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戚-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安元年正月十二日,曹操命曹公强取叶县,随后他亲率大军,兵发南阳,直扑宛城。

曹操的兵势之猛,令张绣无法抵挡。

于是在谋士贾诩的劝说之下,张绣最终决定,向曹操投降。

消息传至北海国的时候,已经是一月下旬。

刘闯得知曹操已经兵发南阳,立刻下令召集众将,“我欲渡胶水,夺取即墨与胶东两县,谁愿为我先锋?”

他这一次,根本不提什么商议的事情,直接就摆明车马要开战。

步骘和吕岱二人,不禁露出一抹淡淡笑容。

在他们看来,刘闯出兵,只是早晚的问题……而今,薛州第二批移民已经登陆不其,共有五千人。其中有一千青壮,近四千妇孺。伴随着郁洲山大批移民抵达胶州湾,刘闯对胶州湾的控制,立刻又提升了一个等级。

东莱郡太守管统,已调兵遣将,从昌阳和东牟两地,抽调兵马,屯驻长广,已防止太史慈偷袭。

而太史慈,则趁此机会,将母亲和妻儿从黄县接出来,便安顿在不其县城。

可以说,刘闯已经完全控制住了胶州湾,并且对东莱郡,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他话一出口,许褚便挺身而出。

“公子,某家愿领兵前往,定取即墨献于公子。”

刘闯微微一笑,目光一转,却落在了坐在一旁的徐盛身上。

似乎是感受到了刘闯的目光,也明白了刘闯的心意,徐盛连忙起身道:“老虎哥,有道是杀鸡焉用牛刀,小小即墨,兵不过两三千人,将不过三五名,何需老虎哥你出马?小弟跟随公子日久,却未立有寸功。至少之前,老虎哥你曾夺取东武县,立下首功。何不让与我呢?”

若是别人,许褚一定不肯相让。

但徐盛的情况不一样,一来他跟随刘闯最久,可以说除了管亥等人之外,便是他了。

而且,徐盛也算是自己人的序列,许褚和徐盛的关系一直不错,所以也不好反驳徐盛的话。

刘闯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就由文向为先锋。

不过,文向需留意,胶东公沙家,必不会束手待毙……即墨不足为虑,但须小心那公沙卢。

这样吧,我让元稷为你副将,明日一早,你们便前往夷安。”

第一零四章孔明,你怎么看?

对刘闯而言,胶东之战并不值得他耗费太多精神。

以徐盛之能,配以三千兵马,拿下胶东和即墨两县,绝不是一件难事。两县人口加起来,大约在八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听上去很多,但实际上,两县面积广袤,可说是地广人稀,分布的也很散。这也就注定了两县的兵马不可能集中在一处,徐盛取胜,想必也极为容易。

而今,刘闯帐下可以为大将者,人数并不算太多。

胶州湾的太史慈、后钱可以独挡一面;东武县有管亥坐镇,也能够稳住局势。

刘闯身边,能够为大将者,无非许褚、史涣和徐盛三人。

其中许褚坐镇高密,史涣屯兵夷安,需要稳定局面。如此一来,能够派出去的人,也只有徐盛。

刘闯为此,也非常头疼。

因为他再一次发现,手下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了,少的……让他有些难受。

周仓武安国裴绍这些人,最多是战将,可以冲锋陷阵,但是独挡一面的能力,还远远不足。

而萧凌虽然不错,却毕竟还有些稚嫩。

刘闯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让萧凌在太史慈身边多待一些时日,待更成熟一些,再派出去任用。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任何一个处于草创阶段的诸侯,恐怕都要面临这样的窘境。

相比之下,刘闯觉得自己运气好多了……至少比之刘备的情况要好很多。想当初,刘备兵不过千人。将不过关张。却一路冲杀。最后成为蜀汉之主。但这份能力而言,刘闯非常敬佩。

后世有人说,刘备是哭出来的江山。

可这哭,也是一门本事……天底下会哭的人多了去,为何只有刘备能够成功?

所以,哪怕刘闯对刘备再不喜欢,也必须承认,刘玄德不愧是一个枭雄。一个真正的枭雄。

这家伙能拿得起,放得下,能拉的下脸面哭。

说出去或许挺让人看不起,却不得不承认,能屈能伸,此人甚得厚黑之中‘厚’字真谛。

建安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刘闯突然下令,全军开拔。

他以许褚为先锋,渡过潍水,直逼淳于。

同时。又发出檄文,要讨伐彭璆。

对于刘闯这个举动。北海国人大都是冷眼旁观。

虽然刘闯是刘陶之后,有郑玄可以作证。但你却身无官职,有何资格去讨伐彭璆?这师出无名,恐怕也难成事。管宁和邴原,都立刻书信刘闯,让他切莫轻举妄动,引发北海战火。

彭璆更大怒,也发出一纸檄文,言刘闯妄动兵戈,当出兵伐之。

同时,彭璆调动北海国兵马五千,屯兵汶水以北。

双方都摩拳擦掌,看上去要大动干戈,来一场火并……

“不可能打起来!”

临淄城里,荀谌拿着从前方送来的情报,忍不住晒然而笑。

陈夫人道:“怎打不起来?两边都已经派出兵马,眼看着就要打在一处,夫君何以言,打不起来?”

“有康成公在,孟彦就不可能真对彭璆用兵。

师出无名,康成公最讨厌的便是这种事情,孟彦又怎可能去顶撞康成公?而且,他入北海国还不到两个月,断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开启战端,弄不好就会引发北海国人的反感。胖闯是个聪明人,他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哪怕击败彭璆,与他有何好处?”

“怎没有好处。”

陈夫人道:“赶走彭璆,他岂不就只能占居北海?”

“问题是,他真这么做了,就会得罪康成公。”

陈夫人张了张嘴,有些不太同意荀谌的看法。但她不会明着和荀谌争执,内心里对刘闯,始终是不太能看得上。

在她看来,就算女儿不能嫁给袁家,也可以嫁给陈家嘛。

陈家在颍川同样是大族,若是女儿能够与陈家联姻,岂不是亲上加亲,令两家关系更加密切?

可这话,她不能对荀谌说。

因为陈夫人知道,荀谌如今一门心思想要让女儿嫁给刘闯。

可笑的是,他这心思,却只是因为当年醉酒之后,与刘陶的一句戏言……

但愿得,那胖闯能栽一个跟头,这样的话,夫君对这门亲事的态度,也许会发生变化。

就在夫妇两人聊天说话的时候,忽有家臣来报,“小老爷派人送来书信。”

小老爷?

荀谌一怔,旋即便明白过来。

他家中兄弟五人,荀谌排行老四,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便是荀彧。

当初,荀彧未投奔曹操的时候,也曾在袁绍手下效力。后来他离开河北,投奔刚在东郡立足的曹操,荀谌和荀彧还发生了一次争执。最重要的是,荀谌本打算推荐三哥荀衍为袁绍效力,却被荀彧破坏。为了这件事,荀谌和荀彧有过一次激烈争吵,此后兄弟二人便不再来往。

而今,荀彧在曹操手下甚得重用,突然写信来,又是什么用意?

他让家臣把书信呈上来,看了两眼之后,突然脸色大变。

“奉孝好毒计,这不是把孟彦推到风口浪尖?”

“夫君,发生了什么事情?”

荀谌脸色阴沉,拿着书信在屋中徘徊。

片刻后,他沉声道:“郭嘉小儿献策阿瞒,举孟彦为灌亭侯、东夷校尉、齐郡太守。”

“啊?”

陈夫人一怔,脱口而出道:“胖闯年不过十八,便为两千石大员,未免有些儿戏。”

“你懂什么。”

荀谌瞪了陈夫人一眼,“问题不是他够不够这个资历,而是这个诏书下来之后。大公子必然会感到不满。孟彦而今身在北海。齐郡则为大公子所据。这诏书。分明是想要挑动大公子与孟彦反目……而且你也说了,孟彦年仅十八岁。若只是灌亭侯或者东夷校尉,都不算大事。

以子奇之威望,得灌亭侯或东夷校尉,想必不会有人在意。

问题就在这齐郡太守……他小小年纪便为齐郡太守,那其他人又会怎么想呢?

孟彦费尽心思,才获得臧霸为盟友,牵制泰山吕虔。可现在。恐怕臧霸心里,也不会舒服。”

陈夫人愕然,沉默不语。

“难道,臧宣高就看不出来吗?”

“看出来又能如何?”

荀谌背着手,在屋中徘徊,“郭嘉这是阳谋,算得就是人心。

臧宣高就算气度再好,遇到这种事情,恐怕也会心生芥蒂……哪怕他不会与刘闯反目,但必然会产生裂痕。不行。这样子一来,孟彦就要腹背受敌。我必须要派人警告他。免得他吃亏。”

其实,越是智谋高的人,又是心思就越简单。

荀谌没有见过刘闯,可就冲着当年他和刘陶的约定,已经把刘闯视为女婿。

陈夫人看着荀谌手足无措的模样,心里更加不满。

自家孩儿你都未如此操心,如今为了一个刘闯,却如此上心,实在是有些过分。可是,她这话又不能与荀谌说出来。若说出来,只怕会引来荀谌的呵斥……但内心里,对刘闯更加不满。

“小蘑菇,你听说过刘闯吗?”

临淄荀府后花园里,一个花季少女,好奇的询问身边的丫鬟。

那丫鬟胖嘟嘟的,看上去颇为可爱。

“小娘子说的可是那个北海国的刘闯?”

“嗯。”

少女道:“近来也不知怎地,时常听人提起这个名字。

父亲和母亲也经常谈起此人,而且听他们的口气,父亲对此人很看重,母亲对这个人却有些厌恶。就连大兄,昨日提起这个人的时候,也有些古怪。小蘑菇,你可知道,此人究竟是何来历?”

小蘑菇道:“小婢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听人说,他是在去年才开始崛起,而且一出来,就惹了好大的事情。

听人说,最开始他好像是东海郡麋家的家奴,后来反出家门,还劫走了糜家小姐。但又不知怎地,他变成了中陵侯之子,而且还是皇亲国戚。外面传言,说这个人残忍好杀,而且好色如命。据说,他身高过丈,腰大八尺,一顿饭能吃一头牛,一拳能打死一头老虎,很吓人的。”

少女闻听,顿时露出晒然之色。

“胡说,哪有这样的人?

身高过丈,腰大八尺,那几乎就是个方块。

小蘑菇,你不要每天在外面听那些胡言乱语……不过说他一拳能打死老虎,我倒是有些相信。”

小蘑菇撅着嘴,一脸不高兴。

明明是你问我嘛,怎地又变成胡言乱语?

“小娘子,为何突然问起此人?”

“没什么,只是最近听人提起他次数多了,故而有些兴趣。”

哪知那小蘑菇却露出一抹古怪笑容,“小娘子,小娘子,我前两日听大公子无意间露出口风,好像是说,这个刘闯和小娘子有很深的关系。”

“乱讲!”

少女顿时露出不快之色,“我都没听说过这个人,与我有什么关系?”

“可是我那天听大公子酒后说,小娘子将来要嫁给刘闯。”

“胡说!”

少女一听,顿时急了。

“小蘑菇,你如果再乱讲,我可要生气了。”

“我哪有乱说,真的是大公子那天说的……还说小娘子没出生就和那个人定下了亲事。

这些年只是因为大家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所以才没有人提及此事。大公子还说,老爷和夫人为了这件事,还发生过争吵。加上这个刘闯。人在北海国。所以才没有和小娘子提过……”

“这不可能!”

少女呼的站起来。一脸的惶恐。

“对了,这件事你不许和任何人讲,如果我听到外面有人嚼舌头的话,我可饶不了你……”

“小娘子,小婢是不会乱说的。

今天要不是小娘子问我,我也不会告诉你。不过,大公子那边……他喝多了酒就喜欢胡说八道,我可不敢保证。大公子会不会对外人说。”

“好啦好啦,我知道分寸。”

少女似乎一下子变得烦恼起来,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小蘑菇在一旁一吐舌头,不敢再开口。

而少女徘徊片刻,大步走出凉亭。

“小娘子,你要去哪里?”

“我们先去找大兄!”

少女恶狠狠的说道,那模样,可端地是有些吓人。

不过,正如荀谌所猜测的那样。

为许多人所期盼的北海国大战,并没有发生。

刘闯在挥兵渡过潍水之后。屯兵淳于县城外,便没有继续前进。

在这一点上。他非常好的遵循了当初与郑玄的约定,不会出兵渡过汶水。

可即便如此,淳于县令却被刘闯这一举动吓得胆战心惊。许褚兵抵汶水河畔之后,淳于县令二话不说,带着家小妻儿,便逃出淳于,渡汶水北上,找彭璆哭诉去了。如此一来,却使得淳于乱成一团麻。城中兵马,全都逃匿无踪,剩下一座无人问津的空城,令百姓更感紧张。

淳于,也是北海大姓。

淳于县的存在,更是因为当年缇萦救父而来。

眼见刘闯兵临城下,却弄不明白刘闯的真实意图。

淳于县的缙绅在商议之后,便推荐淳于名士淳于俊代表淳于百姓,出城与刘闯接触。

这淳于俊,年三十岁,精通易。

其父淳于嘉,更在朝中拜为司徒,也是一个极为影响力的人物。

当然了,淳于嘉是东汉老臣,自然是属于汉帝一方。不过他很聪明,在到了许都之后,便效仿金人三缄其口,冷眼旁观朝中局势。

刘闯方抵淳于,面对淳于这种状况,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淳于先生,有何见教?”

“刘公子,当初你和康成公曾有约定,不会在北海开启战端,何以食言而肥?”

刘闯闻听,顿时心中不快。

“难不成以淳于先生的意思,我被人刺杀,难道也不能有所动作?

没错,老大人当初曾与我约定,不得开启战端;但我那时也回答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彭璆派人在高密行刺,证据确凿。

今我兵进汶水河畔,而且也没有违反老大人当初之叮嘱,没有读过汶水。何来食言而肥之说?”

刘闯和郑玄约定的时候,淳于俊也在场。

今仔细一想,刘闯的确是没有违反当初的约定。他屯兵汶水,却未渡过汶水,算不得食言而肥。可现在,淳于已经乱成一团。淳于俊大概弄明白了刘闯的意思,他这次出兵,只怕是为了示威而来。想想倒也正常,刘闯遇到刺杀,若没有一些表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