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匹马戍凉州-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少数士人即使幸而中举入仕,也很难像中唐的韩愈、白居易等人那样,凭他们的文才进入政治机构上层。面对王朝末世的景象和自身暗淡的前途,士人心理状态发生很大变化。



一些人尽管仍然眷念朝廷,关心时政,怀抱希望,但也往往以失望告终。国事无望,抱负落空,身世沉沦,使晚唐士子情怀压抑,悲凉空漠之感常常触绪即来。



可士子们依然对王朝寄予一线希望,因而无数大唐儿女纷纷踏入这动荡的江湖和朝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匹马》一书里书生学剑的杜牧就不奇怪了。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宰相杜佑之孙。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继承了祖父杜佑以《通典》为代表的经世致用之学,注意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很想建功立业,有一番作为。



可是虽然二十六岁举进士,却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幕作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政治上很不得意。生活上整日追逐声色,往来应酬,虽然清闲而舒适,可在政治上始终不得志。



终于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但又因为党争(他是亲牛党的),后来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李德裕失势,内调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他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抗命的藩镇李同捷,他写了《感怀诗》,慨叹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急征厚敛造成的民生憔悴,很想为国家作一点事。《郡斋独酌》一诗更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又如《河湟》一诗:“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自发丹心尽汉臣。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杜牧通过河湟无力收复的事件,对朝政的昏乱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这个时候,朝廷里连元载这样曾经想到收复河湟的人也没有了。尽管河湟的人民还在戎服下面怀着系念祖国的丹心(起义的人民曾经派千人父老来朝见),但是,举国上下却以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态度来听取从河湟凉州传来的歌舞。



他的《华清宫诗》:“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也和这诗后两句具有同样沉痛的心情。《早雁》一诗则用比兴的手法,以雁象征边地人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惊飞四散的哀鸿,象征在回纥侵略蹂躏下逃回祖国的边地人民。诗中既表现了对难民的体贴同情,也暗示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仙掌”、“长门”,并非泛泛的修词设色,“岂逐春风”也不仅仅是写鸿雁秋来春返的自然现象。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和现实背景,和白居易《缚戎人》、《西凉伎》是相近的,但他用的是近体,写得更简练浑括。



而《匹马戍凉州》就选取了这段特殊的历史进行加工,作者在书里试图表现出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不同的人的不同选择!



他们……



有的被逼无奈委身事贼,以图保存有用之身,以待来日报国;



有的虽然身处蛮夷,可心却牵挂祖国;



有的远走他乡,却依然注意着王朝的变化;



……



这书写出了乱世里大唐儿女的种种,请大家和作者一起走入那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感受帝国在斜阳下的最后一丝希望!



铁血黄沙中的奇情快剑——读白衣卿相《匹马戍凉州》



文/九钟炀(《今古传奇·武侠》侠客社区版主)



早些时候听说白衣卿相的《匹马戍凉州》出版,就有想买下来要读的意思,不为别的,单单是这本书的书名里就让人产生一些黄沙百战,落日孤烟的苍凉之感,趁着国庆长假的时间,把书买来,读了两遍,真是极大的冲击了我的武侠观。



刚开始看时真是感觉十分奇怪,或者换一个词叫做“惊艳”。或许是因为白衣把时间定在晚唐的缘故,那时侯的政治制度、民间习俗和国家战争太过独特,一下子难以进入到故事的氛围,渐渐适应了这种环境之后,才可以对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有深入的了解。总体上来说,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历史地理】



晚唐的历史特点直接决定了《匹》的整体风格。晚唐时期,由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政,大唐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而且有西域吐蕃、吐谷浑在外虎视眈眈,占领了西域原属大唐的十多个州,以大唐的国力,根本无法收回。文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有甘露之变、吐蕃大旱接连两代赞普暴毙、沙洲汉人张议潮起义等,将主角李剑南与这些事件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他直接参与了这些事件并且成了引导事件发展的主要力量,让李剑南的情感,性格,才华,武功在历史事件中显露出来,更有一种真实之感。



说《匹》是历史武侠或者是武侠历史,我看都不如叫做地理武侠,文中十八个章节绝大多数都是以地理名词作为回目,包括了长安、吐蕃以及西域诸城的名字。如果说历史是引导情节的总纲,那么地理就是贯穿情节的线索。李剑南足迹踏遍西域,也将收复西域的各个战争联系起来,原武侠版的主编郑保纯作了《武侠版图中的西域》的序,可以加深对于这方面的了解。



正是《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背景才让这本书读起来感觉特别厚重,而又特别奇特,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人物的命运。



【主要人物】



李剑南如同白衣自己所说,是一个具备了晚唐“诗酒颓唐,多愁善感,风流放诞,欲振乏力”的时代气质的主角,他希望能够报效国家,收复西域,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他难以得到朝廷的支持,凭着一腔热血,满腹才华,他在西域纵横来回,呕心沥血,反间吐蕃王臣,联合沙洲义军,处处以收复大业为重,却还一直背负着逃犯的罪名。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那种“刺秦”的风骨谱写着的壮士悲歌,引起心底最深处的共鸣。但在战争之外或者间隙,又可以看到他略带孩子气的性格,比如说与崔度在随儿面前嬉闹吃醋,在梅朵身边开玩笑。但是李剑南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也曾彷徨失落,也曾心内不安,可正是由于他的不完美,才有别样的真实感,避免了YY之嫌。



崔度作为第二男主角,一直是以李剑南的对手身份出现的。这个对手指的不是敌人,他们都是想要在西域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而且无论文才武学都是势均力敌,况且还同时想得到随儿公主的芳心,所以难免以对方为标杆,互相较劲。我想假如不以李剑南为主角,崔度同样也是一个能够胜任主角的人,他不仅是个偶像派,还是个实力派,但是作为第二男主角他的形象也很丰满,他具有一身傲气与肝胆,同样具备了人所难及的包容心,没有他,李剑南该是何等寂寞啊。



随儿是一个很奇怪的公主,做事之大胆让人惊讶,先是跑到霓裳坊做“舞娘”,接着大胆的与李剑南谈婚论嫁,后来在军中屡次身临险地,这样的公主果然不凡,难怪两大男猪争的如此激烈。在晚唐,有如此深明大义的公主实在难得,但是她的爱情生活遇到这样的两个男人也造成了她的不幸,两人实在太优秀而且孤傲,她怕任何一个伤心只好委屈自己,不过还好,李剑南最后选择了梅朵。



尚梅朵最后还是挺幸福,苦等十多年终于让李剑南明白了她的感情。“师父哥哥”,如此特别的称呼让人看到她的特别之处。她调皮活泼,机灵古怪,但是她的内心里却没有表面上的大大咧咧,对于爱情坚贞不虞,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两军就要交战的夜晚,她身着盛装,不得不舍弃骑马与李剑南幽会时的那一舞,当真如天仙下世,曼妙绝伦。而她为了避免与李剑南交战而拱手让城,并让老骆驼前来调节,更让我感觉她是一个为爱甘愿付出一切的奇女子。



老骆驼作为《匹》里面的boss级人物,不仅武功高强,身份超然,而且思想上也具有绝对的先进性,他虽然是吐蕃重臣的父亲,但他从来不挑起战争,而是以天下为重,主动调解,将部分地方让与李剑南,可以说没有他的努力,李剑南的愿望也难以顺利成功。



张议潮和杜牧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在《匹》里,白衣将史书上对于两人的片面认识给出了自己的态度,将张议潮的忠心起义表现出来,而杜牧除了是一个诗人之外,更是一个心怀救国抱负,具有军事才能的人,将形象丰富起来。



《匹》中人物众多,难得的是白衣卿相写的如此得心应手,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且表现的非常传神,不禁让人赞叹。



【武功武学】



白衣卿相的武学有自己的一套,比较注重形神兼备,在开始的法门寺之战中就表露出来,李剑南或者四大天王出手都是依照易经卦象的方位,将手指或兵器摆成具体形状,比较象密宗的手印功夫,而且在佛像中沾染了一点佛气之后,竟然发挥不出全部的功力,虽然看起来比较玄奇,但仍然在可以现实想象的范围。三大上古神兵的设计比较好,不仅是兵为人役,而且是人兵结合,在最后还与人物的宿命相关,不过结局还是人力战胜。十二生肖诛仙阵相当完美了,而且还应用到两军对垒中,都可以看到白衣的别出机杼之处。



写了这么多,其实只还是这本书的一部分,我只是选了比较“武侠”的,可以说的还有很多,比如书中最重要的几乎占了全书一半的——战争,只是由于我对这个了解太少,不敢妄加评论;另外还有吐蕃的宗教及政治,佛教在汉藏的区别,易学以及西域的风俗等等,白衣在书中都有所涉及,而且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落俗套,《匹马戍凉州》可以称得上博大精深的小说。



但是这本书有些地方的确还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那个龙虎军竟然屡次在战争中作为奇兵出现,直到最后一战尚延心才醒悟,我感觉这恐怕不太可能,龙虎军作为一次奇兵之后吐蕃就应该暗查了,怎么可能屡次作奇兵呢?另外结尾的地方梅朵与崔度张淮深用三大神兵而李剑南去破解,虽然体现了人物的宿命性,但却有点故意如此的嫌疑。



《匹马戍凉州》最初是在起点连载,是在被玄幻大潮中唯一的一篇上推荐榜的作品。我到起点上看过那时侯读者的书评,感觉十分精彩,自愧不如,我的这篇胡言乱语只是个人感受,拿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手机电子书,请登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