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得容易-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头沣哥儿也跟着进来了,请过安坐到明沅右首,纪氏哪里还有精力摆饭,留下官哥儿,叫她们各自散去,等官哥儿磨够了,纪氏才往榻上一歪,自进得家门,也只吃了半碗绿豆汤,她一手支着头阖了眼儿养神,隔得会子对琼珠道:“去把乐姑姑叫来。”
    琼珠松一口气,往外头去了,门口撞上了七蕊,冲她挑着眉头冷笑一声,七蕊当面不曾说,等她过去了,啐上一口,小丫头子拉了她,她嘴里还不停:“打量谁不知道呢,狠心烂肠的,真还把自个儿当人物了。”
    叫人拉一回,这才止住了,心里兀自不忿,见着那头琼珠领了乐姑姑过来,乐姑姑身后跟着采薇,立时扯了身边的丫头耳语几句。
    等乐姑姑进了屋,小丫头带了采薇下去喝汤,七蕊凑上去便把事儿说了,采薇的脾气哪里能忍,换作原来早就跳脚了,可她跟了乐姑姑是起了誓的,听见这话,从手腕上撸下个银镯子来,往七蕊腕上一套:“好妹妹,若不是你说,咱们姑娘吃了亏且还不知道呢。”
    她离了小香洲,却还是改不过口来,一句一个我们姑娘,知道明沅的性子此时定不欲生事,可这功劳也不能白白叫别人领了去。
    
    ☆、第242章 清肝汤
    
    夏至三鲜送到锡州,纪舜英才刚刚除服,他只等着纪老太太的丧事一办完,过了七七就回了书院,族里如何分家一声都不曾问过。
    这般行事自然叫黄氏往纪怀信耳朵里吹了几次风,他可是下一代里头最出息的,本来很能说得上话,哪知道他不闻不问,带了人就往书院去了,中了秀才又如何,便是中了状元,也帮不上家里什么忙。
    纪怀信心里也窝着火,这回分家,他打的就是得大头的主意,他是长子嫡孙,承了嗣的,再怎么也该多得些,哪知道偏是一向不出挑的纪怀仁临阵倒戈,竟跟二房的纪怀瑾勾搭成奸。
    夏氏跟小胡氏原来也不过是面子情,丧事上头掐起来,早已经斗的乌眼鸡一般,夏氏把她挤了操办起纪老太太的丧礼,小胡氏原来是看不顺眼黄氏的,这番又跟夏氏起了嫌隙,眼看着这两房要先斗,他们能坐收渔翁之利了,这两个却忽的握手言合了。
    纪怀信回了屋里便先骂黄氏:“你不是精明能干?这会儿倒挑着日子生病了,那两个憋着坏水你就不知道,你是聋了还是瞎了?”
    黄氏反倒和顺下来,她确是病着,还病得很重,老太太的丧事都没撑着长孙媳妇的面子去跪拜,衣裳都撑不起来了,瘦得两颊凹陷眼睛突出,听见纪怀信骂她,也是软绵绵的提不起声音:“是我的不是。”
    她一口认了下来,纪怀信倒骂不出口了,可火气未消,捶了桌子又骂老二老三:“好他个老二,原来看着老实,原是个肚里藏奸的东西,不帮着自家人,却胳膊肘往外头拐,只当从我这里分出的,就能落到他口袋里了?”
    曾氏先还想着甩手不管,那可是治丧,老太太的寿宴贴进多少钱去,别人家里办红白喜事那是有进帐的,颜家办事自来就是亏空,外头那些个香烛彩扎木料木工哪一个不盯着要帐,等事儿办完了,收进来的白包还不够贴补的。
    老太太的身份在那儿摆着,起孝棚还能不带着卷脊?再少也得起个三间,这三间孝棚要多少杉条?又要多少竹子芦席?还有那彩扎,二十亭大的,二十亭小的,亭台楼阁车马奴仆一样都不能少,又是多少银子?
    曾氏只光把这些往脑袋里一过就头疼,她是许多年不曾管帐了,可她也知道家里是越来越没钱了,黄氏挖去多少不说,这些年府里的进帐是越来越少,下面田庄的大小庄头,哪一个不张嘴哭穷,年景好的时候还能勉力支撑,年景不好的时候,还得给下头人发月银,这些钱又从哪里来。
    她听说黄氏病了,眼儿都不眨一下,立时也扶了额头晕厥过去,胡氏贼精,消息还没报过去呢,房里先熬起药来,夏氏把事儿接手过去的时候,曾氏还皱眉头,她一向是个扶不起来的,这时候倒逞起能耐来了。
    她自来是瞧不上庶子跟庶子媳妇的,这两个唯一一样好处就是老实,知道不挑事不出头,哪知道老实了半辈子,偏在这当口冒了头出去。
    曾氏原想着黄氏定然坐不住,这番病也装不得了,非得出去跟那两个争,哪知道她等了两三日,黄氏竟还没个动静,她差了丫头一探,黄氏竟是真病了。
    曾氏骂的话跟纪怀信没甚两样,说黄氏是个挑日子生病的丧门白虎,万不得已只好自家出马,有个婆母的身份,她总能压得过去,便是胡氏到她跟前来,也得敬她一声嫂子。
    事儿到这地步,闹了个不可开交,小胡氏又咬出黄氏贪没公中的银子,要她对帐,把帐盘干净了,才好分家。
    黄氏还真不惧她,她身上不好,撑不起来,眼见得夏氏也靠不住了,跟曾氏两个倒联起手来,年年三房都一道看帐的,哪一本帐不平,早就能提出来,把这话甩出去打了小胡氏的脸。
    这下子连胡氏也坐不住了,阖家除了黄氏一个真病的,俱都了来了,争自家房里那一份,连着老太太的东西也一并争起来,老太太身后除了田地庄园,还有私库里的东西,小胡氏头一个跳出来,这东西原就说一半儿给纪氏的,既然纪氏不要,就得归了她们那一房。
    夏氏一听立时翻脸,这两个又起了内讧,厅堂里男人吃茶不说话,女人吵得翻了天,最后谁也没让谁,哪个都占不着便宜,除开纪怀信多得着一百亩地,田地俱是均分。
    到分老太太的私库了,曾氏便提出来,老太太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孙,分作三份儿,给纪舜英纪舜英纪舜荣每人一份。
    小胡氏一口气差点儿接不上去,她气的差点儿仰倒了,那头纪怀瑾开口了,他在外头,竟有一个儿子,已经养到三岁大了。
    这下小胡氏扑上去差点儿把他的耳朵扯下来,胡氏却喜笑颜开,这下好了,管他是什么来路,先把孩子抱进门再说。
    小胡氏往她跟前哭,胡氏便又安抚她,孩子能进门,孩子的娘这辈子想都不必想,得着的这一份,也不给孩子,全是她的。
    这么一场闹,还时时写得信去锡州催纪舜英回去,他只作不见,等那头分得差不多了,黄氏捎手就把给纪舜英的那一份儿收进自己袋里。
    曾氏冷眼看着只不说话,既事定下了,她跟黄氏两个又似原来那般。纪家又是分院子,砌墙断路,又是另起厨房大门,三家还从一个门里头出入,可却再不相互往来了。
    纪老太太一去,清明端午可不就断了节礼,连着银子都不再送来,得亏得纪舜英领得癝银,虽不多,再加上原来积攒的也能过活,只纪长福两口子的日子不比过去,只巴望着颜家送来的东西好好开开荤。
    年前备下的腊肉风鸡风鸭,再不吃就坏了,蒸在米饭上也算得一样大菜了,再挎了篮子往街上去买那鱼虾豆腐,纪舜英于吃食上头自来是不挑剔的,总归日子一样过,不过纪长福桌上少有酒肉。
    边上街坊都猜测着是这家子败落了,出门读书的少爷连大肉都吃不起了,原来像样的鲥鱼也能整治,如今买些草鱼便算,连黄鱼都少买了。
    外头邻居议论纷纷,等见着纪舜英不住书院回到小院里来,便说连那书院的租钱也付不出来了。
    等见着颜家还依旧送节礼来,聚在门前东一嘴西一舌的唠叨两句,拿着一把葱一块姜去敲纪家的门,平日里纪舜英在书院里,便想跟纪长福两口子套个近乎,想着探听两句。
    纪长福最烦这些长舌妇人,约束了妻子不许她往外头去嚼舌根,平素只把门关的牢牢的,幸而这些年是一年一付租金的,等到明岁,纪舜英也要考举了。
    这回接着颜家节礼,很是宣扬了一番,地上三鲜树上三鲜水中三鲜,摆的满满当当的送了来,里头苋菜蚕豆是到了地方才办的,就挨着太湖边,粉糯糯鲜灵灵,樱桃杏子枇杷每种都有一筐,水里的更不必说,黄鱼鲥鱼还养在盆里,送了来都是活的。
    这番节礼是明沅预备的,厨房里只备下了吃食,成套的衣裳还是她自个儿做的,底下的小匣子里头还有二十两银子,这个纪氏并不曾吩咐,是她自家补上的。
    纪家闹成那个样子,到他这儿能捞着什么,不分家倒还罢了,分了家就要在黄氏手底下讨生活,黄氏又不必再做给纪老太太看,他在书院还不知道要怎么挨下来的。
    明沅倒是问得一声,琼珠却说没有纪氏的吩咐,不好往帐上支银子,明潼的事来的急,纪氏连节礼都没想着预备,何况是银子。
    明沅自家补了上去,等纪氏缓过神来问节礼的事儿,这事便瞒不过去了,知道是明沅自家摸了银子出来,晓得她这些年也是小有私房的,再是纪舜英没过门的媳妇,这会儿也不该由她补贴。
    纪氏也不叫琼珠了,叫了卷碧拿银子补给明沅不说,还又多给她裁了一身衣裳,配了首饰补上去,琼珠见着小丫头送东西去小香洲,一问送的什么,立时知道不对,端了汤奉给纪氏,见纪氏不说破,干脆自个儿认下了:“前儿节礼,因着太太不曾吩咐,我也不好开口预备银子,还是六姑娘自家拿出来的,前几日混忘了,竟忘了告诉太太。”
    纪氏连眉毛也没抬,还只喝汤,等搁下碗来,拿帕子按一按嘴角:“你自嫁了人,记性竟差起来,往后可怎么当差,不若放你两日假,去庄上看看你女儿。”
    琼珠一听怔在当场,这就是发落她的意思,原来她能回来靠的就是纪氏可怜她,这番不如她的意,想打发自然还能打发到庄子上去,这时候膝盖软了下来,可纪氏这两句,既没指谪她,也不曾敲打她,竟是要她立时就走。
    她求也求不得,双眼含了泪,叫一声太太,纪氏这才抬眼看她:“你往外头去过了,日子怎么样,苦还是甜你自个儿知道,若不能安心当差,我这儿少你一个也不缺人。”
    这番官司纪舜英自不知道,他住回小院,确是有省钱的缘由,接着银子也不知道是明沅给的,只当是纪氏给的,便又重住回书院去,那儿读书且比市井中清净,青松绿竹两个理起箱子来担了去,他眼看着理出来的袍子一件件俱是明沅的针线,不知不觉竟也攒了一箱子出来了。
    上回送她的荷花种子,也不知道开花了没有,他正想的了神,青竹把新送来的袍子一抖,里头竟摆着帕子,纪舜英拿过来一瞧,总有七八块,先是圆溜溜一个壳,接下来便是破壳发了细芽,接着就是出水的银苗,接后来便有铜钱大的一块绿斑,最末一张已经是迎风开风的粉荷了。
    最底下那块帕子上,就只绣了只黑色的八哥,八哥旁边还有两个字“煤块”,小小的一团,看着可不跟煤块似的,纪舜英先捏了帕子笑,不见只言片语,却偏偏似写了七八封信。
    他把这些帕子理起来,正要放到匣中预备着用,忽的把那绣了八哥的重又翻出来,“煤块”是不是“媒快”的意思?
    她是不是也等着媒人去请期,纪舜英一皱眉头,若是老太太在,等她及了笄定能遣了媒人去,如今老太太不在了,黄氏又怎么会念着他?
    纪舜英把这块绣了字的帕子叠起来贴身放好,拢在袖子里头,手指摩挲着两个凸起的字,明岁这一科他必得金榜提名,只有出人头第了,黄氏才不敢怠慢了他,也不敢怠慢了明沅。
    
    ☆、第243章 盐蚕豆
    
    纪氏到底给明潼物色了一个妾过去,当着人是说给三姑娘补一对丫头过去,挑人的时候却往容色姣好性子和顺上头去挑,除开这两条,还必得是家生子,娘老子都在府里不算,家里有兄弟的最好他。
    这几条一露出来,下边人还有什么不懂的,这是给三姑爷挑房里人呢,哪知道这意思漏出来竟少有人肯的。
    一则是离了本家到外头去,可不就是离了父母兄弟,有个好有个歹捞都捞不着的,二则,三姑娘可不是个好相于的。
    明潼厉害的名声府里无人不知的,当家三年,猫狗也嫌,明潼还不止当了三年家,她才留头就跟着纪氏管家理事了,眼睛里最是揉不得沙子,下边有人叫她发落过,有人叫她敲打过,听见要到三姑娘那儿去当差,可不一个个都缩了脖子。
    挑妾又跟挑丫头不一样,这事儿且有一桩难处,还得有个乐意不乐意的,这是当通房当妾,又不是当了差还能放回来,便是侯府人家也得看看在谁手底下讨生活,乐姑姑虽自来铁面,可底下人为着自家女儿,也得往她面前去求。
    那等明知道是送过去做妾还上赶着的,不必送到纪氏那里,乐姑姑就淘过一回了,这么着筛选下来,合适这几条的竟没几个人,连年纪都不大相衬,把这事儿一报上去,纪氏便先皱了眉头。
    她也知道这事不易,这才赶紧着挑起来,等这向过了,好把人给女儿送过去,听着乐姑姑报的几个人,都摇一摇头:“罢了,这几个就没有如意的,看看可有那等丧父丧母的,只不断了府里的根便是。”
    乐姑姑早已经备好了,父母双全有兄有弟的寻不着几个,她挑的时候便把那次一等的也都预备下来,防着纪氏要问,这会儿便拿出来说:“倒是有一个,是长女,她老子后头又讨了一房,她有一个同胞的弟弟。”
    纪氏吁出一口气来:“人品相貌如何?在哪里当差?”
    乐姑姑能挑出这个丫头来,便是生的好的,只为着给后头的妹妹让路,便只让她在院里洒扫,她弟弟可是在前头当小厮,没了亲娘还能如何,一家子两女两子,她带着弟弟都没处下脚,叫继母挤兑的连年节都无法回去过,总是她轮值,跟弟弟两个就算过了节。
    纪氏不听便罢了,一听又是一声叹息:“这等的虽好,有了牵挂就不敢乱来,罢了。”这样有志气的自然好,受了后妻磨搓又有个弟弟的,要是报了上进的念头,送进去可不坏事。
    “那便只有往外头买去了,可买来的不曾教过规矩,还不如府里的挑过去贴心。”纪氏听见了又是一叹,她头先想的就是这个,忠不忠心还是另说,有了亲人便不敢胡来。
    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