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宠妖娆妃-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倘若这样的身份,不足以让杜恪辰对他持怀疑态度的话,那么这些年管易一直处心积虑让他回京与废帝为敌,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其他原因,杜恪辰在这里也不得不有所保留。
  可他不愿多想,与管易数十年的兄弟情谊,他相信不是假的,人都有不得已之处。想当年,管易入宫时不过是开蒙的年纪,比他还要小上一岁,他又如何能明白这当中的阴谋算计。
  钱若水不再多言,心中的疑惑也渐渐加深,这多年的乱局,细细梳理之下,竟有一些未解之迷盘亘之其中,想来甚是惊心动魄。
  崔严生被擒后,杜恪辰处置了慕容擎,他没有杀他,而是放他回了北境,这并不是放虎归山,以他现下的实力想要对北境造成影响,短时间内怕是难以实现,慕容部族的居住地已被鲜卑拓跋部占据,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与拓跋部的战争,是生存,是自保。而有了这一次的不杀之恩,慕容擎也会有所收敛。
  至于冯琰和崔严生,自然是押回京城,再行定夺。
  从扬州到京城并不远,但到了京城后,杜恪辰并不急着攻城,在京郊不远的山头安营扎寨,与京城遥遥相望。暮色下,京城笼于一片灿金光芒之中,安静而详和,不见兵刃的肃杀之气。这是他的天下,他唯愿天下承平,百姓安乐,可自他登基以来,朝中乱政不断,京城已数次兵临城下,百姓对他也渐渐感到失望。他的抱负也变得虚无飘渺,包括他对钱若水的承诺,都变成了一纸荒言。
  他对顾征道:“顾卿,这次虽是太后让你以身涉险,但是朕还是要问你,你见过之人始终都只有崔严生和蒋松二人吗”
  顾征道:“臣也觉得十分诡异,凭他二人之力,又如何调动关中的兵马,可臣见到的却只有他二人而已。以崔严生的说法,关中守将陆乔原是齐国公的旧部,由祁氏出面,说动陆乔举兵入京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他也守了关中多年,想要一朝得势,趁势而起,也是人之常情。”
  “照顾卿的说法,谁都想趁势而起,都是值得原谅的”杜恪辰冷道:“倘若都是这样的人,这天下的百姓还如何安居乐业没有稳固的朝局,天下太平又从何而来人人都为了一己私欲,企图谋政篡位,以为自己手握重兵,就能随意调动,家不成家,国不能国,这天下还要朕何用看来,朕这些年还是太过心慈手软,以为自己征战多年杀孽太重,不愿再施以重刑,就让人以为朕好糊弄,可以随意地乱我朝堂。”
  顾征忙道:“上皇确实有些手软了,太皇太后乱政一事,上皇连柳家也没有处置,反倒是让太后处理,太后处理得十分圆融,既立了威,又施了恩,起到了震慑朝堂的作用,但对上皇,朝臣们还是看到了希望。毕竟叛乱的下场也不是很严重,脑袋保得住,家族也可安然无恙。”
  顾征也看到了这几年的得失,虽说杜恪辰是圣主明君,主政数年百姓的生活有了提高,朝堂之上也有了新的气象,可乱象依然存在,不得不杀一儆佰,但杜恪辰主政后为人处事还是不够狠绝,这与他多年征战的直接的关系。手上沾了太多的血,总是不愿意再造杀业。虽说杀并不是整治朝堂唯一的出路,但不杀迟早会留下祸根。
  “朕不想当暴君,也不想手染母亲的鲜血。大魏以礼治天下,百善又以孝为先,朕虽说算不上孝子,但养育之恩,朕不会忘怀,她对朕再过分,朕也不能亲手杀了她。”杜恪辰轻叹,“若是当日朕杀了太皇太后,不说三千太学生,天下悠悠之口就能让朕退位。日后,就算有人再兴兵事,都能打着除暴君的旗号,让朕无从辩驳。”
  凡事都有两面,利与弊都不由自己评说。说到底,还是他的手段不够强硬,才让这些人以为可以从他手中夺走江山。
  “你去城中传信,传管易来见朕。”
  “上皇这”顾征有些犹豫,这一路上杜恪辰也与他谈过鲁国公之事,他也深觉鲁国公行迹可疑,他患了病,却像是正常人一般,只是时常记不住人,认错人,但还是喜欢寻花问柳。
  杜恪辰却另有一番计较,“不必担心,就算他真的背叛了朕,朕也要问个明白。”
  管易来时,已经入夜,随行的还有霍青遥与何风,他二人是来见钱若水的。管易径自去见杜恪辰,一身黑衣隐于夜色之中。
  “臣管易参见太上皇。”管易行了大礼,撩袍跪地,郑重非常。
  杜恪辰坐在轮椅过去,“起来吧。”
  管易看到他时,大吃一惊,“老杜你的腿”
  杜恪辰轻描淡写,“无碍,只是受了寒气,不良于行,过几日便可无恙。”
  管易说:“那便是最好了。臣闻上皇还活着,兴奋异常,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上皇。”
  “京城四面都由陆乔的兵马把守着,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你又是如何出城的”杜恪辰睨他,示意帐中侍候的士兵出去,只留他和管易二人,执案而坐。
  管易说:“云氏商社有秘道可出城,收到上皇的消息,遥遥就带着臣从秘道出来。”
  杜恪辰接受这样的解释,云氏的能耐他比谁都清楚,在京城有秘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不是通往宫里,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除了你、遥遥、何风三人,还有谁知道朕回京之事”杜恪辰眸光凛凛,没有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府中可有人知道” ao。bi。,
  管易微微蹙眉,“上皇这是何意是臣的府上不安全还是”
  杜恪辰笑了起来,“你方才也看到了顾征,他诱敌深入,崔严生已经都招了,蒋松的气数也尽了,这京城攻不攻只是时间问题,朕只是觉得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老杜,你跟朕数十载兄弟了,从京城到入军,被迫避居西北,不论荣辱,不论祸福,你都与朕生死与共。朕最相信的人就是你,所以把你招来,想证实顾征所言非虚。在几个辅政大臣之中,只有你是朕的兄弟,其余几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抱负,你是最懂朕,也是朕最信任的人。”
  管易道:“顾征此人心思深沉,顾家几世经营乃是大魏名门,他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引蛇出洞这等凶险之事,他与崔严生离京时,臣就觉得此事蹊跷。上皇想想,朝中三股势力分庭抗礼,以世家为代表者当属顾征,崔严生不过是这几年才崛起,崔家虽说也是名门,但远不及顾介竹的号召力,且介竹的官位、才学都高于他,又如何能有崔严生引领风骚之处。”
  “这么说来,顾征对朕说是崔家养大了成王之子,也是子虚乌有”杜恪辰的瞳仁愈发凌厉。
  “这件事自然不是真的。上皇试想,若是崔家养大了成王之子,为何之前成王回朝时,这个孩子没有现身,崔家也没有对成王表示过支持,而是一直默默无闻,直到这次的事件才被推了出来。难道说,成王早就知道自己不能成功登基,才留了这一手,这委实说不过去。”管易又道:“臣以为,这件事根本就是顾征杜撰出来,用来洗脱自己的嫌疑,他与崔严生、蒋松是一丘之貉,狼狈为奸,他们见上皇抬举寒门,厚待功臣,心中有所不满,想要借此要胁上皇,还世家应有的地位。”
  “就因为这样,他们兵困京城”杜恪辰仍是看着他,看着这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这不应该是世家会做的事,兵行险招,只会让世家身败名裂。而此举对他们没有太多的实惠,因为天子不变,他们就算要胁于朕,也不能得到过多的话语权。只有另换一个天下之主,他们才能达到目的。”
  管易摇头,“上皇难道忘了,太后当初入凉州厉王府时,不也是为了保住钱氏一门的荣辱,为了不让父亲的罪证公诸于天下,而使钱氏一门毁于一旦。世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与皇权相抗,这是他们数百年来积累的资本。太后能为了家族而放弃与她青梅竹马的简子初,简子初也可以为了恢复简氏的荣光娶他不爱的华清郡主为妻,如今世家被寒门和功臣一系打压,他们如何不会铤而走险”

第388章:离间计

这一夜,杜恪辰没有入眠,他一个人坐在帐外,头顶着满天繁星,长久地发呆。他想起他与管易的初见,想起他们一次次的大打出手,鼻青脸肿地继续挥舞拳头,却因为一只蛐蛐结下了数十载的兄弟情。从此之后,他们相互扶持,从京城的纨绔到军中的小兵,不管是何种身份,管易始终都陪着他一起经历,低谷、高峰,胜利、失败,他们都一同品尝过。

相信他还是相信顾征,杜恪辰没有答案。

但他仍然相信管易不会骗他,那么顾征在说谎,倘若顾征说谎等同于是钱若水在骗他,这是他无法容忍的事情。

可他又不得不正视另一个问题,也就是管易临行前对他所说:“娘娘这些年一直没有提起过夏辞西的死因,这并不代表释然,有可能是让上皇放松警惕。云家百余年的蛰伏,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放手了。你不在朝的这段时日,她在朝中三省六部都安插了自己的人手,都是云氏的族人,何风如今就在门下省任职,跟着简飒。”

难道又绕回了原点?

钱若水夜里惊醒,发现杜恪辰不在帐中,她披了外袍出来,见他望着京城的方向发呆,又折回帐中,拿了件厚实的袍子走过去,披在他身上。他没有回头,她一走近他便知道是她,不用回头就能感知到,她脚步的声音,她身上传来的芬芳,还有她靠近时熟悉的温暖。

“怎么不睡?”管易走后,杜恪辰就一直没有说话,钱若水也没有问他管易说了些什么,霍青遥和何风带来的京城消息并不容乐观,因为平安和如意都还在宫里,叛军等同等握着两个筹码,握着整个天下。

杜恪辰摇头,“睡不着。”

“那也要休息,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所有人都仰望着你,你不能出一点差错。”

“你呢?”杜恪辰突然回头,“你希望我不出差错吗?”

钱若水蹙眉,“你这是什么话?你我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平安和如意在宫里,他们还等着我们回去。固然平安贵为天子,可他才十岁,尚且难以自保,自然是不能有半分的差池。也不知道宫里的形势如何,何风说这几日罢了朝,他没有入宫的机会,连子初都被软禁在府中,不得出行,他唯一能去的地方是鲁国公府。你说奇不奇怪,世家还是对鲁国公府颇有几分忌惮的。”

“何风?他如何能进宫的?”

钱若水遂把何风参加春闱的事情告知于他,“何风不能埋没了他的才华,云氏的旧案已经了结,他也该有新的开始,还有一些云氏的族人,我都安排他们参加各地的乡试,考取功名,为大魏效力。”

“你倒是把他们安排得很好。”杜恪辰脸色凝重,不见一丝情绪的波动。

“兄长已经死了,遥遥主事又有很多人不服,我自然要为他们计划一二。”

“不是还有承恩公吗?”杜恪辰说的是钱忠英,以钱忠英的身份,成为云氏族人仕途之路的向导才是最佳人选。

钱若水说:“他还是不宜过多地出面,毕竟云氏还是一个大的禁忌,我怕会遭至朝中士子的抵制,不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云氏离开了大魏朝堂百年之久,需要一个过渡期,让他们慢慢地融入,我不希望一开始就阻碍重重,让你倍感压力。朝堂乱政,屡次发生,三千太学生不知还会如何口诛笔伐,我不希望因为我的一己之私,而让你承担本不该属于你的压力。往事已矣,兄长泉下有知,也会明白我的苦心。”

杜恪辰轻拍她落在肩上的手,“我一直有一件事情不明白,若是你当日没有到凉州,没有遇到我,你该如何助夏辞西为云氏平反?据我所知,承恩公奔波忙碌了一辈子,都没能达成。”

钱忠英是大魏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六部尚书,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已经执掌礼部,继至入主户部,得以进入政事堂。以他之能,都无法让自己心爱的妻子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京城的社交圈,更不用说整个云氏。

钱若水摇头,“我也不知道,兄长有他的打算,我会尽可能地配合他,但这并不包括牺牲我自己一生的幸福,不幸的事情有兄长去承受就够了,没有必要多一个我。只是,上天让我遇到了你,给了我一个这样的机会,可以结束云氏后人百年的噩梦。”

人的际遇就是如此。

“你恨我吗?”杜恪辰问:“没能保住夏辞西的性命。”

“为何要恨?之后的事情已完全脱离了掌控。”钱若水很少再想起夏辞西,他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

杜恪辰呼出一口气,“如今之乱局,你有何良策?”

钱若水把他推回帐中,烧旺火盆,“我全然不知道京城的形势,单凭何风的片面之词,我很难有正确的判断,待明日简飒前来,弄清京城的时局,再作定夺。”

“你为何不问管易对我说了什么?”杜恪辰一直地诱导她,可她似乎对管易的话不感兴趣。

“你曾说过,鲁国公可能是先帝的人,那么到了今时今日,管易也有可能不值得相信。所以,我不想知道他说过些什么,不想受到影响。”

“你宁愿相信顾征,相信简飒?是因为简飒曾与你青梅竹马,值得你信任?”

钱若水猛地抬起头,毫无顾忌地回答说:“没错,因为我与子初从小一起长大,我对他的信任比任何人都高。就算他曾经在凉州做出过对我不利的事情,那也是当时立场不同,如今他与平安生死相系,我就有理由去相信他,若是我连他都无法相信,我还能相信谁?是管易吗?我不认为我可以和他站在同一立场,虽然他娶了遥遥为妻,但他一直对我有成见,我与他很难成为互相信任的君臣,至少不能像你和他一样,肝胆相照,彼此扶持。我不知道管易说了些什么,但有一点你必须清楚,就算我与他立场不同,但我与你的立场是相同的,我们都是为了平安,为了大魏天下。这是君臣的不同,倘若管易说了什么让你有所改变,请你想想,我会不会伤害平安,置于他险境而不顾。平日里,我与平安并不亲近,这由来已久,在出云山庄时我就是这么带平安的,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改变对他的教育方式。今夜这些话,我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