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秦-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国连接上。
  想当年齐国与秦国并称东西二帝,没想到现在西方的秦帝国已经庞大如斯。而当年的千乘之国齐国,却已经没落成为了一个积弱富家翁。齐威王愤懑,气恼可是没有丝毫办法。秦军精锐,齐军羸弱。只能靠不断的给赵国援助,来达到拖住秦国的目的。
  秦王政七年初,秦国大夫姚贾出使齐国。威吓齐威王不得援助赵国,威王怒而逐之。
  五月蒙骜率军攻齐,大败齐军于单父。斩首三万俘敌八万,得单父城。威王不得已遣使求和,割贯丘,安阳,楚丘三城。秦军罢兵!
  六月,安离王遣使咸阳。割九城,秦军兵疲罢兵。历时一年的征东战役胜利结束,秦军夺四十余城。国力大增!
  “东线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派官吏去治理是朝廷的事情。不过这样一来,吕不韦势必更加势大,这便如何是好?”荆二跪坐在草席上,今年的天实在邪性。五月的天便热得邪乎,到了六月老天爷仿佛在下火。明晃晃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只不过从承明殿前殿走到后殿,荆二便出了一身的臭汗。心头仿佛积蓄了一团烈火,有时候真想用冰块将整个承明殿冰镇起来。
  草庐里放了大条的坨冰,两名姿容艳丽的侍女跪坐在坨冰前,用扇子不断扇着坨冰。凉气一股股的吹过来,荆二觉得受用不少。心头的火焰,似乎也小了许多。
  公孙龙笑了一下,一挥手两名美姬便站起身来施礼退下。接下来的话她们听不得,还是赶紧退下去的好。
  “此事,臣早已经为大王考虑周全。吕不韦安插的官吏再多都是摆设不足为惧,只要大王除去一人。吕不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管他势力有多大。大王要收拾他,有如砧板之鱼肉。”两名美姬退了下去,公孙龙一捋胡须笑道。荆二忌惮吕不韦已久,身为谋士要比肚子里的蛔虫更加了解这位秦王。公孙龙早就打好了腹稿,就等着荆二上门来问,这才能体现出他的才学。
  “哦,此乃何人?”荆二瞪大了眼睛,惊喜的问道。
  “蒙骜!”公孙龙说出这两个字之后,便不再言语一副神在在欠扁的样子。
  “蒙骜!”荆二嘟囔了一句。眼睛猛然一亮!
  蒙骜是吕不韦手下掌兵第一人,而且也是唯一一人。一直以来,大秦军方的心都是向着王室的。只有蒙骜一人,因为是降将遭受排挤。为了施展平生报复,不得已投靠了吕不韦。
  现在只要干掉蒙骜,吕不韦在军中的势力立刻就土崩瓦解。只要军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吕不韦就算是如何兴风作浪。自己要收拾他,也不过是一道手令的事情。公孙龙说他是砧板上的鱼肉,那是一点儿都不假。
  “妙!妙!妙!”荆二连说了三个妙字,可说完之后脸就垮了下来。
  蒙骜是统兵大将,身边卫队就有数千人。那些人都是银子加刀子收拢得服服帖帖的,绝对终于蒙骜的人。真的要杀蒙骜,一个弄不好就会酿起兵变。东方新占领的魏国土地尚未完全臣服,如果蒙骜就地造反拥兵自立,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呵呵呵!若是逼得蒙骜造反,公孙龙的项上人头安能踏实?大王只消一道旨意,便可将蒙恬和蒙武调回咸阳。咸阳宫不是还缺个中郎将么?就让他们兄弟担任此职。
  他们兄弟回来之后,便是大王手中的人质。到时候大王再下一道令旨,封蒙骜为侯,与麃公一同回咸阳述职。同时派王翦为帅,统领大军在外。以王翦的本事,加上大王的令旨。要做到入其军,夺其帅并不难。
  第三步嘛,便要用上千度公公。只要蒙骜入了武关,便命千度带禁军持密旨见之。只要蒙骜不从,后有武关雄关。前有大秦禁军,他不会有任何机会。为了蒙武和蒙恬,也会自行了断。到时候报个暴毙,大王再举行一次国葬。到时痛苦一场,还能邀买人心。大王认为此计如何?”
  毒!真毒!若是按照公孙龙的计划,蒙骜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如果带着卫队造反,在武关守军和禁军的夹击下,能够力战身死已经是好的结局。若是那样,蒙骜的一世军功也将华为乌有。不但子孙得不到萌荫,就连在咸阳的蒙武与蒙恬,都将会身手异处。一代良将,下场是身死族灭,真个让人唏嘘叹惋。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蒙恬与蒙武的性命。这杯毒酒,他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
  “当世之谋臣,无出先生之右者。嬴政得先生,真乃大秦幸事。”荆二听了公孙龙的计划,眼中异彩涟涟。干掉了蒙骜,就等于掰掉了吕不韦的一条臂膀。咸阳城内除了孝后,再没有人能够阻挡他冠礼后亲政。
  一想到孝后,荆二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刚刚舒展的眉头,旋即又皱了起来。
  “千度有奏报,说是云玥已经在平凉练就了五万大军。还有七八万的民军,听说这些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当年的杜壁也算是秦军中有名的良将,居然不是他的一合之敌。可见平凉战力之强悍,平凉不除孤总是心下难安。”荆二端起茶杯呡了一口,有些无奈地说道。云玥现在有孝后护着,没有亲政的荆二根本没有机会除掉他。
  “此事早前曾与大王说过,对付平凉在于粮。云侯弄去越多的人,他就要养越多的人。大王可派人暗中阻止平凉收购粮食,不过此事得要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若是烫着了他,要防着狗急跳墙。”
  “哼!左右不过是一条狗而已,真要是急了,便可烹之!”


第129章 火热的六月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六月的平凉应该可以热死人。毕竟平凉城向北一百余里,便是沙漠。那里可是赤条条没有一根杂草生长,炽热的骄阳无情的烘烤着一切。除了仙人掌,好像没有生物可以在那里生存。可谁也没有料到,平凉的气候,居然比咸阳还要凉爽一些。
  前几年栽下的白杨树已经长高长壮,再有几年便能够阻挡沙尘暴的袭击。护城河下面的泉眼不断的向往涌水,沁凉的地下水不但调节了气候。更是给平凉周边的庄稼提供了水源。
  早先来平凉的秦军家属们幸运的分到了庄稼,城北的沙土地里面种了那种叫做土豆的东西。城南的旱地上种了好大一片玉米,沙漠里燥热的风刮过来,已经变得不那么燥热。深绿色的玉米叶子相互撞击,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玉米是个好东西,产量够耐干旱。是存粹的粮食作物,比起种一葫芦收两瓢的菽子来说,好的太多。百姓们分了种子,没一个犹豫的。玉米是个什么德行,早就在大棚里见过了。没想到一株上面能结那么多棒子,随便掰下来一棒子就能让一个半大小子吃饱。这种好东西,侯爷家不藏私,拿出来给大家分享,这世道这样的好主家不多。
  距离平凉城再远一些,就是棉花地。负责种植棉花的,都是羌人妇女。常年的白日劳作,将她们的皮肤晒得黝黑。可这些羌人女子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些棉花就是她们的命啊。到了交棉花的时候,可是要凭着地里产的棉花换粮食吃。想要不挨饿,只有让地里长出更多的棉花出来。
  月氏人就惨了点儿,男人们都被赶去修水渠。女人们留在平凉城里整顿市容,偌大的平凉城里各条大路上,好像被狗舔过,找不到哪怕一颗马粪蛋。
  有些地方干净得令人发指,例如侯府门前。哪怕有一片树叶,管事妇人的鞭子就会无情的抽在那些月氏女人身上。
  男人和女人,有时候半年都见不上一面。哪里像羌人,不但分了房子。强壮的男子还可以参加军伍,若是立下战功。听说还可以分地,今后只要向云侯缴税,便不会再受欺凌。晚间操练的时候,就数这些羌人小伙练得辛苦。云玥设下的步兵练习场上,到处都是奔跑的身影。
  有人练爬墙,有人练习跨障碍。也有人在平衡木上流连忘返,反正都要把自己的本事练得棒棒的。将来好去给云侯打仗,为家里人挣一个前程出来。
  那些从东三郡刚刚迁过来,住进筒子楼的华夏人明显还没有进入角色。祖祖辈辈土里刨食,忽然一下进了城当工人。各种的不喜欢,家里没有院子。怎么养鸡?猪圈在哪里?楼下的土地只让种花不让种菜,这是什么道理。败家哦!
  不过鉴于云家管事的凶恶,他们这些话都憋在肚子里不敢说出去。家里的口粮还得靠工厂里做工来买,刚刚从东三郡搬过来。样样东西都缺,可手里的钱有数。置办点家什,就得饿一顿。慢慢熬吧!老谁家小谁不是听说涨工钱了?不过就是学手艺快些而已,咱家孩子也不比他差劲儿。
  偌大的平凉城,一下子涌进了十数万人来。自然会发生一些刑事案件,韩非是个合格的法官。大多数人落到他手里,就是一个字“杀”。以至于平凉城的大大小小官吏,最先被起外号的就是他。韩阎王这一响亮的名头,当之无愧的扣在了他的脑袋上。
  为了加强普法教育,韩非还将这些人集中起来。然后发动群众,搞万人大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刽子手通常会恶趣味的挑着人的后脑勺下刀。据说这样下刀,血会飙起来最高。
  扯着头发一刀下去,鲜血可以飚飞起一丈多高。看着惊悚后腿的人群,和吓得哇哇大哭的孩子,韩非知道他的目的达到了。有时候杀人,也是为了教育人的!
  说道教育,邹衍先生最近干的非常卖力。从平凉城的犄角旮旯里搜检出许多的孩子,每人发一块沙板教着写字。向北百余里便是沙漠,要多少沙子没有。城里的建筑工地上,都是在沙漠里拉来的沙子。很细没有石头,基本上不用筛。
  幸亏这两年邹衍在平凉鼓捣文化培训班,学员是一批批毕业。会背三字经,很不错你可以教语文。会背九九乘法表,高材生你负责教数学。什么?你会吃饭?给老子滚!
  短短两年时间,邹衍先生愣是在这片文化沙漠里种植了一片绿洲。而且,这片绿洲正在以裂变的速度在增加。用不了多久,平凉居民的文化水平,便可以赶超咸阳。成为战国时代,最具文化气息的城市。
  在南城,辛劳的月氏人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工。那里将是平凉书院的二点零版本,不但邹衍先生会在那里教授算学。还请了儒家门人教授文学,扁鹊先生领衔的医学院一定是战国翘楚。当然,还少不了耿师傅的工学,和渔老的恪物学(物理)。
  工人不花钱,材料不花钱。土地使用费,建筑批文等等一律省略。有了这么多便利条件的邹衍,发誓要赶超稷下学宫。将规模搞的要多大有多大,教室要容纳八百人的。食堂要容纳三千人的,最恐怖的就是这家伙居然构思出了图书馆。甚至连借阅证,都创造性的发明了出来。这老家伙想象能力,真的让云玥叹为观止。
  李斯痛并快乐着,每天操心平凉城的大小事务。尤其是城外十里的市集,更是他的重点项目。据他说,市集建成后平凉城的赋税将会有质的飞跃。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云玥看到城外汹涌的各族商人之后,是信了。
  以前的市集,在黑氏兄弟入侵的时候被捣毁殆尽。现在的市集,距离平凉城十里。在击败黑氏部落之后,草原上再没有人敢惹平凉城的锋芒。新建的市集,实际上是一座巨大的建筑群。占地足足有数百亩之多。
  最角落里的是牛马市,也是现在唯一开始营业的市场。来自西域各地的客商,还有来自内地的客商都在这里寻找合适的牲畜。马是重点,尤其是楚国来的那些家伙。对匈奴马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南方缺马,各种马都缺,尤其是健壮的战马更是能够卖出天价来。
  至于牛,他们只买母牛。有些人一次性购买七八头之多,草原上的牛不会耕地。只能当做拉牛车的驮牛,不过母牛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下小牛犊,以农耕为主的华夏民族,牛是珍贵的。有一头可以不断下小牛的母牛,无异于一只会下金蛋的鸡。这里最没用的反而就是羊,除了吃和扒羊皮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用处。
  每到夜晚,烤全羊的香味儿都会弥漫整个平凉城。孜然与辣椒的出现,让烧烤更加的火爆起来。
  火爆的烧烤带动了平凉的另外一个产业,那就是餐饮业。烧烤用不着顾那些工钱高得离谱的厨子,只要找一位掌管火候的大师傅就成。好多都是自家男人临时客串!
  一串串肥美的羊肉串烤在炉子上,孜然辣椒往上一撒。食客是趋之若鹜,夏夜里加了冰块的果子酿一宿便能卖出去好几十桶。酒类又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斯是拼了命的算计,凡是能抠钱的地方是一样不放过。对于这样的举动,乌孙大掌柜是嗤之以鼻,“老子多跑两趟就有了!”成为了乌孙大掌柜的口头禅。
  东方六国遭了兵灾,却丝毫不影响乌孙大掌柜的生意。富户们对于玻璃器皿,香料尤其是辣椒简直迷恋到了骨子里。芊芊开发出来的香水,受到六国宫廷女眷们的极度追捧。当然,牛皮靴。皮包,皮腰带等也是宫廷女眷们的最爱。
  在燕国海里捞上来的干海鲜,更是在咸阳城里卖出了天价。现在就连咸阳宫的少监,都得请乌孙大爷吃饭。想办法多从他手里抠出点儿海鲜出来,不管是太后,还是大王,乃至孝后都是海鲜的忠实粉丝。现在一顿离开那叫做虾仁的东西,都吃不下饭去。
  太尉府的詹士已经着了乌孙大爷八回了,一定要购买云家的挂面,饼干还有牛肉干当军粮。不过他们摒弃了葱油饼,理由是这东西保质期太短,不适合大军食用。
  光是以上这些产业,给云家带来的收益,就是平凉赋税的两倍有余。更加不用说,产出量更为惊人的造纸,火柴等行业。这还是云家不向外卖盔甲武器的前提下,若是拿出云家的漆黑战甲出来。恐怕,东方六国的将军们会卖了老婆来收购。战场上,这玩意真的可以保命。为了活命,老婆这东西就不算是非卖品。
  看着李斯忙碌,蔚獠也不闲着。他正在与云玥筹划一件大事,一件关系到平凉数万军卒的大事。


第130章 授衔仪式
  大金乌高挂在天空上,好像要将所有的火力都倾泻在大地上。平凉的军官们钉子一样站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