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谈笑之间破大案-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母大虫’不是活下来了吗?”魏河舟忍不住问道。
  “她是个例外,不是凶手有意要放她一条生路,而是凶手没办法弄死她。”张晓书冷酷地为他指点迷津。
  “应该尽早破案,不能让那个家伙在咱清钢肆虐。”唐华再次强调。
  杨建平一脸忧愁道:“可是我们几乎没掌握什么像样的线索啊。”
  老爸看了他一眼,“不管怎么说,先查查那些个有车的家伙再说,看看他们有没有作案动机、有没有不在场证明。当然,他们也许只不过是去了趟厕所,如果确实如此,也可以问问他们是否看见什么异常现象。”
  杨建平兴奋地猛拍大腿,“对,明天就向老何建议,查,查它个底朝天,让那狗日的现原型!”
  “你先别激动。首先要确定王月华的死亡时间,否则无法判断某人是否有不在场证明。”张晓书冷静地点出问题的要害。
  “她的尸体已经交由市公安局法医室解剖,厂部医院做不了,估计一、两天内可能会有结果。”杨建平解释道。
  

第九章 震慑行动(一)
更新时间2012…12…8 12:12:11  字数:2989

 就在第二起凶案发生后的第三天下午,一队全副武装的警察,在清川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怀书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开入了清川钢铁厂,据说有六、七十人。齐刷刷的白色警服、大盖帽下闪闪发亮的国徽以及深褐色武装带上别着的手枪,在阳光下十分耀眼、醒目,给人以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如果说是要达到震慑罪犯的目的话,这个阵势肯定会产生一定的效果的。
  这批人马就驻扎在清钢厂部招待所。这是一座独立的四层建筑,拥有一百张床位,并配套了各种规模的会议室和附属食堂,召开过许多重要的会议,非常适合作为案件侦破的临时指挥部。
  招待所门口立刻添了块两米多长、四十公分宽,白底黑漆书写的“10。12专案组”的牌子。“10。12”是何赛姣遇袭一案发生的日期,说明警方已经把两个案子并为系列案件了。
  当天下午,专案组召开了案情分析会,厂保卫处的人马和厂领导都参加了会议。虽然私底下而言厂领导宁可去“促生产”,而把“抓革*命”的任务留给在座的专业人士。
  这是杨建平有生以来参加的第一场与案件侦破有关的分析会议,也是生平第一次与真正的侦探共事,自然是激动万分。他正襟危坐,双眼四处扫描,两耳像雷达般搜集着一切与案件有关或无关的信息。
  专案组组长,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怀书主持了会议。
  王怀书是位年近五十岁的壮实的中年男子,长得仪表堂堂,一头花白的头发,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信任感。会议一开始,他没有任何废话,直奔主题而去。
  他说,厂保卫处已经口头和书面向市公安市局汇报了案情,在会上就不必重复大家已经知道的事了,直接谈谈凶手的作案动机,只有搞清了动机,才能有效地开展侦查工作。
  这话听得在座的人不住点头,这也是杨建平当下最想搞清楚的问题。
  王怀书让清钢总厂保卫处先发言。
  保卫处长何达安是位转业军人,现年三十八岁,中等身高,一身结实的筋肉和一张粗糙、黑红的脸膛,映射出了岁月的沧桑。
  当王怀书点名让他发言时,他的部下们的心顿时揪作一团。因为案发后他们一直为这个“动机”争论不休,至今仍然一片茫然。
  何达安硬着头皮开了腔。
  他说,如果单就第一个案子来判断,保卫处认为是报复行凶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被害人何赛姣平日里行事比较乖张、蛮横,得罪过不少人,挺招人怨恨的,因此而招致报复的可能性极大。
  第二个案子发生后,他们根据两个案子存在的相似特点,认为是同一个凶手作案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将两个案子作为系列案并案。
  既然是系列案,作案动机就应该是一致的。可是根据第二位被害人的平日表现,保卫处认为报复行凶的动机便站不住脚了。
  因为被害人王月华是个为人谦和、从不与人发生争执的个子瘦小的女孩,从没听说曾经得罪过谁,也不能想象她会得罪任何人。况且从凶手作案的后果来看,认为是报复行凶也不合理。因为如果是报复行凶的话,那也应该是第一起案子的受害人被杀,因为她遭人怨恨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他们重新分析了作案动机。
  因为被害人都是女性,所以一开始他们想到可能是性侵害案。可是凶手在两位被害者身上都没有实施具体的性侵犯行为,他们就放弃了这个假设。经过分析比较,他们倾向于认为是系列恶性抢劫杀人案。
  何达安话音刚落,一位长得白净斯文,年约三十五、六岁,模样有点像教书先生的人便开口发问。他是专案组副组长、市公安局侦查科科长周尔钧。
  “你们想过没有,一个上夜班的女工,身上能有多少钱财,竟然值得凶手痛下杀手?此外,这两位受害人身上的钱财一样也没少。显然抢劫并非凶手的作案动机。”
  何达安点了下头道:“确实,两名受害人身上的钱财一样也没少。不过我们是这样考虑的:第一位受害人一直在跟凶手搏斗,使得他的目的难以得逞;第二位被害人的习惯是上夜班从不带多余的钱,只带夜餐票,那东西对凶手没多大用处,所以凶手也没能得逞。”
  周尔钧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据第一起案件受害人的证词,凶手作案时并未戴面具、头套之类的伪装,显然并不在乎被受害人认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根本就没打算留活口!如果仅仅是为财行凶,通常不至于到了致人死命的地步。”
  他的话与我老爸简直如出一辙,这让聚精会神聆听各方观点的杨建平激动不已,把头点得像拨浪鼓似的,心中对我老爸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何达安的声音把他带回了现实世界。
  何大处长点了下头,“我们也曾这样想过。不过我们分析,如果凶手不是我们清钢厂的人,跟受害人从没有接触的机会,也就不必担心被受害人认出来了。”
  对于何达安的说法,厂长钟翰祥一个劲儿地点头。他当然不希望凶手是自己厂里的人、是自己的手下。
  市公安局侦查科副科长王熙荣也发表了意见。他年约三十岁,中等身材,国字脸配上浓眉大眼,表情冷峻,那是多年的从警经历造就的表情,与人们印象中的警察形象十分吻合。先前他一直在默默地吸烟。
  “姑且不论凶手是否就是清钢厂的职工,但就作案动机而言,如果是单纯劫财的话,发展成杀人的案例并非没有,但非常少。而且从第二名被害人的情况来看,凶手存在过度伤害行为,也就是说,存在着并非杀人所必需的伤害行为。”
  见何达安充满疑惑地望着自己,王熙荣进一步说明道:“根据第一起凶案的受害人何赛娇的证词判断,凶手是一位身高至少在一米七零以上,身体强壮的男人。而受害人,我是指第二起凶案的受害人身高仅一米五零出头,身材瘦小,可以说,凶手在身高、体力上都远胜于被害人,而且还占尽天利,我是指黑夜往往令女孩子心生惧意,胆战心惊、几乎没多少反抗能力。在双方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凶手只需勒紧被害人的脖子便可令她乖乖就范,可凶手却对被害人又是击打面部,又是卡脖子百般施虐,这并非单纯杀人所必需的残害行为。所以我认为,行凶动机并非劫财杀人这么简单。”
  王熙荣的说法,令钟翰祥的心头一阵抽搐。他原先对案情只有一般性的了解,对具体的细节并不知情,现在被警方这么一描述,让他非常不好受。这位军人出身的山东汉子,一向对人世间的一切无所畏惧,哪怕是泰山崩于前、沧海啸于后也不会皱眉头,但这种凶残的情景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另一位年轻的民警林松阳对王熙荣的看法表示赞同,并对凶手是否清钢厂的职工,发表了见解。
  他认为,清钢厂占地面积有几百万平方米,厂内建筑物不仅有普通的宿舍楼,而且还有各类厂房、车间,情况比一般的居民住宅小区要复杂得多,凶手能够屡屡作案后逃脱,可见其对厂区情况是比较熟悉的。所以他认为,凶手很可能是本厂职工。
  在他之后,又有好几位民警发表了看法,观点大同小异。
  这时,王怀书成竹在胸地说道:“清钢厂保卫处的考虑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不过开动脑筋仔细想想就不难明白,这个推论理缺乏说服力。虽然上夜班的人身上是否有带钱财的习惯,我们没有做过调查,但根据常识人们通常都知道她们是不会带着值得一抢的财物。此外,还有刚才诸位民警的发言中所谈到的疑点。所以我们认为,抢劫杀人的动机站不住脚。我们应该开拓思路,站在更高的层次,用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考虑问题。”
  王怀书说到这,扫视了众人一眼,铿锵有力地接着道:“我提醒在座的诸位,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脑子里必须有根绷紧的弦,就是阶级斗争这根弦!我们必须要有政治敏感性,要多问问为什么!你们有没有动动脑筋,深入地思考一下,为什么在你们清钢正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关键时刻,发生了这一连串的凶案?”
  他以高瞻远瞩的思辨,滔滔不绝地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我国的周边环境,指出我国目前国际形势十分严峻,考虑案情不能从单独的、割裂的环境来考虑,而应当放到这个大背景下去分析、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推论。
  

第十章 震慑行动(二)
更新时间2012…12…9 10:36:21  字数:2621

 王怀书话锋一转,剑指侦破方向。
  “清钢厂的上马,是冶金部根据党中央关于‘三线建设’的精神,建立战略后方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经过广大群众的艰苦奋战,如今清钢已走上正轨,开始为国防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了。这时候出了这样一系列恶性案件,显然是阶级敌人想制造恐慌,搞得人心惶惶,造成基建停顿,生产停产啊!这是阶*级*敌人想破坏党中央抓革命、促生产的英明决策!是想配合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对我们国家进行的经济封锁,不让我们生产出钢铁这样重要的战略物质,妄图遏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想要我们的政权垮台!我看,我们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去侦破案子!
  “我们公安机关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我们决不能让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意图得逞。这次,我们从市局和各分局抽调了一批素质高、有丰富办案经验的民警,驻守在你们厂,一方面是要集中力量,尽快破案。另一方面,是要达到震慑敌人的目的。”
  他说到这,狠狠地在空中挥了一下手臂,好像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他的话音刚落,何达安立刻跳了起来,激动地说道:“对,对,还是领导有远见卓识!您分析得完全正确,比我们看得远,想得深!我们确实应该按照这个思路去侦破案子!”
  虽然王怀书关于作案动机的分析与我老爸南辕北辙,但在杨建平听来却觉得言之有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以及“三零一俱乐部”的弟兄们绝对不可能如此高瞻远瞩地分析问题,即使是他的吴兄,也不可能!他虽然觉得何达安那番吹捧有点肉麻兮兮的,但确实对王怀书心生了敬意。
  王怀书的一席话,却令厂长钟翰祥的心沸腾开了。
  如果凶手的犯罪动机确实如王怀书所说,是为了破坏清钢厂正常的生产秩序,阻止他们按计划向国家提供钢铁这样重要的战略物资,那他身为一厂之长,可是责任重大!当初他可是领了军令状的,他岂能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和期望?
  他环视着满屋的大盖帽,对上了一双双充满斗志和警觉性的目光,他放心了。他暗暗鼓励自己,有他们保驾护航,他可以放心地促生产,一定要让清钢的生产大放异彩,提前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
  在钟翰祥的遐想中,专案组分析了案情,确定了侦查方向和范围。
  根据验尸结果,初步判断王月华的死亡时间是她上夜班那晚十二点至夜里一点钟之间。
  凶手可能为一人,也可能是团伙作案。
  凶手连续在夜里作案,而且作案后能迅速逃离现场不被发现,说明凶手熟悉清钢厂的情况,加上其身着工作服这一特征,很可能是厂里的职工。所以先把怀疑对象锁定在清钢厂职工身上。
  凶手之一是名男性,身高在一米七零以上,身体强壮,手段残忍,作案时不留活口。第一起案件的受害人是因为身强力壮以及出乎凶手意料之外的反抗能力,才侥幸逃过一劫。
  凶手的手臂上可能留有被害人的咬痕,指关节处也可能存在因击打造成的挫伤。
  凶手之所以专找女职工下手,很可能是因为女同志比较容易对付,也比较胆小,容易受到惊吓,引起大范围的恐慌,达到他们扰乱人心,造成生产停产的目的。凶手不达目的绝不会罢休,必定还会继续作案。
  王怀书作了具体的行动部署。
  侦查工作以市公安局专案组为主,厂保卫处配合。分四个行动小组开展工作:
  第一行动小组由王熙荣负责,在厂保卫处已开展的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再次对犯罪现场进行深入细致的勘查,寻找蛛丝马迹,搜集痕迹物证;
  第二行动小组由洪建阳负责,在全厂范围进行调查访问,包括访问报案人、发现人、首先到达现场的有关人员、被害人及其亲朋好友、同宿舍、同车间的职工;访问现场周围以及作案人来去路线沿途的知情人以及在固定时间段内可能途经现场的来往人员等;
  第三行动小组由林松阳负责,追踪自行车轮胎印痕,这个线索不能放弃,要对全厂有自行车的人士进行彻底的摸查;
  第四行动小组调查全厂职工的社会关系,特别注意有海外关系的人员。
  王怀书指出,凶手作案时,有可能随机选择被害人,也有可能借机对平日里结怨较深的人下手。所以在排查过程中,也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