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谈笑之间破大案 作者: 吴乐府-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什么?”方东升瞪着梅申质疑道,其他人也抬起头瞪着他,好像他在胡说八道似的。
“一般人认为刀子刺入人体时会沾上很多血,那其实是个误区。要知道,当刀子从被害人的体内抽出时,被害人的肌肉组织会把刀子表面的血液擦掉了,结果只会在刀子的表面留下薄薄的一层油性的微量血液。只有当刀子刺入的部位已经沾满血液的时候,血液才会沾到刀刃表面。”
梅申的话让众人细细咀嚼了一小会儿,看样子,一些习惯性的认知有待纠正。
“血源也可能是凶手的伤口,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吧?”李立华问道,他更喜欢这种可能。
梅申继续用他的逻辑分析着各种可能性。“如果是伤口的话,除非位置就在脚踝骨附近,或者血液顺着凶手的小腿往下流到了踝骨附近,再滴落到地面……”
“或者是凶手的裤腿沾上了血迹,而后滴落到地板上。”王熙荣提出了另一种可能,这与他先前对于那个擦拭状血迹的判断是一致的。“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凶手的裤脚处都可能沾上了血迹,所以大家在寻找血迹的时候,别光在高处找,也要注意离地二十公分以内的部位。此外,既然被害人的妻子抵达家门口时,大门是关着的,那很可能是凶手关上的,因为身负重伤、不支倒地的被害人不可能从地上爬起来把门关上,再重新倒回地上。所以那扇门得一寸一寸地仔细检查,上面很可能留有凶手的指纹。”
第三处血迹是在门框上发现的,正如王熙荣所预料的那样,位置就在地面以上大约十公分处,也是擦拭状血迹,颜色很淡,不注意的话确实不易发现。梅申担心血液量太少,无法进行血型分析,因此建议把沾血的那截门框锯下来。王熙荣同意了。
现场到处是指纹,总共采集到了二十三枚,其中最令警方感兴趣的,是在大门朝外的把手上采集到的那三枚指纹,虽不完整,但很清晰。幸运的是,张秀兰是直接用钥匙推开门,进屋后反手把门关上,没有握过朝外的把手。听到张秀兰呼救后赶来的人是她给开的门,此后便没有把门关上,因此有理由期待它们是凶手离开时,用手攥着门把关门时留下的。


第88章 疑凶就擒(四)
更新时间2013314 10:06:36  字数:3240

 在被害人身侧发现的两处指掌纹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那是两枚带有指纹的手掌纹,看得出两个手掌的大拇指是相对着的,像是有人用手撑着地面留下的;掌纹有些模糊,但有几枚指纹比较清晰。这些很可能也是凶手留下的。能够在一个现场找到不止一枚疑似凶嫌的指掌纹,着实令人鼓舞。
寻找足印的工作却没有那么幸运。警方虽然提取了十三枚鞋印,但多数比较模糊且不完整,不能提供有效的特征进行比对,这令梅申等人感到失望。
负责在204单元以外的地带进行勘查的李立华,始终紧锁着眉头。
在楼栋外的水泥路面上有着太多的脚印,即使曾经有过什么与案情有关的痕迹的话,也被它们所湮灭了。民警们无可奈何地摇头叹息。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楼栋口至204单元门口的这条线路上,毕竟这是凶手在进入和离开被害人家,两次经过的路线,而且也是逃跑过程中风险最大的路段,也许会在慌乱中犯错误,留下痕迹。
由于天气干燥,加上楼梯被勤快的住户们打扫的纤尘不染,民警们不仅一枚清晰的脚印都没发现,甚至都没办法提取到一枚可以进行比对的脚印。
楼梯扶手是镀锌管材料制作而成。油漆成铁灰色,也许是由于当初赶工的原因,如今油漆已开始剥落,表面斑斑驳驳,粗糙不平。宋晓军几乎用指纹粉覆盖了扶手的每一寸表面,却没能发现一枚指纹!
他们手提大功率照明设备,沿着走廊一寸一寸地仔细察看地面和墙面,结果再次令他们失望----没有发现任何血迹或者疑似血迹的痕迹;墙面上虽然有三枚指纹,但都是陈旧性痕迹,不大可能是凶手留下的。尽管他们小心翼翼地取下了那三枚指纹,但心中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李立华气势汹汹地瞪着宋晓军,似乎他应该为这个令人沮丧的结果负责。宋晓军摊开双手,冲着他抱歉地一笑,好像并不介意承受起全部的压力。
吴小康与黄华轮流守候在清钢厂部医院,望眼欲穿地盯着白色被单覆盖着的人体,期盼那双紧闭的双眼能张开来,那具纹丝不动的身体能动一动。
专案组希望在第一时间从曹福祥口中得到案发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现实情况却让人揪心。他经过抢救,生命指针开始缓慢地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极不稳定,目前仍处于昏迷状态,何时能恢复知觉开口说话,院方无法给出明确的答复。
张秀兰寸步不离地守候在丈夫身旁,茶饭不思,一脸憔悴。
吴小康只好硬着心肠在病房里对她进行了询问。大概是全部心思都放在丈夫的安危之上的缘故,张秀兰在回答问题时显得心烦意乱,条理不清,每个问题几乎都要重复几遍才能弄明白意思,因此她所提供的信息确实远不及朱维群夫妇提供的丰富、翔实。
于海波没能赶在救护人员之前检查被害人,而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警方又不能以需要提取法医证据为由,阻止救护人员对被害人进行抢救,等待法医的到来,因此他采取了变通的办法,通过电话要求清钢厂部医院配合,根据他的指点,为警方保留了被害人的法医学资料。被害人手术结束后,他赶到医院对他进行了全面的检视。
他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连夜对被害人的受伤情况及凶手的作案凶器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明确的结论。
同样挑灯夜战的还有技术科的人员。面对丰富的检材,他们又喜又忧。喜的是,如此丰富的检材,总会令他们有所发现的,而他们的发现,则有可能使案情取得突破性进展。忧的是,需要鉴识的物证痕迹如此之多,而他们所拥有的时间却如此之少,担心届时拿不出像样的结果。
最令人烦恼的,是不断地侵袭他们的困倦。从事血样分析的人还算幸运,他们好歹可以利用等待化验结果出来的空挡小憩一会儿,可从事指纹和鞋印分析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恨不得用火柴棍支在眼皮上,或者用胶水粘住眼皮,来抵御睡魔的袭扰。
当柳云飞通知大伙儿,中午之前必须提交分析报告时,众人两眼冒火,冲着他直嚷嚷。可柳神探根本不为所动,撂下一句“做到哪步算哪步,阶段成果也是成果”,便转身离开了。
他当然知道大伙儿的辛苦和委屈,他自己也是一夜没合眼。但案情分析离不开技术科的分析结果,下一步侦查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留给他们的时间却是那么有限,他只能把同情心束之高阁,硬着心肠下死命令。
案发第二天下午,王怀书在专案组大本营一楼会议室召开了案情分析会。
这是一年里最炎热的日子,空气异常燥热,加上一百多号人挤在一间会议室里,每个人都不停地向空间散发着热量,尽管所有的门窗都开到了最大,天花板下方的吊扇和四壁上的壁扇全都开足了马力搅动空气为人们送风,可众人还是挥汗如雨,大汗淋淋。
何达安向钟翰祥求援。钟翰祥立刻派人送来了两台大功率鼓风机,一前一后地安装在会议室的两端。这两台设备立刻显示了它们的威力,它们“呜呜”叫着,迅速地卷走了人们排出的热量和体味,渐渐平息了人们心头的燥热。
鼓风机卷起的烟灰颗粒一部分随着气流排出了窗外,大部分却悬浮在会议室的上空,让李玫和几位不吸烟的男警员不胜困扰,但是对降温的要求是如此强烈,以至于环保成了苛求,因此没人表示抗议。
会议室里支起了一块黑板,上面贴满了技术人员拍摄的现场照片、被害人伤口形状的放大照片以及被害人倒卧位置、凶手行进路线等各类示意图。
王熙荣面对着黑板介绍案情,众人的目光随着他的介绍而在那些照片上缓缓移动。
“被害人是清钢总厂供销处的曹福祥。今天凌晨十二点二十分左右,他的妻子张秀兰下夜班回到家后,发现他倒在起居室的地板上。起先他妻子以为被害人喝醉了,后来看到他身上和地板上的血,才惊慌地大声呼喊救命。周围的邻居听到呼救声后陆续赶到现场,二轧厂厂长朱维群夫妇赶到场后劝退了其他人,自己留了下来。
“朱厂长为被害人实施了简易止血处理,打电话叫了救护车,并通知了专案组和保卫处,然后便到楼下维持秩序,他的妻子则留下来陪伴被害人两口子。后来何处长以及保卫处的其他同志也陆续赶到了现场,并帮忙维持秩序。”
说到这,他对何达安点了点头,大概是表示感谢吧。
“现场有打斗的痕迹,但家中没有物品被盗,甚至没有任何翻动物品的痕迹,因此可以判定作案目的不是行窃。门和窗都没有被撬过的痕迹,也没有使用开锁工具的痕迹,因此凶手很可能与被害人认识。
“根据法医报告,被害人腹部有一处刺创,伤口深及脾部。根据伤口形状、大小以及深度判断,凶器是有尖端、有刃的凶器造成的,是一种双刃小刀,很像我国研制的65式陆军匕首。这种匕首全长25。8cm,刃长15。2cm,刃厚0。4cm,刃宽2cm,刃材为碳钢,表面镀铬处理,铁鞘,双锋刃。
“据了解,被害人家中没有这样的刀具,因此凶器应该是凶手带去的。因此凶手很可能具有军旅背景或者其亲人、朋友中有军人背景的。法医根据出血量判断,其被害事件在十一点至十一点三十分之间。
“现场采集到的血样经鉴定,全部是被害人的。因此我们无法判断凶手是否受伤。不过,有两处血迹呈擦拭态,一处在被害人的血泊前沿,一处在大门的门框下方。这两处血迹应该是凶手的裤脚蹭到被害人的血迹留下的,所以在排查过程中,应特别留意裤脚上沾有血迹的人。
“指纹分析工作目前主要是围绕着排除屋主及其朋友、亲属、同事、救护人员的指纹进行,好消息是我们发现了几枚很可能属于同一个不明人物的不同指掌部位的指纹。当然,它们也有可能是平日与被害人一家有来往的普通职工的指掌纹,但我们倾向于认为是凶手的指掌纹。因为它们所在的部位不太寻常,有两处是被害人倒卧的腿部附近,另一处在入户门的外把手上。
“这些指纹都没有被其他人的活动痕迹所掩盖或毁坏,说明它们是最新留下的,起码是案发当天女主人上小夜班之后才沾上去的。不过我们还需要作进一步分析、识别。我已经通知守候在医院的吴小康,让被害人妻子提供一份近期到过他们家的人员名单。只有排除了这些因素,我们才能作进一步的追踪。
“对现场提取的鞋印的分析,目前还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所以,眼下我们可以利用的最有利的线索就是那几枚指纹,不过要想通过指纹在清钢厂近万名职工中查找凶手,那可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他苦笑了一下。“从作案凶器及现场痕迹来看,凶手是有备而来的。我认为,这是一起有预谋的、不以行窃为目的的行凶杀人案。”


第89章 疑凶就擒(五)
更新时间2013314 10:07:22  字数:2950

 洪建阳紧随王熙荣之后发言。
案发后他四处走访,问着千篇一律的问题,让人一点也不羡慕他的工作。此刻他一脸倦容,眼里布满了血丝。
“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被害人曹福祥是清钢总厂供销处的一名科长。跑供销很有一套,为确保清钢厂的原料供应立下了汗马功劳,颇受厂领导赏识,他也因此持才自傲,平日里为人处世不拘小节,待人比较粗鲁,喜欢占小便宜,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有结怨甚深、以至于想要置他于死地的人。
“案发当天晚上,被害人兴致勃勃到处跟人喝酒,估计至少灌下了一瓶以上的高度烈酒和大量的米酒。大多数人都散席了他还不肯离去,直到食堂管理人员再三催促,他才骂骂咧咧地离开了,那时大约是十点四十分左右。根据他灌下的酒量估计,离开时,他至少已有七、八分醉了。因为害怕被他继续缠着喝酒,所以回宿舍的途中没人陪伴他。食堂到他家十到十五分钟的路程,估计他到家的时间大约在当晚十点五十五分左右。
“凶手很可能早就守候在宿舍楼附近,见他独自一人跌跌撞撞地走回宿舍,便尾随他进了家门,对他行凶。他的被害时间应该在案发当晚十一点至他妻子回家之前的这段时间,与法医根据流血量估计的被害时间一致。由作案时间判断,凶手不可能是当晚上小夜班的人。”
王怀书一直半闭着眼睛听汇报,时不时地拿起面前的香烟放在鼻端嗅着,像是在解馋。洪建阳话音刚落,他便放下了香烟,扫了众人一眼道:“讨论一下,这起凶案与前三起有没有关联?凶手是不是同一个人?”
这是在坐的大多数人脑子里正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何达安眼下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发言十分踊跃。
周尔钧虽然没有直接回答王怀书的问题,但其观点却不容误解。“这个案子凶手选择了在家属区登堂入室袭击被害人而没有选择在公厕下手;被害对象不是相对比较容易对付的女性而是体力相对强健的男性;作案凶器是刀具行凶而不是只手勒杀被害人,而且只给了被害人一刀而没有长时间的折磨。作案手法如此不同,很难将其视为同一个人所为。”
他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特别是洪建阳那个小组的警员。纪波明确指出,不仅凶手不是同一个人,而且从作案动机来分析,也很难将该案子与前三起视为同一个系列。
以王熙荣为首的一线调查人员则认为,此案与之前的三起应属于同一个系列案,作案动机都是制造恐怖气氛。凶手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也有可能不是,需要技术科进一步的分析结果。
他们的主要根据是现场没有翻动的痕迹,没有任何财物失窃,可以排除行窃杀人的因素,而且从已经掌握的信息来看,也没有明显的报复杀人的迹象,相反,却可以用制造恐怖气氛的动机来加以解释。
对于作案手法为何不同,他们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凶手的行凶目的没有达到----清钢厂的生产已走上了正轨,如期实现了预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