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色官途-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不出,世侄你倒是挺有心的。”

刘小建打了个哈哈,说:“当然咯,况且这个项目是油水项目,我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不给您王叔叔我给谁去?咱们之间谁跟谁呀?”

王增明官场浸淫多年,刘小建虽然说得天花乱坠,他还是十分清醒,跟自己越是套近乎,就越是没好事关照。

“那你这个项目里的股份,多少出让?”

见王增明终于问到了实质性的问题,刘小建也就不再胡扯,身子前倾,把烟头揿灭,伸出三个指头在王增明面前晃了晃。

王增明开玩笑道:“三百万?”

刘小建啧啧两声,像是受到了侮辱,说:“王叔叔,咱敬你是长辈,你也不能戏弄晚辈不是?三百万?买水泥的钱都不够。”

他强调了一下:“三千万。怎样?”

这回轮到王增明不干了,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三千万!太贵了!”他总算明白刘小建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个什么意思了。这个价格,要卖掉刘小建手里的油品码头股份,若放在市场上,傻子才会去接手。

说到底,也就是看中了开发区资金雄厚,况且都是公家的钱,花起来不心疼。

王增明说:“我知道,当初你投入的资金也就是不到一千五百万,这一年多码头也挣了钱,转手你又卖三千万。世侄,你也太黑了点吧?”

刘小建笑眯眯道:“王叔叔,你可要考虑清楚了。我卖码头项目,不光是为了我自己,说起来,我也是为了你着想。”

王增明噢了一声,说:“这说法新鲜,你倒是摆摆看,怎么就成了为我卖码头了呢?”

刘小建一本正经道:“你想下,我这码头如果卖不掉,人家就告得厉害,我父亲现在只是个代市长,要转正还得将近一年。如果出了什么岔子,估计这代市长就到头了,按照以往的规矩,恐怕省里要空降人下来做市长,这样一来,滨海市官场里的水又要浑了。”

王增明皱着眉,心想,这刘小建还真的没说错。换市长,实际上就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到时候如果和赵奎钱凡时代一样死斗,自己作为常委,又要卷进去站队。

其实站队也是一件不得已的事情,甚至可说是痛苦。现在滨海市是赵奎掌舵,一家独大,这样就避免了站队的麻烦,自己一心一意跟着赵奎和刘大同干就是了。

从做官的角度,王增明还是喜欢目前的状况。

他点点头道:“说,继续说。”

刘小建又道:“如果我父亲顺利转正,那就是卸任了常务副市长的职务,我不敢说王叔叔你能接任,但是起码整个班子里的人员都会挪一挪,你到时候还是不是身价水涨船高?你说,我卖码头,说是为了王叔叔您,也没错对吧?”

这下子算说到了点子上,刘小建一大番说辞,目的是高价卖码头,不过理由却很实在,不能不说,看似歪理,实际上是戳到了王增明的痛处。如果刘大同被查,自己确实也没什么好处,即便刘大同倒台,自己也没有机会去顶替刘大同现在的位置。

倒是刘小建说对了,刘大同这届车厢往前挪了挪,跟在后面的一串班子成员都有机会排资论辈挪一下位置,自己现在在班子里是排位最末,地位最低,如果能往上挪一下,也是意见值得庆贺的事情。

刘小建见他犹豫不定,马上扔出最后的撒手锏:“王叔叔,如果这个项目你们开发区吃下来,我私人可以给你这个数。”

他伸出了指头,在桌上摊开。

三个手指。

王增明心头一动:“三百万?”

刘小建咧嘴笑了,点头不语。

第379章投资

从王增明办公室里出来,刘小建心情大为愉快,前几天因为检举信的事情闹得灰头土脸,如今负面情绪都一扫而空。

林水森看到他春风满面,知道他是卖了个好价钱,便说:“刘总,价格不错吧?”

刘小建和林水森俩人是合作伙伴,林水森年纪要比刘小建大,做事圆滑,深得刘小建的欢心,俩人也算合作无间。

因此刘小建也没瞒着他:“水森,咱们俩这回又有一千多万进账了,今晚约些人到镇海宫,咱们不醉无归。”

刘小建虽然年纪比林水森小,比过一向直呼其名,没有称呼什么兄长之类,在刘小建看来,这样才显得俩人关系密切。

林水森也大约猜到了刘小建卖掉码头股份的价格,对这个价钱,他是相当满意的,不过想想这码头也就运营了一年多,眼看着利润丰厚却要出让,免不了心疼。

“唉,还是挺可惜的,没了这个码头,咱们以后的汽油柴油,要找个地方上岸可不好弄了。”

他这么一说,刘小建马上想起告状的事情,咬牙道:“司徒洋这家伙真不识好歹,我没找他麻烦,他倒来招惹我了!不整整他,这王八蛋还不知道马王爷张几只眼了。”

林水森眼睛一亮:“你想到什么好法子没有?”

刘小建摸着下巴想了又想,说:“隆德公司不是搞香烟走私的吗?我回去给老头子上点眼药,他如果知道是司徒洋在告状,非得让他吃瘪不可。”

林水森道:“这次司徒洋也不是无缘无故来搞我们的。前段时间我不是告诉过你,我推掉了一笔生意嘛?那笔生意就是司徒洋的,是一船钢材,从乌克兰走私过来的六点五厘线材,足足有五千吨。他想在我们码头上岸,不过我没同意。我们是油品码头,让他一船钢材上岸,太扎眼了。”

刘小建醒悟过来,说:“我记得有这事,当时你说有麻烦,我就让你自己处理了。原来是司徒洋的货?”

林水森道:“司徒洋在滨海市走私也不是一两天了,早年只在县城周边小打小闹,这两年挣了点钱,搞了香港身份证,就以港商名义回流做生意,实际上就是搞走私。和我们一样,他香港那边也注册了一个公司。”

刘小建骂道:“妈的,做这行,个人本事吃各人的饭,他没本事弄上岸,倒怪我们没借码头他用?还想要告得我也没码头用才开心?哼!我看他是吃错药,想错了心,水森,老实跟你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将股份卖给开发区的公司吗?”

林水森把着方向盘,颇有兴趣问道:“怎么?还有什么深意?”

刘小建笑道:“只要我家老头子能保住位置,将来就是市长,开发区的码头,我想怎么用还是怎么用,王增明不会不答应。大不了,给他们点好处就是。”

林水森一拍方向盘,大声叫好道:“妙!刘总,当年我回这边投资做生意,看来最幸运就是认识了你,你是我的大贵人呐!”

俩人哈哈大笑,笑了一阵,刘小建忽然想起了什么,拿出手机给曾春打了个电话:“曾局,晚上我在镇海宫吃饭,您有没有空光临一下?”

曾春在那头不知道说了什么,刘小建听了眉开眼笑,说:“哪里哪里,小生意小生意,以后还要曾局你这边多配合,没你们保驾护航,我们做生意的就不能安心。”

第二天是星期五,自从实行双休日以来,机关干部一到星期五就基本出于半休假状态。尚东海抽了个时间,和王勇开车赶往太平镇。

在车上,王勇问:“东海,你说安然搞什么鬼,有事不能在电话里说,非得让我们大老远从市区跑来太平镇?该不是请我们吃海鲜吧?”

尚东海虽然认识林安然的时间没王勇长,但对林安然猜得要比王勇透,摇摇头说:“我看没那么简单,安然这人你不是不了解,没做一件事都很有深意。最近我听说他在忙着向省里申请资金修路,市里据说也同意了,那天刘大同还让人到财政局,要求我们提交一份今年交通方面投入的财政预算报告,恐怕这事有眉目了。”

俩人一路闲聊,车跑了将近三个多小时才进了太平镇的路段。

路况十分颠簸,王勇苦笑道:“要我当书记,也得修路,你看就这路,想做啥都做不成。”

到了太平镇政府大院,王勇按照林安然说的,没有上楼找他,直接在车里给林安然打了个电话,没一会,林安然就带着周学良下楼来了。

“哟!林书记,当书记了果然不同嘛,到哪都有秘书跟着了!”

林安然才钻上王勇的奥迪,后者就急不可待开起了玩笑。

林安然忍不住白了王勇一眼,说:“这是我们镇的镇长助理,周学良,什么秘书?我一镇委书记,还不够资格配秘书。”

王勇不好意思地伸出手去和周学良握手,说道:“周助理,对不起啊,我看你太年轻,没想到已经是镇长助理了,年轻有为呀!”

尚东海忍不住埋汰王勇:“整天摆着一副老人精的样子,你才多少岁?也就跟人家周助理差不多的年龄。”

周学良见来人和林安然之间随便就可以开玩笑,知道这俩人和林安然关系非同一般,也就不计较王勇胡言乱语,况且林安然之前说了,今天过来的人一位是大老板,一位是市财政局的处长,都是好朋友。

于是便笑道:“如果不是林书记,恐怕我混到四十多岁也混不到个助理当。”

王勇开车在林安然的指点下来到神王厂,神王厂就在镇中心不远的一片山岭脚下,驶入厂区,马上看到厂长的现任厂长李栋。

李栋昨天就接到周学良的电话,让他今天早上做好准备,镇委书记林安然会带着一位老板过厂里看看,估计是实地考察,有意向收购厂子。

李栋在神王厂也算是老臣子了,从车间主任一直做到副厂长,当年夏冬青一气之下打报告退休离厂之后再没回来,神王厂在陈存忠的折腾下熬了几年,越来越走下坡路,最后厂里职工集资,一并推举他做厂长。

其实他也是赶鸭子上架,管工人管生产他还行,技术和销售都不是他的所长。不过当时也是矮子里面拔高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况且他人老实,得工人们的信任,才被迫挑了大梁。

不过时间终究证明,李栋不是搞经营的材料,这让他更是颓丧不少,就连说话也畏头畏尾,没一点厂长的气魄。

“林书记、周助理,你们早!”李栋边说话,腰不自觉就弯了下去。

林安然给他介绍王勇:“这位是我认识的一位老板,今天带过来看看厂子。”

他指指尚东海,说:“这位是市财政局的尚处长,是我朋友,顺便过来玩玩。”

李栋听了两人身份,又是一番热情握手,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在前面带路:“各位请跟我来。”

神王厂占地面积还真不小,里头厂房、设备一应俱全,酒窖保养也很好,可见李栋是十分负责人的人,这几年效益不好,大部分工人都回家待岗了,只有十几个工人负责厂里的日常维护。

整个厂子看起来不免有些萧条,厂区里有些地方茅草蹿得老高,李栋脸上难免有些挂不住。

“那片地方是做什么的?”林安然指着厂区一角一大片已经打得好基础的建筑用地,问道。

那片区域上可以看到已经建了一米多高的砖墙,却没往上建,钢筋裸露在砖石和水泥之间,已经生锈了,看起来十分落魄。

李栋叹息道:“刚集资那会,大家干劲都很足,本想再建四个车间,没想到还没建好,产品销量就直线下滑,资金跟不上,只好停工了。”

林安然心想,看来这李栋真是没什么经营眼光,刚接手的厂子就敢乱建,也不看看实际产品销售情况就盲目扩大经营,这不是把钱扔海里吗?

林安然等人转了一圈厂房,周学良就开口了:“李厂长,带我们去看看酒窖,听说这里的酒窖也有几十年历史了对吗?”

说起酒窖,李栋脸上总算有了些神采,领着众人往厂区后面的山岭走去,边走边说:“酒窖和窖池都在山洞里。”

大家都觉得十分惊讶,只有周学良不感到奇怪。

跟着李栋走到山岭脚处,之间一个水泥修建的洞口呈现在众人面前,洞上方凿了“神王洞”三个大字。

李栋走在前头,在洞口一个小小值班室里问值班员拿了几只手电,说:“大家请进,这就是我们酒厂最值钱的家当了。”

往里头走了十几米,就进了一大片宽敞的储藏室一样的区域,温度比外头要高出了许多。

王勇道:“怎么这里热乎乎的,比外头温度起码高了五度。”

李栋拿着手电往里一照,居然都是一个个水缸一样的大坛子,他说:“这些酒都在发酵,洞里微生物也多,所以温度要比外头高。”

他走到一个大缸前,也不知道从哪摸出一个木勺子,把手电递给周学良:“周助理,帮我拿下手电。”

他掀开盖子,又揭开一层植物纤维一样的东西,顿时酒香扑面而来。

王勇抽了两下鼻子,夸张说道:“好香!”

第380章几百万毛毛雨

李栋见王勇夸赞酒好,得意道:“这里存的都是夏冬青副厂长离职之前酿造的老酒,至今有五年多了。这样的储藏室一共五个,每个里面都有好几百个这样的大缸,装满了酒,两个室是神王液,三个室是满楼香。要说,这些都是好酒,值钱呐,可就是卖不出去。”

他拿起勺子在里头勺了一勺酒,倒在一个碟子里,递给林安然:“林书记,你尝尝。”

林安然接过,舔了一口,酒香浓烈,酒味醇厚,入喉不辣、不刺,回焦十分自然。

“好酒!”林安然赞了一句,将碟子递给王勇。

王勇小小品了一口,咂了咂嘴,赶紧又喝了一口。

尚东海夺过他的碟子,说:“人家李厂长给你品的,不是给你喝的。”

说罢,自己也品了口,说:“这酒有茅台的风范,不过又不全像,味道真不错。这就是老版的满楼香?”

李栋点点头。

尚东海对林安然说:“滨海市官场上,老版本的满楼香很值钱,大家都知道,91年前酿造出厂的,都是好酒,之后的酒品质就不怎样了,而且后来有人仿冒,大家难以辨别,所以喝的人渐渐就少了。我老头子也有一箱,当宝贝一样放着。”

从酒窖里出来,林安然感慨道:“李厂长,都说酿酒,窖池是基础,酒曲是动力,工艺是关键。我看你这里三者举备其二,如果夏冬青同志肯回来帮忙,酿出当年的好酒我看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栋说:“都知道是这么个理,当年我也去找过他,他也不肯出山。算了,不提了。”

看过了厂子,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林安然带着几人到了余嘉雯亲戚家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