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九五章有困难,找刘和

因为《大汉时报》的推出,刘和如今在北方稍有举动,很快就会传到黄河以南,除了洛阳城内的那帮遗老遗少们整日都在关注他的动静,就连其他各个势力也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刘和,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刘和给算计进去。

《大汉时报》的总部暂时设在邺城,洛阳作为分部,每次刊印新一期报纸的时候,两地都会约好时间,然后由邺城方面派快马走河内将刻版运送过来,这样就能做到同期刊发。虽然这样的发行方式会降低一些时效性,但在消息闭塞的时代,能够在一些大事件发生后的五到十天左右知道来龙去脉,相比于以前动辄需要一两个月才能知道,已经算得上是相当高效了。

最近几期的报纸,几乎被防疫的内容占据了全部版面,就连抗旱和赈济灾民的消息都要让路。当报纸上不时出现“天正教”三个字时,一些敏感的人便开始暗中派人前往黄河以北,打听这个忽然冒出来的教派究竟为何物。

各地的实际统治者们也非常重视收集和阅读《大汉时报》。曹操现在每天起床之后,就会问身边的侍者“今天有洛阳那边送来的报纸么?”袁绍则是躺在病榻上,让小儿子袁尚给自己读报,以便打发枯燥无聊的时光。卢植专门派人前往邺城联系,特意花钱给徐州订购了一百份报纸,并请糜家派出快船来往与邺城与东海之间,负责走水路传递报纸。远在益州的刘璋和江东孙坚,也派人前往洛阳收集过期的旧报,等攒够几期之后,一并让人秘密送回来进行阅读参考。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报纸是个好东西,如果用来引导和操纵民意,简直就是一件无往不利的大杀器。但是,印制报纸需要消耗大量的优质纸张。而且还需要养活大批的雕版工匠和印染工匠,这些不仅需要花费许多银钱,更关键的是需要技术支持。

像曹操、刘表和刘璋这几个大势力,他们倒是掏得起钱,但却没有技术。而像孙坚、刘备、张济、马腾、韩遂、李傕、郭汜、田楷这些小势力,要么是没有财力和技术,要么就是没有看清报纸的作用,因此更没有可能印制出一份报纸来跟刘和叫板。

想玩舆论战,那也得有财力和技术的支持才行。后世的米国,把舆论战玩得出神入化。靠得就是大把的美刀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别的国家想尽办法的复制和追赶,却总是不得要领和精髓。

这天曹操正在府中练习击剑,谋士蒋济匆匆走进来报告说道:“主公,刚刚收到泰山郡传来的消息,发现疫情!”

曹操不急不慌地收起长剑,然后问道:“泰山郡有十几县,到底是哪个县里发现了疫情?”

“消息传来时,已经在奉高、牟县和盖县等地发现了人畜染病死亡的情形。”

“这些县可曾收到我让人誊抄整理的《防疫法》?”

“每个县里都送去了一份。是直接送到县令的手中。正因这些县收到了《防疫法》,所以才能及时发现和确认疫病,现在几县都在请求支援,让州里派医护队过去救治感染了疫病的百姓。”

“去把任峻喊来。我要问问他防疫准备的情况。”

任峻一直替曹操掌管着州中的钱粮,等于是老曹的后勤部长。曹操发现《大汉时报》上登载防疫特刊后,便敏锐地意识到了防疫的重要性,他立即吩咐任峻按照《防疫法》的要求进行各种物资的准备。如今兖州泰山郡发现疫情。曹操的准备正好派上了用场。

一批防疫物资刚刚从昌邑运往泰山郡,汝南又传来急报,声称发现了疫情。而且正在快速传播。曹操赶紧又派人往汝南运输防疫物资。

谋士荀彧觉得事态严重,亲自前来向曹操进言献策。

“主公,属下看到大汉时报近期刊载了北方防疫队四处出击,与瘟疫抗争取得显著成绩的报道,这说明北面在防疫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刘世仁既然愿意将防疫法这么重要的内容公然刊载在报纸之上,那就说明他是希望各地学习和效仿的。如今兖州和豫州相继发现疫情,而且还有蔓延之势,主公不妨派人前往邺城一趟,请刘和派人前来帮助我们对抗疫情。”

曹操认真思考荀彧的建议,觉得刘和出手帮忙的可能很大,便对荀彧说道:“我正想派人前往北方去看看刘和是如何把幽州和冀州治理的如此兴盛,文若目光见识远比常人,这次便带着子建一起去北方游历一趟,顺便也向刘和提一提防疫之事。”

荀彧不知这是曹操试探自己的说法,也不推辞,非常痛快地答应了曹操分配的这项任务。

荀彧走后,曹操将从弟曹洪喊来,低声吩咐说道:“过几天荀文若要去北方,我让你担任随队护卫的头领,你好好准备一下,挑一些身手好的属下同去。”

泰山郡境内发现疫情的同时,毗邻泰山郡的青州齐郡和徐州琅琊境内也陆续发现疫情。齐郡目前为青州牧沮授实际控制,他在接到报告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马上派人去邺城,向刘和求助。沮授在青州的日子并不好过,名为青州牧,实际上只控制了齐郡和乐安郡的一部分。孔融控制着北海郡和东莱郡,几乎占了青州的一多半,剩下的平原郡和济南郡则分别被田楷和孙邵所控制。

徐州牧卢植接到琅琊太守臧霸的报告后,立即从郯城派出一支医疗队伍携带着大量防疫物资和药品赶赴发现疫情的东莞和东安两县。此时的东莞,位于徐州西北部,与泰山郡的盖县紧邻,并非后世南方那座艳名远播的花城东莞。

刘和一直担心卢植的身体出现意外状况,前段时间专门从幽州派了一个医疗队进驻郯城,既是为了照顾卢植,同时也是为了照顾郯城老刘家的族人,以及糜家兄弟俩。卢植这次便将刘和配给他的医疗队赶到东莞去了。

却说刘和返回蓟城把一些重要的事情处理完毕之后,各地上报的消息显示从北方传过来的疫情已经被控制住,接下来只要稳定一段时间,等到进入冰冻季节,瘟疫就会结束。刘和牵挂着南面的事情,便辞了华佗和张机等人,带着几个心腹返回了邺城。刘和临走之时还告知张机,他留在长沙临湘的家人已经被安全送回老家南阳,那里如今虽然有张济盘踞,但距离丹水不远,刘和留在三户亭一带的势力完全可以照顾得到。

回到邺城不久,由荀彧带队的兖州“参观访问团”抵达邺城。刘和对于曹操派人前来求援并不觉得惊讶,他甚至知道曹操弄出这么大的阵仗,还把最疼爱的儿子曹植送到邺城,就是想缓和双方一度剑拔弩张的关系。不过曹操舍得将王佐荀彧派来,却是出乎了刘和的预料。

刘和帐前现在不缺少顶级的谋士,有郭嘉、李儒和贾诩这个三人组,已经可以帮助他横扫其他所有的势力。至于超级猛将方面,刘和现在更是不缺少,算上已经在路上的张辽,刘和现在有赵云、张郃、太史慈、徐晃、文丑等人可用,另外还有徐荣、孙礼、田豫、郝昭、高顺等一流将领作为补充。

要说刘和现在缺什么人才,那就是顶级的内政高手。

在刘和心目中,三国时代超一流的内政人才有荀彧、诸葛亮、钟繇等人,老爹刘虞如果不是因为死得早,其实也是应该进入超一流的行列。而一流的内政人才则有张昭、陈群、顾雍、梁习、贾逵、诸葛瑾、蒋琬等人。如今刘和手下拿得出手的内政人才也就是刘惠、李严、陈群、贾逵等人,跟老曹和江东孙坚的人才储备实在是没法相比。

得知荀彧来了邺城,刘和十分重视,虽然没有亲自出城相迎,却也派了郭嘉和田畴两位重量级的代表前去迎接。

刘和在将军府中大摆筵席,欢迎兖州来客。当他看到年仅十岁的曹植出现在面前时,忽然有种想要考校这位天才少年的冲动。

荀彧也没有想到刘和会如此热情和重视自己一行的到来,他向刘和敬酒说道:“这些年听闻了关于大将军的各种传说,今日得见,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刘和哈哈大笑,问荀彧说:“不知文若先生都听到了哪些关于刘某的传闻?是不是很多人把我说成是身材魁梧、面容狰狞,每顿不吃几个心肝都无法入睡的怪物?”

当年刘和在幽州时,袁绍和曹操等势力在暗中散布谣言,极力抹黑刘和,其中就有关于刘和吃人心肝、喝人血的恐怖传言,如今刘和拿这个开玩笑,其实也是意有所指。

荀彧见刘和的性情宽宏随和,便也笑着说道:“谣言止于智者,如今《大汉时报》一出,公子的名声远播四海,现在天下人都在说公子是五百年一出的大英雄,将来注定是要挽救天下苍生的。”

荀彧这话说的虽然含蓄,但也有些味道在里面。如果刘和能够挽救天下苍生,那又将置天子于何地?

刘和知道荀彧是忠诚的保皇派,他对这个人心中很有好感,所以也不在言语上与其多做纠缠,便不停地忽悠陪席的几个手下向荀彧和曹洪频频敬酒,结果便是将荀彧和曹洪灌得第二天起不了床。

刘和手下有徐邈这个大酒缸,又有田畴、鲜于辅几个能喝的北方汉子,再加上郭嘉、贾诩、袁涣、程秉、甄俨一群文士在里面鼓噪搀和,不把荀彧和曹洪灌醉那才是怪事。

第四九六章未必学得了

荀彧酒醒之后,口中大呼“误事”,急忙跑来见刘和,请求刘和派一支医疗队前往兖州指导防疫之事。

刘和跟曹操虽然是两个阵营,但他也不想看到兖州和豫州百姓遭受瘟疫之害,便爽快地答应下来,并且当着荀彧的面就开始分派人手,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荀彧见刘和不提任何附加条件,心中对于刘和的胸量和气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这次北方,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到幽州和蓟城看看,既然曹操托付的事情已经办妥,他便向刘和请辞,前往幽州访问。

刘和也觉得邺城这边全都是袁绍当初留下的底子,没什么好给荀彧他们看,便派了自己的“外交部长”陈逸陪同荀彧一起北上。

临行之前,陈逸来见刘和,请示此行的注意事项。刘和对陈逸说:“除了那几处列为绝密的地方,其他地方随他们去看,想看多久都可以,也不要阻扰他们打听询问,一切见机行事。”

陈逸有些不解地问道:“公子,听说荀彧这个人不简单,不仅头脑聪明,而且记性很好,若是给他们的自由太大,万一我们在幽州搞的那一套都被他学了去,岂不是大大的损失?”

刘和笑着摇头,说道:“不用担心这个,他们就算想学,也未必学得了。我倒是巴不得曹操在兖州和豫州跟我们搞相同的一套,这样就不用我带兵打过去,他们自己就能靠过来。”

陈逸牢记刘和的吩咐,一身轻松地陪着荀彧上了路。

此时已至深秋,兖州来的访问团沿着邺城通往高邑的道路行进,道路两旁随处可见高耸的草垛和农人在晒场上忙碌的身影。十岁的曹植,一脸好奇地询问荀彧:“先生,不是说今年北方发生了大旱灾么,怎么还能见到农人收获的情景?”

简单的一个问题。却把荀彧难住了。他也不知道这些农人怎么还能在大旱年景收获粮食,于是便下了马车,向着一处村落走了进去。陈逸也不阻拦,跟在荀彧的身后,看来是想让荀彧自己寻找答案。

荀彧来到一处晒场边上,向坐在旁边赶鸟雀的一位老农问道:“老丈,今年北方大旱,你家怎么还能收获这么多的粮食?”

这位被问话的老汉似乎见过场面,虽然看见荀彧这一行人衣着华丽,身后还跟着卫兵。但却不怎么惊慌,而是坦然地回答说道:“这都是托了太傅和大将军的福啊!冀州今年确实旱得厉害,但前几年干旱的时候,全村的老少爷们都被发动起来,挖了十几块蓄水的水塘,又修了一条从兴河直通村里的大水渠,加之乡里这几年搞了互助社,从蓟城那边买了一批龙骨脚踏两便的水车,还有其他的农具。所以今年就算是遇到了大旱,但我们村里的粮食也没欠收。”

“老丈,这互助社是怎么一回事情?”

“互助社呀,听说是从幽州那边传过来的。入社全凭农人自愿,不用交任何的钱粮,就是把周围附近的落单农户聚拢,推选出有头脑的。管着社里集资购买的农具和种子,谁家遇到难事了,便一起伸手帮上一把。老汉我不识字。也说不明白,官老爷你要是想大听个细致,可以去乡公所,那边有人每天值守。”

荀彧对这互助社很感兴趣,以前只是听说洛阳周围在搞,这次有机会弄个明白,便不想放过。他转身问陈逸:“恒之(陈逸字),可否陪吾前往乡公所一趟?”

陈逸点头。“文若先生若是不急着赶路,便去看看。”

老汉也是好客之人,见荀彧真的要去,便去喊了自己的半大孙子来晒场上看着,防止鸟雀偷食,他本人则在前面引路,带着众人往乡公所走。

所谓的乡公所,自然又是出自刘和的手笔。这是他着眼未来对大汉行政区划改革的设想,提前进行的布局。

大汉的行政架构沿袭自秦朝,最初是由中央、郡(国)、县和乡里这四级组成,州牧和州刺史只是监察性质,并非一级行政机构。到了灵帝末期,刘焉建议朝廷将权力下放至州,从此州牧成了手握一方军政大权的大员,军阀乱世也从此开始。

此时在县以下的行政单为有乡、亭、里,大体是百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乡的长官为秩、啬夫,令有游徼掌治安、乡佐收税、三老掌教化;亭设亭长主管治安,令有亭侯、亭卒;里的长官为里魁。乡、亭、里的官员一般由郡、县等上级机构任免。大汉开国皇帝刘邦,当初便是一个小小的亭侯,也就是个村民委员会主任而已。

刘和对照后世各国常用的行政架构,觉得六级行政架构比较合适于现在的国情。如果按照中央、州(省)、郡(地区或者地级市)、县、乡镇和村这六级来进行管理的话,大汉现有的十三个州显然有些太过庞大。像荆州、扬州、益州和交州,一个州就管着相当于后世三、四个省的地盘,这就使得这些大州的州牧容易成为土皇帝,如果刘和日后主政,他肯定是要充分划分各州,把一些大州拆分开来。

除了拆分大州,刘和觉得一些郡的面积也过于庞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