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愈道:“蓝相,我有问题想问你一下,一直没有机会。”

蓝和紧张起来,现在这节骨眼上,刘愈的问题很可能关乎到蓝家的命运,新天子登基,如果不清理一些旧派系的话难以令长安城安定,而蓝和先是投靠刘愈再背叛投靠了袁博朗,肯定是要遭致刘愈报复的。

“武义侯请讲。”

刘愈凑上前,和颜悦色问道:“不知令孙与隋府尹的婚事,可是定下了日子?”

蓝和略微一怔,这就是刘愈一直以来想问他的问题?以他的政治觉悟尚不能理解刘愈问这句话的原因。

“本定下,但去年隋府尹随军出征,到年底才还,尚无再议。”

“哦,那就赶紧定下吧,说起来我也讨杯喜酒喝了。”刘愈上前去扶蓝和道,“蓝相请起身。”

蓝和被扶起来,见刘愈转身回去,抹了把冷汗,到现在他还感觉北极发凉。他有些不理解刘愈的作为,照理说现在他被诬陷谋反,而且有“罪证”,应该是借着这个机会将他彻底铲除从此杜绝后患。刘愈的善待反而令他吃不消。

刘愈道:“此事仅凭一封烧的认不出字迹的书函,无法定罪,此事就暂且不提。”

刘愈说完这句话,其他袁博朗旧派的官员也是松口气。之后刘愈让人将童六押送下去,单独留下蓝和叙话。

刘愈跟蓝和的叙话也不麻烦,刘愈就是让他暂时“颐养天年”,等于是劝退。作为补偿,刘愈答应提拔蓝和的长子蓝傅为中书令,相当于副相。而左相一职罢免后不再任,也就是说是要以韩升为独相,蓝家在朝中的地位没有变。

既然刘愈把话都说到这份上,蓝和也知道再赖在左相的任上不肯离开,那就要遭致刘愈的打击报复,只好主动请辞,并表示在第二日朝议上主动将请辞奏本递上,刘愈这才不再纠结此事。

“蓝相,还有一事,听闻你府上有个叫娥儿的丫头聪慧美丽,不知能否转赠与本侯?”

蓝和瞅了眼刘愈身后的女皇,心里不太明白刘愈的用意,他竟敢当着女皇的面问他讨女人?

“武义侯喜欢,老臣明日就叫人送进宫来。”蓝和尽管不知刘愈的用意,还是赶紧恭敬说道。既然刘愈都知道他府上有这么个人,那肯定是有的,虽然蓝和都不知道娥儿此人是否存在。

“等不到明日了,就今晚吧,我这就差人随蓝相去府上领人。”

蓝和尴尬一笑道:“如此甚好。”

一次查无实证的举报谋反,就让刘愈把左相给劝退,不管事情真伪与否对刘愈来说都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刘愈把琪儿送回内廷,独自到了皇宫关押着童六的偏殿去,此时的童六像个活死人一样倚在角落里,见到刘愈进来,又突然好像活缓过来跪地求饶,口里叫着一切都是实言。

刘愈蹲下身子,瞅着童六道:“童六,有些话你要实话实说,如果说了实话,本侯就让你跟娥儿团聚,一辈子当一对不分开的鸳鸯,有屋有田一辈子衣食无忧,如果你还死撑着不肯说实话,那本侯……”

刘愈说话时注意到童六眼神中有几分闪烁,知道猜的大致没错。

“侯爷,您……会怎样?”童六半天没听到刘愈说出最后半句话,开口问道。

“本侯就把娥儿大卸八块,让你在旁边看着,光心疼无计可施……”

童六身子一哆嗦,没说话。

“不信?”刘愈问道。

“……信……”童六道,“侯爷,小人就一个请求,在小人说真话之前,能不能让小人见娥儿一面?小人这条贱命不算什么,但小人发过誓,不能让娥儿受苦……小人这辈子就剩下这么一个小小的奢望,求侯爷您成全……”

第四百六十章官体改制

童六是个情种,为了个女人宁肯来干杀头的买卖诬陷自家主子,也是为了那女人再当一次叛徒。没有节操,但也是刘愈所欣赏的,这样的人有目的性什么狠事都干的出来,有胆色。

其实童六所交待的“实情”对刘愈也没多少帮助,既然暗中之人有心栽赃诬陷蓝和,就不会对一个喽啰推心置腹。童六的交待至少让刘愈明白了一件事,暗中的神秘势力想搅乱长安城这团局,越是如此,刘愈越要保证长安城的安定。

第二天,刘愈就把童六和他的“红颜知己”送出了长安城避风头。

正月十三,长安城解除戒严的第一天,朝廷颁布了第一道封赏旨令,封此次北战有功的何茂为忠信侯,加封为云中将军。这还是朝廷第一次对有功将士作出的封赏。朝廷除了封赏何茂,对其他有功的将领暂且未提,令各方的人议论纷纷。

何茂在此战中中规中矩,只是在上林川一战中有突出表现,功劳大不过霍病,更不及花集安和齐方的统调三军之功,朝廷不封别人单是先封何茂,令热那一头雾水弄不清新皇的意图。

在正月十三的朝议上,尽管朝中上下的人对此事有议论,却没人在朝议上提出。这次的朝议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是新皇施政纲领的一次阐述。蓝和辞相,蓝傅入阁为副相最先公布,之后是关于新皇登基大典的筹备工作汇报,这也是蓝和在朝中所负责的最后一项内容。

再然后,便是一些涉及到内政外交诸多方面的内容。为了表示朝廷对吐蕃、突厥和西域国家的友好。这次新皇的登基大典也会邀请这些番邦使节前来观礼。而新皇在内政上的第一刀。就是裁撤了在大顺朝有二百年历史的六台衙门。

六台衙门的裁撤结束了尚书院和六台衙门分权的状况,将相权集中化,尚书院成为国家的第一行政机构。

右相成为国家的总理大臣,官正一品。在右相之下,设中书令一名,官从一品,相当于原来的左相;中书侍郎两名,官正二品。相当于副相。这四人构成尚书院权力核心,而在其外又加增一名门下侍郎,直接负责于皇帝,对尚书省行监察督导的职责,官从一品,官职甚至要高于中书侍郎。

朝臣能感觉到这次朝廷改制中门下侍郎的重要性,这个门下侍郎相当于皇帝派在尚书院中的眼线。当所有人都以为第一任的门下侍郎应该是由刘愈担当之时,令朝臣大跌眼镜,这第一任的门下侍郎竟然是原本的商贸司少监隋妤。这也是大顺朝开国以来首位一品女官。

除此之外,尚书院的其他官职基本保留。官职从正三品到从五品不等,相当于尚书院的书办官吏。无足轻重。

因为朝廷要改制的消息在新皇登基之初就已经露出端倪,在朝议上没有引起非议之声,百官还是有所准备。这次改制除了尚书院,还有都察院及内府和六部,等于是建立了一个变形版的三省六部制。

都察院行百官监察之责,而内府则负责皇家日常管理。二者皆不受尚书院提调,直接受命于天子。

六部尚书官职从原本正一品下调至从一品,六部受制于尚书院,却不受尚书院的直接统辖,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大小事务奏本不再经六台衙门商议,基本日常事务可由各部尚书决定,但同时要受尚书院的监察。六部大事必须呈报尚书院,由尚书院裁定后递交天子审阅。

这次改制可说是顺朝一次官场的变革,很多小的衙门都有被裁撤的风险,但因为现在新皇刚登基,在朝议上只是提出了一些大的纲领而没有抓一些小细节,才令整个朝廷趋向于平稳。

相权一加一减,又被天子设立的门下侍郎所监察,感觉上右相的职责大不及前。而六部尚书的权限则大涨,但六部其实也明白,现在天子之下还有刘愈的存在,六部其实等于是在受刘愈和尚书院的双重制约。

这只是文臣方面的改制,至于军权的统辖,在这次朝议上没有提及。即便没提朝臣也都明白,现在刘愈就等于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全国的兵权则由他一人负责协调统制,兵部最多只是从旁参佐。

正月十三的朝议结束,官员们各自归家。

长安城内好像也一切太平,解除戒严之后,各地的物资开始源源不断涌向长安城,城中的物价趋向于平稳。百姓们在过了一个糟心的新年之后,也开始准备一年中最热闹的庆祝节日,上元节。城里大街小巷开始张灯结彩。

而在这一天,改制后的尚书院也正式开始了他们第一天的办公,新的尚书院占用了原本六台衙门在宫中的办事所,身为右相的韩升遇事不再需要跟人商议,可以自行决定后再呈报于皇帝,但似乎他所管辖的事务减少了许多。他猜想是如此,但实际却非如此,朝廷内外的大小事务还是足以令他忙不过来。中书令蓝傅的上任暂时对他帮扶不大,主要因为蓝傅曾是吏部官员,这次官级三级跳,尚书院的很多事务他还没搞明白,而两个中书侍郎又是老朽的中庸派,真正能帮上韩升忙的还是刘愈给他调过来的隋妤。不过隋妤因为兼任着商贸司的差事,两边走不是事事都能插手。

朝廷现如今的三大事务,新皇登基大典、关中雪灾及征北大军的解散归乡,韩升在一些事情上拿捏不准分寸,只好去跟刘愈商议。但刘愈关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琪儿在正月二十的登基大典,至于关中雪灾的问题刘愈认为韩升可以解决,至于边军,刘愈则安排了齐方去负责。刘愈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调查城内的“乱党”。

刘愈一方面着手调查新宗教的传播,一方面从童六的供述调查背后神秘力量,收获都不大。因为对神秘的乱党暂时没有线索,刘愈本来计划在琪儿登基之前彻底解决此事的计划也泡汤。

到正月十四,刘愈突然收到一些风声,城内的密探在打探之后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一个人突然出现在刘愈的视野之内,苏彦同父同母的兄长,二皇子苏典。

刘愈没料到事情居然会查到苏典的头上,据刘愈所知,苏典在从陇西苦寒之地回到长安城后一直安分守己,没有结党也没有参政议政。要查到他身上还归于童六的线索,童六举报的几个人中,有人曾秘密联系过苏典,而且是查有实据,如果苏典真的没有参政议政的野心,也不会跟朝臣有来往。

刘愈还是发觉了事情的不同寻常。

而在正月十四这天,琪儿的母亲林美人也被接了回来,刚回家炕还没睡暖的林美人便被突然造访的徐菜花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林美人都已经准备在佛堂中青灯古佛终老,而家里的人也对她的归来没有什么热情。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她的女儿突然就当了皇帝,这一切都要归于她女婿的功劳。

徐菜花奉命于十二日前往接林美人,于十四日中午回到长安。刘愈和琪儿亲自迎到宫门口,在这次新皇登基大典上,林美人属于“重要人物”,是不得不登场的。按照刘愈的计划,林美人也会以太后的身份入住到宫中,让她在宫中颐养天年,如果要看戏听戏什么的也方便安排,毕竟宫廷礼乐方面朝廷一直有准备。

刚安顿好林美人,琪儿还在跟母亲说着话,一名不速之客便来请见刘愈,是老神棍吴悠。

刘愈出来见到吴悠,吴悠一脸笑盈盈的,背着手在那悠哉悠哉像是有事所求。刘愈走上前,吴悠一笑道:“有个人,托小老儿传个话,说想要见见你。”

刘愈蹙眉问道:“何人?”

吴悠嘿嘿一笑道:“何必问,见了不就知道了?”

刘愈心说这个老神棍显然没搞清楚现在二人是什么身份立场,他也不再只是个权臣,而是天子的守护者,大权独揽于一身。刘愈冷笑道:“要见你自己见。”

“不肯出去就直说,你个小子,这样罢……你找几个人,让她们进宫来,找个地方见见面,这样你就不用担心了吧?”

刘愈听到这,大致猜到要见他的是什么人,很可能是那个没有腚的师太和柳丽娘师徒,这是旧淮王派系的代表人物。

“那我叫人随你去,到御林军的衙所去见。到时刻别耍什么花样。”

刘愈让一队侍卫随吴悠出了宫门,到黄昏时,吴悠才带着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无定师太和柳丽娘二人进了皇宫,刘愈从远处眺望了一下,吴悠似乎在跟无定交谈着什么。刘愈其实也很诧异,据刘愈调查所知,柳丽娘在长安城的据点一直就在晓花楼,但却没有无定进长安城的消息,而吴悠也一直在宫门中未出去,他怎么就知道无定想要见他且能准确找到无定的下落?

吴悠肯定跟无定师太有暗中的联系,而这条渠道或许也正是他要寻找的一条线索。

第四百六十一章神行百变柳丽娘(上)

御林军衙所内戒备重重,刘愈坐在房间的一头,中间隔着重重荷枪实弹的侍卫,柳丽娘的师傅无定师太坐在另一头,柳丽娘不施脂粉像一个乖乖女一样立在无定的身旁。而吴悠则站在门口的方向,看看无定师太,再瞅瞅刘愈,就感觉自己像是谈判双方之间的和事佬。

“无定师太,许久不见甚是想念,您老身体可好?”刘愈隔着老远笑呵呵打招呼。

无定淡然道:“这就是刘将军的待客之道?”

“您老岂能算是客人,应该是……故人,故人来访,在下也不能不小心一点,您的宝贝徒儿有千里之外取人首级的本事,您老的本事想必更大,在下就不得不提防一点了。”

刘愈打个哈哈说完,无定一脸不以为然的无奈,而一旁的柳丽娘脸上则隐隐有几分笑意。

皇宫里相见,这是刘愈的主场,以前刘愈在“客场”时都表现的淡定自若,到了主场反而小心谨慎,说白了就是刘愈心有芥蒂,不过刘愈肯见她们师徒已经是很给面子。

无定道:“不知有话,可否与刘将军单独面谈?”

“单独面谈就免了,有话就这么说吧,虽然多了几双耳朵,但您老放心,在下的人还懂规矩,不会到处去乱说。”刘愈见那边无定的态度有些不耐烦,转口道,“无定师太如果不想这么隔空对话,要不就换个方式,我们就改而不语。以字书交谈。”

“字书交谈?”无定稍稍蹙眉。

“就是我们以写字来互相交谈,就以吴老国师代为中转传递,无定师太不会对吴老国师也不放心吧?”

无定师太稍稍叹气道:“那就如此。”

刘愈让人递上前纸笔,无定师太在纸上勾勒了两下,一张字条就写好,吴悠传过来,刘愈一看上面就两个字:“放人!”

“哦。”刘愈心说这个无定师太还是不死心要忽悠他将敏郡主放虎归山,语带讽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