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1978-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来啦,到后面的房间休息一下吧。”此时吕山突然及时出现,把杨兰儿一家人带到了后面的客房部。
“你怎么出现得这么快?”杨兰儿马上跟着吕山一起去了后面的客房部,在路上悄声的问道。
“我如果再不来,你这戏还唱得下去吗?”吕山道,其实杨兰儿一到大可酒店的,普希夫马上就知道了,但是这件事又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所以他才马上派吕山来带杨兰儿,幸好还来得及。
杨母看到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影响到了吕山的正常工作很是过意不去,但是这样也好,以后她就再也不会来这个地方,因为大可酒店的辉煌让她炫目,站在其间,脚步难移。她一辈子见的都是黄土飞沙,在锦源小区杨兰儿的住处已经让她手足无措,经常不知道是站还是坐。所以她只是在大可酒店待了几分钟,就让杨兰儿带自己回去,当然,有吕山在,他会用肖劲光的车子送她们回去。
“姐,刚才那个漂亮的姐姐叫什么名字?”杨得弟在回到家之后才问道。
“你说的是周敏小姐吧,你怎么会问起他?”杨兰儿奇怪的问道。
“她真的是周敏?!”杨得弟惊喜的道,“我们的学校就是她派人帮我们建起来的啊!”
“哦,你能确定吗?晚上回来的时候我问问吕山。”杨兰儿说道。
“肯定是的,你想,今天我们去的酒店叫大可酒店,而我们的学校也叫大可小学。”杨得弟说道。
“大可小学?”虽然杨兰儿知道村里已经建了一所新的小学,但是这所学校叫什么名字,她还真是不知道。
晚上吕山回来的时候,杨兰儿向他问起此事,对于大可小学的事,吕山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周敏确实是从甘肃回来的,而且大可小学确实是由大可公司建设的,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这么说我们还真的好好感激周敏才行。”杨兰儿说道,如果不是周敏在他们那里建了这么一所小学,现在自己家里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感谢周敏你不如感觉我的老板王小明,要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掏的腰包。”吕山说道,周敏只是王小明的助理。
“对啊,但是我弟弟说那位周敏小姐曾经去过他的学校,否则我弟弟也不会认识她了。”杨兰儿说道。
“那是,你想见我的老板可能很难,但是你要见见周敏小姐还是可以的。”吕山说道。
由于杨得弟所就读的小学就是由大可公司捐建,而且现在杨得弟每天间接从大可公司吃一顿免费的早餐和午餐,这样不但给家里解决了一个最需要吃饭的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还给家里省了一笔不菲的学费。
“今天回来的时候我妈就说了,虽然我们家里穷,但是心意一定要尽到,我们家也没什么好东西,你看我们是不是买件什么东西送给她?”杨兰儿说道。
“我看没有必要了,老板在甘肃又不是只在你们那里建了一所小学,如果他要是想要你们感激,那他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都忙不过来。”吕山说道。
但虽然如此,可是杨兰儿和她母亲在得知周敏真的是帮自己村里建小学的那位小姐之后,不管吕山如何劝说,杨母都决定要给周敏做点什么,哪怕是当面向她说声谢谢也好。最好吕山也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她们,自己把周敏请到家里来吃顿饭,算是谢她的感谢于万一。
“你要去吕山那里吃饭?”王小明说。
“是啊,我也没办法,否则杨兰儿的母亲要亲自来酒店请我吃饭,这也算是了却她的一番心意吧。”周敏说道,如果自己不去吃这顿饭,恐怕杨母会永远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甚至为了这件事而不想回去。
“那行,你去吧,记得给我向杨兰儿的母亲问好。”王小明说道。
周敏再次来到锦源小区自己原来住的那套房子时,她受到的待遇绝对是帝王级别的。虽然没有帝王的那种欢迎仪式,但是在杨家人眼里,周敏就是她们今天最尊贵的客人。
只是太过尊敬反而让周敏局促不安,这顿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让周敏像是在煎熬。等到饭局一完,周敏这个热情大方之人今天竟然像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里。
“吕山,你说周小姐是不是怪我们没有招待好她吧?”看到周敏这么急着离开,杨母担心的问道。
“我看是我们把她招待得太好了,都让她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周小姐人很好的。”吕山道。
“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王小明正在房间被林杰逼着一起研究直升飞机方面的书籍,没想到林杰也才刚到没多久,周敏就回来了。
“盛情款待,今天我算是体会到了,特别是杨兰儿母亲一口一句谢谢,她的普通话说的并不是很标准,但她满脸感激涕零的样子,让我看得心酸。”周敏说道。
“有的时候我们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但是却能帮到别人,所以这样的事,我们不但要继续做下去,而且还要做大,让更多的人受益。”王小明说道。
“是啊,我在甘肃当地的时候,当地人知道我们是在为他们建学校的时候,那份热情和真诚,我真的没办法形容。”周敏说道,要不是这样,她也不会在那边一待就是大半年,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王小明帮她想到了从高中毕业生中招聘,她也不会这么快回来。
“周敏,我们在甘肃的那些中学应该在年后就能全部正式开学了吧?”王小明问道。
“对,只是初中需要的老师比小学老师更多,恐怕过了年并不能让所有的学校按时开学。”周敏说道,用高中毕业生用教小学绰绰有余,但是用来教初中则显得有勉强,小学只是打基础,不要说高中生,就算是初中毕业的也能应付,但是初中则不同,如果没有专长,那只会误人子弟。
“没关系,我们可以选一批人去当地的师范院校委培。”王小明说道,王家村曾经就不是这样做的吗?定向委培,那些学校并不需要担心责任,也没必要给这些人发正式文凭,只需要提供一定的师资就行了。
“但这样最短也得两年啊。”周敏说道。
“两年就两年吧,我们先可以请一些退休教师来发挥余热,我相信他们会接受我们的邀请的。另外如果也可以暂时请一些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去教初一、初二,而最重要的初三就让那些有经验的退休教师去任教,我相信就算一开始有什么问题,等两年之后也会没事。”王小明说道。
“这样再加上我们从社会上招聘的,应该勉强够用。”周敏道。
“另外香港的那块地也要尽量利用起来,我想在那里最一所设施齐全的中学,主要是高中。这两年我们在国内是不太可能建自己的高中的,所以我想到时把那些最优秀的学生送到香港去读高中,到时只要是考上大学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香港亦或外国的,我们都资助他们,但是有一条,以后他们学成之后要给大可公司工作十年,否则就要按利息归还大学时期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并加上利息。”王小明说道。
“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愿意来我们大可公司的,只是我很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会越来越多,到时我们大可公司会这么多职位安排给他们吗?”周敏说道。
“这你就多虑了,现在要不是我手里没有人,我早就向其他产业发展,最近很多国营企业体制改革,本来这是我们最好的发展机会,可是人才不足,就算我们能接手这些国营企业,也不一定能发挥最佳的效益,所以我还一直在犹豫之中。”王小明说道,就拿大可酒店来说,如果不是因为大可公司需要一家酒店来招待自己的客户以及给大可公司结交各种各样的权力人物,王小明也不会买下大可酒店的。本来王小明根本就没有打算从大可酒店赚钱,但是由于前瞻性的眼光以及肖劲光的用心,大可酒店才获利颇丰。
“我们可以从外国挖人嘛,像那些职业的经理人,只要我们出得起价,他们一定会来帮我们做事的。一流的人才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蒸薪水丰厚的工作,而是一番事业,而跟着老板你,做着做着就能做出一番事业,就像我在甘肃一样,我现在就特别觉得有成就感。”周敏说道。
第三百二十六章 体制
第三百二十六章 体制
历来有句这样的话,用事业留高层管理人员,用感情留中层管理人员,而基层管理人员则需要用待遇。这是王小明从后世带来的理念,虽然很精辟也很正确,但是也不一定就完全适合现在的情况。
而在现在这个年代的中国,管理制度并不是决定一家企业能不能做大做强的关键,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政策支持,能不能和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至于产品的销路,倒也不是最主要的关键。
而现在到处的政府都在提出各种各样的国营企业改制方案,就算是C市也是一样。按政府的规划,现在正在国企改制的第一阶段。
从前几年开始,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而市政府也出面大力扶植“民营企业家”们,鼓励“放手大干”,给予他们超低的税收。像大可酒店,虽然现在的总投资早就超出了五千万,可是每年需要上交的税收却不到一百万,这还是王小明不想利用酒店的免费会员走关系,如果他想省钱,像大可酒店这样的规模,一年最多五十万就可以了,甚至还可以更少。
只是由于当时私企还是刚刚发展,在很多方面没有跟国企竞争的优势,国营企业没有感到任何的压力。相反刚刚兴起的私营工厂由于劳动市场上的“自由工人”数量过少。要知道现在的国营工人还是有“铁饭碗”的终身保障,所以私企主们一直抱怨企业不能扩大生产规模。要不是这样,王小明也不会把原来大可酒店的所有员工全部留下来,除非是那些确实不能够胜任的员工才打发一笔钱让他们离开。
而最近,C市政府也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政策:“提高效率,促进改革”,C市政府宣布废除对工人子女的分配工作政策,实行“企业与工人的双向选择”,深化建设“自由劳动力”市场。这当然就是为了进一步的国企改革铺路,或者说是为了给像王小明这样有钱又有关系的私营企业家铺一条用黄金铺成的大道。
“现在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市里大的国营企业有好几十家,如果我们能把握机遇,大可公司将在这两年得到迅猛发展。”周敏肯定的道。
“这个我也听说了,你看看最近的报纸就知道,无不是大力宣传下岗分流,自由经济的好处。”王小明笑道,内地的政府看到沿海地区因为改革开放政策带来飞速的发展而个个眼红不已,这也变相的推动了内地的改革,哪怕方向有所偏差,但是改革的热情他们却不会降低。
现在各类电视报纸广播总是充斥着对国有制经济“弊端的批判”,譬如“国有制经济没有竞争优势!” ,“国营企业工人由于拥有长期合同,工作消极!”,“国营企业给国家拖后腿”,“国营企业效率极低长期严重负债”。像以这样的标题不时见诸报端。官方喉舌用及其蛊惑人心的宣传对国营企业以及国营产业工人进行大规模的“批判”,以便为他们的“改制”做好舆论准备。
当然,就算王小明知道这样的宣传其实是有错误的,他也没办法提出来,先不说王小明有没有这个能力去改变,何况,就算真的可以,那王小明也肯定会被现在的改革派一个冲动就淹没在他们的汪洋大海里。
所以王小明就算知道现在媒体上所说的那些所谓国营企业年年亏损的情况实际上没有经过任何第三方的调查和评估,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由那些操笔者的主观意断所杜撰出来的,他也没有任何办法。何况王小明根本就不想去做这种卖力不讨好的事,自己只要顺应潮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闷声发自己的大财就可以了。
“这件事你先去搜集信息,既然国营企业要改革,那我们当然不能白白浪费这个难得的好机会。”王小明说道。
周敏现在拥有众多的信息来源,很快她就拿到了市政府第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在C市政府的规划里,第一阶段,首先是拿生产民用物资的中小规模的国企开刀,给予工厂高层干部绝对的改制权利,对严重负债的国营企业进行破产重组。如C市国营纺织厂、C市电器厂、铅笔厂、塑料厂等民品国营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周敏只挑出了一个电器厂进行操作,一则,其他的工厂与现在的大可公司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这些工厂规模并不大,就算大可公司真的拿下来,也很难在同行业做大做强,而电器厂则可以马上并入大可电子公司,经过增加生产线,马上C市电器厂就能成为大可电子公司C市分公司。
蔡青山作为C市国营电器厂的厂长,前几年他的日子过的非常滋润,可是随着广东那边的电子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他这个电器厂厂长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首先是电器厂的销路越来越窄,然后是产品积压,最后仓库满了之后,工厂就开始陷入停产。
其实也不能说是蔡青山不会经营管理,主要是上面没有放权。比如他想给销售人员增加提成,给技术人员增加工资,可是上面不批啊,干多干少一个样,最多也只相差几十元,试问,这样会有积极性吗?
但是好了,市里终于决定要放权,实行厂长负责制。可是这次却不是要让他深化改革,而要对电器厂进行体制改革。说得好听点,就是要把电器厂这个包袱给甩出去。只是电器厂有这么好卖的吗?只有蔡青山知道,电器厂的设备已经老化,而工人特别是退休工人加起来上千,何况还欠银行几百万,如果谁接手,蔡青山宁愿倒贴钱给他。
但是今天蔡青山刚一进电器厂那冷冷清清的厂长办公室,发现今天竟然有人在等他。这可是好久都难得一见的场面了,而且等自己的这个人还是个漂亮的姑娘。
“你好,蔡厂长吧?”
“你是?”以往在电器厂辉煌的时候,蔡青山应酬不断,那时,他对所有来访的人都是爱理不理,可是今天不一样了,能有人来找自己,就算是找错了人,能陪自己聊聊天也好啊。
“我叫周敏,今天我是想请蔡厂长一起吃个饭,不知道蔡厂长有没有时间?”周敏说道,她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