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谈笑之间破大案 作者: 吴乐府-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蛆)、蛹、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完全不同。分述如下:
1、卵:卵乳白色,呈香蕉形或椭圆形,长约1毫米。卵壳背面有两条嵴,嵴间的膜最薄,孵化时幼虫即从此处钻出。卵期的发育时间为8~24小时,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卵在13℃以下不发育,低于8℃或高于42℃则死亡。在下列范围内,卵的孵化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2℃时,20小时;25℃时,需16~18小时;28℃时,需14个小时;35℃时,仅需8~10小时。生长基质的湿度也对卵的孵化率有影响:相对湿度为75%~80%时,孵化率最高;低于65%或高于85%时,孵化率明显降低。2、幼虫:苍蝇的幼虫俗称蝇蛆,有三个龄期:1龄幼虫体长1~3毫米,仅有后气门。蜕皮后变为2龄,长3~5毫米,有前气门,后气门有2裂。再次蜕皮即为3龄,长5~13毫米,后气门3裂。蝇蛆体色,1~3龄由透明、乳白色变为乳黄色,直至成熟、化蛹。3龄幼虫呈长圆锥形,前端尖细,后端呈切截状,无眼、无足。蝇蛆的生活特性是喜欢钻孔,畏惧强光,终日隐居于孳生物的避光黑暗处。它具有多食性,形形色色的腐败发酵有机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幼虫期是苍蝇一生中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蝇的个体大小和繁殖效率。
影响苍蝇寿命的因素有温度、湿度、食物和水。温度25℃~33℃、空气湿度60%~70最佳。
雌蝇要比雄蝇活得长,其寿命为30~60天;在实验室条件下,可长达112天。在低温的越冬条件下,苍蝇可生活半年之久。
苍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它在4~7℃时仅能爬行,10~15℃时可以飞翔,20℃以上才能摄食、交配、产卵,30~35℃时尤其活跃,35~40℃因过热而停止活动,45~47℃时致死。
苍蝇善于飞翔。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6~8千米,最高每昼夜飞行8~18千米。但平常多在孳生地半径100~200米范围内活动,大都不超过1~2千米。
苍蝇的越冬方式颇为复杂。既能以蛹态越冬,也能以蝇蛆、成虫方式越冬。在北方寒带、温带地区,自然界看不到活动态的家蝇,但在人工取暖的室内仍有成蝇活动,蔬菜大棚温室往往成为翌年春暖时苍蝇大量孳生的发源地。在江南和部分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温度在0℃以下,苍蝇能够巧妙地以蛹态越冬,少数地区也能发现蛰伏的雌蝇的被畜禽粪覆盖的蝇蛆。在华南亚热带地区,平均气温在5℃以上,苍蝇不存在休眠状态,可以继续孳生繁殖。
⑷交配与繁殖
在适宜温度下,雄性家蝇羽化后18~24小时、雌性家蝇羽化后30小时即可性成熟而交配。交配时间一般在清晨的5:00~7:00。灵敏的嗅觉、性外激素和视觉,均是促进雌雄蝇交配的重要因素。一对正在交配的家蝇,可以久驻一处,一同爬行,双飞翔,有效交配时间长达1小时。绝大多数家蝇终生只交配一次。雄蝇的**可以长久贮存于雌蝇的受精囊中,刺激产卵,并持续2~3周使蝇卵不断受精,而不必与另一只雄蝇交配。这在其他昆虫中是罕见的。这正是苍蝇繁殖力旺盛的重要原因。
产卵的高峰期在每天的17:00~19:00。雌蝇的产卵前期(即从羽化至首次产卵的时间)长短,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在15℃时平均为9天,在35℃时仅需1。8天,在15℃以下时不能产卵。交配后的雌蝇常爬入人畜粪便等孳生缝隙中,伸出产卵管在孳生物深处产卵,以利卵粒得到充分保护。
苍蝇具有惊人的繁殖力。据观察,实验室中的家蝇每批产卵100粒左右,1只雌蝇终能产卵10—20批,总产卵量达600—1000粒。在自然界,每只雌蝇一生也能产卵4~6批,每批间隔3~4天,每批产卵量约100粒,终生产卵量为400~600粒。即使在华北地区,家蝇一年也能繁殖10~12代,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每只雌蝇能产生200个后代,则100只雌蝇只需经过10个世代,繁殖的总蝇数将达到2万亿亿个!
苍蝇最适宜的温度是27℃~30℃。8~12℃时苍蝇可以活动,但不能交配,也不能站立在食物上,只能落在天花板和墙上,不爱动,在零下5℃时,3~5天死亡。蝇幼虫要求温度比成虫高,其发育最快的最适宜温度为35℃,零下1~2℃停止活动,零下5~6℃死亡,当温度过高45~55℃时其增加速度比正常温度时减少一半。苍蝇幼虫要求食料温度30~35℃为宜。湿度方面;成虫要求室内湿度55%~60%,湿度过大时,蝇腿及身体易湿而妨碍活动。幼虫生长期需要的湿度65%~70%。苍蝇喜欢在亮的地方活动,亮度越大其活动量越大。人工养殖苍蝇在房间中要有灯光装置,每天光照10小时以上。


谁制造了连环凶案
更新时间20121221 9:38:03  字数:7208

 一个可疑的DNA
美国洛杉矶警察局凶杀司悬案组的侦探将前往洛杉矶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调查一起涉及洛杉矶市历史上罕见的、跨案多年、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案。经过持续一年、错综复杂的调查,并通过大量的DNA技术测试,37岁的切斯特·迪威·特纳最后被确定与多年的系列谋杀案紧密相关。
经过加利福尼亚州的“联合DNA指数系统”的数据库筛查,特纳与1987~1998年之间在洛杉矶市发生的13起谋杀案有关。在这些连环杀人案中,其中有11起谋杀案发生在菲格罗亚街盖奇大道和第108街之间的街道边的4个街区;其他的两起谋杀案发生在这些街区以外的洛杉矶市区;其中还有一起发生在菲格罗亚街的四个街区内。
经过漫长的调查,特纳终于在1998年2月3日被抓捕归案。
1998年2月3日早上7点,一名保安在西6街630号的一个空置的商业区巡逻时,他发现了这起系列谋杀案的最重要的受害者——38岁的保拉·万斯。万斯被发现时,半裸露着身体。警方接到报案后,很快赶到了现场,经过勘查,警方确定万斯在死前遭受了性侵犯,并被谋杀。
作案现场位于商业区附近,警方兴奋地发现附近的监视录像记录了当时的犯罪行为。但当警方满怀希望地调查录像磁带时,却发现录像带的录制质量不高,画面辨别不清,根本无法辨认嫌疑人的任何特征。谋杀案发生后,警方进行了漫长的调查,但多年过去,万斯被杀案仍然悬而未决。
2001年,洛杉矶警察局的悬案组又开始调查万斯凶杀案,警方在受害者万斯的身上发现了不属于受害者的外源性DNA,洛杉矶警察局科学调查司血清学科对DNA进行了提取,并将这个可疑的DNA与警方怀疑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了DNA比对,但结果依然不明朗。
后来,洛杉矶警察局将万斯被杀案有关DNA的结果的档案资料上传至警方的“联合DNA指数系统”(CODIS)。2003年9月8日,洛杉矶警察局悬案组的两名调查人员克利夫·谢波德和何塞·拉米雷斯被告知,保拉·万斯身上的外源性DNA与一个已知的罪犯——切斯特·特纳的DNA相符。在那个时候,特纳正在加州州立监狱服刑。
2002年3月16日晚上11时30分,特纳在洛杉矶街的第6和第7街区,对一名47岁女子进行性侵犯,时间长达约两个小时。后来,特纳对受害者扬言,如果她告诉警方,就要杀死受害人。
最终,被害人顶住压力,还是报了案,随后特纳被逮捕,并被法院以强奸罪而判处了监禁8年的有期徒刑。在入狱时,按照监狱规定,特纳被要求提供一个自己的DNA作为参考样本,警方将特纳的DNA同样加入了“联合DNA指数系统”。正是这个参考样品,最终让警方确定了特纳是杀死万斯的凶手。
当警方的调查人员被告知特纳的DNA与万斯被杀案的可疑DNA相吻合时,他们还得到了另一个情报,即还有一个DNA样本与特纳的DNA相吻合。这就是发生在1996年的另一桩谋杀悬案:1996年11月6日上午10点许,45岁的妇女——米尔德里德·比斯利的尸体在洛杉矶市南百老汇9611号处的港湾高速公路附近的灌木丛被发现。案发现场的比斯利和万斯被谋杀时的状态很像,她的身体也是部分裸露,也是被勒死的。
在没有其他线索破案的情况下,警方将比斯利身上发现的可疑DNA样本加入到“联合DNA指数系统”。
13起连环凶案的真凶
两起妇女被性侵犯后又被谋杀的案件的可疑DNA都与特纳的DNA完全相符的“巧合”让警方开始重新审视特纳这个人。
随后,警方开始仔细审查了特纳的背景。通过调查,警方了解到了特纳的生活轨迹:特纳出生在美国的阿肯色州。5岁时,他的父母离婚。随后,特纳随母亲搬到洛杉矶居住。特纳在洛杉矶公立学校就读,读高中时就辍学了。直到后来,特纳的妈妈搬到了犹他爵士州,特纳一直在达美乐比萨店作厨师,同时兼
送外卖。后来,特纳居无定所,并在那些收留无家可归的收容所里流动混日子。1995~2002年,特纳曾因犯罪被判入狱7次。
在了解到特纳“不寻常”的成长背景后,警方通过DNA证据的技术测试,最终证明,发生在洛杉矶其他9起未破的凶杀案也是特纳所为。
1987年3月9日上午,两名驾驶摩托车的人发现了21岁的戴安·约翰逊的尸体。案发地点在洛杉矶南大街区10217号——港湾高速公路西部的一个道路建设区。戴安被发现时,身体部分裸体,已经被勒死。
1987年10月29日凌晨1点,一个路过的摩托车司机在洛杉矶盛大路和106大街交汇处发现26岁的欧内斯特·**躺在路上。她被发现时,肩部裸露,同样是被勒死的。
1989年1月20日,东南亚巡警收到了无线电呼叫,这个呼叫来自洛杉矶市南非罗亚街9819号的一条小巷。很快,警方赶到事发地点,在那里,巡警看到了一个木板门倾斜地靠在一个独立车库的门板上。在门板底下,巡警发现了31岁的安妮·塔菲什曼的尸体。她的身体也是部分裸体,被勒致死。
1989年9月23日上午11点左右,一名女子在南罗亚街8858号一个空宅子的废弃车库里发现了27岁的里贾纳·华盛顿的尸体。她也是被勒死的。警方调查发现,更让人发指的是,被奸杀的华盛顿已经怀孕6个多月。在母亲华盛顿被歹徒勒死后,她腹中的胎儿也很快死亡。这名女婴的死亡当时被警方裁定为一宗凶杀案。
……
在调查这些案件过程中,调查人员谢波德和拉米雷斯并没有将案件的分析仅仅限定在那些悬而未决的案件上。他们还审查了类似的、已经解决的案件。在调查类似案件时,调查人员发现,1995年4月4日,一位名叫大卫·艾伦琼斯的28岁男性,因奸杀多名妇女被法院指控3项谋杀案。奇怪的是,大卫的作案地点与特纳作案的地区竟然是如此相同。
被冤枉的“谋杀者”
为了进一步肯定特纳和大卫谁是连环谋杀案的真正凶手,调查人员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被确认”的谋杀者,并重新评估实物证据。
调查人员发现,在大卫被确认有罪的1995年,当时的审判中所应用的法医工作,都是基于ABO(A、B、AB、O)血型分类之上的技术分析。在调查人员的重新请求下,洛杉矶警察局犯罪实验室应用最新的DNA技术来重新处理剩余的证据。
对比的结果发现,两起以前被认定是大卫所做的谋杀案,经过DNA技术鉴定,确定是特纳所为,其中包括:一位证人在第97街小学发现了32岁的黛布拉·威廉姆斯的尸体,死时半身裸露。她被歹徒勒死,尸体倒卧在通向校园锅楼房的楼梯间的底层。
1992年12月16日上午9点,位于南菲格罗亚街9714号的南菲格罗亚汽车旅馆的职员,在一停车厂发现了42岁的玛丽·爱德华兹的尸体。这个车库距离第97街小学仅有一巷之隔。玛丽的死因,同样是窒息。
大卫的第三次谋杀罪的指控是1992年对塔迈·克丽丝的谋杀。1992年9月30日,有人发现她被人勒死在第97街小学附近。
对于“大卫事件”,虽然这些DNA分析不能用来重新调查此案,但警方相信,他们新的调查以及原有的法医报告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证明:大卫是无辜的“谋杀者”,而特纳才是最有可能的“嫌疑人”。
在这种情况下,大卫很有可能被释放。但,即使重新审判大卫,大卫当时也会被定罪,原因是他与一起非谋杀性的强奸案有关。他正是因为其所犯的一起强奸罪而在服刑,但他不应该被判得这么重。
警方与波斯特法律援助中心的大卫的代理律师戈登以及洛杉矶地区的检察官办事处的副检察长丽莎·卡恩紧密配合工作,最终,使大卫在2004年3月4日被监狱释放。
一切调查清楚后,特纳被定罪为连环杀手。2007年4月30日,特纳被指控谋杀10名妇女,也被判处杀死其中一个受害人的未出生的孩子。2007年7月10日,特纳被执行死刑。
发现:DNA,刑侦案件里的先头兵
在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中,常常要检验血痕、精斑、唾液等现场遗留物的血型物质是哪个种属,并同嫌疑人进行对照、比较,确认异同。这种血型鉴定是法医物证检验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
最早意义上的血型仅指血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四种类型(A、B、AB、O)。当今血型检验的系统已经大大扩展,譬如,设在伦敦的国际刑警组织实验室常规检验血液项目为13项,检验**项目为5项,因而排除嫌疑的比率明显增大。但是,各检验项目的联合排除率并不等于各项目独立排除率的简单相加,而是:P=1-1×(l-P1)(l-P2)……(l-Pn)。其中,P1、P2……Pn分别代表各独立血型系统的排除率,P为联合排除率。从理论上可以看出,尽管检验项目扩展,但最终不能达到同一认定的目的。而DNA检验技术,则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
法医物证的DNA检验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研究和应用的,它借助了新兴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学”的理论与技术。早在19世纪60年代,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在运用数学方法对植物遗传性状进行多年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预言了遗传因子的存在。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艾弗里等人证明了遗传因子就是脱氧核糖核酸。
离奇的抢劫婴儿事件
2008年10月9日晚,细雨,湖北省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