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村-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子林笑道:“老赵,看你那小家子气,怕不是战士们着急,是你老赵想试试新吧!”

几个人一听都笑了,常山也笑了笑,转身又对金岩和闻敏学说到:“政委、参谋长,分区群众和司令部的转移就让你们操心了。”

金岩二人说道:“放心吧,司令员。”

常山和金岩交换了一下意见:“就这样,都去吧,散会!”

岳子林老大的不痛快,论资历、论实力,无论哪方面,独立一团都是津渡河分区所有部队的老大,可这次这么大的行动,司令员却让二团和游击大队去了,作为分区住力的一团却什么也没说,感觉很没面子。同样,年轻气盛的樊雨天也不高兴,只是不敢直接说,自从来到分区后,樊雨天就和岳子林挺对脾气,这时,樊雨天就鼓动岳子林站出来争取。

岳子林的脾气大,性子直,点火就着,听了常山的煽动,果然站起来:“司令员,我们一团什么任务呀?什么时候一团也是津渡河分区的主力呀!”

樊雨天也帮腔:“司令员,也别让我们警卫连闲着呀!”

常山瞪了樊雨天一眼,直到这是樊雨天蛊惑的,可自己也理解二人急于参战的想法,于是安慰他们道:“放心吧,不会让你们一团和警卫连闲着的,好钢用在刀刃上嘛!不过,现在你们的任务是——休息——睡觉。”

然后,丢下一脸愕然的岳子林和樊雨天走出小庙。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田木嘉佑联队长亲自率领周围调来的日伪军三千多人,浩浩荡荡的从县城南门出发,故意穿越整个永安县城,自北门出城,表明真正是去扫荡太行山根据地,留下久保野夫带领三百多日军守城。

行至县城北侧十几华里处,田木命令掉头南返,绕城而过直向武平庄方向而去。

行进途中,田木嘉佑暗自为自己这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巧计得意,眼前仿佛已经看到津渡河分区的八路军在自己的进攻下冰消瓦解、仓皇逃窜的情形,脸上不由浮上一丝笑意。不料,队伍刚刚绕到通往河源县的大路,就听到前面“轰隆隆”一阵巨响,先头部队踏上地雷了,一下子伤亡二十多人。

田木嘉佑恼羞成怒,却又无计可施,只得命令工兵排雷前进。这样,小心翼翼的前进了两三华里,突然又从大路两侧的枯木、土堆、坟山里射出一排排子弹,日军仅有的十几名工兵全被击毙,排雷工程难以继续。

无奈之下,田木嘉佑命令随同的伪军派出一个连走在大队前头,让伪军人工趟雷,迫于鬼子的蛮横残暴,这一个连的伪军只得服从。

就这样,三千多日伪军大队跟在趟雷的伪军后面小心前进。一路上,不时碰响几颗地雷、遭到几排子弹,或甩进几颗手榴弹,弄得鬼子伪军狼狈不堪,短短几十华里的路,竟然直到天黑才走了一半。

田木嘉佑考虑夜间行军更容易遭到偷袭,便命令部队找到一个宽阔的空地宿营,待明天天亮再前进,并一反惯例,令日军亲自警戒。这一夜里,偷袭不断,日伪军包括田木嘉佑在内每一个人都未能休息好,精神紧张了整整一夜。

天明继续前进,日伪军又开始重复昨天的遭遇,直到下午五时许,疲惫不堪的大队人马才赶到武平庄北侧五里处,一路上竟然伤亡了三百多人,使得田木嘉佑有苦难言。

坡地上,赵平、马苏率领着独立二团已经隐蔽了有五个小时。

城里的敌人一出城,情报就到了分区,赵平听到消息后就要带部队行动,被常山拦住了:“不要急嘛,赵团长,鬼子今天到不了这里,你明天再行动不迟。”

赵平还要争辩,常山打断了他:“要相信我们的游击队同志们,这正是他们所擅长的,就算有变化,再行动也不迟!现在要让战士们休息好。”

现在,隐蔽在坡地阵地里,赵平暗叫一声好,不禁对常山佩服的五体投地,司令员就是司令员,不愧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出身,鬼子的一举一动都被他计算在内了。依靠休息的生龙活虎般的战士对付经历了两天袭击而疲惫的鬼子,从心理上已经胜了一筹。

眼见鬼子来到,赵平告诉马苏:“马参谋长,通知部队,注意隐蔽,把鬼子放近了再打,不听到命令,谁也不准开枪,就算鬼子踩到你的身子也不能惊动敌人。违反命令,回来我扒了他的皮!”

马苏应命而去。

眼见鬼子越来越近,尖兵已经到了阵地前一百多米,战士们都很着急,怎么团长还不下令打呀!气氛紧张的仿佛连大气也不敢出。

鬼子更近了,大部队也仅距伏击阵地一百米,已经进入射程,尖兵几乎踩到了隐蔽着的战士们身旁,到时候了,赵平瞄准大队鬼子里的一个机枪手,大声喊道:“打!”

鬼子机枪手应声倒地,阵地上的八路军全体开火。

猝然的袭击给予日伪军大量的杀伤,第一批集中射击就倒下了一百多名日伪军,常山偷袭永安县城日军弹药库缴获的枪支弹药第一次用于抗击日寇的战场上,显示出了较大威力,令独立二团的战士们兴奋不已。

应该说,抗战初期的日军还是训练有素的,大都具有相当高的战术素养,枪声响后,除反应较为迟缓、站位靠前的一百多名日伪军中弹倒地外,大部分日军迅速卧倒,并趁枪弹的间隙抢占有利地形,纷纷架起重机枪、迫击炮等重武器进行还击。

田木嘉佑面对突然的袭击也是有心理准备的,如果常山的部队没有准备,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对手,不配作为一名八路军的高级指挥员,所以骤然的射击并没有引起他的慌乱,马上命令士兵架炮射击,同时派出精锐的两个小队向两侧迂回,包抄上去,袭击对面战场的八路军,以减轻正面的压力。

第一次攻击后,赵平马上命令战士们赶紧返回事先构筑的工事,防止日军炮击,以此减少敌人凶猛炮火的杀伤,待炮击结束后,战士们又马上跳出工事,坚守阵地。

两侧迂回的日军小队在前进中也遇到了马苏带领的两翼部队的阻击,无功而返。

如此,双方就这样胶着在这片不足两公里的战场上了。

得知村北战斗开始后,常山一阵兴奋:“鬼子上钩了。”

常山走出小庙,带领警卫班飞身上马,急行四十里,绕小道赶到永安城外七里处的一片树林里,和提前悄悄运动到这里的独立一团会合,找到岳子林:“岳团长,敌人已经和二团交上火了,我们马上带队伍直奔县城,咱们来个二次攻城。”

岳子林恍然大悟,高兴的说道:“高呀!司令员,你这就叫‘围魏救赵’吧。”

仅用半个小时,队伍就迅速集结到永安城下,八路军一反常态,不分主次,四面同时攻城,一声令下,配属给一团的八二式步兵炮和六挺轻重机枪同时开火,使得久保野夫十分恐慌。

田木嘉佑联队长绝对没想到,八路军在根据地受到扫荡攻击时会进攻永安县城,所以走时仅留下三百多队伍守城,可出乎意料,八路军却在自己分区受到扫荡时反而偏偏攻击防守严密的县城。

久保野夫立在南城城头,看到城下八路军攻势如潮,火力凶猛,看样子至少有三千多兵力,以一比十的兵力守城,肯定是防守不住的,何况上次八路偷袭时遭到破坏的城墙还没来得及修复,防守更加困难了。

眼看着自己的士兵在八路军潮水般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一个又一个中弹身亡,久保野夫心中泛起一阵悲凉。

久保野夫明白,一般的战斗失利,上司还是可以接受的,可如果丢失县城,那可就是整个华北地区的第一次,自己的名字将耻辱的放在战败武士的名册上。就算自己能在战斗中不死,可下来后肯定会受到帝国军事法庭的审判,到那时自己的脑袋只能被切下来,放在皇军祭祀的台面上了,还是作为反面教材来用。

如果真正丧命在大东亚圣战的战场上,久保野夫还是很向往的,日本武士为帝国圣战而亡,灵魂不死还可以入靖国神社,接受万民的祭祀与朝拜,这是一个真正日本武士的归宿,可如此耻辱的死去,那也太不值得了。所以,在受到攻击的第一时间,久保野夫就派出人员赶赴田木嘉佑联队长处汇报,请求回兵守城。

事实上,八路军独立二团的阻击战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从战斗开始,日军的火力就相当凶猛,迫击炮、轻重机枪交织而成的的火网压得独立二团的五百名战士抬不起头来,已经坚守了将近七个小时,二团已经伤亡二百多人,在打下去,二团恐怕要全军覆没了。

此时,眼看就要突破八路军防线,直接剿灭津渡河分区了,田木嘉佑接到了久保野夫县城危急的紧急报告,田木嘉佑明白他又中了常山的诡计,同时他也明白丢失县城的影响,无奈之下,只得匆忙命令撤兵,回援县城。

回援途中,又遭到了八路军津渡河分区警卫连长樊雨天率领的警卫连配合一批游击队的伏击,豁出伤亡拼死冲出围击,到达永安县城,攻城的八路军却已经撤退了。

偷袭津渡河分区行动进行了两天两夜,日伪军伤亡了八百多人,损失了大批枪支弹药,还整的部队疲惫不堪、焦头烂额,让田木嘉佑大为光火。

田木嘉佑站在残破的永安县城南门城楼上,气急败坏的叫道:“常山,终有一天我要消灭了你,你简直就是一只平原上的狐狸!”

自此,平原之狐的大名开始在平原大地上传颂。

第六章 恋爱

 二次攻城战斗后,时间已经将近农历新年了,津渡河分区出现了难得的平静,或许是日军感觉到了对于津渡河分区八路军部队发展壮大的无奈,而八路军受装备水平、兵员素质所限,也难以对城内日军构成很大压力,双方只得接受“和平共处”的现实。

常山则抓住这一难得的平静时期,动员全分区包括司令部、政治部、参谋处等在内的领导机关,抓紧征兵扩军、部队整训和根据地的建设开展。

两次进攻永安县城和坡地阻击战,牺牲了不少八路军官兵,尤其是独立二团,伤亡了近一半的兵力,可同时还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部队急需完善编制、集中整训,增强战斗素质和水平。

分区取得的战斗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分区内群众的抗日热情,青年农民积极参军,独立一团、二团完善了编制,都达到一千五百人的规模,游击大队更是扩大到两千多人。一时间,津渡河分区又成了一个大兵营,扩军整训如火如荼。

但是,军事训练的压力更加大了,常山把闻敏学、岳子林、赵平、马苏、樊雨天等人都派到一线部队,教导部队训练,甚至连常山都不时深入一线部队抓训练,搞得大家天天都很疲惫。

不过,尽管身体疲累,常山的心情一直是非常好的。一方面,为看到自己手下五千多人的主力部队训练都很刻苦、战斗力蒸蒸日上而兴奋,另一方面则是私人问题——常山恋爱了。

那是一天傍晚,常山到武平庄东部的李家集督导训练回来。

一路上,警卫员周小毛缠着常山,要听红军长征的故事,叽叽喳喳,说个不休,常山尽管浑身疲累,但看着这个十六岁的农家孩子,天真中带着几分狡挟,只得简单敷衍几句,更多是无奈的笑而不语。

路经李家集和武平庄中间的小燕庄村口,忽听前方人声嘈杂,周小毛警觉地拔枪在手,对常山说道:“司令员,前面有情况,你等一下,我去看看。”

常山侧耳听了一会,仿佛有当地口音的女子和男人争吵的声音,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对周小毛摆手说道:“没什么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

两人策马赶上前去,来到村口。

村口有七八个人,三个八路军战士拘押着一个穿着略显讲究的老者,四周围拢着三四个本地装束的妇女和孩子,其中一个二十岁左右穿着黄格衫裙的姑娘正和一个八路军战士争吵。

常山看到这个姑娘,不禁心中一动,眼前的姑娘正是上次在村北坡地上唱对歌的姑娘,于是有意的冲周小毛一摆手,两人躲到一边,倾听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个老者是津渡河分区四县、方圆六千多平方公里中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老者名燕鼎文,原为本地小燕庄人氏。燕鼎文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参加了清朝灭亡前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十大起义中的六个起义,可算辛亥革命的元老,中华民国成立后,老先生在民国政府任参议,后来军阀混战、穷兵黩武,老人认清了新老军阀为一己私欲置国民与不顾的根本面目,灰心之际无奈解甲归田,归隐田园,欲图作一个田舍翁罢了。

卢沟桥事变后,燕鼎文更是忧愤无奈,直到八路军到冀中平原领导全民抗战后,燕鼎文才逐渐认识到只有共产党、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救国的,为此,老人又重新振作起来,拿出大部分家私帮助八路军购买枪械,发动周边群众参军抗日,为抗日救国呼吁奔走。

前一阵,津渡河分区扩军筹饷,分区政治部个别领导左倾思想严重,还存在当年打土豪、分田地的意识,让燕鼎文拿出一万大洋的军饷。此时,燕鼎文家资已经基本全部拿出来抗日了,甭说一万大洋,就是几十大洋也拿不出来了,无论怎么解释也不通,分区政治部越发认为燕鼎文顽冥不化,简直就是汉奸一样,就派人准备抓起老人做汉奸处理。

那几个妇女孩子就是燕鼎文的家人,见八路军要带走燕鼎文,就围拢在周围劝说解释。那个年轻姑娘是燕鼎文的爱女燕子瑶,本为北平燕京大学的学生,卢沟桥事变后随流亡出来的燕京大学师生欲投奔西南联大,路经平原探亲时被父亲拦住,要她留在平原参加抗日工作。

满怀抗日报国热情的燕子瑶,正准备参加八路军一施抱负时,不料父亲竟因为拿不出那本不公正的一万大洋要被抗日军队以汉奸之名带走,令她十分愤怒,故此拦住这三个八路军战士厉声质问。

常山到时正听到燕子瑶愤愤地说道:“共产党不是说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吗!你们八路军还是不是共产党的军队?我父亲几乎拿出我们全部家产,一直为抗日奔走呼吁,你去打听打听,整个津渡河地区有多少人是他动员参军的,他为抗日作了多少工作?我父亲会是汉奸?我看真抓走他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