰,非但像极了中华大地的汉代,而且也和程子铭所在大世界中的语言装束非常相似。他不禁怀疑地想:难道所有道统世界中的文化传承,都是出奇地相似和统一的?

    那么前世辛越所在的中华之地,肯定也是道统影响下的一方世界了。

    正在程子铭遐想之时,乐良已经依照地图,开始介绍九州十国当下的局面了。程子铭一边思索,一边听他简略的讲述,很快便清楚了眼下的时局。

    九州十国,国乃是诸侯国,每一个诸侯国都有诸侯王。诸侯王由天子,也就是皇帝亲自赐封。

    皇帝乃是九州最高的统帅。名义上说,诸侯王是代天子管理各州的臣民。天子手中握有创世仙人赐下的九州山河图,以凡人之身掌控天地,所以并不需要当心各个诸侯王拥兵自重。有九州山河图坐镇,诸侯王便没有造反的可能。

    除了山河图,创世仙人还赐下九鼎,九鼎对应九州。九鼎汇聚一起,联合起来可以对抗九州山河图。按照创世仙人的设想,九鼎是为了制约皇权,以免出现国现昏君,民不聊生的局面。一旦朝代中出现暴虐无德的昏君,只要集齐了九鼎,便可推翻皇帝,改朝换代。

    开创这一朝代的太祖皇帝,十分聪明的按照九州地域分封了诸侯国。天子坐镇并州,持有山河图和并州鼎,其余八鼎为诸侯王持有。除了蛮王之外,每个诸侯王各自持有一鼎,这样九鼎位于各州,诸侯王又不都是一条心,自然不用担心有人会集齐九鼎,推翻帝位。于是皇帝的宝座,自然也就做得十分安稳。

    并州,乃是天子所在。虽然不设诸侯王,但是却自成一国,由天子亲自管辖。开朝的太祖皇帝,在并州西部建造都城,命名为神都天安。

    天长日久,等传到了如今在位的这一任皇帝,天安已经人口巨增,街道房屋都拥挤不堪了。神都扩建了几次,城墙外移了百里,可惜依旧敌不过日益增加的人口,庞大的都市令皇帝苦恼不已。

    于是当政的天子做了一个举世震惊的举动,他决定修建东都,在并州东部一处依山旁水的风水宝地,重新建造一座全新的都城。然后再将皇宫迁到新都去。以后将都城分为东都和西都。皇宫贵族位于东都,皇帝在东都处理政事,祭祀天地,接收各个诸侯国每年进献的钱粮。

    而其他的富豪商人和普通居民,则都继续留住在西都,原先的皇宫改为行宫,皇帝和贵族大臣闲暇之余还可以到西都游玩购物。

    皇帝的想法自然是好,可惜新建都城是需要很多很多钱的。西都的富商虽然有钱,可是都不愿意出钱建城。毕竟建造新的东都,好处都让皇帝以及相应贵族得了,富商还都留在拥挤的旧都,得不到任何好处,自然不愿出钱。

    没钱,便无法修建新的都城。皇帝想尽办法,最后无奈之下向豫王求助。一番商谈之下,豫王出人出力出钱,帮助皇帝在乐水之滨,修仙了新的都城,皇帝亲自赐名为永乐。于是并州两座都城,西都天安,东都永乐,都成了九州上下数一数二的繁华都市。

    修建新都的资金数额庞大,豫王也是多亏了有统治雍州的雍王、以及治理荆州的襄王作支持,最终联合三州之力,历时五年,才修建好了东都永乐。

    作为奖赏也好,交换条件也好。皇帝将东、西二都以外的并州地区,一并封赏给了豫王。这样豫王便实际掌控了豫州和并州的绝大部分土地。

    而皇帝,不但免去了治理并州的烦恼,还可以依靠着东、西二都的赋税和各州供奉的钱财来继续奢华的生活。

    按照乐良的说法,此举本来是双方都皆大欢喜的事情。可未曾想,诸侯王中有一个小心眼,那就是统帅幽州的幽王,他对豫王势力的扩张,表现出了各种羡慕嫉妒恨。幽州在豫州北方,与并州和豫州临界,豫王得到了并州和豫州两州的统治权,这令幽王十分愤愤不平。

    于是幽王上书皇帝,希望将并州北部地区划给幽王,以免豫王一家做大。这样的上书,显然很快便被皇帝驳回了。幽王在恼怒之下,居然下令直接出兵攻打豫州。

    豫王得知消息,连忙给皇帝上书,希望皇帝以天子的身份制止幽王的举动。可惜幽王买通了皇帝身边的近臣,最终皇帝下旨,不干涉幽州和豫州的事务,让幽王和豫王两者一决高下。谁赢了,便可以多占些地盘。

    这样一来,豫王也没有办法,只好率领举国之兵,前往幽州和豫州的交界之处迎战幽王。

    相对豫州来说,幽州地域更为广阔,又有许多饲养战马的马场,再加上幽州与许多番邦部落相邻,平时便注意备战,战略物资远多于豫州。况且,幽州一向是防御番邦外敌的前线,朝廷对幽州一向有着特殊的优惠。就拿每年进献给天子的供奉来说,幽国进献的钱粮,都比其他诸侯国足足少了一半。

    长年累月下来,幽王自然积攒了不少钱财。幽国也是兵强马壮,粮草兵器多到堆满货仓。所以就实力而言,幽州的军事力量要强过豫州。

    再加上前些年为皇帝修仙新都,豫州耗费了不少人力财力,现在还在恢复元气之中。此时和幽州开战,无论怎么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