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伐清-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口里。如果李国英在万县取胜或是陷入僵持的话,清军的反应不应该如此。邓名乐观地估计,袁宗第的报捷船此时可能已经在路上了。而邓名在发现已经没有水面上的威胁后,也向万县派去了快船,还通知西边停泊等候的商船上路。



“如果清军不这么急着跟在我们身后,我还不太敢登陆,毕竟敌情不明,不过看起来这支一直跟着我们的敌兵就是附近实力最强的机动部队了。刚才他们都走不动了还想跟上来,只能说明清军将领心里有数,他们在岸边的部署有很大的破绽,而且清军将领还担心我们登陆会给李国英造成麻烦——敌军将领肯定比我们更了解他们的实情。”邓名广泛地派出侦查船只,寻找能够让大部队安全登上江岸的位置:“今天下午如果没有发现东面开过来更多的清军部队,我们就与这支疲军交战。”



无论如何,清军的实力还是大大超出了邓名的想象,而且李国英至今也不见踪影,邓名觉得清军的主力肯定还是跟在李国英身边,所以登陆作战还是有一定危险的。邓名可不想被清军黏住,然后不得不与数量不明的敌军战斗到底——这对拥有机动优势的明军来说不是最佳选择。



……



此时,重庆。



昨天孙思克前脚一走,高明瞻就下令全部的船只和民夫都去接应正从保宁南下的赵良栋,当时还有卫士担忧地提醒高巡抚,若是孙思克想返回重庆,结果发现船都没有了,一定会非常不满。



“这时候还管得了他满意不满意吗?”高明瞻不为所动。现在风向不错,空船上行很快就能遇到赵良栋、王进宝等人,帮助他们更快地赶来重庆:“我已经看明白啦,重庆只能指望赵将军和王将军了。”



昨天夜里剩下的几条船又把对岸的情报送过来了几次,看到孙思克一会儿说他马上就要赶上邓名了,一会儿又要高明瞻提高警惕防备明军突袭,四川巡抚冷笑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



今天早上的实情更加证明了高明瞻的先见之明,赶夜路回来了一半山西绿营,急匆匆地又向东面跑去了,孙思克再次抛下一个简单的通报,让高明瞻自己小心。



“我小心什么?你把披甲都带走了,我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了,邓名来了我就唱空城计。哈哈,我把瑶琴都准备好了。我可比诸葛武侯大方,我会派一百个兵去城门口洒水扫地,还会准备四个琴童,保证能把邓名吓得不敢进城。”高明瞻轻蔑地把孙思克的信筏扔到了一边,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确认贴身携带的两张优惠券还在它们应该在的位置。



派出所有船只去接援兵后,高巡抚觉得自己没什么事好做了,就气定神闲地和一个忠心的老仆人下棋。见仆人露出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高明瞻反倒宽慰他道:“不用想太多,我这就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孙将军把披甲都拉走了,我准备还是不准备都一样。”



“老爷,要不咱们跑吧?”那个仆人说道。



“不跑!岂能老跑?要是邓提督万一不来呢?上次我跑,是因为知道袁宗第和谭文不好说话。可邓提督不同啊,我都去过他营里两次了,寒毛都没有少了一根。”说着高明瞻还做了以手抚身的动作,以表示他全身的毛发确实都还在:“要是赵将军先到了呢?那我不还落一个临危不惧,独卧孤城了嘛。”



又下了两步棋,高明瞻又谈起了往事:“邓提督是个宽厚的好人,不过他手下有个叫赵天霸的十分无耻,上次我被俘后居然还想殴打本官,说什么本官不让士兵吃饱,丢盔弃甲还不构建坚固的营盘是去送死的……听他这意思,难道这些事要赖在本官身上不成?这是本官成心的吗?也不知道这个赵天霸是否还在邓名军中,现在本官就盼着他赶快见到孙将军,然后怒斥孙将军不让士兵休息,不让士兵吃饭,是故意去打败仗,然后把孙将军一顿好打。”



第52节登陆(下)



高明瞻并无意倒戈去明廷那边。在他看来,南明无论如何折腾都只是苟延残喘,邓名虽然所向无敌,但从三年前的重庆之战到现在,邓名控制的也不过是成都周边罢了,而且还是从明总兵刘曜、杨有才他们手里接受过来的,而不是从清军这边夺取的。



至于本来尚在明军控制中的剑阁等地,也都被明军放弃了,因此单纯地从地盘上看,至少四川明、清两军的领土变化并不大,甚至明军还稍微有些萎缩,而重庆也依旧在清军的掌握中。尽管高明瞻也承认,川西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四川的战略主动权也越来越为明军所掌握,不过明军就算能把清军赶出四川又怎么样?清廷依旧十分天下有其九,尽管邓名击毙了顺治、烧死了洪承畴、擒杀了两个总督,但依旧没有改变南明三王之乱的大局,最多是夺取了汉水流域的一片领土,也就是让南明的局面没有继续恶化下去罢了;而且明军两次征讨江南,虽然折腾得清军不得安宁,但终究也无法在江南站稳脚跟,更不用说把清朝的势力从两江驱赶出去。



因此高明瞻依旧认为邓名迟早难逃兵败身亡的下场,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站在胜利者也就是清廷一边,但也不要和锋芒正盛的邓名把关系闹僵,高明瞻可不想做一个死在胜利前夕的烈士。



主帅的心思当然不能吐露出去,看到高明瞻如此镇定,本来人心惶惶的重庆城倒也安稳下来。下面还有些小军官私下议论,连有弃城脱逃前科的高巡抚都像个没事人一般,那重庆城的情况可能也不算很糟糕。高明瞻把大批船只派去接应赵良栋一事很快在重庆城中传开,不少人都认为赵良栋可能马上就到,这样高巡抚的镇定自若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高明瞻在无意中极大地稳定了重庆的军心、士气的时候,孙思克的大军依然在和闷热的天气和险恶的山路做斗争。探子报告,在清军停下脚步后,明军的舰队也停了下来。不久后孙思克又接到第二份报告,称对岸好像升起了大片的炊烟,明军可能正在安全的南岸吃午饭。



“果然是无胆鼠辈!”袁佳文弼和孙思克齐声痛骂,他们刚刚找到了一股山泉,就着泉水咽下去些干粮。虽然身为一军之主,但现在孙思克实在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去砍柴造饭了,他的卫士们也都累得够呛。



休息了一会儿后,孙思克又得知明军的舰队有一些向下游开去了,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剩下的还在不远处停泊着。



“弟兄们都走不动了,”缓过来一些的军官来向孙思克报告,有不少士兵已经倒在地上睡着了。绿营不休息还好,一休息就说什么也不肯再爬起来了,用鞭子抽起一个,转身抽另一个的时候前一个又倒下了:“要不就在这里扎营吧?”



“谁去砍木头,扎篱笆呢?”明军就在不远处,孙思克就算同意在这里扎营,也不能完全不考虑安全问题。



“下游几里外就有一个寨子,”有个军官报告道:“昨天有一营披甲和两千多无甲在那里过夜,我们扩建一下就可以,就算不扩建,挤一挤也差不多都能住下。”



“还有好几里路啊。”虽然不用扎营让大家眼睛发亮,但一听说还要再爬几里山路,清军又都开始畏难了。



这时清军探子又回来报告,说远远地看见明军又开始登陆了。



“又想骗老子。”孙思克骂道:“等老子过去,他们就又上船走人了,我偏不过去,看他们到底能演到什么时候?”



现在汉八旗和绿营都不想去驱赶明军了,反正明军也会自己走,还费这个力气干什么?而且孙思克和袁佳文弼都认为今天已经是大胜了,不可一世的邓名屡屡受挫,被汉八旗几次三番地赶下江去,这份奏章报告上去,那也是大张朝廷气概的一桩功绩。



既然想明白功劳已经到手,去撵明军也拿不到首级,清军将领们自然不肯再白费辛苦,他们觉得再多休息一会儿,然后出发去下游的营地过夜。明日把纵队重新展开,保护好交通线上的无甲兵。一会儿路过明军登陆地的时候,明军肯定又会匆匆上船逃走,到时候清军也可以肆意嘲笑这帮鼠辈一番。



登陆后的明军迅速派出斥候驱赶清军的探子,而且这些斥候还从船上带下了体力充沛的战马,不久后清军就不清楚到底在登陆点周围发生了什么情况。



“贼人不会真的登陆了吧?”见势头好像有点不对,有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汉八旗老兵开始担忧起来:“贼人登陆的时候是最脆弱的时候,要是让他们上岸排开阵型,就不太好打了。”



“怕什么?他们就算上岸了也就是一、两千甲兵,难道这么点兵马能够挡得住总督大人吗?”孙思克反驳道。昨天被骗了一整天,今天又被骗了五、六次,跑得心都快从喉咙里跳出来了,难道还不长记性地去瞎折腾吗?



几百名先头步兵登陆后,邓名就带着三堵墙开始上岸,忙着把马匹一趟趟从船上运下来的时候,邓名也有些紧张,毕竟这时是明军最脆弱的时候,对登陆点周围的侦查也很有限。要是突然有大批清军从周围冲出来,就会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而且还要防范汉八旗又来干扰。



小船一趟趟地在岸边和大船之间穿梭,把越来越多的士兵、装备送上岸,一个时辰后,已经有一千两百名全副武装的明军士兵站在简易的阵地后。而且明军对登陆点周围的地形也完成了初步侦查,确定没有大队清军过路。



此时上游的监视船只依然没有发出警报,说明清军没有什么异常举动,而下游也传回来报告,派去的明军分遣队顺利占领了早先发现的空营,已经完成了阻击布防。至此邓名终于松了一口气,明军立足已稳,清军错过了最佳的攻击时间。



超过三千民夫也踏上了陆地,完成了营垒设置后,民夫都去岸边帮忙,全速从小船上卸下装备,明军登陆的速度大大加快,很快就有五千甲兵登上了长江北岸。



“我们对面是汉八旗和大批的绿营。”在两个登陆点之间,明军抓到了几个落单的清军辎重兵,现在邓名虽然还不清楚敌人的总兵力,不过已经知道对手是谁:“这些绿营是从山西抽调来的,山西绿营就是曾经的晋军,是拱卫京畿的精锐部队,骁勇善战,有宣大劲旅之称。”



在将士们面前,邓名做着最后的战前演说:“显然,北京的鞑子皇帝知道甘陕绿营已经不是我们的对手,所以又急忙抽调山西绿营来重庆帮忙,认为这样就能阻挡我军的步伐,稳定四川的危局——这是痴心妄想!弟兄们,将士们,我们去把这帮坏蛋杀个片甲不留!”



“杀!”



“杀光这帮王八蛋!”



明军士兵已经披甲完毕,纷纷响应邓名,向着他发出高呼。



“出发!”邓名用力地一挥手,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向着孙思克的方向行去。对面的清军大概也就剩下几千人了,五千明军可能还有一定的兵力优势。明军舰队一直在附近徘徊,任何大股清军若是沿着江岸赶到战场,邓名都会事先得到消息。



在得知明军大举开过来的时候,孙思克终于反应过来,急忙命令全军披甲迎战。绿营士兵被从地上拉起来,紧急朝着明军排成军阵。



“邓贼这个胆小的鼠辈,居然有这么多甲兵!”看到对面密密麻麻的明军甲士后,孙思克忍无可忍地大喊起来:“你有这么多的兵马,难道就不敢堂堂正正地一战吗?”



孙思克命令还跟在身边的三千山西绿营士兵组成前排弧形战线,一千汉八旗在绿营后备战:“等到和贼人接战后,前排回顾者,后排斩之,后排回顾者,旗兵斩之。”



明军战线最前面的是邓名的一百名火铳兵,他们随身带着轻巧的通条,把用丝绸包着的铅弹用力地塞进枪膛——这批从禁卫军手中缴获的火铳质量非常好,和邓名从昆明武库里找到的那几支差不多。以前邓名见到的火铳和大炮一样,因为有炸膛的危险所以都采用比口径小一些的铅弹,足够大的空隙能够让压缩气体逸出,以减少炸膛的危险。



当然这样就会造成精度进一步变差,炮弹和子弹因为比铳炮口径小得太多,所以一开火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丝绸很滑,射手们没费多少力气就轻松地把铅丸送到了枪底,如果没有丝绸包裹而是用超口径铅弹的话,那想敲进去就要费劲得多了,估计得用木槌敲通条才行。丝绸也是奢侈品,不过邓名认为士兵的性命更宝贵。



射手们平举起火铳,瞄向对面的绿营士兵——火铳里的装药量很足,紧密包裹的丝绸确保了气密性,能够让铅弹的速度达到最高,在这个普通火铳缺乏杀伤力的距离上有机会击穿对面绿营士兵的盔甲。所有的射手都披着盔甲,单膝跪地,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而他们的统帅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战场,观察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火铳齐射的效果。



“开火!”



明军军官大喝一声,排成一排的明军火铳手同时扣下扳机,白色的烟尘腾上半空,这是川军对山西绿营的第一枪。



第53节齐射(上)



射击结束后,火铳手就开始装填,使用火绳这种装置的时候,装填的难度不小,硝烟散去的时候明军士兵们还没有装好子弹。等士兵们装好子弹后,也没有急于进行第二次射击而是等待着统帅的命令,现在川军正在摸索火绳枪的的战术。



除了穆谭在指挥舰队外,剩下四个心腹将领都在场,他们虽然各自指挥一部,不过也都观察着火铳齐射的效果,因为邓名明确表示过川军要大力发展火器,而今天战斗结束后,所有的军官都要参与火器使用的讨论。现在火铳这种武器在明、清两军中,如何使用以及如何与其他兵种配合,都是属于将领的个人习惯,并没有一定之规。



看了看超过一百五十米的绿营敌军,邓名估计也就被打倒了几个,其中可能还有负伤的。这一百名火铳兵很多都是曾经有过使用火铳经验的浙东兵,他们关于火铳该如何使用也意见不一,有人说应该不停地射击以追求在敌人冲过来前杀伤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