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香港维多利亚湾口,陆荣廷矗立在“长沙”号上,望着海面上四处散落的舰体残骸和漂浮的死尸,沉声说道:“传我的命令,所有主力舰突前,对英军岸防炮台进行毁灭性打击!”
    轰……
    “长沙”号那庞大的身躯,微微地震动了起来,十门295毫米的主炮,几乎同一时间把愤怒的炮弹送出了炮膛。虽然感觉上十门主炮是一齐发射的,可是发射的时间上,却稍微有一点儿偏差,要不然,十门主炮齐射所产生的后座力,可能会对舰身造成一定的破坏。
    “长沙”号上主炮响起来的同时,“桂林”号和“潮州”号两艘前无畏级战列舰上的主炮也怒吼了起来。
    这两艘战列舰上所使用的主炮跟“长沙”号上的一模一样一,区别是,数量上只有八门而不是十门。二十六发重达三四百公斤的炮弹呼啸着,朝着十公里外的西营盘英军炮台打去,几秒之后,英国人的炮台上空,再次腾起了更高更粗的烟雾。
    如此猛烈的攻击,虽然早在英国人的意料之中,而且还做了一些准备,在战前把炮台加固了好多,可是,事到临头他们才知道,中国人所发炮弹的威力,相比他们自己的同口径炮弹起码大了三成以上,西营盘炮台在香港的几个炮台中,算是最坚固的一个,它是中华帝国日益强大之后,为了应对日益增强的威胁,用了两年的时间建起来的,不但规模最大,而且上面所部署的火炮,也是英国最先进的大口径火炮。比起香港岛北部天后庙那边的炮台要强大了不少。可是,即使是这样英国人赖以镇守港湾的炮台,在中国军舰猛烈的攻击下,就跟纸扎的一样,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仅仅第一波的攻击,西营盘炮台上那八门英国人费尽心机运来的最先进的岸防火炮,就被摧毁了四门,炮台上的英军死伤惨重。这些破坏,大部分是高空中的十架轰炸机造成的,军舰上的舰炮炮弹虽然威力并不弱于航空炸弹多少,可是,毕竟是第一轮齐射,命中率不是很高。训练有素的英国士兵虽然遭受了如此的损失,但仍然立刻反应了过来,仅存的四门火炮,也发出了吼叫声。不过,十公里的距离,对这些岸防火炮来说,实在是有点儿远了,破坏力自不必说,命中率也是低得可怜,只不过在中国军舰的旁边,激起了一些水柱而已。
    强劲地海风吹过,很快就吹散了笼罩在炮台上地烟雾。远在十公里外的陆荣廷通过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香港岛上最坚固地西营盘炮台已经不成样了。主体建筑被炸了大半,就连附属建筑,也被炸得七零八落。炮台上那四门仅存的火炮的威力已经大不如前,更象是困兽在临死前的呻吟而已。
    没等空军的轰炸机离开。从军舰上发出来地第二轮炮弹。又降临到了英军阵地上。这回,炮弹的命中率提高了不少,起码有六成炮弹,落到了炮台之上。眨眼间。原本还在困兽犹斗的那四门岸防炮。立刻就没有了声息。陆荣廷从望远镜中清楚的看到,炮台上那些英国炮兵们,正抱着头俯着身子,拼命的朝着炮台下面的运弹通道里钻。
    又发射了一轮齐射之后,西营盘炮台上的建筑几乎全都被扫尽了,陆荣廷这才下令“长沙”号,“桂林”号和“潮州”号三艘巨舰驶入维多利亚湾,径直杀向了位于天后庙北面地另一个炮台。至于西营盘炮台下面的那些抗登陆用的防御阵地,则交给了五艘巡洋舰来扫清。以巡洋舰上那些大射程180毫米主炮,炸毁这些个临时建起来的防御阵地,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防御阵地上那些机枪掩体,野战炮掩体,对战列舰主炮来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巡洋舰上的180毫米主炮,不但射程远,而且射速比英国人的岸防火炮要快得多了,对岸上的防御工事点起名来,相当地爽利。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一十一章 香港战役(下)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1…5…30 10:36:30 本章字数:3255

    到下午两点钟左右的时候,在海军和空军地双面夹攻下,香港岛西面的所有炮台,几乎都被炸了个精光,只剩下东面的一个小型炮台。不但如此,部署在维多利亚湾周围地大量岸防工事,也基本上被炸了个精光。估计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造成太大的威胁。陆荣廷这才下达了登陆命令。同时,命令巡洋舰编队负责掩护陆军登陆。而他自己,则要带着三艘战列舰朝香港岛东面赶去,东面那个炮台虽然小,但也是一个威胁,为了稳妥起见,陆荣廷决定还是要拔掉这个钉子。
    “将士们,今天,将由你们打响帝国对那些曾经欺压我们的英国鬼子们的第一枪,拿出你们的勇气吧,我们只要胜利,你们将被后世子孙永远怀念,即使牺牲,帝国也将把你们的名字第一批刻在华夏军魂祠中名垂千古!出发!”
    随着陆荣廷进攻命令的下达,无数的白矾冲过昔日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港,越过沙滩,躲过零散的炮火和袭来的子弹,与腹地的英军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
    已经等得不耐烦的第十军第一师得到命令后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第一团从大角嘴码头,第二团从观塘码头,如两支利剑般朝着香港岛直扑了过去。同时,负责掩护的五艘巡洋舰也兵分两路,主炮副炮一齐发威,把躲避在岸防工事内的仅存的英国人炸得不敢抬头。连夜部署在尖沙嘴一带的第一军军属炮兵,这时候也开始发威了。无数的行营火炮、榴弹炮和火箭炮一齐发射,几乎把整个香港岛西面都笼罩在炮火之中了。
    真正让守卫海滩的英军士兵彻底崩溃的,则是从广州飞来的二十架轰炸机。这些轰炸机已经换装了五公斤重的小型炸弹,雨点般的炸弹从天而降,把英国人的阵地炸成了一片火海。等到了下午四点钟,两支利剑登陆成功的时候,能够组织起有效防御的,顶多只剩下一千五百个无法撤退的英国士兵了。而且,在如此强大的炮火下,所有暴露出来的火力点,都被中国人炸了个精光,那些隐藏的英军,刚一露面,就立刻被等候着的军舰和陆军炮兵联合绞杀。
    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这一千五百个被打散了编制的英国士兵,显然是挡不住如狼似虎般冲上来的两个团的中国陆军。仅仅抵抗了半个小时,沙滩上的战斗就结束了,约一千个英国士兵放下了武器,举起了双手,排着整齐有序的队伍,走进了中国军队临时搭就的战俘营里面。
    海滩上的战斗一结束,两个团把善后的事情交给了后继部队后,连休息也没有休息一下,直接就杀向了香港岛的腹地,那里,还有两千个左右在炮火中逃生的英国士兵,正在指挥官的率领下,准备利用香港城的建筑,跟中国士兵来一场更加惨烈的巷战。
    可是,现在的中国军队可不是五十多年前的清军,光是单兵装备的半自动步枪和最新量产的冲锋枪,就已经够英国人喝一壶的了,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显然要比英国人手中的来复枪更适合巷战。更何况,这些个英国士兵,都已经士气低落,他们的枪支也在大部队撤退过程中丢失了不少。再坚固的防御工事在中国装甲部队的面前全都显得脆弱不堪,英国人想要靠城里的一些西式建筑,挡住气势如虎的中国人,显然是太高估自己的战斗力了。
    这时,陆战队员虽然已经把英国人*到几座相对坚固的建筑物里,却并没有马上发动进攻,只是一边封锁周围地区,一边把附近地区的居民们疏散,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同胞在战斗中遭受无妄之灾。虽然他们已经离开祖国的怀抱几十年了,但这不是他们的错,是清政府的无能。在陆荣廷的眼里,他们都是真正的中国人,自然也应该是自己保护的对象。
    等进攻部队把周围的居民都撤走了之后,用来攻击那些坚固建筑的主力也来了。二十辆刚刚登陆的坦克,带着大股的灰尘,轰隆隆地驶了过来,所到之处,中国军兵都发出了阵阵欢呼声。然而英国人就好象看到了恶魔正在向自己*近过来。
    在坦克的后面,跟着二十多辆自行火炮,这些个皮坚肉厚的火炮,对建筑里面射出来的子弹根本无视,径直开到建筑的前面,几乎是贴着英国佬的鼻子,把炮送冲进了建筑里面。轰隆隆的炮声中,一座座大理石建筑,被夷成平地,废墟里面,一个个断胳膊少脚的英国士兵们扔掉了武器断地呻吟着,大声呼救。
    把一栋建筑毁掉之后,坦克和自行火炮又朝着另一栋建筑开去,把打扫战场的任务交给了步兵。其实,以海军陆战队的实力,就算不用坦克,消灭掉这些英国人,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不过,新军成立以来,就对士兵的性命看得相当的重,过去的以人海战术战胜敌人,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战争的需要了,更重要的是提高单兵的作战能力。只要能够减少士兵的伤亡,就算浪费再多的弹药,也是值得的。这几年来,陆军都在认真训练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与步兵之间的联合作战,而香港,则是检验训练成果的最佳战场。
    一栋栋的英式建筑被夷平,一队队的英国士兵举起了白旗。到下午四点钟的时候,伞兵连队已经包围了港督府,手头上只有百多名可动用兵力的港督卜力,终于无奈地命令,所有英国士兵放下武器,就近向中国部队投降。可是,卜力没有想到的是,命令下达的时候,除了身边的人之外,其余的英国士兵早就已经走进了中国人的战俘营。仑惶出逃的英国驻香港的两艘三千吨级驱逐舰,也被中国空军炸沉在离香港岛约二十公里的地方,舰上士兵全部阵亡。
    1900年9月16日下午五点整,阔别了祖国达五十九年之久的香港,终于回到了中国人的怀抱,整个香港岛上,响起了如雷般的鞭炮声。自打一八四一年一月二十六日英国人强行占领香港岛后,这里的中国人还从来没有如此的开心过。更何况,解放香港岛的,不是那个以政独裁而著称的、视百姓如草芥的大清政府,而是在民主方面比英法等国还要领先的中华帝国。
    香港战役的消息一经传出,马上在世界上引起了震动。英国《泰晤士报》第一时间,刊登了首席评论员文章,在文章中说道:“香港拥有坚固的工事,拥有简直可以跟巴拿马相比的强大的防御工事,拥有一万名左右的训练有素的士兵,却只坚持了十个小时就土崩瓦解。更重要的是,英国士兵并没有在形势不利的情况放下武器,大部分英国士兵都是奋战到了最后才投降的,要不然,英国人也不会伤亡得如此惨重。在如此顽强的抵抗下,香港驻军仍然遭到了如此耻辱性的失利,那中国人的战斗力,也末免太可怕了。”
    英国《卫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说道:“香港战役,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役。中国前前后后出动了两百架次的轰炸,三艘战列舰和八艘巡洋舰,还出动了一万五千人的陆军部队。同时,这也是中国的装甲兵团在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在大规模战争中投入使用,二十辆坦克,二十多辆自行火炮和二十多辆装甲运兵车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给英国人造成了相当大的杀伤。想当年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士兵,在装备精良、如狼似虎的中国人面前,就象刚刚出壳的小鸡一样毫无还手之力。整个战役从第一枪响起到港督宣布投降,历时不过十个小时,这在以前的战事中,几乎是不可能见到的。要知道,英国驻扎香港的士兵至少也有一万人,而且,几乎全是最近几年从英国国内调来的精锐部队,其战斗力远胜殖民地部队的英国正规军。十个小时的战斗中,万名英国士兵损失惨重,死亡超过了六千人,受伤约两千人,还有两千多个士兵没有做出多大的抵抗就放下了武器,走进战俘营。相比英军如此惨重的伤亡,中国军队却只是造成了约一百人的伤亡,其中阵亡和重伤的,只有五十多人左右。”
    俄国《莫斯科每日电讯》称:“香港战役,无疑将会在后世的军事研究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海陆空联合作战。比起当年的圣彼得堡战役来说,这场战争才算是真正地开创了装甲部队作战的先河。毕竟,圣彼得堡战役中,虽然动用了坦克,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用来驱赶防御敌人,真正起作用的是还是陆军的沟堑式作战。而此次香港战役,中国所动用的,全部都是近年来自行研制的最新式战车和第二代坦克。事实表明,在新的作战方式面前,老旧的阵地战和沟堑战,已经不大适应了现代战争的需要,世界的军事发展在中国的引领下即将步入装甲时代。”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一十二章 俊俏的少年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1…5…30 10:36:31 本章字数:3383

    美国《洛杉矶快报》评论道:“香港十个小时就被占领,这对英国以及所有西方国家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虽然香港能守住的可能性极小,毕竟香港就在中国的眼皮底下,在中英谈判陷入泥沼的情况下,中国动用武力收回香港,几乎是中国人不二的选择。还有就是这场战役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持续十个小时的战斗中,由于事先做了周密的计划,设计好了攻击路线,及时疏散了交火点的平民,因此这场战役中仅仅有二十六个香港市民受伤,也战争一结束,马上就得到了妥善的救治,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零死亡的奇迹。”
    法国《马赛报》也很快对此事作出评论:“看起来英国人这一次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在此之前,英国还没有正式向中国宣战,这两天来,他们一直试图通过外交手段主动与中国外交部接触,并私下里表示对于伦敦那次不友好的谈判表示歉意,只是绝口不提二次谈判的时间和地点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英国人虽然表面上气势汹汹,一副不把中国放在眼里的样子,为此还向香港加派了兵力。可是,在内心里,英国人对中国还是相当忌惮的,他们虽然表面上仍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可是,他们心中却相当清楚,中国所表现出来的科技实力实在是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