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色官途-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赵奎不是个事事纠缠小节不放的人,也不是一个毫无胸怀的人,起码在表面上不会如此。

钟山南是他拉拢的重要对象,也是他对滨海市布局的一个关键棋子,即便赵奎真的如刘大同所说的那样,即将更上一层到到省里高就,在他离开之前,把整个滨海市人事脉络都控制住,变为自己的一方根据地,也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所以他等于送给钟山南一个人情,让林安然过来汇报。

官场往往就是很有意思的,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其中考虑的层面涉及方方面面。

就拿林安然来说也是如此。一个镇委书记直接面见市委书记,还是不请自来,这里面多少有点儿越级的味道。

所以在来之前,林安然早就给彭爱国打了个电话。

在电话里,林安然隐晦地表示自己到市委组织部去汇报“强基工程”的一些细节,顺便找机会见见赵书记,看能不能说动他,收回在太平镇开发工业的成命。

这就是一种尊重。知会和没有知会是两回事,从林安然嘴里说出来和从别人嘴里得知林安然见赵奎也是另外一回事。

市委书记是直接管县委书记的,彭爱国直接找赵奎面谈这一点是附和官场规矩的。不过彭爱国是一个滑头的人,他知道工业计划是刘大同提出的,肯定也经过了赵奎的同意。

刘大同是市长,要去赵奎面前推翻刘大同的工业计划,实际上就是明着和刘大同作对。

林安然既然要去,那么就让林安然去吧,彭爱国乐得个清净。林安然能说成,彭爱国会高兴,林安然说不成,彭爱国也无所谓。

工业计划也好,海洋综合养殖计划也罢。无论是哪一个发展计划在城关县落地实施,和他彭爱国的仕途前程一点关系都没有。

官还是该怎么当就怎么当。他欣赏林安然的工作能力,也佩服林安然的胆量,但是并不认同林安然的做法。

林安然找他询问太平镇海洋综合养殖项目情况的时候,他就暗示过林安然,这是刘大同市长提出的方案,最好不要插手。

这话分解在每一句话里,融入了每个字里头,甚至口气、神情都给了足够的暗示。彭爱国相信林安然这么聪明的人,自然能听懂,能看明白,不过他又知道,以林安然性格,绝对不会看着这个不适合太平镇实际情况的重工业发展战略得以实施。

因此,他一点不反对林安然去赵奎办公室里“汇报”工作。

其实,“强基工程”要说清楚也并非一件十分耗时的事情。汇报工作也有技巧,先试探领导想知道什么,然后抓住重点,一二三四下来就说清楚了。

有些做领导的没水平,自己糊里糊涂当着糊涂官,秘书写啥他念啥,领导问东他连东南西北都说了一次。

这种人很招领导厌恶,赵奎听完林安然的汇报,再一次觉得眼前这个年轻的镇委书记怎的不招自己讨厌,甚至还有些喜欢他。

不过,事实又再一次证明,俩人理念天差地别,林安然汇报完了“强基工程”,话题马上就回到了太平镇的重工业计划和海洋综合养殖项目之争上。

看完林安然递上来的计划书,时间还剩下最后的三分钟。

虽然这份计划书做得很不错,无论从哪方面去挑毛病都只是吹毛求疵,不过赵奎就是对这份计划不感冒。

当初刘大同对赵奎也提起出林安然的这个计划,但是刘大同对赵奎为人琢磨得太透,知道哪是赵奎不能触碰的地方。

刘大同当时说:“林安然的计划看起来不错,不过只是钱凡书记在执政滨海市期间农业计划的翻版,说好听了叫酒瓶装新酒,说难听了叫换汤不换药。成了,是钱凡的功劳,等于间接为钱凡招魂;不成,市里再一次背上骂名,最后还是咱们当市领导的背责任,说咱们是不撞南墙心不死,撞了南墙还要再撞一次。”

钱凡对赵奎影响很大,如果钱凡当年对赵奎稍微宽容一些,松动一些,或许今天的赵奎不会太反感发展农业。偏偏当年钱凡对赵奎打压得太厉害,而且每次削减市政府的预算都是投入到他自己的农业大计里去,这让赵奎对滨海市当年的两水一牧农业大计恨之入骨。

这一点,林安然也是清楚的。不过他为人却不允许他看着一个祸害百姓的项目在太平镇落地生根,之前钱凡在市区也发展农业是一个错误,今天赵奎在太平镇搞工业,在他看来也是一个错误。

做老师的要因材施教,做领导的要因地施政,一刀切的做法简单粗暴不说,危害性还很大。

地方政策覆水难收,如果工业计划开展起来,那就是透支当地的资源,发现错误的时候再回头,恐怕为时已晚,悔之晚矣。

林安然从好几个方面分析了工业计划和农业计划彼此的利弊。甚至给赵奎提出一个折衷的方案,既然开发区筹建之初就是为了工业考虑的,那么可以在原有的油品码头旁边继续扩大建设规模,在开发区里搞钢铁和炼油两个项目。

虽然在刘大同的方案里提到,太平镇是大陆的最南端,是进口铁矿砂最近的一个港口,在降低航运费用和炼钢成本上有着一定的优势。

不过就算把码头和项目移到开发区里来,其实也不过远了几十海里,这影响并不大,为了几十海里的路程牺牲掉整个天平镇的未来,实在不划算。

其实,在林安然向他解说整个海洋综合养殖项目的时候,赵奎一直在细心倾听,一句意见都没发表。

不能不说,林安然的项目计划做得滴水不漏,有理有据,有气有节,既顾及了近期发展,又有远景规划,既发展了地方经济,又富裕了当地民众。

可是,赵奎就是怎么都无法在心里转过弯来,钱凡巨大的印象像从坟墓里再次爬起来,将自己这件书记办公室里笼罩得暗无天日。

直到最后,赵奎打断林安然道:“安然同志,咱们今天的谈话到此为止吧。”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对钟山南道:“我还有个会,要准备一下。”

这句话就是逐客令,钟山南只好起身告辞,林安然也再没任何理由继续待下去,只好也跟着钟山南离开。

走出门口,钟山南和林安然走了一段走廊,忽然低声道:“跃民说得没错啊,你是进庙烧香求佛,只可惜拿在手里的签筒都是一筒子的下下签,再摇也没什么意义了。”

说罢,拍拍林安然的肩膀,道:“小伙子,不要气馁。”

然后踱着方步,渐行渐远。

第468章低调

秦老爷子八十多岁高龄了,出远门还要坐飞机,让他的生活秘书和保健医生十分紧张。

和许多经历过战争的军人一样,老爷子身上至今还有几块单片取不出来,因为卡在一些关键部位上,取出来的风险太大。

但是老爷子要求低调,他的秘书和保卫干事只好尽量减低了随行人数。最后商议了一个通宵,才决定派一个保健医生、一个护士、两名警卫随行。

林安然在太平镇的海边度假村里租下了一栋位置僻静的大别墅,虽然价格不菲,但是对于现在的林安然来说,这已经是小钱了。

别墅在度假村的一角,四周都有围墙,能方便安保工作,院门正对着就是海滩,景色宜人,挺有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

老爷子的飞机走的是军用机场,降落的时候,南海军区的司令员亲自来接机。说起来,这位司令员算是老爷子的老部下,跟着老爷子参加过入朝作战,这次老首长要来太平镇省亲,司令员早早就到了机场,在营房里候着。

林安然是进不去军用机场的,只好在外头等着,他也不想惊动老爷子给他大开方便之门,只是告诉秦安红,自己就在军用机场外的路口那里等着,到了就给自己一个电话便可。

下午四点多,黄昏时段,老爷子的飞机终于在机场安全降落。

机场大门开出三两军用的切诺基,林安然和梁少琴在看到车队在面前停下,赶紧走上前去。

老爷子招呼梁少琴:“少琴,上来我这里坐。”

多年未见,韶华已逝。梁少琴从部队离开的时候是一个青春少妇,如今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年妇女。

见到梁少琴,老爷子想起了林越,想起了林越,又自然想起了自己的老战友。人越老就越念旧,故人之子的遗孀,多少年来就是老爷子放不下的一份牵挂。

“老首长,身体还好吗?”梁少琴坐上车,握着老爷子的手:“对不起,这么多年,我都没去探望过您……”

老爷子摆摆手,宽容道:“我理解……我理解……”

秦安红坐在一旁,神色复杂,只好转头看向窗外。那些倒退的景物,就像一幕幕往事一般,从前面来了,又落到后面不见了。

老爷子对通往太平镇的新路十分感兴趣,问梁少琴:“这就是安然工作的镇?路修得不错嘛。”

梁少琴道:“嗯,安然觉得这里经济落后,和交通闭塞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上任之初就一力主张修路。”

老爷子微微点头道:“都说‘要致富,先修路’,话是老了点,可是道理不老。”

秦安红见缝插针,说:“爸,我看你说得不对。”

秦老爷子愕然道:“丫头,怎么不对?”

秦安红煞有介事道:“我看,你那句话,应该改成‘要致富,看领导’。”

秦老爷子想了想,女儿的话虽然有些玩味性质,不过似乎也没错,于是很感兴趣问道:“新鲜,你倒是给我解释解释,这话怎么讲。”

秦安红说:“地方政策都是地方领导定的,国家政策也是国家领导定的,目前我们国家还是人治为主,你说是不是‘要致富,看领导’?”

秦老爷子沉吟不语,良久才道:“我记得看过一本书,叫做《自由与权力》,是英国的阿克顿勋爵写的,里面说过‘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使人腐败’这样一句话,我看很有道理。领导权力过大,就必须加大党内监督,看来党内监督机制还是要继续健全和完善才行。”

秦安红趁热打铁道:“安然不是同你提过他的那个海洋综合养殖项目吗?我个人觉得挺好,你看着里的自然风光和环境,就适合搞这个。不过我最近听说,现在滨海市否决了安然的项目,要在这里搞重工业,搞炼钢、炼油项目。”

秦老爷子看着窗外宜人的景色,自言自语道:“在这里搞重工业?”

秦安红继续道:“没错,其实这里海边有一片活珊瑚区,是全国唯一的两片临海活珊瑚区域海域质疑,如果在这里搞重工业,势必产生污染,介时,恐怕这批活珊瑚就成了死珊瑚,再也看不到了。”

说罢,故意长叹一口气:“可惜……”

秦老爷子说:“既然是这么宝贵的资源,为什么不申请保护区?这中央不是有政策吗?”

听了父亲的话,秦安红心头一动,想:对呀,怎么不申请搞保护区?如果成功了,重工业就无法在太平镇落户了。

她表面不露声色,心里去十分兴奋,待会一定找机会和林安然说说,让他去申请保护区。

到了度假村,下了车,生活秘书和保卫干事等人赶紧把老爷子的行李搬进别墅里去。

老爷子有过交代,估计要在这里小住十天半月,因此行李带的比较多。

随行人员在忙,老爷子干脆把林安然叫过来,和秦安红、梁少琴等几人到别墅外的小院子里聊天。

院门正对海边,正是日落之际,红霞满天飞,太阳又红又大,即将落入海中,把天都染成了红色。

老爷子看着日落风景,习习海风吹在身上,不由赞道:“安然,你的辖区可真是一片宝地啊!”

林安然苦笑道:“爷爷喜欢,就多住一阵子,以后这里搞重工业区,就看不到这样的风景了。”

秦老爷子笑道:“为什么一定要搞重工业?”

林安然说:“两个字政绩。没什么比搞重工业更容易拉动地方GDP的了,现在领导都很看重这个,我的海洋综合养殖项目属于农业性质,在见效速度上没重工业来得猛。”

秦老爷子说:“在中医角度上看,猛药一般都有副作用。这两年看内参,地方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些,急功近利,不顾后果,投资资源,这几个问题现在普遍都存在……”

他顿了顿,忽然叫过秘书道:“去,给中科院李院士打个电话。”

秘书应了是,马上进去打电话。

秦老爷子道:“听说你这里有片活珊瑚区?是全国仅有的两片之一?”

林安然见老爷子的话头忽然扯到活珊瑚上去了,觉得有些奇怪,不过还是答道:“没错,就在镇子上靠西边的位置,延绵20公里,约有2000公顷。爷爷,明天我带去看看,海边三四米的地方,就有活珊瑚。”

秦老爷子点头微笑,说:“听说你这里没申请保护区?”

林安然愣了愣,忽然明白了,一拍大腿道:“谢谢爷爷!谢谢你的提点!”他一拍脑门:“我怎么这么傻,没想到这一点呢?!”

兴奋过后,忽然又道:“可是现在申请要多少时间才能批准?先申请省级,再到国级,估计得好一段时间……”

实际上,他更担心赵奎为了工业计划,在省里游说,连省级的保护区都不让上马。

老爷子似乎看出了林安然的心思,安慰道:“不急,很快……”

话音刚落,秘书拿着手机出来,道:“首长,李院士在线上。”

老爷子拿过电话,说:“李院士吗?对……我是老秦,好久不见……”

他站起来,往院门口外走去,大家知道他打电话,也就没跟上去。

林安然问秦老爷子的秘书:“这位李院士,是谁?”

秘书答道:“中科院院士嘛,南海海洋研究所的所长,国内海洋生物研究和保护的首席专家。”

林安然听了喜上眉梢,知道老爷子是找人给自己扫清申请之路,既然有老爷子护航,这事铁定要成了!

秦老爷子在太平镇住下,林安然只有有空就会赶到度假村里陪他下棋,或者到海边走走,吃吃当地的美食。

老爷子从前来过滨海,也在城关县一带待过一阵子,那是解放椰岛战役的时候,他来这里视察过部队。

不过时光流转,这里能找到的过去岁月痕迹的地方并不多,海边有座小砖楼,是当年攻打椰岛战役的指挥部,老爷子有些印象,还能记住里头的模样。

正当林安然陪着老爷子在太平镇度假的时候,滨海市里气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