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的魏军将士。无人能坚持超过一招,不是被砍碎了脑袋,就是被拦腰斩为了两段儿。他们二人在北岸观战已久,心的杀意早就充满了胸膛,此刻轮到他们亲自上阵了,再也不必忍受技痒难搔的苦闷了,出手间自然是杀意纵横了。

    “天归之出,有胜无败!”专属于百战天归的口号,再次在战场上响起。四万名天归军分成两部,各自在许褚和典韦的身后,以五人一组结成小型的五行阵,轮动着沉重的斩马刀,对着魏军将士们就是一阵劈砍,天归刀法的威力被他们展现的淋漓尽致。

    两翼的压力让宇宫仁不得不再次改变了战术,他命令传令官开始收缩两翼的兵力,向路聚集,试图以缩短防线为代价,成功的对元起所部完成狙击,给后方的宇宫照烈争取到调整战术的时间。

    可是,宇宫仁的部署在刚刚完成一半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把两翼的全部兵力都收缩回来,浑身浴血的马越便已经冲破了层层阻碍,杀到了宇宫仁的面前。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看到宇宫仁之后,马越也不答话,拧枪便向宇宫仁杀了过去,看家绝技白虎啸天枪法施展开来,幽月枪在空幻化出一个金色的虎头,张开了血盆大口向着宇宫仁的头顶咬了下去。

    宇宫仁若是在巅峰状态,至少还可以和马越交手数十招而不致落败,但是现在的宇宫仁,仅仅是一个残废之人,他只能用一支左手,运转手的长剑在抵挡马越的杀招了,在力量和兵刃长度上,宇宫仁都落入了绝对的劣势之。

    铛——

    枪剑相交,发出了一声剧烈的震动。宇宫仁左臂的力量,无疑要比马越双臂叠加的力量弱了很多,尽管宇宫仁成功的挡下了马越着志在必得的一枪,但是手长剑却被撞得脱手而飞,虎口也被马越的大力所震裂,鲜血顺着虎口的破裂之处,滴滴答答的流了下来。

    马越得势不饶人,一击震飞了宇宫仁的长剑之后,双手在枪杆上一个兜转,枪尖自腋下倒刺而出,闪电般刺向了宇宫仁的心窝。面对马越这一枪,宇宫仁再无防守之力,勉强举起被震得发麻的左臂挡在了胸前,试图牺牲左臂来挡住马越这当胸一刺。

    噗嗤一声,宇宫仁的左臂被幽月枪刺穿,紧接着宇宫仁便感到心口一凉,坚硬的锐利刺破了自己的身体,势不可挡的刺进了自己的心脏之。剧痛,瞬间便在心口处升起,迅速传递到了脑海,挥之不去。

    魏军军大阵内,宇宫照烈看到宇宫仁落马身亡,眼泪和逆血同时窜了出来,眼带着两行泪水,嘴角挂着一丝血迹,不停的拍打着自己的胸膛,痛心疾首的哭号着:“!孤的兄弟啊,痛煞孤也,痛煞孤也……”

    与宇宫照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越,在斩杀了宇宫仁之后,马越更是士气如虹,向着宇宫照烈的方向杀了过去。元起唯恐马越孤军深入出现什么闪失,挥戟向身后一招,率领着数万精锐一起追着马越的方向,向前冲杀着。

    当元起率部追上马越,破开了宇宫仁所部的最后一道防线,兵锋直逼宇宫照烈军主力的时候,又一批将士来到了黄河南岸。这次领头的大将,是龙虎二将关威和张武,青龙天将和斗杀天将两面大旗,在黄河南岸竖起,四万步骑混杂的精兵,在他们二人身后发出了大战前的怒吼。

    随着关威和张武的率部参战,甘静和左慈再也不甘寂寞了,他们留下一部分麒麟精锐继续镇守着渡口阵地,然后各自带领一万麒麟精锐,迅速向许褚和典韦靠拢,在魏军两翼与许褚、典韦完成了回师,共同向魏军的两翼发起了强有力的冲锋。

    关威和张武也分出了两万将士,留下来协助留守的麒麟精锐,共同看守阵地,并负责继续把北岸的将士们运送过来。分派好了人手之后,关威和张武并驾齐驱,率领剩余的两万部下将士,沿着元起所部开辟出来的通道,向着宇宫照烈军阵的路发起了第二波强攻。

    在关威和张武发起强攻的同时,黄河之上忽然响起了如雷般的战鼓声,数不清的战船从黄河入海处显现了出来。在这支舰队为首的巨型楼船上,一面大旗迎着河风飘扬不休,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孙”字。

    “燕王,弟子孙策前来助战!”江东猛虎孙策雄壮的声音,在黄河之上远远地传了过来。在孙策的声音之后,萧儒那儒雅的声音也响了起来:“燕王,臣萧儒来也!”
………………………………

第四百五十三章 尘埃落定

    看到孙策和萧儒的舰队之后,在北岸燕军阵中坐镇的诸葛亮脸上喜色顿显,立刻对身边的传令官快速的说道:“快!用旗语通知伯符他们,让他们迂回到南岸登陆,切断宇宫照烈的退路!”

    在接收到诸葛亮的旗语之后,孙策和萧儒立刻调转方向,沿着黄河急转直下,驶出二十里之后,在黄河南岸登陆,然后整顿兵马,杀回到了战场之上,在宇宫照烈主力大军的身后,摆开了战阵,和元起所部遥相呼应,对宇宫照烈大军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

    隔着整条黄河,当诸葛亮看到孙策按照自己的指示,切断了宇宫照烈大军的退路之后,心中顿时安定。安定过后,诸葛亮用略显紧张和兴奋的语气,对身边的传令官说道:“催促我军加快速度陆续渡河,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黄河南岸,困死宇宫照烈!”

    眼看着一统天下的大业,即将毕其功于一役,就连一向以谨慎、稳重出名的诸葛亮都有些无法克制自己激动的心情,紧张和兴奋这两种并不相同的情绪,同时浮现在了诸葛亮的心头。

    在诸葛亮的命令下,上到老将黄勇,下到小将姜维,除了负责保护诸葛亮等文臣谋士安全的将士外,其他的人全部赶往了黄河南岸。

    半个时辰之后,将士大部已经渡过了黄河,来到了黄河的南岸。数十万大军开始在岸边集结,此时身份最高、资格最老的黄勇站了出来,临时担任起了大军的前敌指挥官,将数十万大军分成左、中、右三个紧密相连的战阵,沿着元起所部冲杀的脚步,向着宇宫照烈的主力大军推进。

    宇宫照烈大军身后,孙策也做出了和黄勇如出一辙的举措,二十万大军平铺开来,向着宇宫照烈的主力军碾压了过去……

    两部精兵分列前后两个方向,同时对宇宫照烈大军展开了狂攻,一场空前的较量,就此进入了高氵朝。双方合计近两百万将士,在黄河的岸边,展开了无休无止的厮杀,每时每刻,都会有人倒下,将自己的鲜血。注入黄河岸边的沙土之中。黄河这条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河,成为了这场战争的历史见证者。

    厮杀,从日出延续到了日落,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战场上终于平静了下来。在两部精兵的夹击之下,宇宫照烈成为了这场战争的失败者。

    当战火逐渐平息,宇宫照烈披头散发站在战场中央,此刻跟随在他身边的,只剩下区区数万人而已了,余者,不是被斩杀,就是成为了的俘虏,或者是趁乱逃出了战场。

    元起浑身浴血坐在玉麒麟背上,来到了宇宫照烈的面前。尽管经过了一整天的厮杀,强悍如元起者,也早已是疲惫不堪了,但是此刻,元起的腰身依然挺得笔直。胜利已经在望,已经分裂了数十年的天下,就要在元起的手中重新一统。

    当元起和宇宫照烈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沧海桑田的感概。沉默了良久之后,元起开口说道:“照烈兄,你输了。”

    宇宫照烈默默地点了点头,丢掉了手中的倚天剑,伸手捋了捋鬓角处散乱的头发,然后直视着元起说道:“没错,你赢了。从见到你的第一面开始,孤就有一种感觉,你会是孤此生唯一可堪作为对手的敌人,只是孤没有想到的是,最后的胜利者,却不是孤,而是你。”

    元起将手中的混元戟垂下,深深地看了宇宫照烈一眼,随后对宇宫照烈说道:“谁胜谁负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今以后,天下间的百姓再也不会受战乱之苦了。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他们的生活将会是安定的。”

    宇宫照烈忽然笑道:“元起老弟,如若今天的胜利者是孤的话,你能如此淡定的说胜负皆不重要这样的话吗?”

    元起哈哈笑道:“那是当然,即便今日是你胜,但最终仍会是本王胜,照烈兄,你不是本王的对手!”

    宇宫照烈感慨道:“孤输的心服口服,兵,将,甲器,谋臣,补给,你无一不占尽优势。即便是决战的日子,也是坐孤击虚,时也,命也,机也,断也。在临死之前,孤有最后一个请求,希望元起老弟能够应允。”

    元起目视宇宫照烈:“照烈兄且说来。”

    宇宫照烈劈手从身边的一名虎卫军手中夺过一条长枪,双手握紧枪杆,用枪尖指向元起,朗声说道:“最后一个请求,就是能够和你一战!”

    元起手中已经垂下的混元戟缓缓举了起来,平举在胸前,用无声的行动,向宇宫照烈表达出了自己的心意。

    宇宫照烈大笑了几声,然后双腿猛蹬坐下战马的马腹,向着元起冲了过去。

    “疾!”元起轻喝一声,玉麒麟立刻进入了冲刺的状态,带起一阵残影和宇宫照烈对撞了过去。

    铛——

    一招之间,宇宫照烈手中的长枪被混元戟撞飞,元起手腕一抖,混元戟锋锐的戟尖刺进了宇宫照烈的左胸,在宇宫照烈的后心处透体而出,带出了一溜血珠。

    啪——

    宇宫照烈的身体倒撞于马下,身体不停地抽搐,口中冒着血沫。已经是进气少而出气多了。低头看了宇宫照烈一眼,元起收起了混元戟,伸手拉起了虬龙面罩,定定的看着宇宫照烈,直到宇宫照烈的身体完全变的静止了下来,再也不能动弹……

    官渡之战,以元起大获全胜而告终,已经分裂了数十年的天下,在官渡之战结束的这一日,进入了大一统的倒计时。

    开元二年十一月初八,元起亲自率领的八十万大军攻占了许昌。

    开元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庞统率领的南方军团攻陷豫州全境,最终在许昌和元起完成了会师。

    开元二年十一月底,孙策,在萧儒的配合下,攻克了徐州全境。

    开元二年十二月初三,西南军团在徐庶的带领下,与庞德、马越所部,从关中出兵攻占了兖州。

    开元二年十二月初九,从许昌出兵的诸葛亮,以二十万之众,在十日之内连战连捷,消灭了盘踞在青州的最后一股敌对力量,于十二月十九平定了青州,完成了天下一统的最后一步。

    开元三年一月初一。元起在中原各地都安排了留守人员之后,下令大军返回燕京。回到燕京之后,元起下令五大军团正式解散,军权重新收归中央政府控制。对在官渡之战中有着出色表现的众位将士一一予以表彰,战死者的名字,被镌刻到忠烈碑上,追尊为开国烈士,永远受后人的敬仰,成为后继者们永不磨灭的精神榜样。

    在这一天,元起下召铸造九鼎,以固九州。端坐龙案,元起不禁想起现代一位伟人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抬头看向师傅陈抟:”师傅,徒儿没做那沽名钓誉的霸王,已经一统天下,是否可以回到现代,除魔卫道?”

    陈抟老祖微微笑了笑,轻轻的摇了摇头。
………………………………

第四百五十四章 波澜又起

    话音刚落,殿外通报声传来:”臣李儒求见!”

    元起微微一怔,李儒掌管潜龙,他这时候来有什么事?

    随即站起身对陈抟老祖躬身道:”师傅,徒儿先去见见李儒。”

    陈抟笑了笑:”去吧。”

    后花园,李儒躬身一辑:“圣上,前线有密探来报,西方有大军向我开来,初略估计,应有80万之众。“

    “什么?西凉叛乱早已平定,怎么还有这么多军队?“

    “此非西凉兵马,而是来自更远的西方之国度,其主似乎叫,叫贴木尔”

    元起虎躯一震,“贴木尔?”

    “正是,而且此人已经年逾古稀,不知何故,亲自率大军直逼我元氏国境。”

    那就错不了了,元起不禁一阵失神,难怪师傅直摇头,这个跛子怎么会出现在这个时代?史上他就要挑战成祖,不过最终似乎没有开战,又出现在这个世界?他是怎么死的,最终他那80万大军为何又烟消云散。。。

    “那位帖木尔是否腿有些残疾?”

    “啊!圣上如何得知?据密谈来报,此人似乎天生残疾,腿有些跛,但是从其军士气势来看,颇通治军之道,其麾下兵马从装备来看,也似乎不弱于我军,具体情报臣正命潜龙细细打探后,再报与圣上。”

    “来着不善啊,宣孔明及众军机大臣来见!”

    孔明,郭嘉,左慈等一众大臣一一就坐,抬头望向元起。

    元起微微一笑:“各位,今西方蒙古国之帖木尔领兵80万来犯我元氏,众位有何看法?“

    “圣上,我元氏刚刚一统天下,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民心思安,麾下士卒之热血尚在沸腾,百战之矛随时可刺穿来犯之敌,区区80万来敌,帝国只需派一上将,就可将其击溃于国门之外!“孔明起身说到。

    “圣上,臣愿为前锋,为我大军扫平来犯之敌“左慈昂首说道。

    “圣上,臣愿为先锋。。。臣愿为先锋。。。“众将纷纷起身请命。

    元起双掌向下按了按,“众将听令,命马越统帅三军,郭嘉为行军参谋,关威,张武,徐挡,魏延各统兵五万,与马越之西凉大军共御外敌,高顺,陈到,各领五万军以为后援,旬略负责军需补给,孔明协调各方,命齐天领飞龙军做好御敌准备。寡人到要看看,这个跛子是不是真的很能打!“

    三日后,20万大军在关,张等将领的统帅下,浩浩荡荡奔赴西凉前线,来到元氏帝国最西边的军事要塞:平凉关。

    平凉关三面环山,前方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