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含章啊,这事情真的太难了。先不说到时候日本一定会抗议,便是邮传部里面估计也会有人说闲话的。大人这可是刚刚接手邮传部啊,里面的袁世凯的人可不少。袁世凯虽去,但是庆王却还在啊,他虽然病休,可势力犹存,真要是……”看着是同乡的份上,张美翊一些不该说的话也说了。
  邮传部本是去年改革官职弄出来的新部,全国的铁路、电报、航运、邮政都归这个部管理。最早的尚书是张百熙,而后是林绍年,去年年底盛宣怀拿着一百万两走通了载泽的路子,清流一系被打压下去之后,便由盛宣怀接手该部。邮传部新立,但航运和电报两局还有铁路总公司原本都是盛宣怀所辖,只是前些年因为丁忧所以被夺,现在拿回来之后,算是物归原主。只是航运和电报好弄,就是铁路这块被袁世凯整的面目全非,唐绍仪是邮传部侍郎,铁路总公司管事的是他的同乡梁士诒,梁士诒下面还有叶恭绰、关庚麟等人,这些人其实就是历史上民国初年的交通系,他们都是唐绍仪的同乡。排除这些文官,主持京张的詹天佑等工程师也是袁世凯的人,早前慈禧祭祖的那条小铁路,就是詹天佑修的,而京张也是袁世凯力主建的。就铁路公司这么个关系,初任邮传部尚书的盛宣怀,抓的是来钱的船政和电报这两个局,铁路总公司那边一时间没有功夫一一清理,再说庆王的影响还在,唐绍仪等人又是能吏,要清理也不是那么容易清的。
  考虑到盛宣怀的难处,虞辉祖沉默半响后道:“若是盛大人能先准许梅河口宽城子那段,京张铁路后续的款项,我愿意筹措一二。”
  京张铁路近两百公里,但山区修筑花费甚巨,盛宣怀新主邮传部,怕是正在头疼钱的事情。不过虞辉祖却是想错了,张美翊闻言后只道:“大人说过了,京张那边不着急,还是先把铁厂还有银行办妥的好。”
  “大人是这样说的?”听话听音,到了盛宣怀这个层次,很多话不会明说,只能是悟的,“辉祖愚笨,要是大人还有什么话,让三公还请一一道来。”
  “大人就交代了这些。其他都没有说了。”张美翊其实知道的都说了,也不知道盛宣怀要做什么。
  “‘先把铁厂和银行办好……’‘先把铁厂和银行办好……’,铁厂和银行……,铁厂和银行……”虞辉祖自言自语,忽然间有些明了了。他犹豫了半响才道:“让三公,银行之事极大,还是请先等我们股东商议一下为好。”张美翊见虞辉祖应该是猜中了大人的心思,当下也就不再多说,拱拱手告辞了。(未完待续。。)


丁卷 第三十一章 论战

  “日军留驻的主要是铁道守备大队,其实就是之前的正规师团,按照每公里十五名护路员的标准,南满铁路及支线加上安奉铁路,共有九百七十六公里,也就是一万四千六百余人,这些部队分为六个大队,分驻昌图、铁岭、奉天、大石桥、连山关、鞍山等地;除此在关东州还有第二师团大部驻守,再加上如安东,旅顺等地的日军,日本在南满大概驻有三万一千人左右,这是日军在南满的兵力。朝鲜这边,除了六个分队两千名宪兵,其他就是韩国驻扎军了,该军有两个师团的兵力,离边界最近的是在罗津,大概有一个师团的兵力,而在平壤,也有一个师团的兵力。”
  总参的作战室内,贝寿同正向杨锐介绍日本在东北的兵力布置情况,这个铁道守备大队杨锐之前是知道的,只是没有了解的这么细,不过它在后世的名字很熟悉,它叫做关东军。听完介绍,他正要松口气的时候,贝寿同介绍的另一个情况又让他有些不安了,“按照军情局的前段时间的报告,日本国内现在在大规模扩军,我们估计按照这样的形势下去,在三年之内,日本陆军总兵力将达到一百万。”' 注:
  “消息确切吗?”日本扩军的消息很突然,这是杨锐从来不知道的。
  “确实如此。”在一旁参加会议的刘伯渊道。“我们经过反复确认,日本是在大规模扩军。但是这些扩充的部队并没有正式的番号。”
  刘伯渊说完,贝寿同补充道:“其目的估计是应对第二次日俄战争,一旦战起。日本十几个师团将登陆阿穆尔地区一带。到时候南满再积极北上,两面围攻之下,俄军败退出远东应该不难。难的就是怎么应对开战之从欧洲而来的百万俄军。”
  “这条消息俄国人知道吗?”杨锐听闻这个消息之后想了一下,发现这对于正在关口上的梅河口铁路有利有弊,主要的利都在俄国。在经济上对俄国是有利的,比如南满铁路的收益可以被遏制,同时在军事上对俄国也是有利的。一旦开战,俄军那边就多了一条南下的通道,毕竟现在要接上的这段铁路是修在俄国势力范围那边的。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刘伯渊道:“俄国人还是没有什么长进。加上他们又是白人,很难深入日本探查消息,现在狠多日本的消息都是我们转给他们的。”
  “那就马上通知他们。”杨锐决断道。
  杨锐话说完,刚才被打断的贝寿同接着刚才的话题。“现在俄军基本撤出了北满。不过同样的,他们也以铁路守护队的名义在黑龙江、吉林等地留驻了一些部队,因为他们的铁路线更长,有一千五百多公里,所以留驻的部队计有两万两千多人。而阿穆尔海参葳一带,因为海军并不占优,所以留有两个军的俄军。但按照我们的判断,俄军并不想再次挑起战争。国内虽然召开了国家杜马,但是经济及民意都不支持再次对日作战。而日本。则因为没有获取大额赔款和割地,军队和民间的反俄情绪严重,这也是他们在积极准备第二次日俄战争的原因,不过日本经济也不容乐观,如果想要再次开战,那仍然要英国等国支持,不然外交和经济上都无法撑受战争的压力。
  现在我们在东北的部队主要有四块,一是本部的山地军,人数为四万一千多人,二是张焕榕巡防营名义下的巡防营和辽东连庄会,巡防营有四千余人,其中大部是我们人,小部分是后面招募的士兵。因为张榕的汉旗身份,满清对这支部队并无怀疑之处……”
  “他现在的状况怎么样了?”张榕的可靠性是极为要紧的,一旦他有变,那么整个东北的情况就比较难弄了。
  “目前并没有什么变化,就是他父亲被推为了省议会的议员,看这个意思,最终进国会还是有可能的。”刘伯渊道。“我们怀疑他对光绪开国会还是有些期望的,因为他身份特殊,对于他的思想工作并不好开展。”
  “有人盯着他吗?”杨锐再问,作战室里贝寿同和徐敬熙级别都很高,所以杨锐在这里发问。
  “有!虽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还是如果他的状况变化,我们还是能察觉出来的。”刘伯渊道,重要人物身边都有军情局的人,这是军情局的既定规则。
  “好!”杨锐说道,又对着贝寿同道:“你接着说吧。”
  “第三部分是两千人的通化铁路公司的铁道护卫队,这是之前赵尔巽核定的数字,但是现在新来的奉天将军志锐是想把人数削减到一千人左右,同时这些部队的管辖权归在巡警这边;第四部分就是农垦公司的农兵,人数很多,有十八万五千人,但整体素质很差,只在去年军工厂开工之后才摸过枪,不过白刃战训练、体能训练、土木作业训练、投弹训练都一直在开展。只是这些人都是在农闲时训练,随以部队即使练成,也只能算是预备役部队。
  军备方面,军工厂炸药的产量还可以提高,但是子弹和枪支因为机器的数量关系,要想提高比较困难,即使现在培训的这一批新工人上岗了,日夜连班,子弹产量估计也是月产两百万发,步枪为两千支左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兵工厂开工到现在已经快一年,因为生产花费了大概八十万元左右,这些钱已经超出之前三百万的预算,不足的五十万是由铁路公司补贴的。如果兵工厂产量提升,那么花费的钱将翻倍,铁路公司是不是可以支付这些增加的费用?”贝寿同对于财务的情况并不了解,开始有些担心军费日益增加后。财政是不是能撑受的了。
  “这个可以支撑!”杨锐说道。“铁路已经通了,卖煤的收益可以补贴过来。但也只能维系现有的部队,要想扩军是不可能了。”钱似乎永远都不够用。杨锐对此很是挠头。现在军费和教育费两个极大,军费之前预算三百万,但是现在南非预算是一百五十万,关内现在不花钱,可一旦根据地开建,虽然可以向士绅‘预借’和对百姓征收,但还是需要投入各项资源的。比如飞艇部队就花了一千万马克,合两百五十万美元,而维护成本一年需要二十万块左右。还有军工厂,全力生产的话一年应该要两百万块左右,军官培养、情报的预算五十万,最后还有一个大头。就是潜艇那边。这几年的预算是五百万美元即两千万马克,其中包括两艘三百万马克的潜艇,和一千四百万马克的各种费用。
  这些东西加起来,那么每年的常费在五百二十万块,飞艇和潜艇合计为三千万马克,换成美元就是七百五十万美元。除了钟观光费劲心血,用合成氨和无线电换来的一千五百万马克,剩余的一千万五百万马克。也就是三百七十五万美元将从今天的美国金融危机中获取,排除和汉阳铁厂合并的中国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现在天字号、通化铁路,还有最早上市的起酥油,加起来近两千万美元的股票,三百多万美元照推算来说是可以在股市大跌的时候弄出来的。不过即便是这样,五百二十万的军费也比之前多了两百二十万,加上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一年需要的钱加起来在一千四百万左右。不过,因为美国的庚子退款每年可以派出四百名留学生,留学的经费可以减少一百万块左右,所以最终总款还是要一千三百万块。
  去年复兴会因为留学生派的不多,挪用了日俄国债的的余款之后,账是做平了,但是今年估计是要亏的,沪上去年七百万利润,最多增加到八百万,香港那边业务增长极快,一百万没有问题,美国那边丝绸连锁店还在亏钱,起酥油去年美国卖了六百万磅,欧洲那边只是小规模试销,只有两百万磅不到,加起来有一百五十块,这些钱刚好贴给给了丝绸店,就是不知道今年如何,最后能指望的就是就是东北卖煤了,如果能卖出两百万吨煤的话,那么账不但能平还能有盈利。可铁路这边能运出两百万吨煤吗,如果日本人做些什么手脚怎么办?
  杨锐想着复兴会的总账的时候,参谋部贝寿同和徐敬熙这边已经把地图给换了一副,剩下的主要是说一旦战争,通化的防守问题。
  “通化防御中国一面主要是在怀仁、新宾、海龙,而在朝鲜一侧主要是楚山、满浦、慈城、中江等地。满清并不足惧,北洋诸镇已经和满清离心离德,作战并不尽力,现在新军第八、第六两镇正在围攻严州根据地,第三、第四镇在追缴辽东游击队所部,剩余的新军并不太可能调集到通化,即便是有,也只可能是第五镇,所以并不足虑。日本这边,在东北本地的军队因为主要都是在南满铁路沿线,并不能威胁到我们,并且安通梅铁路是俄轨,一旦开战,所有车皮将全部抽调回通化,同时宽甸等地的桥梁、隧道将实施破坏,日军推进及后勤会比较艰难,而朝鲜这边,虽然交通不便,但距离太短,慈城到通化的距离只有八十公里,集安到通化只有一百公里,如果日军前期在中江、慈城、满浦等地事先储存好军需物资,然后派出大部队,即超过六个师团的部队越境作战,那么我们估计通化很有可能会被日军占领。”现在解说的人的徐敬熙,看到出来他对日军从朝鲜进攻很是担心,地图上靠朝鲜这一侧标识极多。
  徐敬熙的说法不知道怎么让杨锐想到了后世的对越之战,中国几十万部队一个月就打到了河内,可是对越之战可是动员了五六十万人,日本人能干出这么件事情来吗?想到这,杨锐只好看向刘伯渊了,他见状摇头道:“按照我们的侦察,中江、慈城、满浦三地,除了满浦能保证一个师团的给养之外,其他两地难以维持一个师团作战。如果日本人事先囤积物资。那我们在朝鲜那边布置的人也会很轻易发现问题的。”
  刘伯渊说到这里便停住了,他望向杨锐,见杨锐点头之后便接着道:“对朝鲜的渗透从04年就开始了。这两年军情局做了很多工作,而日俄战后,日本强行和朝鲜签订了乙巳条约,使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举国皆悲,现在义兵运动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要想在江对面有什么动作是无法隐瞒的。而且现在我们已经联络里面不少朝鲜义军,目前正在整合当中,如果日军进攻通化。那么他们将全力扰乱日军后勤。”
  刘伯渊说的还不是很详细,其实复兴会对朝鲜的渗透是分三方面的,其一是官僚系统,因为朝鲜一切都是仿造明朝的。所以当时为了仿造前明的圣旨。朝鲜那边派了人过去了联络,但只是联络几个亲中国的官员,并没有进一步延伸到高宗;其二则是各地的义兵,这些其实都是各地流军,几十人上百人一伙,开始时并无价值,但是随着乙巳条约的签订,这些流军开始变的成几百人一股。这就有拉拢的价值了,不过义兵的活动大多是在朝鲜的中部地区。只要少数几只在平安道、慈江道,人数虽少,但也算是是一支力量;其三就是一些朝鲜的热血书生,他们人数虽少,但是鼓动性和革命性却不错,花费一些印刷费用,还是能收获奇效的。
  “如果日军六个师团进攻,那么我们该如何防御?”杨锐问道,朝鲜人最多也就是提前预警和捣乱罢了,正在打还是要靠自己。
  “只能是节节防御,只是兵力完全不够,战略纵深也不够。除非能在边境关键之地修筑工事,同时增兵至八万人,并加强炮兵建设,不然无法抵抗。”徐敬熙给出的对策并不出人意料,但是这些除了可以给部队增加火炮之外,其他的都不可行。
  “修工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