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六一章太傅离蓟

正当洛阳暗流涌动之时,朝廷派出的传旨使者种辑在刘和亲自派出的卫队一路护送下,终于平安顺利地到达了幽州蓟城。

这一路上,种辑算是充分领略到了北地的风光,也充分领教了刘虞父子在北方的威望又多高。用一句大不敬的话来说,那就是北方的老百姓只知太傅和大公子,却不知有朝廷和天子。

种辑从洛阳经过河内时,看到的是一副刚刚经历了兵祸之后的混乱景象,等他进入冀州南部之后,看到的是战后恢复的景象,到了冀州北部之后,则是一副平静安详的田园风光。种辑进入幽州境内之后,道路更加宽阔平坦,两旁的村庄修建的整齐漂亮,路上的行人面色从容自在,孩童们在宽阔的田野中嬉笑打闹,放眼望去没有一处废墟和荒芜的地方。

尽管种辑心中对刘虞父子两人很是担忧,但他不得不承认若论治理天下的手段和能力,这父子两个实在是绝配。刘虞性情温醇敦厚,在治理内政上喜欢小火慢炖、春风化雨,刘和的性格嫉恶如仇,在领兵作战时如烈火燎原、风卷残云,这父子俩在北方一内一外,当真是无人可以匹敌。

然而,刘虞父子越是能干,在北方的影响和势力越大,种辑的心中就越发的不安,因为从权力平衡的角度来看,刘虞父子如今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大汉最大的军阀,君弱而臣强,这可不是兴国的兆头啊!

种辑还记得临出发之前,司空赵温对他说的那些话,赵温告诉他,刘虞父子两人,最大的麻烦不在刘虞身上,而是刘和。刘虞对于大汉的忠诚毋庸置疑。就算他这些年一直呆在北方,但也不会改变初衷,而刘和就不好说了,这个年轻人有能力、有手段,最关键的是他的野心大的吓人,就看近年来他的布局,分明就是一副席卷天下的架势。刘和的羽翼已经丰满,如今想要控制刘和,只能是从刘虞身上想办法,而若要影响刘虞。那就必须要把他从蓟城请到洛阳来,不然两地隔着两千多里路程,谁也没有那种本事。

种辑就是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思走进了蓟城宽阔高耸的南门,一旁负责迎接的赵该似乎看不见种辑的忧郁的眼神,正热情地向他介绍着城内的各处建筑和设施。

“种特使,东南角那座八角形的高塔,名曰‘摘星楼’,坐落于燕京大学内,是蓟城最大的一座藏。内里收藏了各种书卷十多万册,可谓是冠盖北方。”

“种特使,前面就是幽燕书馆了,这里是蔡大学士和康成公注疏授徒的地方。这座书馆虽然规模不大,却是北方士子心中向往的圣地,每年从各地前来求学的士子有数千人。”

“既然有这么多的士子前来求学,为何书馆的大门口冷冷清清的。连个人影也不见?”种辑有些不解地问。

“今日是周末,书馆休息,因此没有人出入。”

“周末?”

“哦。这是燕京大学天算院徐岳学士的建议,将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按照逢六休一,逢月末则休两天来安排,一周为七天,最后休息的这天便是周末。”

赵该耐心地给种辑解释着,不知不觉车队便来到了太傅府门外的广场上。

刘虞早在十数天之前便接到了儿子从邺城传回的急报,因此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按照礼仪规矩,刘虞在府门外摆上长案,案上摆满各种礼器,然后带着家中的男丁站在案后恭迎天子特使的到来。

种辑当众宣读了朝廷加封刘虞为大司马,并请刘虞前往洛阳就任的旨意,刘虞谢恩却不接旨。

刘虞对种辑说:“虞不才,既然已为太傅,岂能再贪恋大司马之权位,还请朝廷收回旨意,另授德高望重之人!”

种辑见刘虞不肯接受大司马的印绶,心里一阵着急。按照此时的礼仪和制度,大臣确实有权力辞官不受,别人是抢破头地想要争这个大司马,到了刘虞这里却是轻飘飘一句话就推辞了。

似乎看透了种辑的心思,刘虞又安抚种辑说道:“特使无需担心,就算不接受大司马的印绶,老夫却也会随你一起前往洛阳就任!听吾儿世仁讲,洛阳那边的太傅府中双色的牡丹就要开了,老夫这次正好赶去观赏一番!”

种辑听了刘虞这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一切听刘虞的安排。

刘虞这次当众推辞大司马之职不受,既是他的本心想法,同时也是刘和希望看到的。

东汉一朝,讲求经术,太子宫中的属臣之中以太傅为首。太傅借此向太子灌输自己的政治理念,等到太子即位成为皇帝之后,往往让太傅录尚书事,成为事实上的丞相。历史上,赵熹、邓彪、张禹、冯石、冯鲂、桓焉、赵浚均以太傅录尚书事。太傅死后,即除此官,不再任命,以示崇重。汉灵帝时,以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后来陈蕃被处死,以胡广继任,这是唯一的例外。

与西汉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上三公不同,东汉唯以太傅为上公,不设太师和太保两官。前几年,董卓迁都长安,自任太师,为了堵住天下之口,他让朝廷加封远在幽州的刘虞为太傅,如今董卓已死,而刘虞的太傅之位却是越座越稳。

按照大汉官制,太傅是帝统治四方的代言人,可以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在皇帝幼小或皇室暗弱时,便是帝国真正的统治者。

虽然大司马负责掌管天下兵马大权,但在刘虞看来,自己现在已经是位极人臣,以他太傅的身份兼领大司马之职,不仅属于违制,而且还会让天下人说他贪恋权位,意图架空朝廷和皇帝。既然大司马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位,刘虞又何必自找麻烦呢?

在刘和看来,老爹不接受大司马的虚职,再将骠骑将军的位子名正言顺地让给自己,这样做不仅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而且可以用这个大司马的位置换回来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洛阳那帮子只会叫嚷的大臣们,不就希望自己能弄一顶三公的帽子带一带么?王允死后,如今三公之中只有司空赵温一人,空出来的司徒和司马两个位子,正好可以安排两个人。

刘和心里虽然不希望老爹接受朝廷的任命,但涉及到要让老爹交出骠骑将军的敏感问题,因此他什么也没说,免得让父子两人产生了误会。刘虞在军事方面虽然有些不足,但在政治方面显然足够成熟,所以就算儿子没有任何暗示,却做出了最符合刘和利益的选择。

此时刘虞还总督着北方五州的军政大事,所以他可以直接调动和任命北方五州州牧以下所有的官员,只要事后向朝廷报备一声即可。

刘虞按照儿子的建议,先找韩馥谈话,表示自己要去洛阳赴任,问韩馥有没有一起去洛阳的想法。韩馥已经听到了风声,知道刘和想让他辞去幽州牧的职务,现在刘虞都亲自来问了,如果再不识相,那就是不明智。韩馥向来胆小,刘虞一问,他便开开心心地答应了刘虞,表示愿意辞去幽州牧的职务,追随刘虞一起去洛阳。

刘虞也不拖泥带水,韩馥这边刚刚宣布辞去幽州牧的职位,他便立即宣布由冀州治中刘惠接任韩馥出任幽州牧,幽州别驾赵该接任冀州牧之职,幽州治中齐周接任幽州别驾之职,太傅府从事郭嘉和田畴则分别出任冀州别驾、治中之职。

定下了两州主要官员的人选之后,刘虞和韩馥在蓟城接连赴宴,向蔡邕、郑玄和华佗等老朋友一一辞别。

又过了数日,刘虞收拾停当,在一万虎卫的护送下,与韩馥和种辑一起向南而来。

龙虎卫成军之初,主要任务就是护卫刘虞父子和他们所在城池的安全,刘和前往邺城时带走了五千人,这次刘虞前往洛阳又带走一万,剩在蓟城看家的还有五千人。

从刘和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镇守洛阳城的五千龙虎卫已经明显不够用了,这次正好趁着老爹进京的机会,光明正大地向洛阳增加一万精锐部队。刘和相信,洛阳有了这一万部队的加入,任谁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刘虞南下,没有带家眷,两位夫人和小儿子刘安全都留在蓟城。这也是刘和的意思。洛阳是一处是非之地,远不如在蓟城生活安全舒适,虽然刘虞父子相继南下,但蓟城绝对还是最为安全稳定的大后方。

刘虞本人虽然没带有家眷,不过他却把大乔和小乔姐妹两个给刘和带到了邺城。按照刘虞的想法,虽然蔡琰和糜贞已经给他添了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但这显然远远地不够,既然刘和已经娶了大乔过门,这次正好送到邺城陪伴在刘和身边,也好再为刘家添丁增口。

至于小乔,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小姨子的半个屁屁是姐夫的……

第四六二章接见

邺城,还未正式挂匾的骠骑将军府中,刘和在昏黄的油灯下刚刚批完今天的公文,他揉了揉有些发涨的眼睛,嘴里自语说道:“唉,就算是点上四盏油灯,也抵不过五瓦的节能灯光亮啊!”

守在书房门外的近卫隐约听到房内刘和在嘀咕什么“节能灯”,虽然心中十分好奇,但因为职责所限,也只能将这个疑问烂在肚子里面,对谁也不能提起。除非是公子主动开口告诉他,否则这两名护卫这辈子都不知道节能灯是怎样一种灯。

邺城这边因为是振武军的驻地,加上刘和带来的五千龙虎卫,在安全和防间方面,刘和根本不用操心,让刘和费神的是田畴离开之后,大量的情报工作都压到了刘和这边,这让习惯了当甩手掌柜的他,一时之间还真有些无法适应。

本来田畴走后,刘和是可以把田畴负责的一摊子事情推给郭嘉的,但郭嘉坚决不肯接受,还说这是刘和亲自制定的《守密条令》上规定死了的,除非郭嘉辞了参谋司司长的职务,从此负责军情司的工作,不然他绝对不会接手军情司的任何事务。

刘和当初制定《守密条令》时,也是借鉴了后世那些花样百出的情报刺探和反间谍的案例,尽量把内部人员的职责厘清,防止因为内部人员职权交叉和任务交叉,结果导致失泄密问题的发生。郭嘉和田畴两人作为司令署下属最重要的两个司长,如果让其中一人涉及了另外一人的事务,以后如果出了泄密的事情,就无法追查当事人的责任。

郭嘉不肯接手田畴留下的事务,刘和作为司令署的最高负责人,军情司的事情只能由他亲自办理,所以这段时间刘和过得有些郁闷。

刘和在安静的书房内坐着,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蓟城时的幸福时光。那时候。夜里他若看书处理公文,有蔡琰为他磨墨添香,有糜竺给他调制羹汤,等他劳累疲倦的时候,大乔会给他弹琴消遣,偶尔赵爱儿还会找个没人注意的时候前来给他做个推拿按摩,甚至是半推半就的从地上按到床上。就连渐渐长大的儿子刘襄,也会趁着刘和空闲的时候摇摇晃晃地跑过来找他玩耍嬉闹。

如今这偌大的将军府内到处都是空荡荡一片,除了巡逻和执勤的士兵,再也见不到什么人。让刘和觉得一点生气都没有,真是无趣的很。

刘和想到自己以后若是走上那个位置,住进洛阳城内那座巨大的牢笼里面,整日对着高墙巨瓦发呆,心中便会涌起强烈的厌恶反感。

“不行,就算以后要坐那个位置,也不能被大臣们绑住手脚,成为权力的傀儡!为了将来幸福美好的生活,看来必须得想个稳妥的办法了……”

正当刘和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思考时。门外忽然传来了丁况的声音。“公子,属下丁况,师傅从陕县来,说有重要的事情向你汇报。”

“哦?是王宗师来了。西客厅有请!”刘和起身,径直朝前院的西客厅走去。

西客厅内,大剑师王越向刘和恭敬地行礼,刘和热情地还礼。请王越师徒对面一起坐下。

按照郭嘉和田畴等人为刘和量身定制的《安全保卫条令》,只要刘和会客,除了身份特别亲密和直系亲属之外。其余人必须经过三道检查,会客的地方也必须有贴身的护卫环顾四周,刘和与要见的客人之间必须保持两丈的距离。丁况作为刘和的侍卫长,自然不需要经过如此繁复的检查,但他的师傅王越这次来见刘和,却也是严格按照规矩先将武器下了,然后接受了三道检查,换上一身新衣,这才得以见到刘和。

刘和首先向王越解释说道:“自从上次在圣水河遇袭之后,奉孝和子泰他们几个就弄出许多的规矩,宗师当年对我有救命之恩,于情于理都不该如此接待,奈何我若是违反了这些规定,今日这些轮值的护卫事后就会受到严厉的责罚,实在是有点对不住您!”

王越点头,表示完全理解刘和的苦衷。“公子乃千金之躯,这护卫之事容不得半点马虎,王某虽然与公子有旧,但也不能坏了规矩。”

“王司徒逝去之后,宗师却没有离开王府,一直守护着王家人,就冲这一点,刘某也要对你礼遇三分!”

“些许小事,不足挂齿。这次王某来邺城,是受了公子所托,将那位受伤的将军护送到邺城来,如今人已送到,不知公子还有何吩咐?”

“辛苦宗师了,我听史阿和丁况提起过,说你一直想去幽州看看燕山武馆开办的情况,这次难得来了邺城,便去幽州游览一番,不知宗师意下如何?”

“多谢公子体恤,王某在邺城休息两日,便动身前往幽州!”

王越当夜便随徒弟丁况住进了前院,刘和让人给他准备了路上所需的盘缠,另外赠送两匹上等骏马,一口百锻镔铁好剑,王越见了之后十分喜欢,大大方方的收了。当初曾经跟随过王越一段时间的那柄七星龙渊剑,王允死后,被王越留给了王允的后人。对于王越这种剑术已经臻至化境的大宗师而言,其实使用什么样的剑已经不太重要了,只要是坚韧锋利的钢剑,握在他的手中便是杀人的利器。

安静的后院内,有一处警戒森严的园中院,王越亲自负责护送的人便被安置在此间。

高顺仰面躺在柔软舒适的卧榻之上,摇曳晃动的油灯照在他胡子拉碴的脸上,看不出是怎样的表情。自从在长安受伤被俘之后,高顺便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只是令他意外的是,李傕最终居然没有杀他,而是以五千石粮食的价格,把他换给了别人。随高顺一起被当做筹码交换的还有秦谊和许汜,那两人似乎价格“卖”得比他要好,分别买了一万石。

高顺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