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背负铁胎弓,腰间的箭壶里装满了狼牙箭,腰间系着皮带,上面挂了一圈匕首;陷阵营人员最多,分为重步兵和弓箭手,重步兵身披铁甲,左手持厚重的木盾,右手持锋利的长矛,背后负着砍刀;弓箭手身穿黄色直裾,背负长弓,手持强弩,腰上的箭壶里满满的都是羽翎箭,每个人的腰间还挂着宝剑,想必是在与敌近战时使用的。

斥候营的士兵们感觉最好,每个人一身轻甲,端坐在马背上,个个雄纠纠气昂昂的,武器装备也全:长弓、长矛、砍刀,在每匹马上还挂着一个皮囊,内有五把手斧,这可是秘密武器。

锦帆军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看来巢湖里的风不小,这也让他们显得非常沉稳老练。每个士兵身披轻甲,头戴彩色的罽帻,背负长弓,左手持圆盾牌,右手持厚重的铁环砍刀,看起来也是军容整肃,威风凛凛。

女兵营成立不久,除了小鱼儿等人骑在马上外,其余的数十人都是步兵,但是每个人都披了一件火红的披风,耀眼的阳光照射在披风上,印着她们的脸色红扑扑的,英姿飒爽,令人侧目。尤其是两旁其它郡守的士兵,偷偷地用眼睛看着她们,还不断地有人向她们吹着口哨。

周瑜用手向上一举,二千将士顿时发出整齐的呐喊:“我军威武!”“我军威武!”“我军威武!”

二千人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声势甚大,“我军威武!”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里,纠结在原野上,久久方才散去。

在原野的中心地带,修建了一座点将台,高约三丈,用黄土夯实而成。点将台的边上,搭了一个硕大的帅帐,袁绍、袁术、曹操等人方才进来就坐,听到如此雄浑的声音传来,不禁微微变色。

袁绍忙令亲兵过来,问道:“去看看是谁人的部队,这么大声势?”

亲兵出去后片刻回来报道:“秉主公,是庐江太守陆康的部队。”

“哦,陆康太守身体有恙,便派居巢长周瑜周公瑾前来的。”曹操说道。

袁绍喜道:“我也是昨日方得知这个消息。唉呀,公瑾可是帮了我们袁家的大忙啊,我的父亲、叔父、堂哥都被他安排人送出了洛阳,听闻董卓派人到袁府抓人却扑了个空,幸亏他们提前走了,不然就有牢狱之灾了。”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沉声说道:“这个周瑜,文武双全,想不到还有这么大的能力,能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把人送走……真乃当世之英雄啊。”

袁术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淡淡说道:“一个小小的居巢长,又能有多大的本领?对了,他带了多少人么?”

亲兵回道:“大概二千人吧。”

“哈哈,”袁术大笑道:“庐江郡无人耶?只派了这点人马,恐怕还不够董卓塞牙缝的。”

曹操反驳道:“公路错矣。兵在精而不在多。想当年黄巾军人多吧?胁裹着百姓,号称百万,还不是一战击溃?”

袁术斜着眼不再说话,显是不服。

袁绍呵呵一笑,对那亲兵说道:“快点去请周瑜大人来帐中议事。”

帅帐中。

周瑜进账后自是与熟识的袁绍、曹操、张邈等人闲谈叙旧,与其他人也打了招呼。

然后十五路人马的首领或代表共十五人分别落座。

为不做主宾的区分,十五张桌子围成了一个圆形,以示平等。

亲自前来与会的有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柚、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典军校尉曹操、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扬,派代表参加会议的人是冀州刺史韩馥的代表冀州别驾闵纯、广陵太守张超的代表广陵郡功曹臧洪、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的代表骑都尉孙策、庐江太守陆康的代表居巢长周瑜。

周瑜举目四顾,见众人俱是面带笑意,表面上一团和气,心中暗忖:这些人个个都是老狐狸,待会选举盟主,肯定要勾心斗角了吧。

乔瑁这时站起身来,手持“三公密信”,对众人说道:“诸位,今汉室衰落,董卓专权,残暴不仁,天下百姓身处水火之中。三公高官,心忧天下,发此密信,求天下义兵,灭董卓,清君侧。今日十五路英雄豪杰济济一堂,俱是响应此号召而来。在此,我乔某代表天下百姓深为感谢!”

说罢,乔瑁向众人深深施了一礼。

众人见状也忙站起身来还礼。

济北相鲍信说道:“乔大人治下有术,境内百姓祥和,如此忧国忧民,我等深为佩服。昔日在洛阳时,我便看出董卓狼子野心,惜手中无兵,只得回到家乡募兵以备。如今我已有步兵二万,骑兵七百,辎重五千余乘,愿做先锋,为各军开路,直取洛阳。”

上党太守张扬亦说道:“鲍大人,我手下也有两万精锐人马,也不是吃素的,还是让我来打前锋吧。”

兖州刺史刘岱忽地大声说道:“你们都别和我争!董卓逆贼,害我汉室江山,作为皇族之后,我岂能袖手旁观。这个先锋,我是当定了。”

眼见众人要吵成一团,曹操忙调解道:“诸位……诸位!请安静下来慢慢讲。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们十五路人马聚在一起,本就需有个行动计划方能发挥出我们兵力的优势,何况,董卓靡下的西凉铁骑那可都是精锐,个个单打独斗,你们觉得能打得赢么?”

陈留太守张邈也帮着说道:“董卓势大,非团结起来不可取胜。我们今日相聚此地,主要目的便是商定好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大家静一静好么?”

周瑜冷眼旁观,与孙策对望一眼,待众人终于安静下来后,周瑜长身而起,抱拳向众人说道:“诸位都是汉室重臣,为朝廷镇守一方,想必知道蛇无头不行的道理。陆太守在我临行前反复叮嘱,以本郡微薄之力难以撼动董贼,只有跟大家团结在一起,行动有序,号令统一,方有破贼的希望。”

孙策亦起身朗声说道:“公瑾的话很有道理。我父孙坚已经整顿兵马,即刻北上,他也嘱托我前来向各位前辈多加学习,还说十五路人马须得选出一个盟主,居中调度,功有向,退有序,此事定可成功。”

“后生可畏啊,呵呵。”豫州刺史孔柚抚须微笑道:“周、孙二位贤侄皆少年英杰,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旧人啊。我们老了,也要多多倚仗你们了。”

周瑜恭恭敬敬地回道:“我们年轻学浅,还请各位叔伯多多指教。”

孔柚正色说道:“我们为了大义举兵,如此吵吵闹闹恐误了军机。选举盟主,乃势所必然……各位觉得何人可以但此大任呢?”

广陵郡功曹臧洪建议道:“典军校尉曹操乃开国功勋平阳侯曹参后裔,文韬武略皆胜人一筹,我推举他为盟主。”

曹操闻言心中一喜,再用眼睛扫视一圈,发现袁绍的眼神飘忽不定,袁术则在闭目养神,便急忙摆手推辞道:“操言微人轻,恐难担此大任。”

河内太守王匡乃袁绍密友,见状便沉声说道:“袁本初四世三公,家族的门生故吏满天下,海内颇有声望,靡下兵多将广,当可为盟主。”

听到王匡的话,袁绍的眼神不再飘忽,变为左顾右盼,偷偷地观察众人的表情。

孙策亦朗声说道:“后将军袁术位高望重,虎踞南阳之地,手下人马众多,当可为盟主。”

其实孙策心中并不喜欢袁术,只是因为孙坚考虑到今后的出路,决定投靠袁术这棵大树。临行前孙坚叮嘱他一定要推荐袁术,故他也只得硬着头皮说了。

袁术的眼睛也张开了,有些紧张地看着众人。在他的心目中,他是嫡出,袁绍是庶出,故虽然袁绍比袁术大,袁术心里却从不服气,寻找一切机会要超过袁绍。

周瑜该在讨董的战役中发挥些什么作用呢?

第八十章酸枣盟约

孙策的提议并没有人响应,毕竟袁术在人们的心目中威望没有袁绍高。

上党太守张扬高声说道:“袁本初英俊威武,礼贤下士,我也支持他当盟主。”

周瑜是穿越而来的人,自然知道最终是袁绍当了盟主,心道何不做个顺水人情?他便也朗声说道:“指挥调度如此之多的人马,需得有很高的声望和经验,我代表陆太守支持袁本初当盟主。”

周瑜说罢,突然感到有一道目光如针刺一般盯在自己的身上,不用看,周瑜知道肯定是袁术那哀怨仇恨的目光。周瑜心中暗道:“没办法,讨好了袁绍,便得罪了袁术。好在过两年便要与袁术翻脸为敌,得罪就得罪了吧,我还怕他不成?倒是袁绍今后在北方是牵制曹操的重要力量,需得好好利用利用。”

曹操见众人一时不决,便沉声说道:“这选举盟主之事,不可再拖延了。我也提议选举袁本初为盟主,大家有反对的没有?”

众人一看大多数人都倾向于选举袁绍,一时间便也没人反对了。曹操便对袁绍说道:“本初,大家一致推举你为盟主,请你在盟主的宝座上就坐吧。”

说罢,曹操命帐外的亲兵搬了一把虎皮大椅进来。

袁绍假意推辞道:“我有何德何能居此高位?我推举兖州刺史刘岱,他乃汉室宗亲,做盟主名正言顺。要不我推举冀州牧韩馥,他乃海内大儒,德高望重,做盟主最合适了……”

冀州别驾闵纯忙摆手道:“我家大人早吩咐过了,他愿为诸位的大军调运粮草,做好后勤工作,盟主之位,就免了……”

刘岱见袁绍也只是随便随口推脱的说辞,而且别的郡守也没有愿意支持自己的,便也回绝道:“这个盟主我当不合适,本初,你就莫谦虚了。军机要紧。”

袁绍故作犹豫,过了片刻,方站起身来说道:“既然诸位一力推举我为盟主,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罢,袁绍走到虎皮宝座的前面,端详了一下便坐了上去,左右看看,感觉相当良好。

这时曹操主动站了起来,向着众人说道:“如今盟主已定,诸位也请暂且忘记往日的恩仇旧怨。听候盟主调遣,共扶汉室!不可以军马强弱计较太多。”

众皆称是。

看着袁绍暗地里洋洋自得的样子,周瑜心中暗笑,忖道:“这盟主的位置可是好做的?看起来风光无比,实则并不能指挥得动那些骄兵悍将,到了关键时刻这些郡守还不都为自己考虑?而且风头过劲也不是好事,必会招小人嫉妒,自古道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袁绍,你可是要被放在火上烤了呀。”

冬日的正午,天空晴朗,阳光灿烂,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酸枣群雄誓盟现场,那些全副披挂的士兵已经站了一个上午,有些疲乏,在阳光的抚摸下,竟有了昏昏欲睡的感觉。

草地中央的点将台上,已经搭好了祭天坛,三面黄色的旗帜插在其上,迎风飘展。

十五路讨董盟军的新任盟主袁绍全副戎装正一步一步地登上点将台,但见他头戴亮银盔,身披亮银甲,外罩黑色战袍,双手捧着七星宝刀,神态虔诚而又充满了自信。

袁绍本身材魁梧,登上点将台后众人仰视,便觉得他愈发高大,且威风凛凛、意气风发。

袁绍在点将台上站定,表情镇定,用双目逡巡四周的数万将士后,便将手中的七星宝刀高高举起,放在祭天坛上,然后行三跪九叩之礼,表示对上天的尊重。

然后,袁绍站起身来,面向东方,高声地向众人宣言:“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复四海。今由渤海太守袁绍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共鉴之!”

袁绍说得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台下众人听了,无不动容。

袁绍说罢,台下的众位将领便举起手臂高呼:“誓讨董贼!誓讨董贼!”

他们身后的数万将士便也跟着举起手中的刀剑呼喊道:“誓讨董贼!誓讨董贼!誓讨董贼!誓讨董贼!……”

顿时,整个原野上呼声如雷,直冲云霄,连酸枣县城里的百姓都听得清清楚楚,不禁纷纷交头接耳道:“哎……董贼是哪个贼啊?莫不成黄巾军又要打过来了?”

袁绍站立在高台之上,目睹着数万将士齐声呼喊的壮观场景,心里不禁十分激动,也激起了他的万丈雄心。他见这些士兵们个个盔明甲亮,精神抖擞,个个都是精锐战士,便信心满满。董卓恶贼,你就等着我们去给你收尸吧!

一阵西风吹过,旗帜猎猎作响,袁绍的战袍也鼓荡起来,袁绍大手一挥,高声说道:“请十四路人马的代表登坛!”

于是,周瑜、孙策便随着早上参加会议的人一起登上了点将台,见众人到齐后,袁绍将左手放在祭天坛上一个装了半盆烈酒的铜盆上方,右手拿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在左手食指上一割,顿时,几滴鲜红的血液自手指滑落,滴入铜盆之中。

随后,其余十四人也纷纷滴血入盆,袁绍将铜盆中混合着鲜血的烈酒分在十五个青铜酒盏里,自己率先举起一杯,朗声说道:“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今日酸枣之盟,欲灭董贼,救民于水火,我等当齐心协力,共击董贼,不可只顾私利,坏我大局!”

说罢,袁绍将酒盏向众人遥敬一圈,一仰脖子,将血酒一饮而尽。

众人也表态道:“愿守盟约!”然后纷纷将血酒倒入口中。

“好!”袁绍哈哈大笑,然后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纸,示意众人走下点将台听命。

“绍既为盟主,为号召天下群雄响应灭董计,向朝廷上表请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我率本部兵马与河北太守王匡合兵一处,屯兵河内,从北面攻击洛阳。”

“典军校尉曹操忠勇报国,今上表升为奋武将军,领本部人马屯兵酸枣。”

“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即刻领兵北上,从南面进攻洛阳。骑都尉孙策勇猛坚强,今上表升为左辅都尉。”

“后将军袁术屯兵鲁阳,待孙坚所部抵达后,共同攻击洛阳。”

“庐江太守陆康所部屯兵酸枣,协助曹操将军从东面进攻洛阳。居巢长周瑜文武双全、忠体为国,今上表升为武卫都尉。”

“冀州刺史韩馥,坐镇邺城,为盟军供应粮草。”

“其余部队,皆屯兵马于酸枣,等待指令,随时进攻洛阳!”

“如此,则我十五路大军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