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虽远必诛-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寇。于是域灭区单,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敻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勒石燕然,一吐大汉帝国的声威,这是历史永值得回味的一刻。

北单于逃遁到西海。

窦宪派军司马吴汜、梁讽前往西海,见北匈奴单于。北匈奴此时已几近崩溃,北单于心慌慌的,不知所措,吴汜、梁讽此来还携带了不少金银财宝,这是大汉政府的一贯作风,胜者反而掏银子来给败者,这与西方近代弱肉强食、战败者支付赔偿的传统是有区别的。当然这些银子是有所企图的,吴汜、梁讽向北单于宣扬大汉的恩威信义,以汉皇帝的名义赏赐给北单于金银财宝,北单于稽首拜受。

为什么要做这种蚀本的生意呢?

东汉是深受儒学浸染的一个朝代,儒学讲究一个“名”字,你北单于稽首拜受汉皇帝所赐的金财财宝,那就说明你愿意认输、愿意臣服了,说明你不是跟汉家皇帝平起平坐的,汉家皇帝高高在上,你只能坐在低一级的地方。后来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做了一个总结: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东汉政府对北单于如此,对南单于、乌桓、鲜卑也大多如此,国家财富流失不少。

梁讽又游说北单于,应该要效法前汉时的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政府,汉政府不会亏待他的,必定还要给予很多的赏赐。梁讽的话把北单于听得满眼睛里都闪动着白花花的银子,非常的高兴,便率领残军余部,随梁讽南返到私渠北鞮海,准备就近向窦宪兵团投降,但是此时窦宪大军已经班师回国了。

窦宪回到国内,此时骑着高头大马的他,不再是一个谋杀皇族王子的杀人凶手了,而是一个凯旋归来的帝国英雄。在这样一个“民族英雄”面前,有什么罪不可赦呢?窦太后这下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不仅死罪赦免,而且将窦宪提拔为大将军,位居三公之上。

唉,如果真是民族英雄倒也罢了,不错,窦宪北伐有功,但这份功,是耿秉为他这位挂名总司令争得的,现在窦宪光芒万丈,而真正的英雄耿秉反而被冷落在一旁,不仅冷落一时,而是两千年哪。窦宪还不时被人提起,冠以“名将”之头衔,果真名将乎?这个还真不好说。

窦宪不仅起死回生,而且身价暴涨,他的兄弟窦笃、窦景等也鸡犬升天,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特别是担任执金吾的窦景,更是骄纵无度,其手中庸奴随从,竟可以强夺人货、奸淫妇女,致使商贾闭塞,如避寇仇,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民愤极大。司空袁安愤而上书,弹劾窦景,尚书何敞也密奏窦太后,指责窦宪兄弟“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戳无罪,肆心自快”。

窦宪企图故计重施,以掩国人的眼目,将国人的注意力引向对外战争中,遂于永元二年(90年),派副校尉阎砻率领两千骑兵,对北匈奴在西域的军事基地伊吾发动奇袭。此时北单于在国内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与东汉帝国争夺西域。阎砻的两千骑兵一阵冲杀,北匈奴的士兵抵挡不住,撤回匈奴国内。自章帝建初二年(77年)罢宜禾校尉,放弃伊吾之后十三年,汉军重新占领了这个地方。

北匈奴人一撤退,车师前、后国“哗”的一声,又齐唰唰地向汉军投降,前王与后王分别派遣儿子入侍东汉帝国。

北匈奴单于情知无法与汉帝国相抗衡,先后两次派人与东汉政府和解,请求归降。第一次(89年)北单于派自己的弟弟、右温禺王随梁讽返回中国,向朝廷献上贡品,窦宪刚打了大胜仗,心高气傲,认为右温禺王的级别太低,北单于应该要亲自到洛阳才可表诚意,于是遣还右温禺王。

次年(90年)七月,窦宪从洛阳抵达凉州,准备再次发动对北匈奴的打击。九月,惶恐不安的北匈奴再次派使者到凉州,向窦宪请求归降,并且北单于愿意亲自前往洛阳朝见东汉天子。窦宪决定接受北单于的投降,十月,派班固、梁讽二人出塞迎接北单于。

就在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南匈奴休兰单于雄心勃勃,欲一统匈奴疆域。当他得知北单于也要向东汉政府投降时,心中大为不快,他紧急上书东汉政府,请求出兵消灭北匈奴的残余力量;由于此时窦宪远在凉州,窦太后自作主张,同意休兰单于的出兵请求。休兰单于派遣左谷蠡王率领南匈奴左右部八千骑兵,出鸡鹿塞,悄悄地向北单于驻地挺进。

随南匈奴军出征的还有汉军中郎将耿谭,耿氏家族在出击北匈奴上是急先锋,所以休兰单于不失时宜地把他拉进来,作为军事参谋。

北单于在窦宪同意受降之后,便坐等汉帝国派出使者前来受降,然而还没等来汉使,却等来了南匈奴的军队。深夜时分,南匈奴军悄悄地抵达北单于的大营外,没有防备的北匈奴军队竟然没有发现敌情,这给南匈奴予最佳的突袭时机。左谷蠡王趁机指挥大军,包围北匈奴的大营,等到北单于发觉时,为时已晚,南匈奴军向毫无防患的北匈奴军发动猛烈的进攻,仓猝应战的北匈奴士兵刚从睡梦中惊醒,有的还未穿好衣服便成了刀下之鬼,有的刚操起武器,也顶不住骑兵的猛冲,被剁为肉泥。

北单于大惊失色,在亲兵的保护下,奋起突围,经过血战,北单于身披数创,勉强率数百人突围而去。而来不及逃跑的北匈奴士兵,被杀死八千人,另有数千人被南匈奴军队俘虏,其中包括北匈奴单于的阏氏(皇后)。

这一战,使得北匈奴的精锐丧失殆尽。窦宪、耿秉北伐之战,北匈奴精锐之师被斩杀一万三千人,此役又损失一万余人。北单于远遁到金微山(阿尔泰山),又纠集了北匈奴余部,其手下军队,只剩下不足一万人了。

班固与梁讽的受降使团来得太晚了,等他们赶到时,战场上只留下一具具北匈奴士兵的尸体,惨不忍睹,只得回凉州向窦宪回禀。

窦宪听到班固等人的汇报后,心中吃了一惊,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把原本计划好的受降给破坏了。如此一来,北匈奴再度投降的可能性便微乎其微了。既然如此,窦宪心想,一不做,二不休!不如趁着北匈奴大败之机,干脆将北匈奴彻底消灭,让自己这个“帝国英雄”的光芒更加耀眼夺目!

冬去春来,转眼到了永元三年(91年)二月,塞上一片春光。

汉军高级将领们已经制订出远征作战计划,窦宪任命右校尉耿夔为兵团司令,司马任尚、赵博为副手,统率大军出居延要塞,目标是北匈奴单于所在的金微山,即今天的阿尔泰山。

这场战役,被称为“金微山之战”。

这是一次超长距离的远征,汉军出塞五千里,这次行军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坚强的汉军一路跋山涉水,一步步地逼进金微山。

此时的北单于窝居在金微山的某处,回想着被南匈奴军围攻的惨败状,他心中愤愤不平,自己已经准备向汉军投诚了,不想南匈奴把和局搅成了乱局,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手上只剩下约摸一两万的军队,这一丁儿兵,不要说与汉帝国对抗,就是与南匈奴也无法抗衡了,南匈奴经过不断地吞并北方部众,现在有三万四千户,军队达到五万人之多。

北单于长嗟短叹,颓废万分,他以为自己已经远遁到金微山,汉军再厉害,也不可以深入如此远的地境,但他真的错了!

堂兄耿恭力守疏勒城,其事迹惊天地动鬼神;兄长耿秉破车师、伐匈奴,横扫大漠;现在轮到耿夔了,他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此次由他领衔出征,独挡一面,正可以将耿氏家族的辉煌事业推向巅峰,在他手中终结三百年的汉匈战争。

也许北单于确实过于低估汉军远征的决心,竟然没有发觉耿夔统率的大军正向金微山扑来。夜色降临,金微山下一片祥和的气氛,二月的风仍然寒冷,微微透露着隐隐的杀气。忽然马蹄声由远而近,星星点点的火把闪动在金微山下空旷的草原。急促的马嘶声是战争前的奏鸣曲,匈奴兵营内一阵骚动响起,“不好啦——汉军打过来啦——”北单于这一惊非同小可,仓惶应战。

耿夔亲率八百名勇士向北匈奴营地发起冲锋,战士们手挥锋利无比的刀,以精湛的骑术快速冲踏匈奴的兵营,手起刀落,血柱四溅,肆意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外围的汉军也缩紧包围圈,北单于一见大事不妙,哪有心思恋战啊,拍马便逃。众匈奴兵一看大王都逃了,脚后跟一掂,准备跟着逃,但是越乱越给汉军予机会,逃得慢的,要么成为俘虏,要么成为刀下之鬼,北单于顾着逃跑,把老娘给忘了,结果北匈奴的太后,成为汉军的俘虏。

这是北单于两年来的第三次惨败,北匈奴被击毙的人数达五千多人,其中包括不少匈奴小王。北单于逃遁无踪,耿夔派人追击了一阵子,还是没有发现北单于的踪影,便班师回朝了。这一战,是对孱弱无比的北匈奴的致命一击,虽然北匈奴仍然顽强地存在着,但是已经不可能再威胁到大汉帝国的安全。

金微山之战,既成就了耿夔的光荣之路,同时也成为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次战役。这是汉匈两国三百年争霸战的休止符,北匈奴被驱出中国北面的蒙古大漠地区,被迫逐渐向西迁移,这个虎狼民族的迁移,改写了中亚乃至欧洲的历史,这是后话。

【四、汉匈战争的余波】

金微山之战后,北单于逃遁无踪,估计是象当年的郅支单于一样,逃窜到金微山(阿尔泰山)以西的巴尔喀什湖一带,接近康居国的地区。北单于的逃跑真是极其狼狈,不要说汉军找不到其踪影,就是金微山地区残留的北匈奴余部,也不知首领的去向,于是北单于的弟弟於除鞬便自立为单于,率领数千名残余的匈奴人转迁到金微山南侧的蒲类海(新疆巴里坤湖),派出使者向汉帝国政府请求投降。

要不要接受北匈奴的投降?

司空袁安坚决反对!

在两千年前的大汉时代,中国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其伟大不仅在于武功,而且在于文明。观世界历史,无不是战胜者对战败者掠夺与欺压,而汉时代的中国,则是对战败者慷慨地施予。东汉政府对于前来归降的南匈奴,每年花费的开支高达一亿零九十万钱,给西域诸归附国每年的拔款额也高达七千四百八十万。在那种弱肉强食的年代,中国高扬道义的旗帜,这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当然对于中国,道义背后的代价也是沉重的。现在北匈奴请求归降,这意味着汉帝国的政府开支预算将更高、负担更为沉重,所以司空袁安坚决反对。

可是朝廷里谁说了算?还用说吗,当然是窦宪窦大将军,一连串令人眼花瞭乱的辉煌战绩,加上太后亲哥哥的外戚身份,谁撼动得了窦大将军的位置呢?

窦宪跟袁安唱反调,准备接受北匈奴於除鞬的投降。窦宪心里在卖什么葫芦呢?说实话,窦宪是没有什么道义感的,他一会儿接受北单于的投降,一会儿又出兵攻打北单于,反反复复的,这种人,绝对不会是出于道义感而准备接受北匈奴的归降。那是什么原因使他与袁安针锋先对呢?

据笔者的分析,窦宪接纳北匈奴於除鞬部的投降,完全出自私心,他要把心腹安插在这支北匈奴残部中,必要时以作为外援。虽然窦宪在朝廷内一手遮天,但是窦氏兄弟倒行逆施,朝野共愤,他能日日笙歌、夜夜安寝吗?

仗着权势熏天与太后的支持,窦宪的提议最后得到皇帝刘肇的批准。

果不其然,窦宪派自己的心腹之将耿夔作为特使前往蒲类海,授予於除鞬北匈奴单于的印绶,并且任命自己的另一名心腹任尚为护北匈奴中郎将。

窦宪以为这样一来,自己在朝廷有太后撑腰,在外有北匈奴可作为外援,自己又大权独揽,可以高枕无忧矣。然而天下之事,岂是他一人可以完全掌控,就在他春风得意之际,一场针对他的巨大阴谋,已经悄悄地开始了。

阴谋的主策划者,正是当今天子,被架空形同虚设的皇帝刘肇。

刘肇这年只有十四岁,当了四年的木偶皇帝。渐渐长大的刘肇对自己的身世了解越来越多,他并不是窦太后的儿子,他的生母是梁贵人,在他出生不久之后,梁贵人被窦太后(当年还是窦皇后)迫害致死,而后收养了他。梁贵人被迫害这件事上,窦宪兄弟也是出过力的,长大后的刘肇不能不对窦氏家族耿耿于怀。

再者,刘肇贵为皇帝,却根本没有丝毫权力,既受制于窦太后,又受制于窦宪,作为皇帝,刘肇连心腹之臣都没有,朝廷大员,多半与窦氏家族有瓜葛。不除掉窦氏集团,他这个皇帝永远出头之日。

刘肇可以凭借的资源不多,只有最信任的宦官郑众,他的异母兄弟清河王刘庆,因为刘庆与他一样,母亲宋贵人受窦氏的迫害而自杀,跟窦氏家族也有极深的仇恨。

年轻的刘肇,他会成功么?

永元四年(92年)六月,政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爆发。刘肇有自己的王牌,那就是他的皇帝身份,他的圣旨就是最高指令。首都的防卫主要有两支军队:南军与北军。大约是南军与窦氏集团瓜葛深的缘故罢,刘肇动用的是北军五校的军队,以闪电般的速度将窦宪以其党羽一网打尽。窦宪可能到死都没想到这个木偶皇帝哪来的勇气与力量,如此轻而易举地便把他苦心经营的窦氏集团剿灭得干干净净,刘肇给窦宪兄弟予体面的死亡方式:自杀。

窦宪一死,北匈奴於除鞬部的归降问题出现了变局。

原本窦宪是计划将於除鞬送回北匈奴原先的王庭,然而意想不到的政变发生使窦宪命丧黄泉,这使於除鞬深感恐惧,他决心率部向北逃遁。

被窦宪派往北匈奴部担任中郎将的任尚,得知窦宪之死后,十分害怕自己作为窦宪余党遭到清洗,急着立功赎罪,便上书皇帝刘肇,请求追击於除鞬的部众,消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