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狙击南宋-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寝,这便是赵佶最心爱之曹才人。

心忧爱妃的赵佶,奔跑甚速,后面的几名女真卫士,竟追之不及。

嘭!房门撞开,赵佶跌跌撞撞冲入,纱帽掉落在地都顾不得捡拾。抬眼一看,屋内情形,令他惊怒交集,浑身发抖。

屋内灯光摇曳,照在一对**的男女身上。男子压在女子身上,呼哧喘气,不断起伏。而女子鬓乱钗横,仰面倒在炕头上,眼角泪水不停涌出,嘴角咬着一绺青丝,低低呻吟。

见到赵佶闯进来,女子羞愧交加,不断捶打身上男子,却似挠痒一般,毫无作用。

女子正是爱妃曹才人,而男子——正爽歪歪的男子被撞门所惊,猛地抬头,连来人的面目都没看清,三不管地怒吼:“滚出去!”

国相幼子,斜保郎君!

赵佶目瞪口呆,满腔怒火一下飞到九霄云外,像被抽空的麻袋一般。软软倚靠在墙上。那几名女真卫士急急闯入,扯住赵佶,便待将其强拉出去。

“等等。”完颜斜保抬起头,脸色有一种奇异的潮红,喘着粗气,邪邪一笑,“对昏德公要客气些,让他在门外守着便好。”

折辱!没有比这更令人屈辱之事了。

赵佶麻木地任由女真卫士拖出房屋,往阶前一杵,然后嘻嘻哈哈离去。站在十余步外的院门前。指指戳戳。

赵佶失魂落魄地立在阶下,耳听爱妃哀哀呻吟,心如刀绞,掩面而泣。方才的情形。仿佛又是四年前那一夜的重演。

靖康二年。四月七日。北迁途中,正是这位曹才人,夜间外出如厕时。被值守的两名金兵奸淫。当曹才人衣襟破碎,遍体鳞伤,踉跄而回,抱住赵佶腿脚大哭时,这位悲剧皇帝,也只能陪着垂泪而已。

不曾想四年过去,噩梦重演,更是当着自己的面……一国之君,甚至一介匹夫,遭此折辱,都要愤而拔拳。但是,这位大金昏德公,却像被钉住一般,木桩似地杵在那里,一动不动。

云遮月影,幽泣声声,不知过了多久,蓦闻完颜斜保大吼一声,屋内陷入一片死寂。

完事了!四名女真卫士互相挤眉弄眼。

倏地,屋内传出曹才人一声尖叫,声音充满恐惧。

赵佶浑身一抖,悚然而惊,本能冲进屋内,眼前的一幕,比方才更令他惊悚——完颜斜保伏在曹才人身上,浑身抽搐,嘴里嗬嗬有声,表情痛苦。一见赵佶,便吃力地向他伸出手。

“斜保郎君,这、这是何故?”赵佶慌了手脚,下意识迎上前,心乱如麻,不知若是国相幼子在此出事,会不会连累自己吃挂落?

完颜斜保呼吸困难,像溺水者一般,猛地抓住赵佶的手,攀臂而上,死死揪住其衣襟。嘴巴一张,想说什么,不料一口鲜血喷出,淋了赵佶一脸一身。之后,完颜斜保就象个筛子一样,不停地从口鼻漏血,瞬间将炕头与地面染成赤红,触目惊心。

而曹才人早已惊吓过度,昏死过去。

那四名女真卫士惊叫着冲入,扶起完颜斜保,惊骇发觉,这位宗室郎君,已经气绝,只有一只手,还死死抓住赵佶……

一个好端端的人,转眼就气绝身亡,说是自然死亡,打死这些女真护卫都不会相信!八只恶狼一样的眼睛,带着悲愤与绝望,齐刷刷盯住赵佶。赵佶浑身打了个激灵,拚命想甩掉完颜斜保的手,却怎么也甩不脱。

赵佶魂飞魄散,只想跪地哀号:“与本公……无关啊!本……本公一入内,就是……这般……”

前一刻还好端端的人,突然毙命,临死前牢牢抓住你,你身上全是死者的血……你还说与你无关?

主人在保护范围内横死,无论按军律还是府规,这四名女真卫士都难逃一死。这简直是天降横祸,连个出气垫背的人都没有,叫这些女真卫士如何肯甘心?眼下明摆着就是这南人废帝下的手,如何能容他逍遥脱身?死了也要拉个垫背的——这就是四名急怒攻心的女真卫士满脑子的念头。

锵锒锒!四把弯刀齐出鞘,映着灯刀劈斩而下——

“不,冤枉啊!真的不是我——”

赵佶发出最后一声不甘地哀鸣,下一刻,气管便被切断,血溅三尺……乱刀斩下,可怜昔日一个堂堂大宋皇帝,竟被几个小卒,一阵乱砍,剁成肉酱。

赵佶真的挺冤枉,完颜斜保之死,看似诡异,实早有因——当日完颜斜保佯装小卒,随刘豫出使天枢城,在与天诛军一小队对抗较量时,被一枚爆炸的霹雳弹弹片击中左肋。这块弹片没有取出,一直埋藏在体内,久而久之,破入血管,随血流而动,往心脏而去,最终在心房处形成血栓。

完颜斜保这些年身体一直有问题,但吃药针灸用过无数,总不见好。他不知祸根已埋下,犹自纵情酒色,今日行房,兴奋过度,终于引爆血栓,造成心脏大出血而亡。

偏偏赵佶倒霉,摊上了这难以解释的猝死之祸,结果竟成了失去理智的女真卫士的泄愤对象。

赵佶之死,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外交事件,尤其是在这个敏感时刻——马扩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遍寻不着的战争借口,竟以这种令人瞠目的方式,送到手上。

第四百一十六章东风吹,战鼓擂

(哦也,大盟豪赏,谢意满满。)

~~~~~~~~~~~~~~~~~~~~~~~~~~~~~~~~~~~~~~~~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涿州前线,狄烈手捧马扩密令信使送还之赵佶绝笔手书,感概万端。绝笔书正面,是赵佶临别时赠与马扩的这首诗,背面,则是触目惊心的几个大字“太上被刺,国相所为”。

赵佶半生窝囊,甚至连死法也是那般窝囊,但恐怕他至死都不知道,他的死,擂响了北伐的战鼓,敲响了金国的丧钟。

从这一点上看,赵佶之死,死得其所。

“迎回二圣,还我河山”。一直是天枢与南宋共同的政治口号,尽管无论是天枢还是南宋的最高首脑,对迎回二圣半点不感冒,但口号却是要喊得震天价响。

二帝已成为一个政治符号,也是金国的重要政治筹码。当这个筹码被捏碎的一刻,金国也将无可避免地被推上道义的风口浪尖。

尽管在事实上,赵佶之死是个意外,跟国相完颜宗翰没关系……可是,谁让杀死赵佶的是国相府卫士呢?而且,完颜斜保也横尸当场——十足的捉奸在床,然后我杀你,你杀我的混乱场面。身为父亲与国相的完颜宗翰,这责任怎么都跑不了。

赵佶死讯一经传出,天下大哗。举国皆惊。八百里急报,由北而南,所过之处,官民无不恸哭,望天而拜。南宋朝廷罢朝三日,举国服丧,朝野群情汹汹,痛斥金国禽兽行陉,呼吁与天诛军联合北伐之声,甚嚣尘上。

四月。第三批支援物资从扬州开出。溯流北上,而这一批物资与役力,竟是前两批的总和——这个数值已远远超出狄烈与赵七、赵九密议的给付数量,算是赵佶之死的付加值吧。

同样在四月。天诛军主狄烈。向金国递交最后通牒。限一月之内,交出完颜宗翰,赔款亿钱。交还幽云十二州,以慰太上在天之灵。否则,天诛军将兴十万大军,为宋皇复仇。

狄烈复仇,天经地义,赵佶可是他货真价实的老岳丈。女婿如半儿,岳丈如半父,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兴兵理由了。就连金国也不得不承认,狄烈有问责报复的权利。

只是,金国有可能答应这苛刻到极点的条件吗?想都不用想,绝不可能!

狄烈也不指望,甚至不希望金国答应,所以,他前一刻将最后通牒交付燕京,后一刻,立即下令,北伐总动员。

北伐与南征,所选的时间正好相反。

金军历次南侵,必在九月,秋高马肥,气候转寒,最利作战;而后,次年四月,天气酷热、军力疲惫之前,必定北返。

天诛军北伐,则正好反之,必须在四至五月间启动作战,然后在年底以前结束,否则寒冷的天气,将成为比金兵可怕百倍的敌人。

天诛军中绝大多数南方将领,或许并不了解这一点,但军校出身的狄烈岂能不知?对一支远征军而言,最可怕的不是敌人,而是气候。拿破仑、希特勒,这些欧洲枭雄,无一不是在人生的最巅峰时,惨败在西伯利亚寒流之下。

宁可热战,不可寒战,这是北伐的总原则。

四月中,天诛军全军缟素,在六百里战线上誓师北伐。

天诛军主令,即日成立北伐集团军,下辖第一整编师、第二整编师、第四整编师、渤海师、天波师、秦凤军、猎兵营、警卫营,合计十六个旅、六个营(天波师四个营),共六万兵马。这是纯粹的战兵与辅兵,如果再加上天枢势力与秦凤路、南宋等支援的役力长夫,全军超过八万人。

北伐集团军统帅:天诛军主狄烈。

次帅:杨再兴、何元庆、关忠勇、张荣、关胜、曲端。

总参谋长:凌远。

副参谋长:赵能。

作战目标如下:

西北线,第四整编师与秦凤军五个旅,合计三万人马,即日出雁门关,兵分三路,包围应州、朔州及武州。拿下三州之后,合兵攻取西京云中府。云中府一下,则西北局势大定。

北线,第二整编师,出长城,取飞狐、灵丘,最后攻取蔚州,截断金国西、燕两京的联络,并从侧翼威胁两京。

东北线,第一整理编师与渤海师联合,拔除幽云十二州中,兵力最强,防守最严密,地势最紧要的幽州燕京!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奇兵,必须用上——天波师、猎兵营。

五月初三,涿州,州衙正堂之上,狄烈正与凌远、赵能及一干参谋,研究地图、摆放沙盘、兵棋推演,整个正堂被当做作战参谋室,气氛紧张激烈。

门外传来卫士的通报:“禀军主,张师长、韩将军、梁指挥使,奉命来到。”

狄烈将手上炭笔往桌案一扔,笑道:“来得挺快,好,请进来。”

进来的三个人,个头最高最壮的是天波师长张荣;身形矫健、面目精悍的是猎兵营指挥使梁兴,至于中间那个体魄雄壮的魁梧大汉,竟是韩世忠!

没错,韩世忠也来了。

在赵七登位之后,已按照与狄烈的协议,将王彦、李纲、韩世忠、宇文虚中家眷等全部移送东京。

韩世忠在沉寂了近半年之后,在天波师将领龙旭与郑渥的盛意延请下,终于同意出任天波师副师长一职,并出面收拢当日黄天荡之战中被打散的官兵旧部。月余之后,收拢旧部二千余人,加上原楚州军赵立旧部,合计五千余人。正式并入天波师。天波师,终于突破万人大观。

北伐,如此荣耀之战,韩世忠焉能错过,坚决要求北上参战,经天诛军主狄烈批准,同意参战。

相比韩世忠,王彦则要犟得多,对东京军事长官张立的几次三番邀约,始终未肯出山。不过。近日传来消息。因赵佶之死,引得这位宿将动了真怒,不请自来,亲自请缨。要召集原八字军旧部。参加北伐。

张立喜出望外。当即将早已经过天诛军主狄烈,批准核发的文诰官身呈送之——东京副留守、八字军都统制。

王彦出山了,但他召集旧部可不像韩世忠那么容易。韩世忠召集的是被打散的军队。而王彦的八字军,早已分散并入南宋各军中。他要在天波师与保密局密探的协助下,前往南宋的长江防线各军营中挖墙脚。这项工作一时半会没法完成,希望他能赶在北伐成功之前,率军参与进这光荣的一战中吧。

狄烈是第一次见韩世忠,对于这位在黄天荡之战中困住兀术,为天波师全歼金东路军主力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战将,心存敬意。在另一个时空,这是狄烈须仰望的古之名将,而在这一个时空,却成了他的属下。

狄烈与韩世忠目光一触,彼此点头一笑,军人的理解,就是这样简单。驱使韩世忠,狄烈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自然——连岳飞都成了他手下一员,何况韩世忠乎。

“你们过来看。”狄烈招呼三将来到沙盘前。

眼前这具作战沙盘,是参谋部作战署勘测小组的画师与能工巧匠,化装入金国境内,测绘勘探,前后花了整整半年时间,制做出来的。沙盘很详细的展现出金国东京、北京及燕京三路的地形。

狄烈手中指挥棒先指向沧州泥沽寨,然后,顺着海河指向渤海,再沿着渤海湾划向辽东湾,最后在一个小岛上敲了敲,道:“此岛名觉华岛,由此岛登陆,即进入金国北京路,往北为锦州、往南为宗州、往西为利州。此三州与觉华岛正好形成一个品字形,攻击范围在五十至八十里之内。三州临海,且远离燕京主战场,最重要的是——金军力兵有限,故此,金国在各州所驻之兵马,不过数百。”

梁兴干猎兵久了,已经很适应奇袭这一招,目光很自然顺着沙盘上这三州的方向,向西侧扫视,倏地伸手一指,眼睛闪闪发亮:“大定府!目标就是这里!”

狄烈赞许点头:“没错,攻下这三州之后,将天波师一分为二,韩世忠部守锦州,张荣守利州,至于宗州,燕京之敌,将无力顾及。梁兴率猎兵营,发挥骑战优势,截断大定府对燕京的一切支援!”

韩世忠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精致之沙盘,新奇之余,连声称赞,言道若每一场战事,均有此沙盘,胜算可添五分。

张荣以指在沙盘上比测了一下,道:“从泥沽寨启程,至觉华岛,约五百里,七八日可及。加上寻找可停靠处及休整,有十日足矣。”

狄烈放下指挥棒,目光环顾诸将一眼,郑重道:“时间距离我军所发之最后通牒已过去半月,我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五月十八,准时从觉华岛发动登陆战。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我们在涿州前线的部队,就是堂堂正兵;你们这支骑步联合登陆部队,就是天降奇兵。断敌后路,乱敌军心,出奇制胜,就看你们的了。”

张荣与梁兴互相对视一眼,大笑:“军主,你就看好的吧。”

韩世忠却提出一个问题:“若金人当真答应军主所提三个条件,又当如何?”

狄烈淡淡道:“金国不是宋国,这样的屈辱条件,绝不可能答应!女真人,野性犹在。不过,倘若真答应了,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缓兵之计;二是金国乱了。无论是那种情况,我们都是一个字——打!趁它病,取它命!”

第四百一十七章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