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斗铠-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公公常跟慕容破身边,平素见过的军旅阵仗不少,眼光是早练得毒了。眼见孟聚只有区区数十人,就能营造出这种逼人的威慑力——这种气势,只有在那些久经厮杀、能征善战的劲旅身上方能看到。

看到孟军士卒的剽悍锐气,马公公不由咋舌:“北疆兵的这股精神气,真比咱们金吾卫的要强。这路兵马,确实是一路劲旅难怪太子殿下要千里迢迢地请孟聚来助战了,也难怪孟聚敢把轩总管气得吐血,人家可是真有底气的啊。”

他很和气地说:“孟镇督,咱家带来了陛下的口谕,可有安静的地方谈下吗?”

孟聚遣散众人,将内侍带到了会客室。

“敢问马公公,陛下有何吩咐呢?”

“镇督,来之前,陛下交代咱家了,这次的口谕不是吩咐,只是想与镇督商量。倘若镇督觉得有难处,可以回绝的,陛下不会介意。”

孟聚微觉诧异:“公公太客气了。到底是个什么事呢?”

“这个,咱家就直说了:要知道,大军厮杀可跟单打独斗不同,讲究的是各路兵马呼应有序,齐头并进,指挥起来更要如臂使指,运转自如——镇督您说,是不是这道理?”

自己号称北疆第一猛将,现在,居然是一个太监跑来教自己如何打仗——孟聚实在觉得啼笑皆非,他忍住笑:“公公说得很是,孟某受教了。”

“呵呵,咱家也知道,镇督您身经百战,自然不会不懂这些道理。但镇督和您的部下都是北疆人,不曾演练过我们金吾卫的阵型,也不熟悉我军的旗语和进退锣鼓。陛下很担心,大战之际,镇督您若与我军的各路兵马在联络上出了什么误会,只怕会耽误大事啊。”

马公公说得委婉,但孟聚还是立即有数了,这是冲着那晚自己跟轩文科的事来的。他从容道:“陛下果然高瞻远瞩,思虑周到。末将也正为此事忧虑呢。”

“呵呵,镇督您也想到这个了吗?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陛下是这样想的,因为镇督您初来相州,人地生疏,很多事都不方便。陛下呢,想派个熟手的人到镇督身边,平时帮镇督您分担一些琐务,料理一些来往公事。当然了,这只是陛下的想法,不知镇督您意下如何呢?”

孟聚沉声道:“公公的意思是,陛下要派监军到我们这来?”

马公公急忙摆手,表情很夸张:“大帅言重、言重了这怎么能算监军呢?陛下担心大帅不熟情况,派人给大帅打下手帮忙罢了,免得让大帅在那些琐务上分心,只管专心运筹破敌就好,绝无他意。”

孟聚沉默片刻,又问:“倘若要派人来,不知陛下打算派哪位贤达高才过来呢?”

说到这个问题,马公公忽然变得扭捏起来了,他吞吞吐吐地说:“这个,咱家残余之人,实在不敢称什么贤达。。。倘若镇督您不嫌弃的话,这个任务,咱家就毛遂自荐了。”

孟聚再次发愣:“难道,陛下要派来的人——就是公公您?”

“是。咱家虽然愚钝,但做事还算老实勤快,陛下也该是看中了咱家这点吧。镇督放心,咱家过来是帮忙的,绝不添乱,还望镇督容纳。”

马公公站起身,他低着头,双手低垂,很恭敬地望着孟聚,一副人畜无害的可怜样。

孟聚看他片刻,忽然哈哈一笑:“陛下要派监军,末将本来确实是有些顾虑的,但既然是公公您亲自过来的话,依我俩的交情,那自然就没啥好担心的了。不过话可要说在前面哦,出兵打仗是很辛苦的事,公公可得要有吃苦的准备啊。”

听得孟聚松口答应,马公公也松了口气:终于把这个火爆脾气的家伙安抚好了。陛下说得真没错,这种血海里厮杀出来的悍将,本来就是吃软不吃硬的,轩文科找他摆威风,那不是自找不自在吗?

他露出了讨好的笑脸:“谢大帅提醒,咱家晓得的。咱家以前也跟陛下出兵上阵过,不会给镇督您添麻烦的。”

于是,孟聚唤来营里的杂务总管,让他给马公公准备住处去了。马公公也很识趣,知道孟聚不耐烦自己在他面前晃荡,很干脆地告辞了。

看着马公公离开,孟聚不禁莞尔。他猜不透慕容破的心思,不过他知道,这对自己该是好事。有个皇帝倚重的太监给自己做监军,这表明皇帝慕容毅对自己的支持态度,旁人来找麻烦时候也要顾忌多少。

至于说有个监军在身边会造成擎肘或者被监视,这种问题,孟聚根本就不在乎——慕容破就是再没品,他也不至于要觊觎自己这路三百人的小兵马吧?

~~~~~~~~~~~~~~~~~~~~~~

(2012年到了,很感谢各位亲爱读者对猪的一直支持,不离不弃追读订阅至今。猪懒事又多,写得也慢,自己都感觉惭愧,无颜面对各位忠诚读者,经常不敢露面回复,只因心中有愧。猪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明天还有一更,分量和今天差不多。


二百四十 夜行

二百四十 夜行

接下来数天,孟聚的日子过得甚为惬意。

他的兵马是隶属于后军第二镇,按大魏军中惯例来说,不参战的兵马在闲暇时要参加操练或者承担一些大营杂务的,但实际上,压根没人来找孟聚,也没人来通知他任务或者参加操练什么的,孟聚和手下的官兵每天吃饱喝足,闲得快发霉了。

于是,孟聚的北疆营就成了大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他各军的士卒们都在挥汗如雨地操练或者干活的时候,北疆营的士兵就嘻嘻哈哈地坐在墙头晒太阳看风景,还很友好地冲他们挥手问好:“弟兄们,好好干哇”——那种志得意满的小人样子,让人恨得牙痒痒的。

各营指挥官纷纷向上司抗议:“北疆营受优待不用干活也就罢了,但能不能请他们不要到处闲逛?再看到他们,我的部下都快兵变了,实在太伤士气了”但问题是,他们抗议也是白抗议。现在纠察军纪的巡营官见了北疆营的兵就要赶紧绕着走,只要他们不杀人放火就好,谁敢管这帮大爷的事?

北疆营受到的优待还不仅于此。以前,孟聚去兵站领取自己兵马的粮秣时候,总要多多少少打点折扣,到手的能有个七成就不错了。对此,孟聚甚为理解:这也是大魏朝特色了,皇帝虽然从拓跋变成了慕容,但这并不妨碍后勤官员的贪婪。因为有着慕容毅额外的补贴,所以孟聚倒也不是很在意被克扣的那点饷银。

但现在,奇迹出现了。不必孟聚上门,兵站的郎中就乖乖把军饷和补给送到了孟聚营中,而且是十足十的足额饷银,不打半点折扣。不仅如此,北疆兵马还领到了每人一身的夏装衣裳——虽然只是粗布军服罢了,但孟聚知道,可有大把慕容家的嫡系部队还在穿着去年的冬衣呢,自己这路外来的兵马却是先领到了。

几百身衣裳不值什么,但这表明了兵站的友善态度。听到报告,孟聚很高兴,亲自去辎重队向那位勤劳又廉洁的郎中道谢。没想到的是,看到孟聚过来,那位兵站郎中的脸就立即白了,他很敷衍地说了两句场面话,慌慌张张地告辞,一出门就提着官袍跑得飞快,像是背后有鬼在追赶他似的,一溜烟就没影了。

吃饱喝足地歇了好几天,孟聚日子过得太无赖,忽然想起一件事:既然来了相州,自己是不是该去附近各营跟友军将领们问候一声?先混个面熟,将来上了战场上也好有个照应啊。

那些镇帅、路总管之类高官职位太高,孟聚也不好意思登门免得自讨没趣,但对上那些旅帅级别的中郎将们,孟聚自觉大家地位相当的——甚至自己还略胜一筹,他们应该不会不给自己面子吧?

想到就干,孟聚立即就出发。第一个拜访的对象是孟聚的左邻,镇军中郎君郭登。孟聚带着随从到了对方军营门口,吩咐哨兵通报说北疆东陵卫镇督孟聚来访。哨兵进去,过了好一阵才有个行营司马出来,很客气地告诉孟聚:“孟大人,不好意思,郭中郎将昨夜突发暴病,现在还卧床不起,实在无法见客。孟大人倘若有什么吩咐的话,只管跟卑职说就是了,我们必然竭力而为。”

孟聚也没有要紧的正经事,对方既然病了,他也不好打扰,说了几句希望早日康复之类的客气话,然后他就离开了。

接着,孟聚又去拜访自己的右邻,安远中郎将燕穆。不料,到了那边,同样是一位行营司马出来告诉孟聚,安远中郎将阁下出去公干了,何时回来还不得而知。孟镇督可有什么要紧事吗?如果有事吩咐,即使中郎将不在,他也可以代为处理的。

这样,孟聚花了整整一天,连续走访了五处营地,主人们不是重病在身就是外出公干,反正他是一个都见不着——这样连续碰了五次钉子,孟聚就是再蠢也醒悟过来了,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孟聚回到自己营里,把马公公唤了过来。他忿忿不平地把今天的事情说了:“公公,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马公公苦笑:“镇督,可能。。。中郎将们确实有事在身,不便见客吧?”

孟聚斜着眼睛睥睨他:“马公公,你说这种话,可是把孟某当傻瓜了吧?——那也是了,孟某知道,公公是皇上身边的荣华贵人,孟某是北疆来的厮杀军汉,粗俗又不懂礼,哪里放在您眼里?要跟公公这等贵人谈交情,那是孟某高攀,痴心妄想了。

罢了,罢了,公公您这就请回吧,今天劳您大驾了。”

眼见这位好怒冲动的孟镇督又有要发飙的迹象了,马贵吓了一跳。他赶紧陪着笑脸:“镇督说的哪话,咱家一个服侍人的奴婢,哪里算什么贵人,镇督您才是咱家的贵人啊

今天镇督您碰到这事到底是什么缘由,咱家还真是不清楚。不过咱家有些猜测,也不知对不对,不敢贸然说出来,也是怕误导了镇督您大事啊。”

“猜测?哼,你只管说就是了。”

按照马公公的猜测,中郎将们应该是被孟聚的剽悍名声吓坏了:皇帝的大舅子、执掌后军第二镇的轩大帅,这样的重量级权臣居然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小镇督骂得吐血,事后居然也没办法报复,这位北疆过来的将军实在也太生猛,太不好打交道了。

这种横冲直撞的二愣子人物,大家实在是得罪不起;若要说跟他亲近吧,大家又怕上司轩总管记恨——思来想去,中郎将们都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这位孟大人敬鬼神而远之了。

这一层意思,马贵说得很隐晦,但孟聚还是听明白了。他哭笑不得:没想到那晚的立威之举,还给自己带来了这样的后果。

“镇督,外人不明真相,以讹传讹,以致传闻有误。”马贵尴尬地笑道:“不过日久见人心,想来只要镇督与大家相处久了,误会自然也就渐渐消散了。”

孟聚饶有兴趣:“哦?传闻中的我,是如何的呢?”

马公公的目光有些躲闪:“这个,流言止于智者,镇督您非凡俗人,那些庸人的流言蜚语,也不必太在意了。咱家朝夕伴随镇督您身边,可是再清楚不过了,镇督大人您其实是个很讲道理的人啊”

孟聚听得哈哈大笑,心中却是明白缘由了。那晚轩文科在自己这边吃了大亏,他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肯定会去找皇帝慕容破告状的。没想到慕容破偏袒自己,不但不处罚自己,还派了个太监过来给自己当监军撑腰。

轩总管眼看拿自己没办法了,无奈之下只好使出了自古以来无赖文人最擅长的绝技,那就是造谣。他在各种场合散布谣言,添油加醋地把自己说得如何嚣张跋扈,如何蛮不讲理,如何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总之,他要把孟聚说得跟疯狗似的见人就咬。

看到孟聚乐呵呵的笑容满脸,马公公大惑不解。他小心翼翼地问:“镇督大人,您好像不生气?”

孟聚笑而不语。轩总管没想到的是,他的谣言反倒是帮了孟聚,也让他少了很多麻烦。对一个出名睚眦必报又蛮不讲理的莽夫,谁都不会想去招惹的——比方说,兵站都不敢克扣孟聚的粮草了——为此,孟聚简直想发锦旗去感谢轩总管了。至于说所谓名声——自己又不打算在慕容家军队里面发展,这玩意对自己有什么用?

他戏谑地望着马贵:“公公,听到这种传闻,您被派到咱军中来,难道就不害怕吗?”

马贵面露尴尬:“这个,不怕镇督您笑话了,来之前,想到镇督您的凛凛虎威,咱家还真有点战战兢兢啊。只是皇命在身,也由不得咱家不来。

说句心里话吧,镇督,现在咱俩可是连在一起的蚂蚱了。现在,咱家就希望镇督您能多打胜仗,多拿犒赏,咱家也能分润一点军功是不?”

“马公公放心就是。要军功?只要有仗打,这还不容易吗?”

~~~~~~~~~~~~~~~~~~~~~~~~~~~~

日子一天天过去,孟聚在相州日子过得很悠闲,但慕容家的战局却是日见严峻。虽然金吾卫并没有正式宣布战况,但马贵公公却是消息灵通之辈,每天都能打探得不少消息回来跟孟聚说起。

“卞厦中郎将又吃了败仗,他在虎归县外野战又败给了北疆人。虎归怕是快守不住了。”

“高野县被北疆军围困已经快两个月了,文山中郎将和李奇中郎将率领的援军没能解围。”

“金城的乔都督又发求援报来了。陛下很担心金城的局势,有心要派兵马过去增援。他有意要让轩总管挂帅增援部队,但轩总管认为金城的局势尚好,镇守金城的乔都督只是在危言耸听而已。但又人说,轩总管不敢带兵增援金城,是怕了李赤眉。”

“御史都监、相州兵马使吴襄在南门沟与北疆军遭遇。战况未明。。。”

“太子殿下又派援兵过来了,新的四个斗铠旅昨天抵达后营,已经被陛下编入了后营第三路,归慕容南殿下统管。”

打听来的消息只是一些零碎的的传闻碎片,但凭着这些碎片,孟聚已能大概地勾勒出两军的形势了。慕容破在相州摆的是前轻后重的策略,他委派亲信将领扼守高野、金城、虎归、南门等要害据点,倚靠这些据点组成一条连绵的防线,而他本人在后方掌握着庞大的预备部队。这样,无论北疆军在哪里突破,慕容家都迅速反击堵上缺口,或者组织起第二条防线继续阻挡。

在洛京时,太子慕容毅很悲观,好像慕容家明天就要崩溃了一般。但亲临前线之后,孟聚倒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