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道之世家子-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谭纶就问:“听说北纸总厂是设在甘井子区?”
“对,谭书记也知道?”北纸老总喜道。
北纸自然没法跟省里的大企业相比,虽是市里的大型企业,但是跟市里的神煤也没法相提并论,在科察也不算出挑抢眼的。只是在造纸里是头一把手,听到谭纶也知道总厂在哪里,就有些惊喜。
“倒是年前在市里开例会的时候听说过,大家都知道,我是市里的常委嘛,经常要到市里去开会,”谭纶抬起眼皮子,瞧着他说,“会上曾提过说甘井子区的大漠河污染严重,而最主要的污染源头就是北纸青色纸业等几家造纸企业,曾提出要大力整顿……”
话没说完,那些老总的脸色就变了,有心虚的低下了头,有的却用狠厉的眼神去瞧常存孝,曾毅心想,果然来打脸了。
“但是会上有人说北纸是咱们市的重点企业,是有社会责任心的,再观察半年也行,”谭纶微笑道,“我当时是提出过意见,我说北纸的利润本来就不高,直接把污水,没经过处理就排到大漠河,那造成的污染最后却要政府来买单,那不是等于北纸的利润都是政府给的了?而政府的钱哪里来的,还不是来自人民的税收,最终结果还是人民来买单?”
常存孝忍不住插嘴说:“我看北纸的防污技术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排污方面,在年初引进了法国水务巨头苏伊士集团的排污系统后,现在大漠河的情况也在有所好转。”
“是的,为了引进苏伊士集团的排污系统,我们花了整整2000万,对于我们北纸来说,成本也是极高的,”北纸老总也说,“现在排放污水也有了极大的改进,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
“那按你的话说,在咱们花柳镇也要引进同样的排污系统?”谭纶微笑问道。
北纸老总一时语塞,对于一个资产才5亿的公司来说,2000万的排污系统用在这里,这花柳镇总投资也不过才5000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他不禁转头瞧向常存孝和黄清发。
这两位在招商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暗示过,在环保问题上,会放北纸一马。也是这样,才让北纸对于位于东面的新克旗花柳镇有了兴趣。
听谭纶的话,难道是这旗里都还没沟通好,形成共同意见?特别是这旗委书记和旗长之间,这要有矛盾的话,那对于投资来说不是好事。
不由得几位造纸业的老总都皱起了眉。
常存孝也皱眉说:“书记,花柳镇的情况和市里的情况不同,咱们这里的水质比大漠河要好得多……”
“所以就能随便排染?”谭纶冷眼瞧过去。
就他所知,在今年换届结束后,中央就要下令将环保问题列入到干部升迁的考察条件中,也是从这时开始,有些有心的地方干部,才会重视环境保护。
“话自然不是这样说,”常存孝有些狼狈地说,“环保是要讲究,可咱们旗里现在的就业形势也很严峻,特别是随着并县完毕后,还有打矿办重点打击了花柳镇的私矿后,待业人员众多,这要没有大额投资,带动就业,是要出社会问题的。”
常存孝也算是苦口婆心了,将自己的担心都放到了台面上来说,也不怕被那些造纸企业的人听过,这种情况也不单是新克旗有,打矿办出动后,各地的盗矿行为都被严令禁止,随说也让一些村里人参了股,但是这距离包稀整治完毕大规模开发还有一段时间,这时候那些原来在盗矿里做矿工的,就没了收入。
要靠周边的耕地来生活吗?那好些耕地可是被污染了的,种出的米谁敢吃?
花柳镇盗采情况严重,受到的冲击也最大,常存孝一边想捞政绩,一边也想缓解花柳镇干部群众的情绪,换言之,他就是想收买花柳镇的人心。
谭纶嗤笑道:“就为了几个就业岗位就能不顾花柳镇的未来了,也不顾他们那些儿孙的死活了?投资2亿,能带动多少就业岗位?5000还是1万?”
瞧着那些造纸企业老总的脸色都有些青白,谭纶就说:“当然,旗委不是反对招商引资这项国策,而是在招商的过程中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如果大家能解决排污问题,那么我代表旗委欢迎大家来新克旗投资,该给外资的优惠旗里都会提供给大家。”
北纸老总不禁说:“谭书记,你这不是让大家难作吗?排沟系统的投资可不少,我们要是投钱下去,成本就会提高,这样就会降低市场竞争力,如此一来,我们的产品卖不出去,这投资就没意义了。”
谭纶摇头一笑道:“旗里自然不会让你们白投钱,你们要能达到国家标准,旗里会补偿一部分你们这方面的投资。”
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被惊住了。
常存孝和曾毅交换个眼神,他就说:“书记,咱们旗里可没有这个资金安排……”
“环保局那边在年前财政预算的时候,你不是反对过的,”谭纶斜眼过去,“那时我没说钱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现在倒能把秘底掀开了。”
常存孝脸都绿了,合着前年的东西,在这儿等着?是说环保局那边一直打马虎眼呢。
“旗里能给多少的补偿?”北纸老总兴奋道。
“大约占到70%以上吧,”谭纶笑说,“不可能全部补偿,我相信苏伊士的排污系统也不仅仅是排污那样简单,应该能做到循环利用水资源吧?这样基本上成本提升就能忽略掉了,我相信大家还是有兴趣来咱们花柳镇投资的吧?”
几位老总都用力点头:“当然,谭书记这样一说,咱们就更有信心了。既然能保护环境,也算是为花柳镇做些贡献吧。”
黄清发更是快要热泪盈眶,这眼看着要黄了,又被谭书记几句话给说活了。
“暂时先这样,吃菜,别让菜都凉了,诸位,我是不会主动敬酒的,大家随意喝点吧。”谭纶笑道。
、第一百七十三章 对俄贸易(1)
第一百七十三章对俄贸易
花柳镇的造纸基地在一周后动工,市里的几家造纸企业表态不单要在基地里投资,而且要加大投资规模,并且将引进苏伊士集团先进的循环水资源利用系统,达到零排污的效果。
旗里粗算了一下,投资额将达到4个亿,配套的环保投入也将达到9000万,其中的7成由旗里负担,那就是6300万左右,着实不算少了。
也是跟北纸老总在桌上谈的时候,说到这个系统,才让他想起环保局的巨额环保基金。
这钱是早就留着的了,足有3个多亿。相比较南方而言,新克旗的环境还算不错,远未到像是蜀都府南河,岭东珠江的程度。
但环保在提早,要未雨绸缪,不然就像是重生前的西江那样,未来要花巨额资金来做补偿投入,那就得不偿失了。
就每年财政收入高达二三十亿,还有60多亿的财政外收入的新克旗来说,并非是难事。
在基地的奠基仪式上回来,谭纶特地招开了临时大会,将旗委对于未来新克旗的发展,做了一番简单阐述,主要提到,要将环保和资源的重复使用放在首位。以农牧业和工业并重,服务业为先驱,再一次的提醒大家。
这也让常存孝有点没面子,毕竟在让北纸等企业落地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环保方面的问题,虽说他并不是像谭纶一样,看重这些,但是环保的意识,在谭纶这一年多做县委旗委书记的时候,都到灌输到了所有干部脑中,未免让人觉得他失职了。
等会开后过,谭纶就让旗委秘书长等人到他的办公室里,再说了一些话:“旗里的五年计划要快些出来,不要等到中央换届结束再做,要根据咱们自身的发展特点,做好规划,这样才能不落后于兄弟旗县。”
中央有中央的五年计划,地方有地方的五年计划,设立发展目标,制定扶持计划,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事,但往往地方的计划要晚于中央出现。
特别是换届年,要等中央的五年计划出台后,摸准中央脉络才敢制定地方计划。
谭纶倒不那么想,无论中央政策怎样变化,新克旗该走的路还是要走,农牧和工业齐头并进,是绝对不会更改的。
等让这些人回去想后,谭纶就拿起电话给谢元沁打过去。
“那些家伙很狡猾,省厅过去后,人都跑了大半,”谢元沁很无奈地说,“倒是岭东那个钉子抓到了,现在省厅在审。”
“要能顺着钉子挖出一堆那些盗矿网络就好了,”谭纶感慨道,“他是那个圈子里的人,肯定知道许多竞争对手的状况,还有出货是往哪里去。”
谢元沁说:“稀土矿主要是应用在电子产品中,现在韩日电子产业发达,多半是走向那里……”
“那倒不一定,”谭纶摇头,“欧美的电子工业更发达,相比较之下,他们占了设计的那一块,韩日也有一定的设计能力,特别是在几年后,韩国还将会超越日本,成为电子工业大国。”
、第一百七十三章 对俄贸易(2)
一不小心,漏了口风,谢元沁就问:“是中央那边的研究院的报告吗?”
“我个人猜测,”谭纶说,“当然,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就是在数控机□□,几年后咱们也将成为全球第一。”
“你倒是信心十足啊。”谢元沁笑道,“我倒要谢谢你,协调组要没有你,光是靠他们,怕也无法这么快就整合完南海的稀土资源。”
谭纶谦虚说:“都是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嘛。”
“哈哈,是是。”谢元沁笑着挂断电话。
谭纶翻看起手中让李响找来的关于华夏和俄国的进出口数据,印象华俄的进出口一直是华夏占据主导,可看着数据却让他愕然。
2000年双方贸易总额为80亿美元,其中俄国对华出口中57。7亿美元,华夏对俄出口22。3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35。4亿美元。
到2001年,双方贸易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到2002年更达到119。3亿美元,俄国对华出口达到84。1亿美元,华夏对俄出口达到35。2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48。9亿,比2001年的52。5亿美元,算是有所回落。
要是谭纶没记错的话,随后十年里,华俄贸易将年年以两位数增长,除了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外,到2012年,预计华俄贸易总额将达到700亿美元。
2007年是华俄贸易的转折点,当年,两国贸易逆顺差逆转,华夏对俄贸易总额达到284。88亿美元,俄国则是196。77亿美元,华易贸易顺差达到88。11亿美元,而在2006年的时候,贸易逆差还达到17。2亿美元。
这些数据谭纶都烂熟于胸,特别是翻看着手中的资料,更是都回忆了起来。但双方贸易有着极大的特点,俄国对华出口以资源类型为主,像是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等。华夏则出口轻工产品,算是各取所需。
但俄国却很不满足,总觉得我是不可再生的,而你是制成品,我总吃了亏,特别是在经营方面不如华人,才出现多起的查封华夏商城的事件。
但就从长远方面来看,靠着蒙古和俄国的新克旗,做外贸却是大有可为的。
虽说对俄贸易,新克旗不如靠着海参崴的东北方便,对俄贸易也多由那边口岸出去,但新克旗有新克旗的优势。
别的不说施可中的原来做的生意就是将蒙北的一些服装加工厂的秋冬服卖到俄国去,这些秋冬服大多都是羊毛制品,而羊毛则是蒙北的特产,特别是科察和新克旗这边。
在科察羊做内羊的同时,还有一部分被做为毛羊,这是极早前就做了的一件事,算是跟蒙北的几家像是科察多斯集团之类的合作。
但是谭纶想要做的是,在新克旗打造一些轻工业加工企业,加紧对俄出口。
就区位优势来说,新克旗其实离着俄国还比东北要近一些,特别是莫斯科那边,想着是不是要跟市里提一提这些,旗里的是比较方便拿出方案来的,就看市里意思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对俄贸易(3)
还要打个电话给纤纤,看港泰就玩具上来说,自主品牌的玩具有多少是出口到俄国的,贴牌进沃尔玛的就算了,那不是走的自己的销售渠道。
未来五年是华俄贸易的高带发展期,可不能放过那头毛熊。
想着,谭纶就坐车去了施可中的茶庄,一到山上,就瞧着他抱着小清在嘴,顿时满头黑线。
“我说这大白天的,你们就嘴上了?也不看这客人们都瞧着眼热?”
天气还凉,这又是山上头,两人都穿着跟只狗熊似的,可依然抱在一起,真是恋奸情热啊。
“哥,这好不容易才休息下来呢,您这都是事,我也老住神木那边跑,前天才回来。”施可中抱着满脸赤红的小清下来,就说。
“找你有事,俄国那边的情况你了解吧?”谭纶挥手,将施可中叫进了里头比较隐秘的卡座里。
“算是熟吧,有两年没做了,现在就干两件事,一是咱们新克旗的科察羊肉、奶酪等等的副产品,二就是神木那边的煤矿了,”施可中亲自捧着茶边倒边说,“那边也是不凉不热的,怎么,哥你也想要弄些货过去?”
“别给我老不正经的,”谭纶瞪他眼说,“我要做就做大的,打算加大对俄出口,你看怎么做?”
“蒙北这边还隔着个蒙古国,这要走外贸出口,不还得从蒙古国走?那有点绕吧?”施可中讶异道。
“蒙古国那边好打发,”谭纶自是考虑清楚了,“你以前不也是从蒙古国走的?”
“那倒是,我从这边出发,到温都尔汗,再到俄国的赤塔州在那边交货,”施可中说,“但赤塔州比不得海参崴,算是比较穷的省,其实咱们要走的话,从满都里走也行,那也是咱蒙北的地区。”
“扯呢,那归咱新克旗管吗?那地方还不如走黑龙江漠河呢,”谭纶皱眉说,“你想想办法看,给我说说赤塔州的情况。”
“赤塔那边人口总算大约不到140万人,工业总产值也才几十个亿,资源倒是丰富,位于贝加尔湖的东面,那地方面积也不小,有四十多万平方公里,咱们要跟他们做贸易的话,我倒是认识他们赤塔市的市长。”施可中笑道。
“是赤塔州的首府吧?”谭纶不问他怎么认识的。
“嗯,那老家伙是个酒鬼,以前过去,总是要稍几瓶二锅头,”施可中诡笑道,“把他放翻了,那事情就都好谈了。”
“我下周要去平桂,你把这些情况都给我摸一摸,要从蒙古国走有些麻烦,运到满都里费用也是个问题,好在要通火车了,咱们就搭这华俄贸易的车,你给我想个方案,回来我再跟你慢慢商量。”
谭纶说着,施可中就叫了起来:“哥,我又不是旗里的人,你让我帮你想方案……”
“怎么?还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