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主公应尽快掌控陈留的大权,稍作整顿之后,立即兵发豫州。豫州刺史元岱本是无能之人,豫州在他的治理下混乱不堪,州内百姓人心背离,正是主公施展恩威的好时机,更何况天赐良机,现元岱已死,此时取豫州,如同探囊取物。”

    宇宫照烈闻言,惊讶的说道:“仲德所言,与某心中所想分毫不差!却不知你所提到的那位故人,姓甚名谁?”

    程昱微笑道:“此人名叫郭嘉,自奉孝。少年时就很有才名。”

    “哈哈,这个郭奉孝,有点意思。看来,他是上天赐予某的臂膀啊。仲德,备上一份厚礼,稍后某与你同去请郭奉孝出山!”宇宫照烈开心的笑了起来。刚才在听了程昱转述郭嘉的话之后,宇宫照烈敏锐的感觉到,郭嘉的计略,确实是自己生平仅见。这样的人才,要是不去主动拉拢,那宇宫照烈也就不是宇宫照烈了。

    话锋一转,宇宫照烈的语调忽然变得严肃了起来:“张邈、元岱死的正是时候,此乃天赐良机,不容坐失!众将听令:着夏侯渊率一千军士,三日之内扫清陈留郡内的张邈残部,为某统一陈留!着夏侯惇、李典率两千军,克日兵发颍川!着宇宫仁、宇宫洪率三千军,即刻进兵济阴,为我大军攻打兖州做好准备!着程昱、于禁率五百军,将陈留城中的富商们聚集起来,索要钱粮,以备我军出征之资!”

    众将齐齐向着宇宫照烈一拱手,大声回答:“诺!”
………………………………

第一百八十章 泰山的计谋

    徐州与豫州交界之处,泰山三兄弟带着千余名士兵,正彷徨不知所措,为明天的去向发愁。就在此时,一条和宇宫照烈收到的战报相差无几的信息,传递到了泰山的面前。

    “这个消息可确实?”泰山惊愕的问着孙乾。孙乾是泰山麾下仅有的两名谋士之一,负责各处信息的收集。另一位,名为简雍,因简雍略通阴阳数理之说,偶尔能做到趋吉避凶,泰山任命他为行军参谋。

    孙乾回答道:“我已经核查过了,应该属实。”

    泰山皱着眉头,心中没来由的一阵烦闷。这个元起怎么命就这么硬呢,十二路诸侯,近二十万联军,竟然没能杀死他?如果元起身死,泰山虽然得不到什么切实的利益,但至少可以出一口胸中恶气啊,谁让元起处处抢他的风头呢。。

    当然,泰山的想法,完全是自己猜测出来的,元起根本就没有抢他风头的心思,是泰山的嫉妒心让他的心理已经有些扭曲。

    “这个杀千刀的袁丁,竟然如此阴毒!他日撞见,俺老张一矛刺死他,给元起老弟报这个仇!”张武瞪大着环眼,怒气冲天的吼道。

    关威因为心中气愤,红脸都快被气成紫色了:“还好元君侯福大命大,若真出了什么意外,国家将骤失一擎天巨柱。”

    关、张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把个泰山烦躁的差点呕吐。如果是其他人现在说出这样的话来,说不定泰山立刻就要拔剑把他斩了。满心愤懑之时,孙乾的一句话,让泰山心中的愤懑消失殆尽。

    “主公,听闻是徐州刺史陶谦和北海太守孔融给元君侯报的信。”孙乾无意的说道。

    泰山立刻抓住了这句话中的关键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孙乾有些犹豫的说道:“其实,我也不太能肯定。听说当时在战场上,有一人曾给元君侯报信,这个人,我认识。是陶使君帐下的副将孟魁,但是天下重名重姓之人甚多,因此我也不能断定。”

    泰山低下头在心中思索着:“在诸侯联军中,唯有陶使君、孔北海和某未曾参与围剿元起之事,某不曾将此事说出,连二弟三弟某都没有告之他们。那么泄露消息之人。就只有陶谦和孔融了。”

    想到这里,泰山忽然感到眼前出现了一个天大的良机,起身走开十几步之后,招手叫过简雍。泰山低声向他吩咐道:“宪和,你安排几名涿郡的老兵,到冀州境内去散布消息,就说给元起通风报信之人。是徐州牧陶谦。切记,不能让他们暴漏自己的身份,暗中散播即可。另外。此事切不可让二弟三弟知晓。”

    简雍诧异的低声问道:“主公,你这是何意?”泰山神秘的一笑,轻轻地说道:“徐州,可是一个好地方啊,你说若是咱们能取了徐州做根基,何愁大业不成?”简雍伸手摸了摸后脑,不甚明了的又问道:“可是这和去冀州散播消息有何关联?”

    泰山转过头,看着简雍,低声说道:“宪和,你是做学问的人。这权术之道,你不学也罢。”泰山身为一代枭雄,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有其独到之处。简雍看不出来,泰山却是看的很清楚。袁丁此次联合各路诸侯伏击元起,最后落得个鸡飞蛋打的下场,为了堵住天下众人悠悠之口,或者是为了能在一片谴责声中,拥有足以自保的力量,袁丁一定会拿下冀州作为根基,进而以陶谦给元起通风报信为借口,出兵讨伐陶谦,从而再把徐州也攥在手里。冀州、徐州都到手之后,青州就成了被包夹的局势,唾手可得。当袁丁坐拥三州之地后,天下间谁还敢再议论今日之事?

    所以,泰山才会让简雍派人去冀州境内散布消息,让袁丁知道给元起通风报信的人,就是陶谦。泰山给袁丁规划好了一个宏伟的雄图,不由得袁丁不动心,当袁丁拿下了冀州之后,一定会按照泰山此刻的设想,攻打徐州。泰山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袁丁起兵之前,赶到徐州,仗着自己的仁义之名,先一步取得陶谦的信任,然后坐等袁丁率军前来,自己在趁机从中取利,把徐州的兵权攥在自己的手里。

    想到以后自己将坐拥整个徐州,麾下带甲控弦之士十数万之众的美好前景,泰山的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那个时候,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上表自封徐州牧,与天下英雄一较长短了。

    京城,德阳殿中。大殿内的地上七零八落的散落着各种珍贵玉器的碎片。

    砰——碰撞声响起,又一件名贵的玉器被元协用力扔到了地上,摔得支离破碎。“狗贼子,这就是所谓的四世三公?这就是所谓的赤胆忠心?”元协喘着粗气,怒不可遏的对着文武百官咆哮着。

    连宇宫照烈和泰山都得到的消息,元协没有理由不知道。经过元起对京城的整顿之后,元协手中直接掌握着一万多名军士,说话的底气也就随之粗壮了许多,此时的元协,已经恢复了几分天子所应有的威严。

    暗中勾结袁丁的王诺,此刻后背上已经是一片冷汗,把朝服都打湿了。他万万没想到袁丁等十二路诸侯,竟然联手都拿不下一个元起!还好最后事情的收场还不算坏,否则的话,一旦把自己是内应的消息传出去。恐怕盛怒中的元协,会毫不犹豫的斩下自己的这颗白头了。暗中向着心腹大臣们使了个颜色,王诺示意他们出班劝奏元协平息怒火。

    当下,两名大臣站了出来,向元协诉说袁丁等人均是名门望族出身,是朝廷的基石所在,偶尔做错了事情,但也罪不至死,请求元协网开一面饶过袁丁等人。他们的话,让元协心中的怒火燃烧的更加剧烈了。自己身为天子,竟然连处罚一个人的权力都没有了么?可是,元协并不傻,心中虽然愤怒,气恼袁丁等人胆大包天,竟敢半路伏击元起,但元协也明白,自己虽然在元起的帮助下,重新掌握了朝政。甚至还亲手掌握了一支万人的军队,但是,这些并不能彻底改变,自己这个天子势弱的一面。

    长久以来,皇室的威严几乎已经丧失殆尽,若不是元起适时出现,恐怕元协这个天子早就做亡国之君了。在和元起的相处中。元协的思想和性格,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已经更趋成熟了。元协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弊端并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他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就轻易决定一些人的生死。更不会轻易的把兵权,从那些长久以来割据一方的诸侯手中收回来。

    可是,元协视元起为亲生兄长一般,元起又屡屡救元协于危难之际,若是不能就此事维护一下元起的利益,元协的心中实在难以安定。心中为难之际,元协把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元鹰。因为元起的关系,元协对元鹰也是极为信任,遇到难解之事,总是要询问一下了元鹰。

    元鹰明白元协的心思,于是出班奏道:“启奏圣上。袁丁等人公然举兵围攻朝廷亲封的冠军侯,理应凌迟处死。但念在袁丁等人乃是初犯,先前又有讨董、救驾之功,因此可免死罪。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圣上可罚去他们一年的俸禄,以儆效尤。”

    钟繇走出来补充道:“圣上,袁丁等人胆大妄为,触怒天威,应削去爵位,贬官一级,以显圣上之威严。”

    听着元鹰和钟繇的话,王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只要元协和元鹰肯松口,这件事就好办了。什么罚俸禄、削爵位的,那都不叫事。现在有几个诸侯还靠朝廷的俸禄活着?甚至朝廷在历经战乱之后,早已发不出俸禄来了,要不是元起、王匡等诸侯还按时向朝廷贡纳赋税,元协这个天子恐怕连肉都吃不上了。至于贬官,那也只是名义上的惩罚而已,难道袁丁被贬一级之后,就掌控不了手中的兵马了么?事后随便找个理由虚报一下功勋,不就又能升回去了么。

    说白了,元鹰和钟繇的话,听起来似乎是很严厉,但那都是在给元协找台阶,是为了在面子上保全元协的天子威严,袁丁等人,一点实际上的损失都没有。在庞大的士族世家面前,元鹰、钟繇等心中向汉的大臣们,为了保住元协的尊严,不得不做出了妥协。

    元协在心中长叹了一声,一阵深深的无奈,席卷了他的心灵。这就是世家手中的权力,大过天子权力的悲哀之处。把元协这个天子,几乎都要给架空了。深深吸了一口气,元协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传旨,将袁丁等人贬官一级、罚俸一年。勒令他们立刻返回本郡,不得有误。将原豫州刺史元岱等死去的诸侯子嗣发配边疆,若无征召,不得返回。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招揽华佗

    荆州襄阳,鹿门山学院中,诸葛亮正在打点行装。自从他得知元起被伏击的消息之后,心中焦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飞到元起的身边去。

    庞统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着诸葛亮道:“孔明,你真的打算就这样离开书院么?再有半年你的学业就完成了,现在离开,实在太过可惜了。”

    诸葛亮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头也不抬的回答:“知恩图报乃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冠军侯对亮有救命之恩,还保举亮来到书院拜入老师门下学习,对亮又有再造之恩,如此重恩,亮若不予回报,与心何安?”

    “可是那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啊,半年!只要半年你就可以完成学业了啊,你现在这样半途而废,学院是不会承认你的身份的。”庞统有些着急的劝道。鹿门山学院有个规定,凡是在完成学业之前,半途离开学院的,学院对其弟子的身份,一概不予认可。也就是说那些没有完成学业的人,是不能以鹿门山弟子自居的。诸葛亮现在离开,就等于之自动放弃了鹿门山学院这块金字招牌。

    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诸葛亮回过身来看向庞统:“士元,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冠军侯遭此伏击,必定元气大伤,亮不在他身边,心中实在放心不下。情义和学业之间,既然只能选择一个,亮也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自然是舍学业而取情义了。”

    “说得好。”房门被推开,几个人陆续走了进来。庞统转身看去,认出这几人是除了自己之外,诸葛亮私下最要好的朋友,分别是崔州平、石广元和孟公威。崔州平开口说道:“孔明大志,我等心中悉知。然恩情永远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我等三人皆是胸无大志之人,反正也通不过老师的考核,完不成学业。不如就陪同孔明一起走上一遭,去领略一番北国风光。”石广元摇头晃脑的吟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孟公威笑道:“这可不就是冠军侯作的小令么,想来冠军侯也是风雅之人,小令内蕴含的意境,当真是妙不可言,妙不可言那。”

    庞统惊愕的看着三人,喃喃的说道:“你们,也要离开学院?疯了。你们都疯了……”

    沙县城中。

    经过华佗数日的调理之下,元起的身体已经恢复如初。经过贾愿的建议,元起决定班师回幽州。在班师之前,元起还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他要和孙坚去说个清楚,并且代元协讨要回传国玉玺;第二,他还要和华佗进行一次长谈,想办法把医术神妙的华佗说服,让华佗心甘情愿的留在幽州。

    先找到孙坚。元起刚说要班师回幽州,孙坚就截口说道:“把仁儿带走。路上有元华先生照顾,某也放心。”元起默然无语,对于孙尚香。元起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虽然当时是为了救她,可毕竟自己在无意之间看光了她的身体,为了保全她的清白名节不受损害。元起只能娶她过门。但是孙策是自己的弟子,自己和孙坚平辈论交,这就让元起心中负罪感攀升。说什么也不肯迎娶孙尚香。

    孙坚这几天也想明白了元起的为难之处,见到元起沉默了下来,立刻就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这样,你带仁儿走,某就把传国玉玺给你,你愿意自己留着还是送还给朝廷,某一概不管;你若坚持不带上仁儿,那某就是让传国玉玺沉入大江之中,也绝不会交给你!”

    元起苦笑着说道:“孙太守,你这当父亲的,怎么把亲生女儿使劲往外推呢?”孙坚佯怒道:“狗屁!你当某愿意让仁儿跟你去幽州那苦寒之地么?要不是你这个无赖趁机占了仁儿的便宜,某怎么会把仁儿往外推?”

    元起一脸无奈的辩解道:“天下间,哪里有像某这样的无赖?为了救人把自己的血都差点流干了。”孙坚哈哈笑道:“所以某才放心把仁儿交给你啊,小子,以后见到某就不要叫太守了,这可太见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