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方·药引 作者:百合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年未出现发病者了,所以我对此事没有太多重视,导致那夜邪尸归村,连杀十八人,最后是我的儿子将邪尸引入山中,可是他却再没有回来。”
村长的话,非但没有消除我心中的疑问,反而让我又多了种种谜团,可是看到村长似乎已经不想再说了,我也只好作罢。我思索再三,看了看朱升,下定决心,说:“我想帮助你们!”村长似乎意料到我要说出此话,并无任何意外,只是淡淡地说:“先生费心了,只是此病乃天罚,凡人之力无可解除。”我愤愤地说:“人乃世间灵根,又何来一出生便遭天罚之说?万物相生相克,自在循环之中,此病必有解除之法!”村长并未动容,只是说:“那先生有何高见?”我说:“此病在村里已经延传数百年,无法定因,如要追根,必须知晓第一个发病的人!”村长摇摇头,说:“难,难啊,第一个病发之人早已作古百年,何以追根?”“那村长可有族谱一类?我相信一定能寻得蛛丝马迹。”村长听闻此言,一下变了脸色,说:“本村避世以来,四处迁徙,族谱早已遗落于乱世之中,无处找寻了。”看到村长的反应,我更加相信这个村的族谱之后必有隐情,可是村长此种态度却让我费解,难道他不想追查出病因?
我只好换了一个话题,问道:“你们打算躲藏多久?”村长说:“邪尸不畏阳光,只会凭本能行动,这次连上一具邪尸也归来了,我估计起码要半月之后,才可回村一探究竟。”村长顿了顿,继续说道,“既然朱升救了你,我们也不会再为难你,你就在这养伤吧。你被邪尸咬伤,已经沾染上污秽之物,所以我不会让你过多接近村里人,食物我们会给你送来。你身未大恙,只是你被邪尸沾染过的伤口我也无能为力,不过你并非本村之人,不会病发变成邪尸。”说完,村长就带着朱升准备离去。我连忙开口:“那么非村里人被咬伤会出现什么问题?”村长站住了脚步,没有回头,说:“村里被咬伤的牲畜,最后虽然没有变为邪尸,但是都全身僵硬,血液凝固而死,但也许只是牲畜而已。至于人,我也不得而知了。”说完,就离开了屋子。我心里开始不安起来,人与牲畜皆血肉之体,如果牲畜最后病发而亡,那么估计我也凶多吉少了!
我一夜未眠,直到天快亮才昏昏睡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朱升送来了食物,但是现在就连他也不敢走进屋里,只是将食物放在了门外。我草草吃了些东西,就坐了下来,闭目静心,气沉丹田,五感闭塞。隐隐地,我觉得身体深处似乎真的有些不适,气走血脉的时候有些微微的不畅。我不由心中有些慌乱,难道我真的要如村长所说,最后也会血液凝固而亡?我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开始寻找解除之法了,不光是为了我,也是为了村中之人,让他们摆脱这个千百年来的噩梦。可是村长似乎也精通古医,而且村子传承了数百年,都无法可解,我到底能不能做到呢?
俗话说,“医者难自医”,此话不假,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一切都是以医生的主观推断为准,然而到了自己身上,便无法行通,因为人都有自我意识,所以自诊时往往就先入为主,无法准确地内视到自身的情况。我切了一下脉,好在没有出现狗娃那样的双脉,看来我的病情还只是入微而已。其实这么一来,我心里反而对此病暗暗有了底,因为既然这种病能传入我这个外人身上,那么就说明这种病一定是外因所致,而不是自身所致——即使此病能传承数代。这就破了村长所说的天罚之说。人乃世间灵根,新生之人何来天罚!
但是我究竟该从何处入手呢?我想起师父曾经对我说过的一番话:“四儿,如果有一天当你遇到一种非常棘手的病症时,所谓的望闻问切都无处下手的话,那么你就尝试着从病情的根本入手!也就是病因之所在!古有关云长刮骨疗毒一说,很多人认为荒谬,但是我却认为此乃最根本的方法!当你遇到一种完全不知、悖于人理的病情时,那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何处病发,何处着手。”
如果按师父说的话,那么我该从何处开始着手呢?我忽然想到村长家中的那幅画,画上的那个人很奇异地正在割脉放血。血?此病不就是血液凝固而亡嘛?我似乎也是因为被咬破后从伤口处染疾的。似乎这一切都和血有着丝丝的联系。我咬了咬牙,决定了:破脉,验血!
我小心地划破手腕,用一个小碗盛了些许鲜血。我仔细凝视,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鲜血也未出现凝固的征兆。我用了些化血祛毒的药粉加入血中,也没有任何的异样出现。难道我的思路错了?根本并不是出在血液上?我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中医一直以来对人的内体检验都无更多的手法,这也是师父曾经一度对中医有所诟病的一点。相传云南一带有蛊医,可以虫蛇等物对人体内异常进行内视,可惜我并未从师父那学到此道。
我倒掉了碗中的鲜血,包扎好了手腕,起身准备离开,忽然,我发现,刚才我倒在地上的血液中,隐隐出现了一丝蓝线!我大吃一惊,立刻蹲下身来细细观察。果然,刚才殷红的血液中,若隐若现的有一丝蓝线——不是阳光强烈,根本就无法发现。但是为何我刚才没有发现?还是这蓝线是刚刚才出现?这过程中我又做过什么?我开始思索起来,“蓝色,血液,凝固。”忽然,一个有些古老的名字划过我的脑海:“东方鲎!”
东方鲎,乃是延续了数亿年的一种古老的生物,早在千年前就有人开始食用此物,此物也是古中医中可入药的一味良剂。东方鲎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全身血液为蓝色,并且血液中含有一种极为特殊的物质,它的血液只要遇到微量毒素,血液就会立刻凝固!中医中只是提到了它的这一特性,但是具体的呈现原因只有从西医中得知,所以对此我也不甚了解,但是,村里人出现的病症却与此物的特性吻合,那么已经发病的人血液是否就是蓝色的呢?我苦笑了一下,难道我真的需要从邪尸身上采集血液吗?这似乎实在是过于困难了,而且村里的人谈尸色变,更不用指望他们能助我一臂之力了。如此看来,现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村里未发病的人来做个试验了。
又过了一夜,这天我早早就起了床,静静地呆在屋里等待朱升来给我送饭,待到晌午时分,终于等来了朱升的身影。朱升看到我站在门口,似乎有些吃惊,他愣了一下,停下脚步,似乎想起了村长的叮嘱。我深吸了口气,说:“我知道你的顾虑,没关系的,我就站在这里和你说好了。”朱升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食物。我缓缓地说道:“我想我可能发现了你们村子流传下来的怪病的根由了,我想见村长!”
朱升显然很意外,惊讶之余又带着一丝不置可否。他想了一会,说:“好吧,我回去告诉他,但是他是否会见你,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微微一笑,说:“你回去告诉村长,东方鲎,他自然会了解。”朱升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转身消失在树林之中。
一个时辰过去了,村长和朱升的身影一起出现在了树林中。我坐在屋前,手中拿着一个瓷碗,碗里是我刚刚收集的血液。村长走到我面前三尺处停住了脚步,说:“东方鲎?难道你怀疑与此有关?”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在地上随手撮起一抹尘土,然后将其撒入碗中。不一会,血液中就渐渐出现了丝丝蓝色的线条。村长很是吃惊,他思索了一会,说:“这次用我的血液试一试。”说完,村长拿起小刀,在手腕处划出一个小口,滴了些血液到碗中。我又捏起一些尘土撒入碗中,可是等了半晌,却没有发现那种奇异的现象,我不由产生了疑惑,难道我的推断是错误的?但是为什么我的血液会出现那种现象呢?
村长静静地看着我,开口说道:“看来你的推断似乎有些问题了。”我皱了皱眉,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时候,一只绿头苍蝇似乎被血腥味吸引,在我们三人之间飞来飞去,我烦躁地挥了挥手,想将其驱赶走,没想到苍蝇却直接冲到了碗里,趴在了血中。我抖了抖手腕,惊走了碗中的苍蝇。忽然,一个让我有些吃惊的场面出现了——碗里村长的血液竟然也逐渐出现了蓝色的线条!我忽然明白了村长所说他们祖上流传下来的那句话的意思了,“避开污秽之物!”有这种病的人,血液中的细菌毒素只要超过一定的量,就会发生和东方鲎血液一样的变化!这里面有一条界线!
村长显然也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我望向同样发呆的朱升,问道:“狗娃发病之前是不是接触过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朱升望了望村长,又望了望我,低下头思索了一下,低低地说道:“他出事的前一天放羊回来,似乎被什么动物咬伤了。”
我站起身,对村长说道:“我想我的推断应该是正确的,这种病应该和东方鲎有关,但是东方鲎不过是一种动物,为何它血液的这种特性会出现在你们村里人的身上,并且还带有传染性呢?”村长似乎从震惊中恢复了过来,站起身,有些浑浊的眼睛里似乎流动着一丝迷茫。过了一会,村长深深叹了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这种病已经在我们一族人中流传了近千年了。”我连忙紧紧追问下去:“所以我说了,我想看看你们的族谱,要想找到根由,就必须找到第一个发病的人!”村长闭上了眼睛,像是内心在作挣扎。最后,村长终于睁开了眼睛,望着我说:“我没有骗你,我们的族谱的确已经消失很久了,但是,并不是像我所说的遗失在了乱世中,而是我们祖上很久以前,亲手毁掉的!”
这……这未免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为何一个家族,会毁掉自己的族谱?这可是对祖先大为不敬的事情啊!为何此人宁负千古骂名而做出这样的事情呢?村长似乎看出了我心思,对我说:“我想你也看到我屋子里的那幅画了,那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据说此画创于明末清初年间,那时,我们族里出了一位医术非常高明的医生,被人称为‘鬼医’,此人擅长以古怪稀奇之物为引,古药秘材为方,不遵药理,专治人间奇病。他也曾经绞尽脑汁想破解族中所传之诡病,可惜一生都未能偿愿,最后在他临死之前,留下了这幅画,并且留下一句话:不死不灭,不破不立,脱胎换骨,祛邪灭毒。”
“不死不灭,不破不立,脱胎换骨,祛邪灭毒。”我默默地念着这句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从画上来看,村长所说的这个人应该也发现了血液中的秘密,可是他却无法破解。一代鬼医,却无法根治自己的病,想必这对他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吧。我有些不甘心,又继续问道:“难道你们祖上就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有流传下来吗?”村长似乎又有些犹豫,我断定他心中肯定另有隐情,我只得将他一军,说:“现在世外战火四起,生灵涂炭,俗话说‘大战过后,瘟疫四起’,就算你们再避世,也难免会受到影响,难道你想村里人就这样毁了吗?”听闻此言,村长身子猛地抖了一下,我立刻乘胜追击:“我现在也身染此症,若不能破解此病,我也无法存活于世,所以你要相信我。”村长沉思了一会,问道:“敢问小兄弟师承何处?”我摇了摇头,说:“我虽随师十余年,可是我仍不知师父真名,他对中国各种古医皆有研究,并且曾为道人,因为他教授于我的大多为道医之方。我只知道,他似乎姓费,道号‘昆吾’。”
“昆吾?”村长陷入了沉思之中,忽然,他吃惊地张大了嘴,说:“道号‘昆吾’,姓费,难道,是他的后人?”我不由心头一动,问:“难道村长知道我师父的来历?”村长有些犹豫地点了点头,说:“我也不敢确定,可是从你所说的来看,而且又精通道医,似乎应该是那一脉的后人,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因为此脉后人自古就隐于世中,后来中医昌盛,此脉就销声匿迹了。”“那么,请问村长所说的,究竟是谁?”村长缓缓地说:“昆吾,《吕氏春秋》记载有‘昆吾作陶’,《说文》中也有提及‘昆吾者,壶之别名’,‘昆吾,圜器也’。昆吾,就是壶的意思,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师父应该是壶翁传人——费长房——的后人!”
(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道医中多为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如悬壶济世的壶翁、神医扁鹊、华佗、医圣张仲景、炼丹神医“葛仙翁”葛洪、药王孙思邈、韦慈藏、药仙吕洞宾,等等。壶翁即为其中一传奇人物,相传药王孙思邈后世卖药时,杖上都挂着壶翁的泥塑。固然传说中的人物也许是被神化了,但是壶翁的传人费长房却是真有其人。传说费长房有一天看到一位竹杖上挂了葫芦的老人在市集中卖药,当天黑散街之后,壶翁就跳入葫芦中,当时只有费长房一人看到,他觉得很奇怪,为了弄清楚壶翁的来历,费长房便以酒款待,壶翁知道其意图后,便请他隔日再来。当他再来时,壶翁邀他一起进入葫芦中,只见大厅布置得整齐华美,佳肴满桌,他立刻拜壶翁为师,学习医术与修仙之道。几年后,费长房艺满出师,也开始悬壶济世行医。费长房传人甚少,唯有桓景一徒,而桓景之后代,皆改费姓,以缅费长房。桓景传人对各种药材和丹丸都有深厚的造诣,据说其所掌握的道医秘方,有令尸骨生肌之神奇。)
若如村长所说,我师父真乃费长房之传人的话,他也许对此症真的有解方也不一定,可惜师父已经失踪,就连我也无法得知他的下落。我对村长说:“虽然我师父不在,但是我跟随他学习多年,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村里寻找解方的,所以,请你告诉我你们村里的秘密。”村长犹豫良久,最后,叹了口气,对我说:“好吧,那我就把一切都告诉你。你随我来,我带你看一样东西。”
我随村长在山中步行了半个时辰,来到了他们村人隐居的地方。这是山中的一处水塘边,三面环山,南面的峭壁上有一个约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