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四时好-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起得知梁通回来,被她赶紧差人从马车上拉回来的梁连氏,梁玉琢的眉头拧起就舒展不开了。
  “没了。老太太年纪大了,比不得年纪轻的,摔一跤就摔出了好歹。”梁通叹了口气,想起自己不争气的儿子,还有嫌家里麻烦偷偷逃跑的梁连氏,更觉得心口冰凉,越发没脸在侄女面前开口说话。“你婶子……大伯在你面前丢脸了,琢丫头,你婶子在哪儿,是不是来找你了?大伯……大伯是来带她回去的。”
  梁玉琢看了眼鸦青,后者颔首从大厅里退下。
  “大伯,带婶子回去后,准备怎么办?”论理,她是小辈,不该插手长辈的家里事,可梁连氏做的事情实在是过分了一些,再留下只怕日后还得惹出什么麻烦来。
  梁通显然也是在这一路上想明白了不少事,当即道:“我准备休妻。”
  休妻。
  穿越前梁玉琢就知道这个词,穿越后读了些书,更明白这个词代表了什么。
  休妻并非随意可为的事。女子需得触犯七出之条,男子才能要求休妻。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梁连氏有子无恶疾,不淫不妒,若说多言,那也不算多大的问题,梁通要休妻拿的就是不顺父母这一条。
  梁玉琢垂眼。
  她并非不记恨这个时代对女子的恶意。她从穿越起就明白,这个世界不是当初那个女孩可以自由自在的世界了,它有铁一般的律法,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森严压迫。所以,她以女人的身份对这个世界所有的抗争,仅仅只能从自身出发。
  她同情梁连氏将会被丈夫休弃,但也知道,梁连氏有这样的结局,只是因为自作孽。贪慕虚荣和富贵并不是什么错,错的是在老太太出事后梁连氏的那番举动。
  那才是压断梁通心里最后一丝夫妻情分的稻草。
  “大伯是长辈,长辈家里的事最小辈的不好说什么。不管大伯是要休妻还是如何,大伯若是需要我们帮忙,招呼一声便是。”
  梁通连连点头。他一直知道,他这个侄女是懂事有主意的。老梁家的人不少,可有出息的到头来就出了他侄女这么一个,日后二郎在他阿姐的帮衬下怕也能出息。这么一想,再想到梁连氏干的那些个混账事,梁通越发觉得气闷。
  老太太当初也差点被梁连氏撺掇的要往盛京跑,还是费了不少功夫才劝下来,准备等梁玉琢成亲的时候,再一家人一道去盛京小住几日。
  可现在,老太太没了,她还……梁通叹了口气,握拳捶了捶腿。
  梁玉琢留了梁通在家里住了几日,梁连氏虽然被放了出来,却也不敢当着梁通的面再在人前胡闹。梁通要休妻的事,除开梁玉琢外,暂时还没人知道,梁连氏也就有了机会喘口气,赶紧献殷勤。
  可偌大一座宅子里,别说梁玉琢本就和这位婶婶生着间隙,就连府里寥寥无几的几个下人,也都对梁连氏敬而远之。梁通住了几日,就决定回下川村了。
  临行前,梁连氏老毛病犯,怎么也不肯跟着走。到底还是叫梁通捆起来,从后门塞进马车,这才把人带走了。
  之后的事,梁玉琢没去打听,可下川村那头自然有人不断送消息进城。
  不是梁通和梁连氏摊牌表示要休妻。就是梁连氏在村头村尾抓寡妇,到处说人跟梁通有首尾,所以才害得她要被休。
  不过说来也巧,还真叫梁连氏抓着一个怀了孕的寡妇。只是这寡妇却不是梁通的姘头,而是当初想要侵吞梁玉琢家五亩田的亲戚梁鲁的。
  于是乎,下川村里,因了梁连氏的胡闹,带齐了梁鲁家的鸡飞狗跳。
  自然,这些对远在盛京的梁玉琢来说,都不过是茶余饭后和鸦青的笑谈。她现在要面对的事情,比下川村里的更多,也更大——定国侯世子汤殊把衡楼砸了。
  盛京这么大,世家这么多,可一个消息要想传开来,却丝毫不比下川村这么个小村子来得慢。
  定国侯世子怒砸衡楼的事,像是个故事,眨眨眼的功夫就叫人从城东传到了城西,又从城南传到了城北。就连蹲在街边乞讨的乞丐,也对这事张嘴即来。
  梁玉琢到衡楼时,瞧见的是一楼大堂内一地的狼藉。衡楼的伙计们都低着头在收拾,门外挤满了指指点点的百姓,不时还有想要投宿的旅客在人群外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好在尽管被砸得有些厉害,却没伤到什么人。梁玉琢见到汤九爷,除了脸色有些难看,并没发现九爷出了什么岔子,这才松了口气。
  “他知道了?”梁玉琢问。
  “知道了。”
  “所以过来砸了别人的酒楼泄愤?九爷,你家的小辈脾气不小。”
  听到梁玉琢揶揄的声音,汤九爷哭笑不得地摇了头:“只是委屈了老赵。”
  汤殊之所以跑来衡楼打砸,只因汤九爷在盛京里的动作引起了定国侯府的注意。等到发觉竟然是过去被逐出家门的九爷后,侯府就像炸开的油锅,顿时慌乱了起来。
  当年汤九爷被逐出侯府,身上背负的本就是难听的骂名。而定国侯府自他离开后,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还霸占了九爷夫人当年带进侯府的嫁妆,似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这次汤九爷的出现,自然就让安逸惯了的侯府众人担惊受怕,生怕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汤殊是定国侯府的世子,当年的那些事经由侯府众人的口,添油加醋后得知,心下越发对这个突然回来的九爷表示不喜。
  而砸衡楼,是在侯府众人的撺掇之下,冲动行事。不用说也知道,这位汤世子,如今必然是心里后悔不已,定国侯府也定然是阖府懊恼。
  被提到名字的赵巩抬眼看了下他,低头继续拨着算盘。
  算盘珠子噼里啪啦一阵响,梁玉琢听着,想起大堂那一地的狼藉问道:“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吗?”
  这事儿当然不会就这么算了。梁玉琢早在来的路上就盘算了不少,汤九爷更不会白白让定国侯府的小辈打了自己的脸面。而赵巩,衡楼是他的产业,没道理被人砸了,连点赔偿都没有。
  三个人把各自心里头的想法一说,再仔细合计,转头便做出了决定。
  定国侯府众人既然知道了汤九爷归来的事,也知道他回来冲的是什么,却拿出这般态度,那他们也就无须再顾念什么。那些被侯府吃进去的东西,那些蛀虫是怎么吃进去的,就合该怎么吐出来。
  再说开国侯府那边,钟翰请了汤殊在自己院子里喝酒。
  酒水是衡楼前段日子酿的果酒,时间足够了便端出来成坛的卖。他本就喜欢小酌两杯,又得知是未来大嫂亲手酿制的,于是二话不说买了好几坛回家就埋在了院子里。
  今日邀了汤殊喝酒,钟翰颇为大方地挖了一坛出来。
  “听说你昨日跑去砸了衡楼?幸好我动作快,早一天买了酒回来藏好,听说昨天你去过之后衡楼就暂时歇业了。”
  昨日衡楼的事闹得还挺大的,起码整个盛京都听说了这件事。汤殊并没有回答钟翰的话,只仰头,一口喝掉杯子里的酒水,看得钟翰直心疼手边的酒。
  “若是有一天,我死在你大哥手里,你会不会帮我报仇?”
  钟翰正要品酒,舌尖沾上酒水,还没来得及喝下,听见汤殊莫名的这一句,顿时咬着舌头,疼得眼泪汪汪。
  “谁?谁要杀你?我哥?”
  汤殊颔首:“你哥是锦衣卫指挥使,手上的刀子可都沾过血。说不定将来,不止是我,连整个定国侯府都会希望他能饶过我们。”
  钟翰虽纨绔,也并不是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汤殊既然将话已经说到这里,背后的意思自然不同凡响,可锦衣卫是什么身份,又哪里有他说话的地方。
  “你若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叫我大哥知道了,等来年清明,我自会去你坟头为你倒杯酒水。”
  大概没料到会得到这样的答复,汤殊有些愣怔,回过神来连说了几个“好”,而后怒而起身。
  还没等钟翰松口气,叫人去送汤殊,就见自家管事领着定国侯府的下人走了过来。
  那下人一见汤殊,顾不上世子脸色难看,噗通跪地:“世子,快回去吧,宫里来人了,请您和几位老爷都进宫去呐!”
  

  ☆、第六十八章

  永泰帝的心情近来不大好。
  尽管宫中后妃刚为他诞下了皇嗣,可仍旧没能叫这位天子展开过笑颜。子嗣对皇帝而言,贵精不贵多,如嫡长子,养好了能当个好太子,当个好皇帝,余下的就再养几个能协助小皇帝的小王爷,这才是最好的。
  只是如今对于永泰帝来说,钟赣那边的事才更加要紧。
  当然,眼下先得处理的还有定国侯世子砸了衡楼的事情。
  论理,九五之尊,成日里光是政务就要忙活上好些时候,像世家子弟砸别人酒楼这类事,应当有盛京的京兆尹负责。可这事还就是京兆尹慌里慌张递了状书呈上龙案的。
  盛京说大不大说小自然是不小的,这样一则茶余饭后的谈资消息,只是叫人嘴皮子上下一搭,就传遍了街头巷尾,从城东到了城西,又从城南递到了城北宫城之中。
  寻常世家子弟闹出这些幺蛾子,京兆尹也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说两句,便找闹事者赔点银子,或是叫被祸害的忍气吞声算了。可这一回,定国侯府的这位世子算是踢上了一块铁板——
  衡楼老板赵巩虽不是什么背景深厚的人,可耐不住人家酒楼里那位半只脚踩在灶房里,半只脚踩在锦衣卫指挥使家里的“厨娘”是个厉害的。
  那一位领着赵巩,找到京兆尹,状纸一递,往人前就这么一跪,再瞅见不远处时不时虚晃而过的飞鱼服,京兆尹即便还想同往常那样推诿开,也愣是没那份胆子。
  于是这一份状告定国侯世子汤殊无故打砸衡楼的状纸,就这样一层一层递到了皇帝的面前。
  自然,同时递上去的不仅是衡楼的状纸,还有另一份早已收集了不知多久的证据和陈情书。陈情书末尾的署名,是汤允。
  定国侯府汤允,行九,字献生。
  再于是,就有了定国侯府阖府主子被应召进宫的事。
  汤殊从钟翰那儿离开,回府只来得及换一身妥当的衣裳,就被前来颁旨的太监催着进了宫。
  曾经进进出出无数次,已然熟悉的皇宫,这一回生生叫汤殊心底腾起一股寒意。眼前领路的小太监一直面不改色地往前疾走,偶尔同经过的大内将领们行上一礼,或是和旁的宫女太监点头示意,脚下的步子却只快不满。
  “小公公,可知殿下召见所为何事?”
  汤殊回府的时候,府里他人已经前一步进了宫,也不知此时是否已经见着了皇帝。
  那小太监是韩非最得意的徒弟,虽比不上韩非那般能得皇帝重视,可也早已学会了看人下菜碟。对上汤殊,小太监面上仍旧带着殷切的笑,嘴上却仍旧牢得很。
  “殿下的事,哪是我们这等阉人能知晓的,世子去了便知,左右不会是什么坏事。”
  话里虽没透露什么消息,可汤殊听得小太监后头带的这一句“左右不会是什么坏事”,心下当即松了口气。随即,汤殊点头,脚下的步子一再加快,跟着小太监往前直走。
  这厢百政殿内,永泰帝放下决定胜负的最后一枚黑子,就听到跟前对弈的小姑娘舒了口气,闻声他抬眼看去,笑道:“你说你是臭棋篓子,果真不骗朕。”
  这一盘棋胜负已分,自有宫女上前收拢棋子。
  梁玉琢搓了搓手指,难为情道:“陛下的棋艺自然是最好的,民女自愧不如。”
  永泰帝大笑,指着收好的棋盘:“这些家伙,朕赏你了,回头叫景吾好好教教你,下回朕再邀你对弈,可别又这么轻易地就输了。”
  “下回陛下还让民女五子么?”
  “让,不过只让三子。再输就罚景吾的一年俸禄。”
  “好嘞!”
  “不怕罚俸?”
  “不怕。”梁玉琢笑,“民女养得起他。”
  这回答直白地叫永泰帝难得一愣,随即想起锦衣卫私下里曾提及过这丫头张嘴即来的“求娶”,顿觉他家那位锦衣卫指挥使倒是给自己找了个好媳妇。
  韩非一直在旁侍立,闻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门外有小太监进殿,附耳说了几句话。韩非随即抬头看了看日头,转首行礼道:“陛下,定国侯府的诸位大人都到了。”
  “宣。”
  自钟赣回京后,永泰帝的身体就一日好过一日。外人只当是宫里的太医们终于找对了方子,然而有心人却知道,永泰帝之所以会如此,只是因他终于决定对人下手了。
  因而,定国侯府诸人进宫的这一路上,心里头都惴惴不安,不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到了百政殿前,韩非只出来说了两句话,命他们候着,便回到殿中。殿门一关就是大半个时辰,也不知里头究竟在做些什么。
  等到汤殊也赶到百政殿前,那领路的小太监这才笑盈盈地同众人拜了拜,而后进殿传话去了。
  到了这时,永泰帝似乎终于想起殿外还候着他们。
  百政殿内,燃着淡淡的熏香。定国侯府诸人进殿时,只来得及瞧见有宫女捧着什么往后头走,再去看,已没了踪影。而坐在殿内的不光是永泰帝,竟叫人意外发觉还有一个年轻的姑娘,此时也正站在韩非的身侧,垂着眼帘,似乎在出神。
  定国侯府诸人认识梁玉琢的不多,可汤殊却是认得她这张脸的。再想起她与衡楼的关系,下手砸了酒楼的汤殊当即脸色一变,不敢再抬头。
  “当年汤氏一族为助太祖,牺牲诸多族人性命,朕自问这些年不曾亏待过汤氏,竟不知汤氏如今已经堕落至此。”
  这话听得如今的定国侯爷汤六浑身一震,忙俯身磕头:“陛……陛下,不知汤氏如……如何……”
  “嗯,汤世子打砸别人的酒楼,这事定国侯可是知情?”永泰帝淡淡点头,“想来你是不知情的,毕竟定国侯这样的世家,如何会有一个随意打砸百姓酒楼的世子。”
  汤氏一族这些年来一直拿着当年牺牲的族人向永泰帝讨要恩情,永泰帝的态度素来是该给的给不该给的什么也不给。到今日,拿着这桩不大不小的事情来说话,却吓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