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戚-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一种承认。

郑玄笑着对刘闯解释一番后,也露出一抹快活之色。

“老大人,今燕京已初见规模,我欲请大兄为燕京令,不知可否?”

这几年,郑玄之子郑仁一直呆在孤竹城。

对郑仁的才干。刘闯已经有了深刻了解……这是一个能脚踏实地做事,而且极为刚直之人。

所以,刘闯便有了提拔郑仁之意。

一来郑仁确有才干,其治下孤竹城包涵了书院和工坊,可以说是一个集教育和工业为一体的城市。郑仁埋首孤竹城三载,将这个最初不过几千人的小城,发展为而今已有近三万人的县城规模。在他的治下,孤竹城可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非常兴旺。据说。郑仁正准备扩大孤竹城规模,并且在距离孤竹城东北三十里处。建造一个坊市,来加强商业往来。

这一切,无不说明了郑仁的才学。

当然这第二点,也是想要感谢郑玄这些年来的支持。

当初如果没有郑玄挺身而出,刘闯决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而在刘闯决意弃北海和东莱二郡的时候,也是郑玄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帮他游说孔融胡昭等人,随刘闯来到这苦寒辽西。

虽说刘闯没有任何怠慢之处,但没有郑玄的支持,他也不可能发展到而今的地步。

内心中,刘闯一直非常感激郑玄,却无回报的机会。

郑玄内心强大,无欲自刚。

此前刘闯立足未稳,也不愿让郑仁涉入太深。

而今,他也算是打下了基业,便想要回报郑玄。而最好的方式,便是提拔郑仁。相信郑玄也不会拒绝。

这个时代的大儒,还没有后世那种矫情。

郑玄当然清楚那燕京的重要,在很长一段时间,燕京说不得会成为整个北方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若郑仁为燕京令,便等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最初游离于核心层边缘,而变为刘闯的心腹。刘闯的想法,郑玄当然知道。但他却不会插手,因为他相信刘闯心中,早有安排。

“益恩若为燕京令,倒也适合。”

郑玄才不会推三阻四,自己儿子的本领自己清楚,有道是举贤不避亲,我又何必去遮遮掩掩?

“老大人,不如一同前往燕京。

如此可以与大兄团圆,而且我也想在燕京再开设一个书院,老大人正好坐镇。”

郑玄醉心于教育,刘闯当然知道。

可他没想到郑玄却摇头拒绝,“燕京书院开设,声势定强于孤竹城。

说实话,孤竹城更适合纯粹的研究,教书育人……我已老朽,实不愿再去操劳。孟彦若想在燕京开设书院,我便不参与其中。不过我可以为你推荐两人,幼安和根矩才是合适人选。”

管宁、邴原?

刘闯想了想,也颇为赞成。

这两人本就是闻名天下的名士,这几年名郑玄副手,实则南山书院的一切,都是由他二人操办。

南山书院的格局,终究是小了些。

若管宁和邴原愿意接受燕京书院,的确是最为适合。

刘闯当下也不强求,郑玄更没有再谈论此事。

眼见着年关将至,涿郡县城里热闹非凡。

郑玄突然道:“孟彦,来年可还要兴兵戎之事?”

刘闯一怔,轻轻摇头道:“而今幽州上下劳顿,已疲惫不堪。

若再起兵戎之事,恐怕会使得幽州本就不甚牢固的根基坏掉……所以,开春以后,我欲鼓励农耕蚕桑等事务,至少在入秋之前,不会再有兵祸发生。也算是为幽州父老,求喘息之机。”

郑玄眼睛一眯,轻声道:“如此说来,你欲和袁尚联合?”

刘闯听了一惊,诧异向郑玄看去。

联袁抗曹的决策,才刚刚决定下来,刘闯内部除少数几人知晓外。并未传于他人。

不过。刘闯旋即便想明白了其中关键:郑玄是何等人物?人老成精……这种事情。只要有个蛛丝马迹,他就能猜出端倪。

果然,郑玄笑道:“你莫吃惊,这件事我也是刚猜到。

若不是你说要在秋后用兵,我未必能看出端倪。这样也好,两年征伐……幽州实已不堪重负。我听说你准备吸纳五十万流民,确是一件好事。幽州人口确少了些,难与曹操相争。

不过。若曹操再兴兵事,则魏郡、清河必将为战乱波及。

这两个地方,也是冀州人口最为兴盛之地,到时候你不如设法在两地多招些流民,也是功德无量。”

根据司马懿黄阁调查,魏郡和清河两地,合计人口一百五十万人,占居整个冀州人口的四分之一。

刘闯轻轻点头,“老大人吩咐,闯牢记在心!”

建安六年十二月。连天大雪,染白了河北大地。

邺城上空。愁云笼罩。

曹操在豫州、兖州两地开始征兵,对河北虎视眈眈……

同时,曹操命才投到帐下的大将颜良为先锋,许攸为军师屯兵延津,准备在年后跨河而战。

颜良竟然投降了曹操?

这消息传到了黎阳之后,袁谭顿时就慌了手脚。

颜良是什么人?河北四庭柱之一,当年袁绍帐下大将,勇武过人。

而许攸更是袁绍当年的谋主,智谋非凡。这两人合作反戈一击,使得黎阳袁军未战便乱了阵脚。

许攸和袁氏,已水火不容。

当初他夜奔曹营,令袁绍官渡大败。

本来,袁绍倒没想过去找许攸家人的麻烦,可耐不住他手下一帮人揣摩他心意,竟然将许攸满门抄斩。

等袁绍返回邺城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许攸一家三十余口,被杀了个精光……其中更有许攸刚出世的小孙子,也未能幸免。许攸得知消息后,对袁绍恨之入骨。想当年,我为你出生入死,更为你四处奔走,你袁本初才有了而今的基业。可你在做了大将军后,却逐渐疏远于我,对我的计策从来不肯采纳……

我也是没办法,才离你而去。

可你怎能如此心狠手辣,连我那孙儿都不肯放过?

若非这样,许攸未必会出面,为曹操游说颜良文丑。毕竟这两人对袁绍极为忠心……但许攸的资历比二人更老,劝降之时,更是引经据典,最终使得颜良文丑二人,改变了主意。

特别是袁绍一死,颜良文丑更无半点牵挂。

得知曹操欲出兵河北,他二人便急不可待的想要立功,于是便讨来这先锋之职。

本来,曹操并不放心颜良为先锋。可这时候许攸却站出来,表示愿为军师,助颜良攻打黎阳。

这两个人都是河北旧臣,而且威望极高。

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颜良对许攸素来尊重。

“主公便答应他二人就是。

子远对袁氏,可谓恨之入骨,早有报复之心。若不让他前去,反而会让他心生怨念……更重要的是,若袁军知道他们的对手是颜良和许攸的时候,恐怕不用交锋,便乱了阵脚。”

曹操在贾诩的劝说下,最终决定使颜良为先锋。

果不出贾诩的预料,这二人才一屯兵延津,尚未出兵,黎阳的袁熙便慌乱起来。

莫说袁熙,就连郭图也感到紧张。

他心里面清楚,当初诛杀许攸一家的事情,他可是没少在里面推波助澜。许攸的本事,郭图心知肚明。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对许攸这么忌惮。所以,当他得知许攸回来,心里顿时紧张。

“主公,许子远和颜良联手,恐怕非同小可。

单凭我等,难是他二人对手,当尽快通知三公子,请他派发援兵前来。”

袁熙有些抹不开面子,但心里也清楚,这时候不应该再斤斤计较。再三思忖之后,他派人前往邺城,恳求袁尚来援。袁尚得知消息后,也是大惊失色。父亲方过世,河北尚处于动荡,北方刘闯咄咄逼人,曹操便要出兵攻打?这种情况之下,又如何抵挡曹操那凶猛攻势?

“今曹贼趁我河北动荡,出兵来犯。

袁显思派人前来求援,我当如何是好?”

袁尚话音未落,便见一人起身道:“有道是唇亡齿寒,主公虽与大公子有隙,却为私怨……而今操贼来犯,关系到大将军基业。主公切不可因私怨而置公义而不顾,当出兵援助。”

此人,名叫沮宗,是沮授的弟弟。

想当初,沮授认为袁氏不可取胜,故而散尽家财,让沮宗请辞。

可是沮宗却认为袁氏必胜,不肯听从沮授的主意……但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他得到袁尚重用。哪怕是后来沮授归降刘闯,袁尚对沮宗的信任不改。说实话,袁尚内心里也存着念想,希望沮授能回心转意,助他一臂之力。可谁知道,沮授在樊舆亭大败之后,早已心灰意冷。哪怕他投降了刘闯,却不愿意为刘闯效力,跑去孤竹城找田丰作伴,可算是隐世不出。

不过,沮宗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

自己和袁谭虽有些矛盾,却不能见死不救。

只是……

袁尚刚要开口,又见一人起身,“仲与所言甚是,不过曹操而今气焰正炽,又有颜良和许攸二人为先锋,他二人对河北极为熟悉。

今大将军故去,冀州正处于动荡……单凭主公前去支援,也未必是那操贼对手,当另起援助。”

说话之人,名叫阴夔,拜豫州刺史之职。

在曹操和袁绍对立的时候,双方各自分封官员,以至于许多官职重合。

曹操拜贾诩为豫州刺史,可袁绍却封了阴夔为豫州刺史。这种事情,在东汉末年,诸侯林立时期,乃至于整个三国时期,都司空见惯。就好像袁谭自领车骑将军,可实际上在此之前,曹操已封刘闯为车骑将军……谁为正统,谁为奸妄?在这段时间里,说实话并不重要。

“子敬将军有何妙计?”

此子敬,非彼子敬,阴夔表字子敬,与鲁肃的表字恰好相同。

不过,此事的鲁肃,却远没有阴夔的名声响亮。

阴夔道:“想当初,天子发衣带诏,有武威太守马腾署名。

而今马腾坐镇西凉,麾下雄兵过万,实力强横。主公可使人前往武威,游说马腾出兵援助。

若马腾起兵,关中必乱……则操贼势必会自乱阵脚。

除此之外,主公可再遣人往荆州,请刘表出兵。我听说,刘玄德而今在荆州栖身,此人与曹操颇有恩怨,定会慨然相助。”

袁尚闻听,不禁深以为然。

“可不管马腾还是刘表,恐怕都是远水不解近渴。”

阴夔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其实主公还有一路援兵,却要看主公心胸若何。”

袁尚一怔,眼睛不禁眯成一条缝。

半晌后,他轻声道:“子敬说的,可是那幽州刘孟彦?”。)

第317章锦囊(上)

提起刘闯,袁尚的心思很复杂。

想当初,刘闯需仰袁氏鼻息方能生存。特别是在青州的那段时间,刘闯有几次灾祸都或多或少是靠着袁绍才得以避免。到后来,更是要靠着袁绍施舍的辽西苦寒之所才能够得以栖身。

可现在,刘闯已经是一方诸侯。

他不但从袁氏手中夺走幽州,还开疆扩土,拿下高句丽、三韩与大鲜卑山,为汉室扩土万里。

而今在塞北,刘闯已堪为霸主。

可袁氏呢?

却在两次大战之后,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袁绍死后,袁氏兄弟阖墙,更使得双方的实力产生差距。

即便是袁尚,而今也不敢笃定就能胜过刘闯。甚至在某些方面,刘闯的实力更胜于袁氏兄弟。

向昔日仰袁家鼻息的刘闯求援?

袁尚感觉着,有些拉不下脸面……可正如阴夔所说,如今能够给予袁氏帮助的,恐怕也只有刘闯。刘闯若出兵,则马腾定会相应。不管怎么说,马腾和刘闯同签下衣带诏,刘闯若有举动而马腾置之不理的话,很有可能会被人骂做沽名钓誉。从这方面而言,刘闯能够给袁氏带来太多的好处。

“刘……”

袁尚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道:“刘闯果能出兵助我?

他对冀州,垂涎已久,这个时候不趁火打劫便是天大幸事,又怎可能真心助我渡过难关呢?”

阴夔笑道:“刘闯未必会真心帮助主公,但从目前而言。他却不得不帮助主公。”

“此话怎讲?”

阴夔道:“主公以为。闯儿与操贼。孰强孰弱?”

袁绍毫不犹豫的回答:“自是曹强刘弱。”

“这就是了……那闯贼野心极大,且谋略过人。

但他若有自知之明,必清楚而今局势。主公只看到闯贼席卷塞北,雄踞北疆,却未注意到在这两年之中,闯贼数次用兵,粮草辎重损耗甚巨,幽州民力也早已疲乏。若不然。他不会在这时候止步不前,说不得早已挥兵南下,直指冀州。操贼来犯,与闯贼并无益处。他需要休养生息,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主公合作,联手对抗操贼……若不然,主公失败,他便要直面操贼兵锋。

他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若我猜的不错,他此刻也正谋划着与主公合作……”

袁尚眉头微微一蹙。“如此说来,待他恢复过来时。还不是与我为敌?”

阴夔道:“这是自然。

就如同主公稳住局势以后,也不会放过闯贼一样,此乃大势,不可违背。不过在目前而言,闯贼需要和主公合作,正如主公现在也需要联合闯贼,共同对抗操贼一样,都没得选择。

接下来只看谁先恢复元气……若主公先稳定住局势的话,闯贼也当退避三舍。”

沮宗一旁开口道:“主公今坐拥冀州,手下数百万人口,虽有些动荡,然则根基犹在。可那闯贼,虽得了幽州之地,但却以苦寒而著称。勿论人力和财力、物力,他都非主公对手,主公又何必忧虑?只要主公与闯贼合作,先退了操贼,而后在挥兵北上,闯贼焉为对手呢?”

袁尚听罢,连连点头。

不得不说阴夔和沮宗的话语,正合他的心意。

只是这件事,他一时间还无法做出决定,所以在沉吟片刻后道:“此事,且容我三思……”

这种事情,的确不是能立刻决定下来。

阴夔和沮宗也没有再劝说,又与袁尚商议了一会儿,决定派人先前往黎阳,让袁熙稳住阵脚,他随后会派兵支援。

“必要时,可令张晟自河内出兵,牵制曹操兵马。”

张晟,河内人氏,壶关守将,麾下兵马逾万……

历史上,他为高干部曲。建安十年,高干反叛曹操,张晟率本部寇于崤、渑之间,南通刘表。后来此人为钟繇联合关西马腾韩遂等人引兵会击,将之斩杀。此人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确有几分本事,否则钟繇也不至于要集合马腾韩遂等人,才能把这个张晟一举击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