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白蛇传开始-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大早,赵佶把宁采臣找来,便是追问宁采臣这画的事。



好在宁采臣也知道一些后世的笔法,否则真要暴露了粉衣,真让她和赵佶讨论画作不成?



“回陛下,用的是此物。”宁采臣摸出赶制的铅笔。



反正有什么全往这上面推。神仙法术的,是绝对不能让赵佶沾的。



在绘画上,赵佶就像是一个最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一样。在没有完全掌握住铅笔的使用手法前,他是顾不上其他事的。



“是的,陛下。注重构思,把绘画手段当作表达思想的载体,就是点子派了。而注重漫画的视觉艺术效果,通过细腻的刻画来烘托漫画的主题思想,就是技法派。”



赵佶只试了试,便很快画出一张人像图来。



看了看,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用的。”



从接触铅笔,到宁采臣讲解,前后也不过是一盏茶的时间。这赵佶果然是绘画上的天才。



在知道了铅笔的用法后,有宦官端来金盆,赵佶洗了手,又有人递来毛巾,为他擦干之后。赵佶说:“听说你的这种书卖得很火?”



“是的,陛下。”这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这么热闹,赵佶怎么可能不知道。“臣决定把所得收入献给陛下。”



“你不会以为朕是想贪污你的金子吧!”



“不,陛下忘了,臣说过要买陛下的兵器的。这些钱就当是买兵器的钱了。”



“呵呵,你倒是做得好买卖。用朕给你印的书卖了钱,再用这钱与朕做交易。”赵佶笑了,觉得很有意思,端起桌上的茶问道,“你这次卖了多少?就敢与朕做交易?”



赵佶本就是那种和善的人,就是想让自己吓人些,都办不到。反而会给人一种好笑的感觉。



宁采臣低下头,不去看他的脸说:“大概有一二百万两黄金吧?”



噗-



茶刚入口,便吐了出来。“多少?”他很惊讶。



“陛下,奴才该死!”负责上茶的太监立即跪下。



不管是茶太热了、太凉了,还是这茶不和口感。总之跪下请罪,就不会有错。



赵佶挥了挥手,让太监退下,然后问道:“多少?你说你赚了多少



“回陛下,大概有一二百万两黄金。”



“一二百万两黄金!这都赶得上朕一年的酒税了!”赵佶是真的没有想过有这么多,不觉有些失神。“书上说富可敌国,朕以往还不甚相信,想不到世上真的可以办到。”



说完,以一种哀怨的眼神看向宁采臣,那眼神汇合了羡慕与嫉妒,然后归于空洞洞的失神。



宁采臣吓了一跳:“陛下,你怎么了?”



“唉!朕一直喜欢做画,大臣们都说朕的画登峰造极,无人能比。这是真的吗?”



宁采臣说:“众位大人说的自然是真的。”



正文第380章、嫉妒啊



更新时间:201291010:22:41本章字数:5452



第380章、嫉妒啊



“陛下的创作面目并不象画院画家的那样工谨细丽,而是偏于粗犷的水墨画。圣堂笔法简朴,不尚铅华,而得自然之趣。”宁采臣夸赞赵佶是出自真心。



一个人的字画,到了后世能卖到一亿以上。在书法家画家的角度上看,他绝对是位成功的画家,一位伟大的书法家。



赵佶却问道:“那为什么你的画可以卖到一二百万金。”



原来赵佶的目光是这个原因。



有人是爱江山更爱美人,有人是爱美人更爱江山,但宋徽宗是爱艺术胜过爱美人,爱美人胜过爱江山。



艺术价值高低,这是很难说的准的,甚至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举个通俗的例子,秦始皇用过的水壶,拿到现在,要想使用一下,估计还得洗个十来八年的,所以其使用价值不堪一提。但秦始皇用过的水壶不仅仅有使用价值,就是现在最知名厂家做的最精美的水壶,拿到市场上去买,也无法跟秦始皇用过的水浒值钱,因为秦始皇用过的,具备艺术价值,历史价值。



宁采臣怎么都没想到赵佶会嫉妒自己。一个皇帝会嫉妒一个小官。



宁采臣觉得赵佶就是那只秦始皇用过的夜壶,而自己最多也就是出自高明功匠的手。



老实说,宁采臣真的就想这么和他解释。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想了一下说:“陛下,我这是以量取胜。与陛下是不能比的。”



“有什么不同?你不过是只画了一幅,其他不过是雕版印刷罢了。”



这怎么解释?想想,商品什么来着……啊!对了……



“陛下,我这只是点子好罢了。人们没见过,也就趋之若骛,当人们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稀奇了。”



赵佶想了一下,说:“好吧!算你有理。(圣堂)不过以后再有这么好的点子,一定要告诉朕。让朕也跟着你发一笔。”



“臣遵旨。”遇上这么个艺术皇帝,在艺术上,也只能这样了。



“好!”赵佶很高兴,说,“既然这样,朕也不占你便宜,你卖书的钱,朕只收一半好了。”



说完又皱眉头,说:“可是一二百万两黄金,去了一半,也有一百万两。一时间,朕上哪儿去筹这么多兵器?”



赵佶又吓了宁采臣一跳。



他还真给?皇帝啊,随口意思意思也就行了,反正我主要只是要个名头罢了。



看看赵佶真的在思考怎么凑一百万两黄金的兵器,宁采臣赶紧说:“陛下,臣用不上这么多兵器。”这话是要说的,即使需要更多的兵器,也要说。



不说的话,这么多的兵器,能武装多少人?



就是再信任文官,人数太多也会由量变带来质变。



难不成再告诉他一遍。官家你今后会让金人俘了去。臣觉得说给陛下听,再劝说陛下改革军制……臣实在是没有信心。所以臣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让金人把陛下俘去,然后再救下陛下。这比语言要有说服力多了。



这能说吗?



绝对不能。就是赵佶信了,恐怕他也无力改变什么,军事上的改革,违背祖宗法度的事,赵佶是绝对没有这个魄力的。



于是宁采臣只能说:“陛下忘了,臣是有船队的,所以只要陛下把一部分钱财改成船就好了。”



“对呀!朕怎么没想到。好,就这么定了。”



和赵佶一番交谈,是更加确信历史的准确。赵佶是个好人,但是却不是个好君王。



宁采臣告辞离去。()



赵佶这才让童贯进来。童贯虽然是太监,但是长相非常好。



作为画家,他显然更喜欢美的。他身边那些人个个都仪表堂堂,谈笑风生,表面上看不出有一个小人。书载王黻是位风流俊雅的秀士,童贯则彪悍伟岸,蔡京满腹经纶,诗书画冠绝一时。赵佶的那双画眼里最善于发现美,看到丑的时候往往一扫而过。



很像是这一时代的小说故事本子。好人就是相貌堂堂,坏人就是贼头鼠目。



赵佶是受着这样的教育长大的,他也是这样相信的。



“陛下。”童贯先见了礼。然后问道:“怎么样?”



他问的自然是宁采臣神甲的事。童贯不是武将,但是他在看了那幅盔甲后,也忍不住想要。



赵佶坐下,御书房内一个人也没留。“没事了,朕已经说服宁爱卿了。”



童贯说:“陛下仁义。帮着小邦番国得了他们想要的,他们是一定会听从我大宋的指令的。”



赵佶点了点头,很是自得。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这金人带甲不过一两万,能挺得住辽人的进攻吗?”



“所以陛下这次要回赐,回赐大量的甲盔兵器。只有他们闹腾得越久,咱们越有机会。”



“可是他们行吗?”



“陛下放心,这事臣还带了辽国南归者马植前来。”



童贯使人召来马植,赵佶一看一表人才。而马植善辩,这正好给了他一展口才的机会。



只三言两语,便说服了赵佶。



赵佶对马植的见解赞不绝口,赐了他国姓赵,改名良嗣,任命为秘书丞。于是辽国书生马植眨眼就成了赵家的好后代了。谋取燕京之计,也正式被提上宋廷的议事日程。



历史的惯性本就强大。更何况宁采臣这个知情者还没有挡一下的意思。



这赵家人为了燕云十六州都魔症了,更不必说有人挑逗了。



宁采臣在完成了白己与赵佶的交易后,一个人便向自己的衙门走去。



由于知制诰已经废了不短的时间,要收拾也费事的紧,所以宁采臣直接到行幸局临时工作。



太监们都是有眼力界的,看到宁采臣今天是来上工了,也就立即把外朝章本搬了进来。



最近郑贵妃也不是那么勤快了,所以这章本一落落码在公案上,至少有二尺多高。



人往里面一坐,仿佛是进了书海,和后世高中很像。



前面有一大堆书挡着,谁也看不见你在里面干什么。



做着官家的工作秘书,一本本奏章从手中流过。宁采臣自认为自己不是个官迷,但是手依然忍不住抖了起来。



后世的苦逼男,竟然有一天会坐在这儿,国家中枢,驱使着一个国家的前进。又有几人会不激动。



他这个知制诰本来只是为了书写旨意,但是现在皇帝没来,自己又没有什么事,也就忍不住翻了看看。



这可是中央。这些大人们会奏些什么事,宁采臣又怎么可能会不好奇。



这就好比谁在后世进入了中南海秘书处,头一天上班,同样很想看看自己今后会接触的工作资料一样。



打开一份奏章,是秘书省正字曹辅所奏,上书劝谏徽宗应该爱惜龙体,以免被天下耻笑。



原来曹辅说的是赵佶偷懒不上朝一事,如当日不上朝,就说徽宗有排档(宫中饮宴),次日未归,就称之有疮,不再上朝。



这样的奏章都是皇宫秘辛,宁采臣这个才登龙门的家伙,哪儿知道,自然是读得津津有味。反正皇帝不来,他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太监们也管不了他。



这就更像是在上高中了。用书本一挡,老师在上面讲客。这下面到底读的是语文,还是言情武侠?那就见人得人了。



就在宁采臣认真阅读时,突然有人拨开宁采臣的书,哦,不,是奏章。



宁采臣立即抬头看去,那人打扮也不过是个六品的小官,神态却很傲慢,一副我很了不起的样子说:“区区太子舍人姓单单名一个章字,奉太子之命,来取两浙路培府尹的奏本,宁大人还不与我快快拿来!”



这太子舍人,就是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不过这个角色却没有人敢小瞧了,因为一旦太子登基,他自然是要水涨船高的。



大约这位单舍人在太子身边受到了太多人的奉承,说出来的话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也太不拿豆包当干粮了,如此明火执杖地耍威风,也不看看对象。



是,你是未来皇帝的“秘书”,但老子是现任皇帝的“工作秘书”。你在我面前耍威风,脑子让驴踢了?太子身边怎么会有这样莫名其妙的蠢货?



等一等……人们都说政治黑暗,莫非这有着什么政治目的?自己升得太快,惹人眼红了。



仔细想了一下,宁采臣觉得他不管是真蠢,还是假蠢,自己都没有必要理他。怎么说,自己也是知制诰了,理论上除了赵佶的命令,一律都不用听。



再加上这混蛋突然闯进来,害得自己吓了一跳,以为又回到了客堂上,让老师抓住了。



现在,这小心肝还吓得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当下宁采臣也不废话,脸色严肃,一指门外道:“机要重地,哪个让你进来的?出去!”



果然是太子身边呆久了,似乎是第一次有人敢不给他面子,脸上红的、白的、青的,变换不停的彩,就仿佛开了一家染料铺。也不知是气的,还是羞的。



“大胆!你!”他用手指着宁采臣,颤抖的手指代表他内心的不平静。



正文第381章、动了



更新时间:201291019:42:15本章字数:8200



第381章、动了



单章指着宁采臣,不住发抖:“你知道是谁让我来的,是官……”



宁采臣才不管是哪个让他来的。“滚!否则本官参你刺探机密之罪!”



单章咬牙切齿,瞪了宁采臣一眼,含恨而去。



要说赵佶为了儿子今后掌权,让他提前接触政事,本是平常的事,但是真是有其主必有其奴,这赵煊不讨人喜,他派出的人,同样一点儿都不喜欢人。



说来也是巧了。刚刚赶走太子的人,这便遇上与太子有关的奏章,不过不是地方官奏的,而是林灵素。



这林灵素自从入了宫,宁采臣还没见过他。



好奇之下,也就打开他的奏章,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他竟然对赵佶提议,改称佛主为金觉大仙,菩萨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改佛寺为宫,让佛祖穿上天尊衣服。



而这份奏章竟然有了批示。宋徽宗升温州为应道军节度,封他为元妙先生、金门羽客、冲和殿侍宸。



想不到赵佶竟然这样祟道抑佛,不仅不对他有什么处罚,反而奖励,就连家乡也跟着受封。



不一会儿,宁采臣又才看到两浙路的奏章,竟然是弹劾林灵素的,说他住处有越制之罪。



怪不得那个太子舍人来讨这份奏章,原来是为了佛门啊!



宁采臣想了想,这佛主叫金觉大仙,是够丢人的。也就没有动这份奏章。



让赵佶看了也好,全当还了佛门救助太子的因果,反正这因果早晚得还,不是本人还了,就是国民代还,谁让他是一国之主的命。



“宁大人,娘娘有请。”这边刚把奏章放下,云裳便来请。



放下手中的工作,如果这也叫工作的话。



进了椒园,再度看到郑贵妃,发现她越发妩媚。



郑贵妃在上面说:“听闻卿家极了解洪荒旧事,不知可否为本宫讲讲。”



“不知娘娘想听什么样的旧事?”



“这个从头讲吧!”玉石琵琶精虽然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