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夫-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此时的曹信,似乎不知怎地,一直来回在内堂踱步,显然是开心的样子。



“我当爹了,哈哈,我当爹了,好、好好好!”



就这样,一边踱着步,一边拿着手中先前那封家书,曹信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主公,看信中所说,是大夫人让士元代笔所写,据说大公子比二公子早两天出生,如今也已经快满两岁了!”



“不错不错!”见贾诩这般笑着说,曹信也是边踱步,边重重的点头,并且不自觉的喃喃自语道:“三儿一女,三儿一女啊,好好好,我曹信终于有后了,老天不负我呀!”



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正如曹信口中说的那样,信函似乎是一年前寄过来的,贾诩先前口中的大公子,也正是蔡琰所生,二公子为陈嫱儿所生,两个曹信最疼爱的老婆都生了儿子这岂能不让曹信激动。



不过更让前者欣喜的是,甄宓更是为他生了一对龙凤胎,一儿一女,男的比女的要从娘胎里出的早一些,看着信封的内容,似乎甄宓生龙凤胎的时候,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六个月大了。



现在更是快两岁多。



“大都督,依云之见,应该早早回信才是,报个平安,顺带也给四位主子起个名字才是。”



“取?取名?对对,当取名当取名……”依然来回踱着步,显然曹信第一次当爹还有些紧张,一再的点着头附和。



“哈哈哈,主公,依张辽之见,四位小主子他日必成大器,早晚会继承主公家业,应当取好听的名字才是啊!”



“好听?”听到这话,曹信突然停止了脚步,这才意识到,取名字这件事情突然变得很重要,必须由他来取,而且要好好的取。



“主公,四位小主子,已都有乳名,信中说,大名还是要主公亲自来取才合适。”贾诩早前已经看过这封信,当下也是点了点头。



正如前者说的,大儿子乳名叫阿孟,二儿子乳名叫卯丑,三儿子与四女儿的乳名较为好记些,分别叫三更与小四。乳名在古代很普遍,一般人取乳名都是越难听越好,按照汉人的思想,小时候乳名起的越难听,阎王爷的生死簿上也不会看上眼,因此不会早夭或者生病什么的,当然这其中也有些迷信的成分,但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第一次当上父亲的曹信,又怎能体会不到这种心情呢?



“好,让我想想……”重新坐回了主位上,曹信这一刻显然渐渐平静下来,毕竟取名字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关系到这四个小家伙以后的成就,必须要好好斟酌。



此时,内堂中贾诩、陈宫、赵云、张辽、张颌等人都不敢说话,静静的等待着曹信的这个‘仪式’,众人也都很是高兴的样子。



“阿孟,就取一个拓字!”半晌曹信想罢,第一个说道。



阿孟也便是大儿子,这显然让曹信想了很久。



“拓?”众人顿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然都对这个名字出现,很是看好。



这一刻,曹信缓缓说道:“曹拓,阿孟以后就叫这个名字吧,希望拓儿,以后能有所作为,开疆拓土,保天下平安。”



“主公,那二公子呢?”陈宫此时问道。



“曹宠,尔等以为如何?呵呵,夫人信中也说,拓儿与宠儿满月之时,这两个小子,分别拿了一本兵书与一把木剑,我自然很高兴,但我并不想让我儿有太多的担负,宠有天性乖张之意,就叫曹宠吧,至于三更与小四,就叫曹平与曹豫吧……希望这两个小家伙,一生平而无奇,我也心满意足了……”



“呵呵,主公,话虽如此,但大公子与二公子一文一武,他日也必成主公之左膀右臂尔。”陈宫此时笑着说道。



“曹拓、曹宠、曹平、曹豫……是上苍厚恩,我有此三子一女,真想……立刻回许昌看看……”



曹信从主位上站了起来,看着众人,眉目中不时透露着一丝喜色来。



就如前者此刻所说,真想第一时间回到许昌去看看他们,但他同时也知道,现今还不是时候。



“文和,立刻给许昌送去书信,要快,必须要让她们母子知道。”



“喏。”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



时至七月,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袁绍率军进军阳武,准备正式南下许昌。



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十里,曹军也立营与袁军对峙。



九月,曹军一度出击寻求速战,战于十数小战,曹军数次败退,日夜苦守营垒,军心日益涣散。



曹营大帐。



“报——!丞相,我军右翼败退,于禁将军身负重伤,还请丞相定夺。”



“好了,你且下去吧。”



摆了摆手,曹操的面色显得格外憔悴,并退了报信的小校,从案前却是缓缓拿出了笔来。



“丞相,这……已经是这一个月来,第二十次了,如此这般下去,恐怕我等是守不住官渡的……”



大帐内,还有程昱坐在一旁,此时见曹操的面色,也同样叹气道。



这一刻,比起几个月前,曹操的脸色也显得有些难看起来,似乎整个人都变了一般,就如同现如今的艰难局势。



“如果,安民此时在我左右……那……该多好啊……”



程昱一听这话,脸上显然一阵触动,“丞相,已经找了一年多了……就不要再说了,文若刚刚来信这一年来他一直在留意江东的事情,并未曾寻得大都督……半分的踪影……就算……唉,说句难听的话,丞相勿怪。”



眉头一皱,曹操这时道:“但说无妨。”



却是程昱,一阵叹气的说:“就算此刻大都督他真的在此,恐怕如今这局势……也……也束手无策了……”



“呵呵呵呵……”突然间,仿佛曹操那久违笑容又回来了一样,然而这莫名的发笑却只是苦笑罢了。



“我只是希望,如果安民此时在我身边,那希望他能劝我早早退守许昌,这样……我就不会如此坚守下去……日夜睡不安稳……”



“丞相那你这是?”这一刻,程昱闻言同样有些目光黯淡,当下更是见曹操一直在纸上写着什么东西,突然发问道。



曹操此时却是正色道:“将这封信,交给许昌的荀彧,必须八百里加急!务必要送到。”



“喏!”



第354章官渡爆发(四)



三日后,许昌。



“军师,丞相在信中都说了什么?”



丞相府的议事厅中,荀攸坐在案前看着一封刚从官渡寄来的书信,眉头深皱,一旁李典看到信中字迹似乎很是熟悉,故才问道。



荀彧此刻脸色沉闷,看得出他此刻也有些举棋不定的样子。



“丞相信中询问我……是不是应该退守许昌……”



“退守许昌?丞相可能是认为官渡已然守不住了,军师,为何不下笔早早回信?让丞相早些回来?”李典此时见荀彧半天没有动笔的意思,不解的道。



却是一听这话,荀彧顿时边摇头,边叹气起来,“让丞相回来?说的轻巧,官渡若是守不住!退守许昌只能是死路一条!官渡一旦失守,则留给袁绍大军的!就是中原一马平川!到那时……就算我等再有几十万大军,也只能是任其宰割而已……”



“那……那丞相信中也说了,官渡的确是守不住了呀。”听到这里,李典似乎也感觉到了一股巨大危急,不禁急声问道。



荀彧此时苦笑着点了点头,“丞相的确是有了退却之意,袁曹之战历经十八个月,曹军已是强弩之末,丞相坚持到如今,也算是常人想象不到之事……只是这下笔一说,唉……让我再想一想。”



荀彧一边摇着头,手中的毛笔却是纹丝不动,或许他这一刻不知该怎么回信给曹操。



“这答应退守也不是,不答应退守也不是……这……该如何是好。”



“不!你说得对,不能答应,荀彧不能答应丞相退守许昌!”突然闻听李典的话,荀彧当下咬了咬牙,随即在案前的白纸上四下挥舞起来。



“可……如此这般……岂不是……岂不是官渡早晚要被破?如今许昌可没有太多粮草可用了。”李典此时道。



“这我自然知晓,丞相也必定深知这个道理,可再如何,那也不能退守许昌,如今就算丞相有了退意,我等身为臣子的……也千万不能退却,此战我等君臣非齐心协力不可,否则……这道难关便度不过了。”



“君臣齐心协力么?如果大都督现在还在的话……或许我等就不必这般辛苦了……大都督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在做什么?”



李典的话,当下传来,似乎突然提醒了荀彧一般,白纸上的笔瞬间停了下来。



“在做什么?”



阁皂山的山顶,此时曹信独坐山岩,月光下印出那无数风霜流淌过的痕迹。



袅袅琴音,似是在山顶间划过,山脚下贾诩与赵云看到前者似是一个人在山顶孤寂的模样,仿佛二人此刻都显得倍加感触起来。



“子龙将军,主公……何时学会了弹琴?”



贾诩此时在山脚下竖起了两耳,听着这从山顶上,传来的如悲如泣的琴音,顿时询问道。



赵云叹了一声,“是陆逊兄弟,这几个月来他有时间便弹琴给主公听,时间久了,没想到主公就学会了……”



“哦?听这琴音似悲似亢,主公这是……”



“哦,今日刚有消息传来……说,江东孙策遭许贡门客所害,已经数日前身故了。”



“孙策死了?”听到赵云这样说,显然贾诩也很是意外,当下惊讶道:“那主公现在?”



赵云这一刻,突然望向山顶处,那格外孤寂的身影,道:“自丹杨一战,主公与孙策都希望有一场真正的大战,却是如今已成了空谷虚谈,恐怕主公是在纪念,他失去了一个可敬的敌人……”



琴音自山顶缓缓传荡在整个阁皂山上,时而悲亢、时而婉转。



“恐怕,也是在心系曹袁一战罢……”贾诩此时道。



山岩边,下方便是如陡峭的悬崖,曹信就坐在悬崖的边缘,原本在战场上手握兵刃的双手,此刻却第一次抚摸着静静的琴弦。



风突然再吹,月光沉默洒落,四周寂静一片,了如当空,琴音似转……



曹信的眼眸,仿佛划过无数个景象,思绪翻飞,对着月光,孤寂的抚琴,就如同整个世界,此时……就他一个人。



忽而静静的聆听,左边是江东,正在苦唱丧曲。



忽而静静地聆听,右边是官渡,正在杀声鼎沸,争斗厮杀,曹军正惶惶如潮般退却。



“江月独楚……印丹杨,



拔剑骚歌与臣腔。



一是飞蛾成千槥,



敢叫天地负橙黄。”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琴音的突转高亢,曹信的嘴角缓缓松动着,数息见,宛如这琴音与嘹亮的悲唱,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



“八千路遥,君自何方。



观山坐看,曹袁弩张。



坐兮浮兮!累月多疆!



沉兮念兮,恨之当阳……



此生乱世非铁骨浩然,



此生乱世非血性铮铮。



敢马虚渡,尤是将军血水,



马革裹尸!何谓万军之魂!



天下何夕,宁其英雄负臂,我辈轻狂!



人生几载,时势英雄,英雄时势。



古垒东去,还霸千秋,却是离殇复又离殇,几度归堂……”



袅袅琴音,从悲亢中渐渐停滞,消失在了四周的夜空当中。



月色西下,洒落在此刻,后者略显舒缓的笑容中,看着面前这悬崖万丈景象,忽而却仿佛面前的便是官渡,前方无数山石如同袁军百万丛丛……



“啷!”



却是曹信此刻在琴弦上一音轻弹,随后独自笑而不语。



公元200年,九月,历史上因汝南黄巾早早被灭,因此袁军韩荀继而顺利抄断曹军西道,虽一度被曹仁所破,然而因刘备大批主力不再需要向南支援,故此曹军形式渐渐不利。



同月,原本与吕布暗自合谋,要偷袭许昌后方的孙策,不日在狩猎场被许贡门客刺杀。



于期数日后,孙策死于床榻,至死含恨丹杨一战。



江东军新主孙权随后继位,内事主张昭、外事主周瑜,不日江东局势瞬间稳定,然因孙策突然病故,偷袭许昌之事不了了之,江东各地尽皆披麻戴孝,不宜战事。



同月中旬,吕布投奔袁绍,绍待吕布为上宾,袁军势力几近滔天,曹军上下已是强弩之末,军心上下苦不堪言,士气涣散。



第355章荀彧三请(一)



“卯丑乖,听娘的话,不要再跑跑闹闹了,看看你兄长多乖!要是你爹回来!让他知道你这么淘气,一定会骂你的!”



此时在原大都督府里,陈嫱儿一边追打着一个胖小童,一边拿着一个小棍子,不时在院子里敲敲打打。



“娘!娘!卯丑怕!呜呜……”



“好了好了,妹子,卯丑还小,能跑能跳是好事。”



此刻的大都督府内院里,已经不像是曾经那般的风光,然而倒也是宁静幸福,蔡琰怀中一边抱着一个两岁大的白皙小童,一边看着陈嫱儿追着卯丑,当下劝道。



“唉……气死我了,这娃娃怎么这么能跑?到底是不是我生的呀!”



似乎是跑累了,陈嫱儿整个一大人顿时娇喘在地,看着眼前的卯丑跑来跑去,一阵气结。



看到这里,蔡琰顿时又笑出声来,“这不是挺好吗,卯丑生性顽皮,才两岁便能跑的这么快,而且说话学的也早,这不像阿孟,虽然早几天出生,可如今还不会说话呢……我看呐卯丑将来必能当个大将军,呵呵呵。”



“哎呦,累死我了,这小东西。”当下坐在院子的木椅上,陈嫱儿娇颜却当下露出苦笑来,“姐姐,你又笑话我,人家都说贵人话语迟,卯丑这孩子可比不了阿孟,你看卯丑他……这么小就调皮成这样,要是他爹看到了……一定被气的半死……呼呼……”



边说陈嫱儿一边还在娇喘,显然她这个做娘的,真的有些跑不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