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谈笑之间破大案 作者: 吴乐府-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杨建平满面通红,他打了个哈哈。“你给我听清了,不管你是去向他报告、商量,还是别的什么,那都是你的私下行动,跟保卫处无关,如果有关方面怪罪下来,我绝对会撇得一干二净的。”
“我知道,而且我也没有向你报告过什么,也没有什么人来夜访。”杨建平心领神会道。
“咱们就这么说定了。不过嘛,必要的支持我是一定会给的,但前提是你们的行动一定要跟我事先通气、事后报告。”何达安已经把“你”改成了“你们”,这意味着他对杨建平的打算心知肚明。
杨建平默默地点了下头。
杨建平像期盼与热恋的情人会面一样期盼着与我爸的会面。他一边心绪不宁地等待着夜晚的来临----我爸当天上的是白班,要到下午四点钟之后才有空----一边盘算着要如何让魏河舟当晚离开三零一室。
他并非不信任那家伙的忠诚度,而是对他的自我克制能力没有信心。发生在那家伙身上的事屡屡证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近乎为零,只要一受到刺激,便将所作的一切承诺抛诸脑后。他不希望他们将要开展的行动,被那张大嘴巴给叼到阳光下暴晒。
最后,他想到了令小魏一度身陷囹圄的黄小雨。
晚饭过后不久,魏河舟刚冲完凉,正光着上身靠在窗户边领受月光的抚摸,这时,一个柔柔的怯生生的声音从走廊的阴影处飘了进来。“小魏……小魏在吗?”
魏河舟惊跳起来,连声高呼:“谁?别进来,别进来!”
他一个箭步窜到铺位前,拽过一件白色的套头衫,急急忙忙往头上套。
过了一会儿,那个声音再度响起,就像小鸟在轻轻扑扇着翅膀。“小魏,我是小雨。出来一下好吗?”
小魏满面通红,好像生怕那个声音又来催命似的,胡乱拉扯了下衣襟,便一头扎进了黑暗中。
门外一阵悉悉索索的低声交谈、争执之后,小魏探身进屋。“哎,我有事出去一下。”话音未落,人头便消失了。接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近而远并归于平静。
我爸与邝路明面面相觑。
他们还未回过神来,杨建平便闪身进了屋,让人不由得怀疑,他是不是一直躲在门口等着那两人离去。
杨建平在茶几旁坐了下来。“二位,有事要跟你们商量。”
他难得的严肃口气让两人又是一惊。
邝路明迅速坐到了茶几旁,开始收拾茶几,烧水,沏茶。我爸也离开了他的书本,夹了支香烟慢腾腾地踱了过来。
邝路明朝魏河舟的铺位努了努嘴。“是你设计把那家伙哄出去的吧?”
“是的。我不想让他坏事。”杨建平丝毫也不打算隐瞒自己的阴险企图。
接着,他带着一种紧迫感,小声讲述了林铮夜访保卫处的经过以及自己跟何达安的一番谈话。
我爸兴奋地弹了下手指。“很好,很好,案情总算有了突破,我一直在期盼出现这样的奇迹呢!”
张晓书跟唐华恰巧一前一后踏进了屋子。“什么东西有了突破?什么奇迹?”两人异口同声问道。
杨建平复述了先前所讲述的内容,两人聚精会神地听着。
望着面前四张严肃而又充满睿智的面孔,杨建平心中感到既满意又踏实。这四位弟兄无论是在保守秘密方面,还是在应用智慧进行分析推理方面,都是靠得住的,这也是他敢于承担起追凶重任的原因。他希望接下来的行动仅限于眼前的这个小圈子。
“何老大怎么突然转变了态度?”张晓书问道。
杨建平啜了口茶,向前凑了凑,压低嗓音说道:“全厂大会之后他好像去找过钟厂长,两人谈了很长的时间,什么内容他没说,估计跟案子有关。回来后就向我们布置了重新开始巡逻的任务,还再三强调行动要保密……”
邝路明打断道:“对谁保密?”
“恐怕主要是要对警方保密吧。”我爸猜测道。
杨建平点了下头。“恐怕是的。我猜头儿们既不想得罪警方,又害怕他们会杀回清钢厂。”
“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这一系列表现,充分说明他们接受了我们的观点,至少部分接受了。”我爸用充满自信的口吻说道。
“我还是觉得他们的想法改变得有点突然。”张晓书显得异常的固执,紧盯着这件小事不放。
“我想起来一件事,不知道跟你的问题有没有关系。那天何老大跟我谈话时曾经嘀咕了一句,好像是什么‘人流’之类的话。我觉得没头没脑的,就问他什么意思。他瞪了我一眼,说了句‘别问了’,就凶猛地吸着烟,好像很恼火,不过我觉得不象是冲着我们来的。”杨建平一脸困惑。
“当然不是!”我爸冷哼道。“他所说的‘人流’,想必说的是谢长生的妻子借口回家探望母亲病重,实则是去做人工流产这件事。她之所以背着谢长生,只能说明孩子不是谢某的。何老大的恼火很可能是冲着曹福祥去的。看来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郑、曹二人关系非同一般。哼,这起案子的被害人曹福祥,实际上却是谢长生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


第103章 拨开迷雾(三)
更新时间2013411 9:54:34  字数:3030

 杨建平像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下脑袋。“对了,警方对郑敏芝进行了尸体解剖,验尸报告何老大看了,却始终没有向我们透露内容。我当时还有点恼火,现在看来,可能是因为那个结果让他心里不好受吧。任何人看到那个结果,肯定都会产生跟我们一样的猜测,从而便会对谢长生是否连环杀手产生怀疑……”
张晓书插话道:“因此便会进一步推测,曹福祥案说不定正如小魏所言,那一刀是他自己撞上去的。”
“没错,那一刀完全有可能是老曹自己撞上去的!”邝路明被挑起了兴致,滔滔不绝地来了番推理。“谢长生很可能发现了自己妻子与曹福祥之间存在暧昧关系,厂庆那晚回到家后夫妻两人可能发生了口角,姓谢的一怒之下带上雕刻刀去跟姓曹的理论。两人一言不合,姓谢的愤怒之下拔刀威胁,姓曹的自然要夺刀自卫,扭打中撞在了刀口上。惊惶失措的谢长生立刻拔刀逃离了现场……”
“不对,不是‘立刻拔刀逃离现场’!”杨建平激动地打断了他。“我记得大王在分析现场发现的指掌纹时说过,凶手是双手撑在地上,在地板上印下了他的指纹和掌纹。晓书还因此认为凶手很差劲,居然被一个醉醺醺的老男人打倒在地。现在看来的确如此。谢长生并不是要去杀人的,带着一把匕首是给自己壮胆的,所以当他看到匕首刺中老曹后肯定吓得不行,很可能愣在了那儿……”
“直到乌启贤开窗的声音惊动了他,这才匆忙逃窜。”张晓书眯着眼睛作了最后的补充。
月光透过烟尘洒落在大地上,令世界看上去显得朦朦胧胧的。蟋蟀在唧唧啾啾地召唤伴侣,呱噪了一天的知了疲倦地趴在树干上,偶尔发出一、两声颤音。
杨建平也来劲儿了。他啜了口茶,向前凑了凑,压低嗓音滔滔不绝地开始推理。
“现在看来,警方抓错了人,我指的是连环杀手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根据林铮的叙述,从时间上来看,第二起案子发生那晚,她是在王月华之前去到焦化厂的那个煤堆那儿。受到惊吓后她逃走了,但凶手显然并没有受到惊吓,而是继续在那儿守候,结果等到了王月华。王月华很可能也是基于跟林铮同样的目的才会去到煤堆那儿,而且说不定也象林铮那样受到了凶手的惊吓。但不幸的是,她没有象林铮那样一路逃回宿舍,而是作了错误的选择,一路奔向了离煤堆最近的那座厕所……”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王月华会出现在炼钢厂仓库附近的那座厕所里。我记得,警方曾经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张晓书耸动着眉毛插嘴道。
“是啊,结果凶手也尾随她去到了那儿。她那天如果不是因为担心产品质量而迟下了班,也不会遭遇那样的厄运。没想到一系列的偶然因素,竟然会将一条年青的生命引向了死亡。看来,好人并不一定都有好报啊!”唐华轻轻叹了口气。事情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他仍然在为被害人叹息。
我爸可没那么多愁善感,他以坚定的口气说道:“根据林铮的叙述,她看到的那个人,其外形完全符合警方对凶手的描述。这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连环杀手!”
邝路明把烧开的水灌进了茶壶,在众人的杯中注满茶水。“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至今都发现不了凶手?按理说,专案组的工作做得相当细致,而且好像也没什么遗漏,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他们不仅掌握了凶手的外形特征和血型,还掌握了凶手使用的凶车和凶鞋的特征,可为什就是找不到那些东西和人呢?如果此人确实隐藏在我们厂的职工当中,尽管我们厂有近万名职工,可是符合那些条件的了不起也就那么三、四十号吧,就算按照何达安所说的那样,把他们从头到脚细细考查一遍,至多也就二、三个月便能考查出个眉目来了。可为什么至今仍然毫无所获呢?”
这是个长久以来一直萦绕在清钢人心头、却始终没有答案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也是我爸一直以来在思考的问题,此刻,他对邝路明,也对自己作出了回答。“你的问题提得好。其实答案一直在那儿对我们眨眼睛,可我们却被固有的想法蒙蔽了双眼,一直对它视而不见。现在我们需要拓展思路来分析问题。大家还记得吗?当初在谈论凶手有车这件事的时候,大家争论的很激烈,有人还据此推断凶手不是我们厂的职工。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路明的问题就很好回答了。”
对于他的惊人之语,弟兄们先是一惊,然后便是强烈的反对。
“你们先别急着反对。我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基于简单的逻辑推理。既然专案组的分析是正确的,而且他们的工作又是细致和无疏漏的,那么就应该能够将凶手从咱们厂的近万名职工中筛选出来。除非他们的分析判断是错误的,或者凶手不在咱们厂的职工中。”
对于逻辑推理,三零一室的弟兄们一点儿也不陌生,自从第二起凶案发生以来,他们就一直在进行着这样或那样的逻辑推理。只不过受到固有观念的束缚,一时无法接受,但也无法反驳。
良久之后,唐华打破了沉默。“大家还记得小魏重获自由那晚,咱们为他接风时他说的话吗?”
“那晚他说了不少话,你指的是哪句?”张晓书问道。
“我指的是他关于在清钢公园遇到骑车人的那些话。他说,他走出公园蹲在草地上刮鞋子上的泥巴时,有个人骑着车子擦身而过……”
“那又如何?当时大家不是都认为那是他激战之后,头昏脑涨的胡言乱语吗?”张晓书不以为然。
“如果不是,如果确有其人呢?”
我爸大力点着头。“如果确有其人的话,那人很可能就是凶手!”
“为什么?”杨建平一时脑筋转不过来,急急问道。
“那人的身高和穿着打扮均与凶手相符,他与小魏相遇的时间也与专案组分析的凶手作案和逃离现场的时间相吻合。”我爸已经明白了唐华的想法,因此接掌了答疑的责任。
“你的意思是,凶手作案后从北大门逃走了?”张晓书质疑道。
不等我爸回答,杨建平立刻向他指出:“当晚警方进行全厂大搜捕的时候,曾经一间间宿舍地清点人头,就是担心凶手逃出厂外。可所有不在场的人都有去向----不是在当班,就是请假回家或者被警方逮捕了,一个都没少啊。”
我爸弹了个响指。“这正是唐华老弟想要表达的意思。既然有人从北大门消失了,但厂里的职工却一个不少,那么消失掉的那个,就不是咱们厂里的职工。”
“啊,我明白了!”杨建平恍然大悟。“因为没有一个职工无故消失,所以消失掉的那个骑车人就不是我们厂的职工。”
“如果真有这么个人的话!”张晓书哼哼道。
“当然有,肯定有!我相信小魏没有昏头。”
“你到底是真的相信,还是需要相信?”
“我现在是真的相信了小魏的话!”
张晓书冷哼一声,猛吸香烟不理他。
张晓书不说话了,可邝路明却跳了出来。“但是,如果凶手不是我们厂的职工,那他怎么会有我们厂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呢?这正是警方怀疑凶手是我们厂的职工的理由之一啊。”
我爸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这个问题我倒是可以给你解答。”唐华笑眯眯地说道,一张脸皱成个小老头。“我们的工作服和工作鞋是从哪儿采购的,这你们知道吗?”
“这谁不知道?劳保用品商店或者劳保物资供应站之类的地方呗!”邝路明答道。
“好,既然你知道,那就应该清楚那里的工作服就两种颜色,蓝色和灰色。早先我们厂采购的是蓝色的工作服,后来因为布料太差而遭到了全体职工的反对,这才改成了现在的这种蓝灰色。实际上,全清川的工厂都是在同一个地方采购的劳保用品,除了纺织厂的工作服是那种白色的围兜之外……”
“什么围兜!小孩才用围兜呢!是围裙!”邝路明笑着纠正道。
“好的,围裙。全清川的工厂几乎都是采购的蓝灰色工作服,差别只在于工作服上印的厂名。我们厂印的是‘清钢’,化工厂印的是‘清化’,重机厂印的是‘清重’而已。所以,其他厂的人有同样的工作服和鞋子,有何奇怪的呢?”
“那你的意思是,凶手是别的某个厂的职工咯?”杨建平问道。
唐华大力点了下头。
“就算吴兄的逻辑让我们接受了凶手不是我们厂职工的假设,但你凭什么得出凶手一定是工人阶级,而不是什么普通的百姓呢?”张晓书质问道。


第104章 拨开迷雾(四)
更新时间2013411 9:55:13  字数:3138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好吗?”
我爸居然表现的如此温良恭俭让,让人觉得很是好笑。于是张晓书也夸张地向他一鞠躬,还挥手做了个“请”的手势。“你请吧。”
“首先,根据专案组的推测和不止一位证人的证言,凶手的体型相当高大壮实,不属于大众化体型,这样的体型要弄到合身的衣帽和鞋子并不容易。所以凶手,啊,应该使用疑凶比较准确,他的全套行头是由单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
“其次,咱们清钢属于准军事化管理单位,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像个军营,一般人是不大敢轻易跨入大门的。凶手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