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1978-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关系,你们在这里就是,我一个人回家。”王小明说道。
“那怎么行?路上要是碰到什么事怎么办?要不我跟你一起回去吧?”王求道,虽然现在的治安很好,但是一个不到六岁的儿童在外面走上四里多地,总不会让人放心。
“没事,今天村里也有人来镇上,我跟他们一道回去就是。”王小明看到自己的堂兄王朝阳撅起了嘴巴表示不满,笑笑说道。
虽然如此,但是王求毕竟是王小明的亲二伯,他亲自送王小明到镇上回去的路口,在那里果然看到村里有人今天也来了镇上,现在正要回去,他就拜托了这位,请他带着王小明一起回去。
一路上王小明归心似箭,此时的王小明已经不像一年前,从镇上走回家还得人抱,现在他虽然走得还是很吃力,但是至少能独自完成这段路途了。
到家之后,王坤却没有在家,王小明知道爸爸一向在家闲不住,他宁愿到别人家里侃大山也不想无聊的坐在家里。一问妈妈,他竟然去了厂里。
王小明没在家里停留,虽然家里还有几个同学在眼巴巴的等着自己,三国已经开讲几天了,他们个个都沉迷在其中。但是王小明却知道,这个消息太重要了,也许,铸管厂的命运将从此改变……
王小明答应同学们,下午一定满足他们的愿望,这才得以脱身,去了铸管厂。
才几天的时间,铸管厂以前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大门今天竟然装了一扇铁门,而且门口还有门卫,看来自己的建议老爸已经反映了上去,而且厂里的干部还是希望把铸管厂搞好的。
“站住,小孩子以后都不能到厂里玩了。”王小明才走到门口,那门卫就拦住了他,厂里已经下了通知,以后非铸管厂的工人和干部,没有经过允许,谁也不能进去,如发现一次,早扣他一元钱,他的工资才几块?经不起几下扣。
“我的我爸,王坤。”
“你是王老师的儿子?是三毛吧?都这么大了,我都不认识。”门卫听到王小明是王坤的儿子,证据有所缓和,但是门却还是没有打开,他快跑到厂区办公室找到王坤,只有经过他的同意,王小明才能进去,否则王坤本身就负责发工资,到时自己的一元就不见了。
王坤跟门卫一起出来了,见到只有王小明一人,他知道小明肯定是找自己有事。王坤现在越来越把王小明当成一个小大人一样来看待,上次王小明提的几点建议,虽然厂里没有完全采纳,但是现在也加强了管理,下一步就是准备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至于做广告宣传,这和现在的人观念相违背,厂里暂时不打算这样搞。
“爸,你星期天也到厂里来干什么?”王小明一进办公室,发现办公室里除了自家父子没有外人,马上爬上了办公桌。
办公室的房间并不大,放了几把藤椅和一个保险柜还有两个文件柜之外,就只有三张大办公桌了。当然,现在的办公桌可不像以后的那种老板桌,就是普普通通的书桌,三张拼在一起,占据了房间的一小半,这三张办公室,厂长、副厂长和主任各一张,而办公桌的中央摆着一台电话机,王小明的目标正是它。
“你去玩电话机干什么?”王坤不满的问道,要知道小明一向很懂事,但今天却表现异常。
“我只是想打个电话而已。”王小明的身高只比办公桌高出一个头,他的手臂根本够不着电话机,不爬上去是不行的。
“你打电话?打给谁?”王坤想不通王小明会给谁打电话?
“喂,喂,喂,请帮我接广州。”
“对不起,线路正忙,接不过去。”
听到这话,王小明只能悻悻的放下话筒,看来今天是别想和广州那边联系了,搞不好,整个S县的电话网络都已经瘫痪。
“你打电话到广州干什么?”王坤不解的问道,自己也只去过一次广州,而王家的祖宗八代都有广州没有任何的关系。
“爸,事到如今我也不能不跟你讲了,其实我和二伯上次去了一趟广州……”
王坤张大着嘴巴听着王小明叙说他的广州之行,王坤知道王小明很会编故事,但是听他说的那么详细,没有亲身经历是不可能编出这样的故事来。既然不是故事,那就是真事。
等王小明讲完,王坤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现在是既自豪又害怕,自豪的是,小明小小年纪就敢到广州去闯荡,而且一路上二哥好像还是一直听他的吩咐,包括在回来之后也是如此。害怕的是,如果路上出了什么意外那该怎么办?自己的这个儿子可是全家的希望,自从他懂事起,自己家就因他而改变了命运!
“你刚才说什么?那个郭老板可以帮我们销售下水管?”后面的话王坤都没有听得太清楚,他只是隐隐约约的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他完全被王小明的前半部分所震撼了,造成了他的记忆延迟,直到现在他才突然想起这个最关键的消息。
“对啊,这是今天上午我在邮电所打电话给他的时候他跟我讲的,但是后来线路突然不通了,我也没问的太清楚。”
“这件事我必须马上向来东主任和德飞村长汇报!”王坤马上道,如果铸管厂的产品能打进广州市场,就算不赚钱,这个名声也好听啊,再说,产品销这么远,哪有不赚钱的?
“爸,我觉得这件事你不应该先跟他汇报。”王小明这次却不支持父亲的行为。
“为什么?”
“第一,这个消息还不是十分的准确,如果这事没成怎么办?第二,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我希望你能用你的名义去把这件事办成,这样对你也好一些。”王小明说道。
王小明这么“世故”的想法让王坤再次一次感叹,自己虽然才三十多岁,但是,是不是自己就已经老了?他当然知道,如果这件事由自己独自完成,那自己以后在厂里的威信和地位都将提高不少。
第三十二章 电视
第三十二章 电视
王小明第二天就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是王坤去学校帮他请的。理由是,王小明远在邻县的舅佬爷六十大寿,老爷子从来没有见过王小明,而实际上,王小明跟着王坤一起去了广州。
这次出门,王坤听从王小明的意见,穿了一件中山装,也是王坤最拿得出手的一件衣服,呢绒毛料,虽然是手工制作,但是配上王坤多年教书养成的气质,再加上脚上的大头皮鞋,外人是看不出他其实只是个农民。
“这么说你手头上有差不多五千块钱?”王坤一直等到了省城上了广州的火车才问起这个问题,从三塘镇到省城的火车,能听懂他们家乡话的不小,但是到了这趟列车上,能听懂他们说三塘镇话的人几乎为零。
S县是古楚话的发源地之一,而且经过了上千年,但却还是那么的原汗原味,只不过每个地方都稍微加了一点工,在S县,有很多乡镇听不太懂隔壁乡镇的当地话是很正常的,可是说,S县的十六个乡镇,每个乡镇的语音都有点不同,同县的人能听懂一些,但要换成了外地人,听他们说话就像听外语一样。
三塘镇的话有一个特点,说话的速度快,而且很多字和普通话的发言完全不同,所以普通的中国人听到他们的对话只觉得像在听天方夜潭,一个字都听不懂。
“是的,但是这次我没有全部带出来。”王小明说道。
“什么?你带了钱在身上?多少?”王坤突然非常的紧张的问道,他的个性历来是小心翼翼,像第一次去广州时,他就把货款给缝在了短裤上。
“四千五。”这其中四千三王小明是要用来进货的,而多带了二百块钱,他想给自己买点合适的东西。
如果此时可以尽情的吼叫,也许王坤将创造一个新的最高分贝的吉尼斯世纪记录。但是生性谨慎的他生生的忍住了,因为那样会招人别人异样的目光,也许因为自己的这声大吼就会让小偷惦记上自己。
但是从这一刻起,一直到王小明把货款交给郭老板,王坤的眼睛都没合过,哪怕是眨眼,他也要提醒自己,速度要快,他是无时无刻的盯着王小明的书包,那里面除了装了几叠信纸和笔之外就全部是整捆整捆的人民币。现在还没有大额的钞票,最大的也就是十元,四千五百元放在一起,占的面积可不小。
“你放在那里?”王坤用眼睛看了看王小明的主任。
“是啊,要不然身上哪能放得下?”王小明却毫不在意,他知道,这几年中国的治安是建国以来最好的,而且就算是有小偷敢来偷,偷到手之后他还得乖乖还回来,要知道如果被抓到,肯定得判死刑,谁会不把自己的性命当回事?
“你昨天晚上怎么不告诉我?”王坤的意思很明显,昨天晚上告诉他,他就有时间把钱全部缝在短裤上。
“爸,你放心,一路上很安全的。”王小明安慰父亲道。
可是王坤哪会相信王小明,虽然一直以来王小明的所作所为都被证明是正确的,但是这次不同,王坤的性格决定了他必须时刻警惕。
因为这件事,王坤一路上很少再和王小明说话,而火车也开得慢,王小明只要在车上赶稿,前天小说月刊的胡言编辑就给王小明来了信,他要求王小明尽快把忠侠恩仇的第三部寄给他,而且这次胡言承诺,此次王小明的稿费将按照一千字一百元来支付。
王小明现在对钱倒没有像去年那样的看重,他只是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责任。结束完这部小说之后,王小明就决定不再写小说,特别是这种长篇小说,太累人了。到时如果要写,也只想写点短篇什么的。
出了广州火车站之后,王坤就马上催促王小明马上去郭老板那里,厂里的业务现在倒是小事,主要是王小明把身上的货款交给郭老板之后,王坤就能放下心来了,他昨天晚上可是一夜没睡,连眼睛都没合上过,最多也就是眨眨眼。
“小王,你不是要汇款过来吗?怎么亲自来了?”郭老板见到王小明很意外,前天王小明还跟自己来电话说要把钱给自己汇过来,没想到今天他竟然亲自上门来了。
“这次来主要不是进货,而是因为我们村里铸管厂的事,这位是我爸爸,王坤。他是我们王家村铸管厂的副厂长,这次来主要是谈他们厂的业务。”王小明说道。
“小明,你先办你的好,办好之后再谈我们的事。”王坤跟郭老板打过招呼之后马上说道。
“好吧,钱在我身上又不会飞走。”王小明碰到这样的父亲只能妥协。
“郭老板,我们的事简单,先办我们的事,这是四千三百块钱,你点点。”王小明把在家里已经点好的钞票一捆一捆拿了出来交给郭老板,现在他只剩下两百块钱了。
“行,我马上给你准备货物。”郭老板是生意人,能先把生意做成他求之不得。
“你说要送我一件东西,是什么?”王小明在郭老板点钱的时候问道。
“你看看就是它,这是我这里的新产品,你拿到内地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郭老板眼睛盯着钱,用手虚指了后面的货架。
“电视机?”王小明顺着郭老板的手指的方向望去,马上就发现了郭老板这里多了个新品牌,十二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对,如果你没来,我准备送你一台,也希望你以后能帮我销点货。”郭老板点钱的速度相当快,比银行里的最佳点钞手不遑多让。
“这个什么价?”王小明的大脑马上在飞快的动作,他在核算如果自己这次进点电视机回去能不能卖得出去,而且还要买一个好价格。
“这个有点贵,因为是新品种,一百六十元。”郭老板说道。
“我要十台,不,十五台,收音机和手表只进一半了,可以吗?”王小明说道,他这次准备进四千三百块钱的货,也就是二百五十台收音和一千块电子表,这些东西拿回去应该能卖相当长一段时间了,毕竟就算是S县也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县,人民的消费水平有限。但是电视机则不同,王小明到现在都还记得,再过一年,村里就有人买了电视机,当然简直是全村轰动啊,晚上看电视的时候,主人家只能把电视机搬到屋外,否则看的人太多,屋里根本站不下。
“你很有气魄,那我给你准备一百二十五台收音和五百块电子表和十六台电视机,其中一台是送你的。”郭老板道。
“爸,你能不能借我五十块,我身上只有二百,这四千三还差郭老板五十块呢。”王小明马上把书包里的钱全部拿了出来,看来这次想买点东西的愿意又落空了。
“小王,就别向你爸借了,这五十块免了,你再给我二百就行。”郭老板很惊讶王小明的计算速度,要知道他的儿子和王小明差不多大,可是现在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清,而王小明却在转眼间就把几千块的数目算清了。
王坤已经完全傻了,他没想到小明作出这么重大的一个决定竟然如果草率,一台电视机一百六,十台就是一千六,十五台就是二千四啊,他难道不知道这是一笔多么大的款子吗?
“小明,你是不是再慎重考虑一下?”王坤有点担心,正月初旬的时候,自己在三塘镇上就只卖了二天的好时机,到第三天就不行了,当时还只有二十台收音机和八十块电子表。现在王小明一下子就要拿回去一百二十五台收音机和五百块电子表,他能卖出去吗?要知道,如果卖掉了,确实就能发笔财,但是如果卖不掉,全部压在手里呢?
“爸,这事不用考虑,我知道你担心,但是你放心,咱们一回去就在县里开个电器行,专门卖这些东西,我就不相信,整个S县消化不了这点东西。”王小明说道。
在王家父子对话的时候,郭老板已经把货给他们准备好了,王小明随时可以提货走了。王坤看到事已定局,而且接下来自己还有事求郭老板,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他刚刚才放下来的心,又悬在了半空中。
“王厂长,我跟你儿子的生意做成了,接下来我要带你去见一个人。”郭老板很干脆,他知道王坤很急,而且广州这边其实也很急,所以事情一完,他马上就准备帮王坤联系铸管厂的业务。
第三十三章 业务
第三十三章 业务
郭老板之所以敢在电话里说出那样的话是有根据的,他的亲哥,郭兴是广州市城建局的副局长,现在广州的城市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几乎所有的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