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农-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闷渥约夯夯豪淙矗缓笥冒壮窆撕缶涂梢匀胩匙臃庾傲恕#ú捎蒙鲜霰壤头椒ㄉ罩频木疲径仁50°——60°左右。只要适当调整比例,最高可烧制出70°左右的高度酒。)采用生料免蒸酿酒技术,可比传统工艺提高出酒率35~50以上,按照配料不同,一般百斤小麦可产优质白酒90~100斤,百斤玉米可产优质白酒60~70斤(均以酒精度50°计)。将小麦、玉米、高粱等五谷按比例混合搭配,酿造出来的,呵呵,就是赫赫有名的那个啥酒(大家都知道。咱就不说了,呵呵)采用这种酿造方法,酿出的白酒味美纯正,香醇可口,酒糟除可作为精饲料外,并可变废为宝,生产优质香醋、酱油、食用菌。呵呵,这些可都是能做为我小李庄农业深加工产品使用的哦。酱油和醋酿造方法太简单了,反正夫人给修的这个酒坊地方不小,分隔出一个单独的院子,顺带着就弄弄算了。食用菌就比较烦了。等有功夫再整吧。由于头一次造酒,所以小心了一点儿,只发挥了酒坊五分之一的生产力(五口烧锅,只用了一口。)全程带着双儿边做边教学,九月初五,第一批近五十斤酒终于生产完毕,等待检阅了。(其实我之前偷尝过了,味道纯正,回味悠长,绝对好酒!而且度数比现在的酒高多了,凭我多年酒龄判断,怎么着也得五十度朝上了。)找来尉迟红、双儿、玲儿、老关叔、铁牛几个汇聚一堂,给一坛封装好的美酒拆了封,一时间酒香弥漫了真个屋子。不亏了我调配的药曲,果然是香,看看不断猛吸气的几个人,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直接用酒壶抄坛子里灌了一壶酒,然后分了六小杯,每人分一杯:“都尝尝,咱小李庄自己的酒,然后回答我的问题。话先说好,慢慢喝,这酒可烈,呛了我可不管啊。”
'奇·书·网'232
尉迟红巾帼不让须眉,第一个举起酒杯,先凑鼻子边儿上闻闻,然后慢慢嘬了一口,眉毛先是一皱,然后舒缓开来,闭了眼品了品,最后缓缓呼出一口酒气。没看出来,也是喝酒的行家啊!虽然只喝了一口,尉迟红脸上还是泛起一丝潮红,她看看我冲我一笑,点点头,然后冲其他几个人说道:“你们也尝尝我夫君秘法所制的美酒吧。”双儿悄悄冲我吐吐舌头,其实上次偷着尝酒的时候。她是我同犯。尉迟红发话,几个人才规规矩矩端了酒杯品尝。双儿是浅尝即止,玲儿少女心性,一口喝了半杯,然后脸一下子皱的堆了一块儿,半晌才吐了舌头扇风,叫道:“好辣的酒!”老关叔和铁牛两个干脆,一口闷,老关叔先是“咝”的吸了一口气,然后闭了眼不肯松气儿,半天才舒口气,两个眼睛开始闪光。铁牛直接牛眼一鼓,大叫一声:“好酒!像是一股热气儿一路顺着喉咙钻了肚子里,这心里都暖洋洋的。”满意的看看众人的表情,我说道:“每个人都给个评价,顺便说说感觉,铁牛,你先来!然后老关叔、玲儿、双儿、夫人!”“这个,好酒!”铁牛挠了半天脑袋,吭哧道:“跟东家酿的这个酒比,我之前喝过的那些,只能算是水!”我呵呵笑笑:“行,算你过关!老关叔,您老经验足,给说说这酒咋样?”“好酒!”老关叔冲我竖个拇指:“我这辈子都没喝过这么好的酒。酒劲儿大,酒味儿足,喝完浑身热乎!”我点点头,老实人说老实话,老关叔不会那些文邹邹的华丽辞藻,说的朴实。“玲儿,该你了!”我指指玲儿。“这个酒太霸道,我喝不来,但是很香,很醇!”玲儿已经呛得连耳朵都红了。小手不断给自己扇风,热得不行的样子。“瞧你呛得,都说了慢慢喝,不听话就是这个下场。”我递个茶杯子过去:“喝口茶,等酒劲儿过去就好了!”“谢谢姑爷!”玲儿双手接过茶杯,冲我甜甜笑笑。“双儿,你说说!”我又指指双儿。双儿两个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我说不来,反正少爷酿的酒,肯定是好酒!”“傻丫头,是你酒曲做的好!这里面有你一半功劳。”我揉揉她的头。“没有,没有。”双儿小脸一红:“是少爷教的好!双儿不过照着做罢了!”
'奇·书·网'233
笑笑,没再为难她,直接看看尉迟红:“夫人,你见多识广的,说说这酒咋样?”尉迟红笑了:“关叔说的不错,这酒的确是我所见所尝过的最好的酒。其色如冰玉,其香气如兰芝,味道醇正,回味悠长,而且喝了有股让人温暖的感觉,比之郑公做酿醽醁、翠涛两种名品,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差点儿忘了,魏征魏老头不仅是个史上有名的谏臣,而且本身是个酒中君子,而且还是个酿酒专家,他的酿酒技术,是向西域人学的,号称什么“大宛之法”。其代表作就是两种名酒,一叫醽醁,一叫翠涛,据说这两种名酒,贮盛在小口大肚的瓶子里,味道是世间少有。李大帝也对这两种酒十分赏识,特地写了一首诗加以赞美。诗似乎是这么写的:“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虽有夸大,但也是对老魏所酿好酒的肯定。不知道要是给我这酒送了李大帝,他会不会也写首诗了啥的赞美一下?嘿嘿,到时候想不出名都难啊!一个人yy的想的开心,顺口就问道:“那夫人你说说,这酒订个什么价钱合适?”尉迟红眉头皱了皱,想了想说道:“若这酒产量有限,供应不多的话,那到时价格之高,肯定超乎夫君想象。若这酒能大量生产,供应充足的话,价格估计翻现在那些名酒的一番也就是个头了。”摇摇头,我叹口气:“咱庄子肯定不可能大量生产的,一来没那么多粮食,二来没那么大产量。就算酒坊全力开工,一口锅50来斤,五口锅250斤,去了损耗,能一次产200来斤酒,就算是个头了。这样算,一个月最多也就生产500来斤。按了庄子的情况,我估摸着等过几年,粮食充足了,到是能考虑扩大生产,现在嘛,不可能。”“如此说,夫君造酒,是打算做这酒水生意?”尉迟红看看我。“是啊!”我点点头。“不行!”一屋子人,包括铁牛都异口同声的反对。“为哈?”我愣住了。“商为贱业,夫君绝对不能亲自挂了名头去做。”尉迟红严肃的说道。“那咋挣钱?”我问道:“这么多酒,不拿去卖多可惜啊?”“夫君又糊涂了。”尉迟红冲我摇摇头:“去卖可以,但不能由您直接出面。否则那些御史言官的烦都能烦死你!”其他人跟了点头。重农轻商,自汉朝独尊儒术之后,这种思想就在每一个当政者心理生根发芽,就连号称风气开放的唐朝亦不免俗。自汉代晁错第一个提出“农本商末”的理论起,至东汉的王符在其《潜夫论。浮侈第十二》中
'奇·书·网'234
曾说:“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商邑翼翼,四方是极。今察洛阳,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农与商的关系,就被所有统治阶级认定为本与末的关系。农为本,商为末,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尽管没有哪个朝代真正离开过商业,但这观念就是如此的根深蒂固。“那夫人你说咋办?”我看看尉迟红:“让双儿出面?刚好双儿也已经掌握了全套造酒技术!”“如此甚好,可是就怕双儿不愿意。”尉迟红看看双儿。“双儿愿意!”双儿看看我,看看尉迟红,说道:“反正双儿无牵无挂的,本来也没啥身份,少爷、夫人对双儿恩高义重,双儿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只要少爷和夫人信得过双儿,双儿愿意做任何事。”“别说啥无牵无挂的话,你不牵挂我,我还牵挂你呢!”我拍了双儿脑袋一下。“是!”双儿看着我点点头,眼底有着一丝喜悦。“行了,就这么说了!”我做了决定。掩耳盗铃也好,自欺欺人也好,这面子上的事儿总是要过得去的。就像老妖精家,店铺几十间,商队满天下跑,但只要不是老妖精和程福之直接挂了名去做,谁敢说半句闲话?而且这满长安的王公贵族,要说没有自己产业财路的,不能说没有,但恐怕还找不出几家?这个就是潜规则,谁违反谁就被踢出局,既然无力改变,那咱只能慢慢适应不是。“其实不用你抛头露面的去卖酒,就想夫人上次说的那样,只要我给这酒的名声打出去,只怕那些商家得抢来来跟你拉生意呢。而且有夫人和我给你罩着,到时候,没人敢低看你一眼。”我看看双儿说道:“我都想好了,咱这个月多造些酒,等福之大婚的时候,我就给这个酒当了贺礼送去,到时候让满场的王公大臣达官贵人都尝尝,嘿嘿,到时候,我再透露咱庄子上这个酒坊的事儿,还怕那些人不来买?”“夫君到是计划的周详。”尉迟红点点头:“到时候咱们每个月定量买,剩下就存起来,想要货,就让他们预订,到时候人人都想抢了买的时候,价格还不是随了咱们自己订。”“就是这么个说法!”我点点头,笑着刮刮双儿的鼻子:“到时候双儿你就是咱庄子上的财神爷!”“少爷!”双儿小脸通红,躲了尉迟红背后。“老关叔,酒坊里当工的,通通有赏,赏多少,夫人说了算!”我大笑道:“还有,让庄子上的人都给酒坊给我看护好了,这个可是咱庄子发展的钱袋袋!”“是!”老关叔点点头,用力应道。“夫人,你说这酒取个什么名字呢?”我转头问尉迟红。尉迟红白我一眼:“你这个大才子还会想不出个好名字?”挠半天头,这段时间太平日子过的,真忘了自己还挂了个才子名头呢。
'奇·书·网'235
抓耳挠腮想半天,叫个什么好呢?茅台?否定!五粮液?否定!剑南春?否定!统统不符合唐朝人的审美观点,你看人魏征魏老头的酒,一个叫醽醁,一叫翠涛,虽然没见过,但按名想象,这酒应该是绿色的,想想打个寒颤,绿色的,该不是“竹叶青”的祖宗吧?想半天,脑袋疼,摆摆手说道:“算了,不想了,就叫白酒吧!”“白酒!”尉迟红想了想:“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果然好名字!”“哈?!”我眨眨眼,这个我没盗版谁吧?开后门,一口气给自己烧了五十个一斤装左右的白瓷小酒坛,坛身彩绘一枝盛开腊梅,点缀三五片落花花瓣,旁边小注一句:“梅须输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然后做了五十个红绸木塞。这酒瓶子就算是做成了。嘿嘿,好酒配好瓶,喝的起的那是面子,喝不起的,光看着就得肉疼半天。咱走的是精品路线,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是!日子过得本来挺顺心,但贞观十五年九月十二,一个消息震惊了全长安。李大帝居然下旨,令魏王返回封地,不得留居京城。从太子李承乾被废至今,不过几个月的时间,登上太子位置呼声最高的魏王李泰,也随着李大帝的的一纸文书,而断绝了希望。连带着,一大批大小官员或升或降,或流或迁,程福之被封了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尉迟宝琳居然也被封为右威卫中郎将。魏征由于眼疾,请辞特进之职,李大帝不准,只让他安心在府中养病。李世绩被提拔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被李大帝视为左膀右臂,算是接替了魏征的宰相位置。一场交替下来,长安城内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躲了庄子上暗自乐,李泰李胖子走了好,这下我安心了,呵呵,省的老提心吊胆怕被他惦记着。现在李泰自顾不暇,估计没功夫理我了,至少短时间内没功夫理我了。哈哈,太好了。魏征的眼疾真的没办法,估计是白内障了啥的,咱没本事治,这年代估计也没人能治。李世绩升官了好,对我来说不是坏事,但把一个武将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样的宰相位置,这中间的道道到时意味深长。难道李大帝心里又开始活泛了?至于对谁活泛,呵呵,按了历史应该先是吐谷浑之乱、再是百济不那儿的高丽棒子不太平,最后是李世绩对付薛延陀。但这都已经九月底了,该发生的也没发生,所以,这会儿到还真吃不准李大帝又惦记谁了。算了,管他惦记谁;都不管我的事,只要躲了长安城,嘿嘿,现在还真没谁能威胁到这里不是?盘算着给李世绩送点儿什么礼物,给魏征送点儿什么补品,还要为程福之十月的大婚做好
'奇·书·网'236
准备,就算送的礼品已经准备了白酒,但这其他的也不能落下,怎么说都是自己最好的兄弟,这面子一定要给他撑足撑好!庄子的规划定了,那后一步咋发展也要开始仔细考虑了,趁了今年农闲的好功夫,这还真的好好盘算盘算。千头万绪,咱还是得一步一步来啊!精彩阅读尽在'奇‘书‘网'!。。第四十八章不点不亮早上,起来后准备好礼物。先去魏征魏老头府上探望。老魏头为人硬气,而且为官清廉,是个人物,不冲别的,就冲他这份操守,也是咱学习的楷模。给自己受伤的时候人家送的补品详细挑拣一下,什么千年老参、万年灵芝的揣了一盒,想了想,又塞了两大包枸杞子进去,虽说老魏头这眼病靠这个也好不了,但多少也算是咱的一份心意不是。至于李世绩嘛,就送一瓶白酒好了,老头儿有这爱好!带了双儿坐车一路来了老魏府上,让双儿在车上等我,独自上前敲门,递上拜帖后站了门房里等候。上下一打量,感觉不是进了国公府,而是进了一般的农家小院。大门上漆皮都掉光了,门房里两把椅子更是让人担心坐上去会不会散架。看门的一个老汉牙都快掉光了,说话嘴里漏风,加上口音重。不仔细听你都不知道他说什么。等了一会儿,老汉回来连说带比划的,我才明白,魏老头让我进去。一路走,一路打量,这房子也太破旧了,如果不是收拾的干净,我会以为自己进了啥重点文物建筑遗产呢。老魏头坐了客厅里等我,两个眼睛虽然睁着,但看上去一片浑浊,眼珠眼白都分不太清楚。才几个月不见,老魏苍老了很多,脸上的皱纹深的犹如一条条沟渠。可是老头儿硬是直挺挺的坐得端正。“乐休见过魏伯伯。”不管老魏看不看的见,我都规规矩矩行礼,对于魏征,我一向是心存敬仰的。“乐休免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