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家栋梁-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散去之后,吉良义时开始第二波进攻。

在大津町内的舆论引导下,开始有人站出来揭发是谁传出的谣言,又是谁煽动大家闹一揆,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都是山冈家的家臣在指使,渐渐的矛头对准在栗太郡内的山冈景之,这片领地就是山冈景之的地盘,他的家臣又主导一揆煽动,说他没有指使谁会相信呢。

山冈景之还没决定怎么回应质疑的时候,在滋贺大津的山冈家家臣再也坐不住,明明大家都听招呼闹一揆,怎么这一眨眼又转过来敌视他们,接着又有一种说法,山冈家是六角家的家臣属于公方殿下的陪臣,一直眼红幕府直臣吉良殿下的土地,因为他家几代人当滋贺郡代都毫无建树,所以山冈家嫉妒,他们想借着大家的手推翻吉良殿下,然后再由他担任滋贺郡代。

在这滋贺郡到底谁的声音更大,是一群不受信任的山冈家家臣还是伸手爱戴的吉良家,再说这种说法有鼻子有眼,又有刚发生的一揆煽动做移居变的十分可靠,就算山冈景之也无法辩驳,他确实在嫉妒也确实想取代吉良义时,他作为滋贺郡领主曾经连续多次拒绝吉良义时的邀请和征召,不愿意和他谈滋贺郡的政务,摆出一副六角家重臣的模样招人厌。

这么一来煽动一揆的山冈家陷入被动,愤怒的平民找到山冈家的家臣要讨个说法,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山冈家的家臣或许是这一年多憋了太多火气,双方从语言冲突上升到肢体碰撞,山冈家的武士身强力壮个个武艺超群,当然这些平民也不是善类,其中还有一些人也是常年出阵的足轻出身,双方一群殴山冈家的武士立刻吃了人数劣势的亏。

他们那几十个人哪里几百个如狼似虎的平民的对手,山冈家的武士被迫撤退到城内的屋敷缠斗,想凭借狭小的地形限制平民一方的人数优势,但他们的小算盘很快失效,没多久就有不少武士被打倒在地,然后人群一乱起来硬是把人给活活踩死,山冈家的武士一下急眼了,抽出刀子一通乱砍,人头骨碌碌滚下来,硬生生把平民给砍杀的节节败退。

平民被砍死几十人后不得不撤离,后面的事情就越闹越大,原本只是群殴乱拳打死老师傅那得看自己命,你这一抽刀子岂不是把自己推上平民的对立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天急眼的平民迅速结成一揆军蜂起,几乎在一下午的时间聚集两千一揆众扛着竹枪冲进山冈家的城砦。

寡不敌众的山冈家的武士,全部穿成葫芦挂在城外,一揆军还顺手把山冈家的城砦烧掉,看着熊熊烈火冲天而起,愤怒的一揆军怒骂和咆哮声,服部正清渐渐隐没在树林里。

事情闹到这地步虽然喜闻乐见,可身为领主吉良义时也不能总看戏,派人去安抚处理善后事宜,因为山冈家的武士杀人在先,但是杀人烧城是不对的,所以这些一揆军也要受到处罚,处罚的结果就是所有参与一揆的人被他编入吉良家的常备中,以后不许回去种田了。

然后山冈家的武士因为煽动一揆先,又砍杀平民在后而被罚没领地收归吉良家直领,这两千一揆军当天就被招赶来的三河武士稍稍编练拉到坂本进行整编,吉良家的水军也随即登陆大津建立城砦,完全掌握琵琶湖的出口,这一系列变化如迅雷不及掩耳,让山冈景之一点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这种明目张胆的偏袒山冈家也不敢怎么着,据说山冈景之当场气背过去,事后山冈家的现任家督山冈景隆来找他了,一上来就表示服从吉良殿的判决,然后表示大家都是公方殿下的家臣,应该同心协力不要发生误会云云。

吉良义时才明白这个山冈家的家督已经成了足利义藤的直臣,而且按照他的说法,他父亲那是年老昏聩,被罚没滋贺领地也是咎由自取,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山冈景隆这么上道的配合他,又是服从判罚又是道歉,还把价值两万石的九个乡土地就当赔礼送给吉良义时,这事就此揭过。

——

ps:我之前是不好写主角有多少领地,因为领地还在增加,到目前为止,吉良家在近江的领地有四万八千石,其中包括高岛郡一万八千石,坂本一万石,大津两万石,滋贺郡的国人不是被收编,就是被撵走。

三河老家的领地有三万两千贯文,因为贯高的计量单位各地都有所不同,也不能一概的兑成石高。



第171章农业调查

随着滋贺的sāo乱结束,吉良家的检地速度陡然提升一个档次,就连高岛郡的国人也立刻老实下来,谁还不长眼提郡司不入就是作死,这些国人可是看的很清楚,六角家的谱代家老山冈景之,这位可是追随六角氏纲、六角定赖、六角义贤三代家督的老臣。

在滋贺、栗太有大量直领的强大武家,就这么一眨眼被剥夺滋贺郡所有领地,他们高岛郡那点小身板扛得住凶残的吉良义时吗?答案的否定的,于是这群国人软的像根面条,别说检地你就是查户口我都让你查,只用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这一切就飞快结束。

得出结果出来,让吉良义时大跌眼镜,两郡总石高竟然达到十二万八千五百石,这么高的石高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也就是说这些年两郡国人的隐田都被翻出来,现在他们的家底已经完全暴露在吉良义时的眼皮子底下。

另外一组数据是调查土地肥力情况,其中下田占两成,中田五成,上田三成,这比他预计的要好一些,这说明近江的土地肥沃事宜种植,这是一件好事,当然还可以做的更好,那就是农家肥料。

日本的农业真是相当落后,一穷二白没有像样的物产,与大明朝的勘合贸易里除了白银、纯铜之外,也就只有硫磺,武士刀,折扇这几样东西,其他的东西要么根本不入大明朝的眼,要么就是根本没有,比如日本在这个时代还只会烧陶器,真正学会烧瓷器还得等到几十年后。

如同日本的马政一塌糊涂相似,日本的农业也是烂的够可以,二毛作洒下良种田地旱了浇点水,雨水多了挖个沟渠排点水,田里草多了除下草,鸟来啄食稻穗就拿着竹竿驱赶,其他的没事干就是喝点粮食吃杂粮挨饿抗到秋收。

既不懂轮作也不懂施肥,哪怕有日本早就引进《齐民要术》这等农业书籍,也只是被文化人当作学术研究用意,至于怎么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这完全是开玩笑,文化人都是十指不沾阳chūn水的贵族,谁去管泥腿子的死活。

于是吉良义时就想到肥料,就他所知的就有厩肥,绿肥,以及最好的用的高温堆肥法,这些肥料从现在开始堆积到秋天种植冬季作物就可以用到,现在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但是明年的chūn季播种前施一次基肥,播种后拔节肥,结穗时再施一遍结穗肥。

可以对改善地力有很大帮助,结合坂本乐市令里提倡的养殖牛马,集中在町内贩卖的政令,可以依靠大量牛马粪作为肥料,根本不用担心缺少肥料的问题。

根据调查坂本与坚田大片山地丘陵是下田集中地区,所谓下田就是粮食产量少,不方便建立水田也不能种植稻米,吉良义时及时调整这些乡的种植方式,所有山地丘陵的旱畑改种小麦、大豆两季作物。

同时发又发现近江特产茶叶也都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丘陵上,每年的近江山茶都会引来许多茶商来采购,于是吉良义时就让奉行众下到各乡听一下当地的地下人长者的意见,对于适合种茶的山地进行平整,并鼓励他们在chūn季开始栽种茶苗。

吉良义时还提出税赋改革令,凡是非产粮地农者课税以物产品相成色折算市价,也就是说奉行众在收税时带着商人一起下乡,在收来的物产由奉行众与当地的地下人长者、商人共同议定价格,由商人当即进行收购,农民也可以派出代表监管收购。

同时茶农的课税以后就定下完全用茶叶作为年供,同时他还要求茶农提供茶叶籽,提供的茶叶籽吉良家将按照普通菜籽的价格支付酬劳,茶农不太明白这是什么原理,反正茶叶籽也不值钱,每年结下的茶叶籽都是丢掉,能换点小钱也不错。

其实茶叶籽是可以榨油的,当然这和专门榨油的山茶不能比,无论口感还是经济价值都差山茶油一截,压榨出来的茶叶籽油很不好吃,因为茶叶籽油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口感不一样,有的味道发腻有的则发涩,但并不是说这种茶叶籽油就不好,相反茶叶籽油的营养成分甚至还比山茶油略好一些。

首先茶叶籽油是一种很高档的补品,对于气血亏损中气不足的人,可以在煲汤时加入茶叶籽油可以增强免疫、提高抗病力、调理身体,补充气血的作用,或许比起阿胶的效用略显不足,但是温补没有后遗症最适合孕妇与产妇搭配在膳食食补。

另外茶叶籽油还是一种非常好的天然化妆品,抗皱抗衰老,使皮肤润滑有光泽,还对气侯干躁体内上火,嘴唇干冽有很好的效果,外涂内服很快可以消除内火,当然抗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防止骨质酥松之类的老年疾病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不会明白。

他打算收来茶叶籽压榨成茶叶籽油,再添加各种花瓣熬制的香露制成高级精油,无论是贩售堺町、京都的豪商,还是出售给尼德兰,葡萄牙、西班牙人想必都能获得巨大的利润,有这门生意打底,就不愁南蛮商人不来追着他寻求贸易。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茶叶籽压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茶籽饼,他是榨油过程中的茶渣,因为茶叶这种多年生的长寿树木的缘故,无论是茶叶籽油还是压榨出来的茶籽饼都是最好的东西,饼肥里没有比茶籽饼更好的存在。

因为茶树喜欢生长在海拔高的山上,这也恰好符合山上田地缺少活水而无法种植水稻的情况,近江国的水土很好毗邻琵琶湖基本都是中上等的田地,那些下田正好适合种茶树,只可惜新种茶树起码也要五六年以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他也只能未雨绸缪为当地农民找一份产业。

时间飞快的步入五月底,足利义藤发布御教书,向甲贺国人永原越前守重兴,下达近江国野洲郡内知行安堵令,接着六月初,又向内蔵头山科言继在山城国山科乡押领御料所,下达了只有天皇和上皇才能使用的女房御书安堵令,这标志着足利将军家的权力全面复兴,朝中公卿又逐渐偏向幕府。



第172章翻铸永乐钱

在六月中旬苏我平兵卫终于传来利好消息,经过两个多月的雕刻还真被他做出合格的雕母,苏我平兵卫信雕刻雕母一共四枚被送到吉良义时的手里观赏,这些雕母确实要比普通的永乐钱大出好几圈,而且分量也重出许多,字迹清晰造型美观,文字细瘦高挺,字口深峻,笔画刚劲有力,地章光洁,全身无铸造痕迹,就连他都忍不住想要收藏一枚。

这四枚雕母分别是洪武通宝、永乐通宝这两种铜钱各两枚,这两种钱也是市场上流通最广泛也最受欢迎的钱,同时苏我平兵卫告诉他,洪武通宝除了小平钱之外以后还会铸折二、当三,当五,当十等大钱的雕母,永乐通宝只需准备折二钱的大钱雕母即可,每一枚面值的铜钱重量都相对应只有极小的误差。

洪武钱的品相成sè各有不同,但因为是大明朝第二批制式铜钱,同时也是流入ri本最早的一批铜钱而倍受喜爱,永乐钱的特遣是成sè好,造型美观,分量也充足成为这两种钱这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他现在送来的是小平钱的雕母,折二的大钱还在做最后的修饰,洪武钱折二以上的大钱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翻铸,这个速度已经让他很满意,于是高兴的说:“你做的很好!本家赏你永乐钱五百贯!以后好好干!赏赐还会更多!”

苏我平兵卫却没有丝毫欣喜的神sè,似乎在做出什么艰难决断似的,突然大礼拜服下去道:“小人有一事相请,请坂本殿下允许小人出仕吉良家!”

“你不想做商人了吗?唔!做武士的诱惑确实不小啊!”吉良义时想想也不错,这种高级人才放出去他也部放心,点点头说道:“好吧!本家同意了!赏你三人扶持米,年俸两百贯做本家的匠作奉行吧!”

“可是……”苏我平兵卫迟疑道。

吉良义时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没什么可是,难道你还想拿着太刀上阵砍脑袋立功?别傻了!做好你该做的事情,你就是工匠里的武士,武士里的工匠,以后你这身本领就教给你的子孙以此传家,明白了没有?”

苏我平兵卫俯身恭敬的说道:“臣下明白!谢馆主大人恩典!”

洪武通宝按照大明朝的铸钱规则小平钱每文重一钱,折二钱重二钱,当三钱重三钱,当五钱重五钱,当十钱重一两,永乐通宝以同样格式,以他目前的规模来说,还无法大规模铸造增加火漆、镟边、金背等新防伪工艺的嘉靖通宝。

盗铸永乐钱其实是从应仁之乱前就开始出现,应仁之乱后开始大规模出现,只不过那些大名手里一没有翻砂铸钱的技术,二没有母钱,更不知道母钱是什么东西,所以盗铸出来的铜钱品相低劣,钱体上有许多坑坑洼洼的“砂眼”,而且钱体晦暗,并且非常轻,让人一眼就能识破。

吉良义时铸造的洪武通宝、永乐通宝就已经不能算盗铸,无论选用的翻砂铸钱法还是雕母的制作都严格按照大明朝的工艺,而且这种钱也只作为ri本本土流通的货币,根本不用担心明国人发现,即便大明朝发现多出这么多洪武通宝、永乐通宝也不会追究。

大明朝早期洪武、永乐朝铸造铜钱作为外贸硬通货获得利润,大明朝内部则流行另一套货币也就是臭名昭著的宝钞,这套方法在大明朝开国那几十年一直都还不错。

到后来因为大明朝廷不懂得回收旧钞保持信用的道理,不停疯狂的印钞导致宝钞的价值一路跳水似的走低,到最后连当厕纸都不稀罕,大明朝廷才不得不终止那套沿用一百多年的传统,开始大规模铸造铜钱作为主要货币。

但大明朝一直都很缺铜,更缺实用的铜钱,而民间有熔化铜钱制作铜器获利的传统,还有些地主豪商干脆熔出纯铜、纯银铸成大球埋在地窖里,这种恶俗的习惯让本来作为货币流通的功用被无限的转化为收藏作用,市场有多少纯铜、白银够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