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深度迷航:消失的古船队 作者:花满城-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面塌陷的速度极快,几乎我们每跑一步,后面的地面就落入了深坑中。
我们很快就爬到了天台山的山麓,但塌陷的情况并没有因此而好转,整个山体也跟着陷落。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下面的大坑有数十米之深,天台山上的石头滚落进去就像是塞进牙缝里的菜叶一般微不足道。
我的腿一时有些发软,竟迈不开步子。可是一看到身旁的林海燕,我就涌出一股力气,不顾一切地拉着她狂奔起来。二捶见我拉着林海燕跑起来十分吃力,也过来一起帮忙。就在此时,林海燕一脚踏空,身体猛然向下坠去。我立刻本能地伸手去抓林海燕,或许是情况危急激发了潜能,我成功抓住了林海燕的手腕。我用力将林海燕向上提,可林海燕毕竟是个人,我一提之下不仅没能把她提起来,还被她拉了下去。眼看我们就要坠入深渊,我惊恐无比,只见洞底一片火红,如同着了火一样,也许那就是传说中的炼狱吧。
关键时刻,二捶和福贵叔同时伸手抓住了我的两臂,并颇有默契地猛力一拉,将我和林海燕拉到了上方的岩石上。塌陷还在蔓延,福贵叔和二捶并未就此放手,又拖着我和林海燕往前奔了几步。福贵叔累得喘息不止,深吸了一口气后,对我们吼道:“爬起来快跑,后面又塌了!”
这次我吓得连头都不敢回了,抓起林海燕的手就向前奔去。没过多久,天台山的山顶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只要翻过山顶赶到山后的余家寨,我们就安全了。抱定这个信念,我拉着林海燕奋力向上爬去。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自从我们逃出白石岭之后,我就再没听到过忨祟的吼声,莫非它也在这场地震中丧生了?
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一个个全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我转身望去,发现身后已经变成了一个盆地一样的大坑。此坑深不见底,下面黑糊糊的,朝下看去仿佛是站在万丈悬崖上往下俯瞰一样,让人心跳加速。看来这次地震破坏性极大,不知道其它地方是不是也遭受了这种毁灭性的灾难。
轰隆之声渐消,周围又慢慢恢复了平静。我们怔怔地看着眼前的场景,谁都说不出话来。山洞中的经历,一幕幕地在我脑海里闪过,简直就像是梦境一般。现在终于安全了!
可是林海燕的精神状况仍然极差,还是认不出我们。此时的她,就像是一只胆小的小鸟一样,瑟缩在我的身后,怯怯地望着山下的深坑,手仍旧紧紧地抓着我的手。
林海燕在被六趾人抓去后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始终不清楚。那些六趾人已经全部死在了这次地震中,林海燕现在又不能开口解释,其中的疑团我们一时半会儿是没法解开了。
福贵叔的眼睛有些湿润,说道:“想不到原本好好的地方,一眨眼的工夫就变成了这样,真是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
福贵叔大半辈子都生活在这里,亲眼目睹了它的毁灭过程,这种感伤是难以避免的。二锤则不像福贵叔那般难过,而是着急地说道:“我看咱们得赶紧回村子,这次地震这么厉害,不知道咱村是啥情况?”
经二捶说起,我和福贵叔都是心里一紧,没错,不知道村子里的人怎么样了。二捶和福贵叔都有亲人在村子里,心里的着急自是不用多说。
想到自己的亲人,福贵叔终于沉不住气了:“咱们快走!”
福贵叔和二锤当即就率先向前走去,我拉着林海燕也紧紧跟了上去。然而,就在此时,整个天台山忽地又是一震,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震荡声,我们所处的山顶忽然一下裂开了!眼看山顶就要与整座天台山分离,我们全都吓傻了。直到林海燕惊叫了一声,我才回过神来,立刻大喊一声:“快跳!”
我们本能地猛然跃起,向着对面的岩石蹿了过去。与此同时,我们脚下的岩石向下滑去。时光仿佛变慢了,我看见原本被我们踩在脚下的岩石离开了山体,像是从瀑布上滑下的扁舟一样,带着一股烟尘向山下的深坑冲去。
我们行动得及时,在山顶坠落的瞬间扑到了对面坚固的岩石上,虽然下半身像根面条似的耷拉在岩石边上,但好歹我们的手紧紧攀住了旁边的岩石。二捶动作最敏捷,用腿蹬住脚边的石缝,双臂一较劲,身子就跃到了上面。他首先伸手将身旁的福贵叔拉了上去,然后二人又分别将我和林海燕拉了上去。
我们大眼瞪小眼,全部是一脸的惊慌,到了此刻我们的心中俱都五味杂陈,在死亡的边缘走了几遭之后,感觉活着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们还没来得及从地上站起来,整座天台山忽然又晃动起来,我们紧张得立刻抓住周围凸起的岩石。我忽然看见在山下的深坑中,有一匹宽大的红绸刷地一下飘了过去,我心中一惊,这深坑里哪来的绸缎?我瞪大眼睛再次看去,发现红绸再次在深坑中晃动起来,可是当我看清这匹“红绸”的真身后,立刻惊骇地叫了出来:“忨……忨祟!”
实在难以想象,这匹巨大的“红绸”竟然只是一只忨祟的尾巴!
听我说出忨祟二字,其他人也向深坑望去,看到那根红色巨尾后,也都惊恐的张大了嘴巴。实在是太可怕了,光尾巴就如同一座横跨江面的大桥,它的身体得有多大呢?
难道我们在白石岭的山洞中听到的吼叫声,就是出自于这只忨祟?可是这地面之下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生物存活呢?山洞中的小忨祟在死的时候曾经惨嚎一声,莫非就是在向这只巨大的忨祟传递求救的讯息?而这令山河为之变色的地震,也许都只是因为巨型忨祟晃动身体而引发的。
不容我们多想,因为接下来我们身边的岩石又开始塌陷。这一次我们再不敢磨蹭,没命地向着山下的余家寨冲去。一路上我们的腿就像是上了发条一样快速而机械地挪动着,一直跑到余家寨才停下来。
说来也怪,在白石岭和天台山相交的地方,地震的强度简直可以用天塌地陷来形容,可这余家寨竟然完好无损,连一栋房子、一棵大树都没有倒,显然地震并未波及到这里。我们心里放松下来,照这样看,蒿岭村应该也没有受到影响。
寨子里的人都说只听到山后传来轰隆之声,并未感到地面有晃动,见我们从山后奔来,纷纷围上来询问。我们早已是全身虚脱,这一放松,全都靠在地上晕了过去。
我们在余家寨打过井,这里的人对我们还算熟悉,见我们身上都受了伤,便安排卫生队的医生给我们进行了包扎。
一天之后,我们从昏睡中醒来,我只觉得全身上下像是散了架一样,浑身肌肉酸痛。经过商量之后,我们决定立刻回蒿岭村。我们离开村子已久,再不回去恐怕村子里就要发动人来找我们了,到时候这一切事情我们怕是很难解释清楚。
就这样,我们四人回到了蒿岭村,果然,蒿岭村也没有受到地震的影响。我本来十分担心生产队长会质问我们这些日子去了哪里。然而天台山发生地震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村子里,村子里的人纷纷去看地震后的那个深坑。生产队长也无暇再顾及我们,开始忙着督促大伙完成新的任务。
我问过许多去看深坑的人,问他们是否在深坑中看到了一匹像是红绸一样的东西,然而那些人全都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摇着头说,那深坑下除了泥土就是石头,哪里有什么红绸。
我不禁又开始怀疑,我们在天台山上是否真的看见了那红色巨尾。如果是真的,那只巨型忨祟又去了哪里?
若干年后,我偶然在《山海经》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
难道天台山下真的居住着巨兽?只是这只巨兽并不像《山海经》中所说的那样是一只神鳌,而是一只巨大的忨祟?
后来城里来了一批地震专家来研究天台山地震的原因。他们动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却没有丝毫收获。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他们既没能查出地震的原因,也没有发现六趾人和忨祟的遗迹,整件事最后无果而终。
六趾人和忨祟都在这次地震中神秘地消失了,它们的出现和消失都像是一个谜。而整件事从头至尾只有我们打井队的四个人知道,也只有我们四个人经历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们不可能将这次诡异的经历告诉任何人,因为那样很可能会被扣上制造恐慌、反科学的帽子,甚至会被定位成阶级敌人。于是我们四人决定将这一切深深埋在心底,不再轻易启封。
两天之后,我们身上的伤势都好得七七八八了,只是林海燕的精神状态仍不稳定。生产队长向我们询问林海燕发病的原因,我们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解释,只好推说可能是被困在井底之时受到惊吓而产生的后遗症。
生产队长不敢耽误,立刻向上级作了汇报,很快上面便进行了批示,立刻送林海燕回城接受治疗。
在当时,被派往农村的知识青年,只有在身体突发重大疾病的情况下才会被允许返城。林海燕被送回了城,而我却还要待在蒿岭村继续我的知青生活。我并不害怕农村生活中的劳苦,只是身边忽然少了林海燕的身影,我的心像是一下子被掏空了一般,十分不适应。
林海燕被送走的时候,始终紧紧地抓着我不放,对负责送她回城的生产队长则拼命撕咬。一时间,我眼眶湿润,内心里产生了拥抱林海燕的冲动,然而我不敢,因为这样的举动会严重影响她的声誉。
林海燕最终还是被生产队长送走了。
几天后,生产队长又回到了蒿岭村,从他的口中我得知林海燕的父母已经把她送到了医院进行治疗,饮食起居都有人细心照料。我终于放心下来,跟生产队长要了林海燕的地址,决定每个星期都给她写一封慰问的信。
在信中,我描述了我们在打井队时一起打井,一起烧山药蛋子的时光,还暗暗表述了对她的想念。我希望我的信能够对于林海燕的康复有所帮助,可是,这一封接一封寄出去的信却像是石沉大海一样没了音讯。
我自我安慰说,林海燕可能还在恢复中,没有看到我的信,即便是看到了我的信,她也未必能看懂信中所说的话。
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没有再听到过关于林海燕的任何消息,而我的生活也可以用暗无天日来形容。这一切直到一个明媚的午后才突然改变。那天下午,我忽然接到了邮递员小张送来的一封信,信上的署名是林海燕,信纸上也只写了一句话:“夏远,我已经康复了,谢谢你的信。”
林海燕终于康复了!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像是疯了一样的在村子里狂跑起来,嘴里还大喊着:“林海燕康复了!林海燕康复了!……”
从那以后,我和林海燕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我们互道近况,互相鼓励,一起回忆曾经在打井队的时光。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1977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林海燕在父母的鼓励下参加了考试,成功考入了大学。而我则继续在蒿岭村的打井队工作。这期间,我们仍旧保持书信来往,我们的感情也越来越好。1980年,国家宣布了知识青年返城的决定。在离开蒿岭村之前,我收到了林海燕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上面只写了四个字:“执子之手”。
在回信中,我也只写了四个字:“与子偕老”。
一年之后,林海燕从大学毕业,我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路走来,我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相伴着走过了许多的艰难和辛酸。直到去年,她心脏病发作,先我而去。我的生命从此陷入孤寂。闲来无事,我便将我们一起度过的那段惊险岁月写了下来,以纪念我们的纯真年代以及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