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1978-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年吧,后年我们的收录机销量会慢慢降下来,到时咱们就改卖彩电,那时的利润可比收录机要高得多。”王小明微笑道。
“你怎么能肯定后年彩电一定好卖,如果不好卖呢?何况现在想囤积彩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市场上的彩电非常走俏,进口的基本上在柜台上摆不住,国产的还稍微好一些,但是以后能不能好销还是未知数。”王求说道,他在管理小小电器商行以来,对电器的销售积累了很多经验。
“推断出来的,你想想看,现在的彩电是不是非常紧俏?我国的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会不会越来越好?可是据我所知,彩电的生产却还没有大规模的提高,可以预计,一二年后,在彩电生产规模没有大幅度提高之前,彩电会越来越紧俏,越来越紧俏,直到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天价或是有大量的彩电进入市场。”王小明分析着道,他的分析是根据结果来的,所以不管如何,那是相当的有道理,说得掌握小小电器商行快四年的王求也是连连点头。
“但是我们进货也很困难啊。”王求说道。
“拿着现金,开着卡车在彩电厂等货,而且可以给回扣给彩电厂的供销科,我们只要货,有货就有钱。另外进口彩电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存一批,反正我们的这笔钱存在银行也没多少利息,不如用来进货。”王小明说道。
“就像跟现在的燕舞收录机一样?”王求笑道,他对王小明的经商头脑那是相当佩服的,随便搞一个生意,一年下来就能有上百万的利润,现在发行了百元钞票跟五十元钞票还好些,要是放在以前,一百万人民币得有一千扎。
“对,就像现在这样,你想想,如果我们现在没有收录机,那这个生意还怎么能做下去?彩电至少要明年下半年才能在门面上摆放,而且手头上至少得有五千台以上才可以。”王小明说道。
“好,我尽量把这些钱全部用来进货。”王求说道,既然王小明已经下定了决心,那王求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他自己都不怕,何况这钱并不是自己的,自己担心什么?
第二天一早,王小明跟陈郎平早早就到了省城机场,在机场等候了两个小时之后上了去京城的飞机,二个小时之后飞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
“大舅,我们应该是三塘镇第一个坐飞机的吧?就算你有恐高症也至于连走路都走不动了吧?”王小明拉着一个带轮子的皮箱,而陈郎平背着一个黄色的军用包,却连脚都挪不动,他有恐高症,上了飞机才知道,在飞机上吐得天昏地暗,自从飞机升空之后那两个小时就没停过。
“你这个臭小子,我都走不动了也不想着来扶我一把。”陈朗平这辈子很少坐车,坐飞机也是头一遭,他下飞机之后还能站着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那行,我这个当外甥的就来扶你一把,但是回去之后你得跟我妈说,这次要不是我,你连机场都走不出。”王小明等着陈郎平走近,让他把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
“行,我就说你一到北京就想溜走,要不是我叫你,你早跑得无影无踪了。”陈朗平到省城之后,说话跟谈吐都有了明显提高,再也不是那个只是闷声做事的石匠了。
“我先送你去宾馆休息一下,如果下午你能恢复过咱们就先去北冰洋食品公司,如果不行,咱们就明天去。”王小明说道。
“不用休息,你的正事要紧,我们现在就去那个什么洋食品公司吧?”陈朗平道,这次来北京,他的任务就是照顾王小明,可是没想到,这才刚到北京,就得王小明照顾自己了。
“那不行,你这个样子如果去谈事,那不显得我们是乡里人进城吗?”王小明说道,咱们得拿出一点气魄来,今天休息,晚上我们先去买几套衣服,明天再去谈事。
北京王小明还是第一次来,但是就算他是第一次来,但是他也没有觉得北京人比自己有优越感,甚至王小明觉得,现在看到的一切都让他觉得很土,土得掉渣。
第一百一十四章 碰壁
第一百一十四章 碰壁
“王梅,今天王小明怎么没来?”都早自习了,王艳也没看到王小明的人影,今天他的书到现在还没有接收呢。
“他请假了,你不知道?”王梅说道,今天早上自己跟着爸爸还有弟弟一起来的,先送小明去了火车站,然后才来的学校。
“是生病了还是想偷懒?”王艳道,在四十九班,王小明就是一异类,上课不听讲,放学不做家庭作业,问题是他考试的时候还能得高分。王艳一直看不惯王小明,可是他的成绩好,是母亲的宠儿。
“没有,他去了省城,可能还会去北京。”王梅说道。
“北京?”王艳惊讶的道,北京在中国人的心里可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我爱北京广场,这可是从小就学过的。
“是啊,北京!小明说现在广场城楼已经开放,就在建国大典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站的那个地方,现在普通老百姓也能上去了,他说如果去了北京,那就非得到那里去看看不可。”王梅说道。
“以后我让我爸也带我去!王梅,你们家里的那个食品厂是不是真的是王小明办的?”王艳说道,她对王小明可是相当的不服气,这小子人小鬼大,对自己一点敬重,没大没小。
“我其实也不太清楚,他的事很少告诉我,只告诉我爸妈。”王梅说道,虽然自己比小明要大三岁,可是在现实中却像他比自己大三岁似的。
“那你们那个食品厂生产的土豆片到底好不好吃?”王艳作为一个小女孩,零食对她的吸引力比电视节目还要大。
“还没做出来呢,我怎么知道好不好吃?”王艳说道。
其实王小明为了说服爸妈,在家里试制过土豆片,其实也简单,把土豆切成片,用油炸一下,再撒上一点盐,那味道确实不错。只是爸妈交待过,食品厂没有正式生产之前不能随便说这件事。
“到时你们生产了,你要第一个给我吃啊。”王艳说道。
现在食品厂生产的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王小明跟陈郎平到北京北冰洋食品公司,想找他们的领导,可以人家根本就不见他们,只是派了个办公室的人随便招待了他们一下,想买薯片加工设备?没门。
“小明,这事可怎么办啊?人家连个正经人也不愿意见我们,只派个办事员就随便把我们打发了,这也太看不起人了吧?”陈郎平离开北冰洋食品公司之后,愤愤不平的说道。
“大舅,我们本来就是乡下土包子进城嘛,人家不待见咱们也是很正常的。”王小明却没有感到沮丧,自己一个小孩子,大舅一个真正的农民,在京城人士眼里,就是乡下土包子!
但是王小明觉得北冰洋公司有点胸心狭窄,一听说自己的来意,马上就没给好脸色,派个办事员也就罢了,竟然还是个女的,说着一口地道的京片子,一口一个乡下的、乡下来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城里人似的。乡里人也是买进口设备?那是在做梦吧?
“我都买了套新西装,好几百块呢。”陈朗平爱惜的摸着自己的西装,这可是王小明带他到王府井百货大楼买的西装,是他这辈子第一件奢侈品。
“是啊,我也奇怪,为什么人家看到你就一口一个乡下一口一个乡下的,哈哈,我知道了。”王小明突然笑着道。
“我哪里不对了?”陈朗平觉得现在衣光鲜亮,比H省省城的人穿得还好呢。
“大舅,你除了身上这身西装,其他的配置设置都没有跟上来,比如你的头发,蓬松散乱,就算不好好修剪一下,也得好好梳理一下吧?另外你西装赶时髦面还穿着舅妈给你织的大红毛衣,再看看你的脚上,竟然还穿着一双布鞋,人家当然会认为你是乡下的了。这也怪我,没有注意到这些情况。”王小明说道。
“是我太急了,要不是我想省几个钱,也不至于弄成这样。”陈朗平道。
“就算你真的是穿得跟城里人一样,他们也不会把那个机械设备的信息告诉我们,只不过是换种方式罢了。”王小明说道。
“那我们现在去哪里?是不是去那个什么什么鸡。”
“肯德基,我们去那里看看。”王小明说道。
在前门外的中国第一家肯德基,王小明见识到了生意火爆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也理解了人山人海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在肯德基排除的人竟然已经排到了马路上,而且还是三个纵队,那可是相当的壮观啊。如果自己将来的食品厂也能有这么个情形就好了,王小明心里想道。
“小明,我们去排队么?”陈朗平问道。
“不了,我们还是走吧,按这个速度,到天黑也不一定能轮到自己啊。”何况在前世的时候王小明就不怎么喜欢吃肯德基,吃这个东西,完全吃的就是一个心理,感觉好像很舒服似的,其实那就是垃圾食品。
王小明昨天下午跟陈郎平到北京之后,就在北冰洋食品公司附近找了家酒店,两人都是第一次来北京,刚才是坐车到的前大门,现在看到这里竟然还要排队才能吃上一块汉堡包,他们也就不想在这里再等着,正好可以走回去,顺便看看北京城的风光。
“北京就是跟省城不一样啊,你看街道多干净,路上的车也多,人也多啊。”陈朗平跟王小明走在北京的街道上,边走边说道。
“那当然,北京是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向往的地方,只要有机会,谁不想来首都?”王小明说道。
“大舅,肚子饿了吧?我们去吃点东西,到了北京有个名吃那是非吃不可的,否则以后回去了,人家会笑话我们的。”王小明说道。
“什么名吃,这边的北方菜我还真有点吃不习惯。”陈朗平说道,H省的口味偏辣,天气也没有这么干燥,他到了北京还真有点水土不服。
“北京烤鸭,口味绝对合我们的,那里的烤鸭比那个肯德基可要好吃得多了。”王小明说道,北京烤鸭首推全聚德,解放后全聚德一度被勒令改名,叫北京烤鸭店,直到不久才又改回原来全聚德,这可是真正的民族品牌,百年老店。
“鸭能有鸡好吃?”在家乡,陈朗平更喜欢吃鸡,鸭骨头太多,他不喜欢。
“大舅,你放心,这烤鸭啊有人专门给你弄,直接吃肉,是没有骨头的。”王小明笑道,他知道家里的人都不太喜欢吃鸭,觉得没有鸡好吃,但是只要你吃过一次真正的北京烤鸭,那绝对会颠覆以往的概念。
“真的?那我愿意去。”陈郎平说道。
全聚德跟肯德基一样,也是人满为患,但是王小明却发现,来这里吃烤鸭的外国人却不少,看来人家外国人也是识货的。
“小明啊,怎么北京流行什么都要排队,我们还是走吧,现在还没到吃饭的点呢,就这么多人,如果再等一会,那不得挤爆了?”陈朗平道。
“所以我们就要先去排队啊,要不然我们就更难吃到烤鸭了。”王小明说道。
在这里排队比在肯德基要有意思一些,看到那些师傅在那里削片鸭完全是一种享受,一刀刀削下去,一只鸭就慢慢的把骨头架子露了出去,而肉就到了顾客的嘴里,看着那金黄的烤鸭,看着的人直流口水。
一个半小时之后终于轮到了王小明他们,王小明点了两只烤鸭,如果吃得了就全部就地解决,如果吃不完事回去当宵夜。
可是王小明没有想到,这一开始直说不喜欢吃烤鸭的大舅一旦真的吃起来,自己差点没吃饱,还想带回去吃宵夜?差点连骨头都没有剩下。
“小明,这烤鸭还真是好吃,以后我们回去也给你二伯带几只回去吧?”陈郎平说道。
“当然没问题,大舅,要不要再来一只。”王小明说道。
“再来两只,一斤饼。吃一只,带一只回去晚上吃。”陈朗平道。
“哈哈,你们两位真是能吃。”突然旁边传来一个人卟哧的笑了一下,要知道平常人也就半只鸭,要知道吃烤鸭就不全是吃鸭肉,每一片鸭都得用薄饼包着,再装点调料,那吃起来就更香,一只鸭得配半斤薄饼,再来两只烤鸭,这可得够三四个人吃的,何况他们已经吃了两只鸭了。
王小明一看,是隔壁桌的一个人,是个姑娘家,而且还是个蓝眼睛白皮肤的外国姑娘,最让王小明奇怪的是,她竟然还能说普通话,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是至少能让人明白她的意思。
“我说小姑娘,你知道一句话吗?能吃是福。”王小明笑道。
“我很小吗?可是我看你好像比我更小吧?”那姑娘说道。
“你是哪个国家的?”王小明笑道,小孩子总是希望自己比别人民代表大会,而到了她真的大了的时候,她却希望自己却别人都小。
“我来自美国,我叫诺妮,我在中国已经生活了两年。”诺妮说道。
“美国人?”王小明眼睛一亮,现在自己正不是需要跟美国人打交道吗?自己的运气没这么好吧?
第一百一十五章 机会
第一百一十五章 机会
“诺妮小姐,你说你来咱们中国已经有两年了,是不是因为你父亲在我国经商或是任职?”这年头来中国的外国人并不多,能住上两年,并且把孩子也带来的人就更少。
“你很聪明,我爸爸确实是在中国任职。”诺妮笑着说道,这个少年比自己应该要小一些,但是却有着大人般的说话口吻,看上去相当的成熟。
“哦,我能问一下他是在替哪家公司工作吗?”王小明说道,他知道外国人不喜欢聊工作、聊金钱,但是现在能在这里碰到一个美国人,自己又怎么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这个问题我得先征得他的同意才能告诉你。”诺妮说道,外国人的习惯跟中国人果然不相同。
“诺妮,你很喜欢吃北京烤鸭吗?”王小明看到诺妮很娴熟的吃着地道的北京烤鸭,不由问道。
“是的,这是我最喜欢的中国菜之一,但是每次我只能吃四分之一,而不像你们,一次就能吃四只鸭子。”诺妮笑道。
“吃得多才能长得快,只要能消化,就算吃得再多也不会影响身子健康。”王小明说道。
“你跟一般的中国人确实不一样,他们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你却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补充的能量。”诺妮道。
“诺妮小姐,我现在需要从你们国家进口一套设备,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介绍人,如果你父亲愿意,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